年改 別引例失真 挑起對立
陳聽安/政大名譽教授
陳國樑/政大財政系副教授
台大教授與交大、政大、中央校長聯名投書,指出年改不利大學留才攬才,可依據工程學中的動態系統控制的方法,利用「增加活水」和「增加動機」來解決,仿健保點數計算方式。本報系資料照片
三位國立大學校長與一位台大教授聯名投書民意論壇,關心公教年金改革,是非同小可的不平而鳴。但年改會執行長林萬億教授的回應,除引例失真與觀念錯誤外,也未能展現海納百川的雅量。
首先,林文劍指校長及教授們的前提假設「錯誤」,表示年金財務缺口,「與經濟成長快慢無關,是制度設計不合理使然」。事實是:在隨收即付制的年金體制下,一旦給定費率及所得替代率,年金的財務健全決定於:人口結構的變化趨勢(依賴人口率)與經濟成長情形(年金保險費基與基金投資報酬)。即使費率、所得替代率以及人口結構的變化趨勢不變,年金所面臨的財務壓力,在經濟成長能夠有效帶動保險費基擴大與提高基金投資報酬的情形下,當然有可能自然而解。
其次,即便林文「年金財務缺口與經濟成長快慢無關」的錯誤之說正確,且年金的財務壓力也確實是「超高」的所得替代率與以「最後一個月的最高薪資」核計所致,仍是制度使然。退休公教人員所領取的一分一毫都是依法而為、由政府定期存入退休公教人員所指定之帳戶,何來「多領」之有?
第三、此番年改目的如果確實在於解決「財務缺口」,為何不見缺口更大、影響人數更多與壓力更為急迫的勞保與軍保改革規畫?十八%優存早已於民國八十四年實施退撫新制後,不復適用;而擁有民國八十四年以前的服務年資者,也已越過給付的最高峰期。但這次針對十八%優存、無視信賴保護原則的改革手段,很難不讓人沒有斬盡殺絕的感受。
又,明明法已明訂所得替代率不得超過九十%,但林文仍提出過往年資卅年所得替代率一一四%的歷史數據,與其換算、自行定義的「實質所得替代率」高達一○六%為例證,有失公允;且試問其比例有多少?
第四,林文言及提撥制退休金基金「需要完全準備」,商業年金保險的確如是,但社會保險年金則未必。近來許多國家採用的「名義式確定提撥制」即沒有完全準備。許多國家之提撥制退休金仍然有基本保障,仰賴政府視情況撥補,也沒有完全準備。最讓人費解的是:我國公教年金制度,不論是第一層的公教保險養老給付、或是第二層的新舊退休撫卹制度,皆非提撥制,文中提及完全準備的用意為何?
第五,現今公教年金制度的確有潛藏負債問題,但收支失衡尚未發生,不解林文「嚴重收支失衡」之說何據?目前在職人員退休能領多少視其退休時制度、個人以及政府提撥情形而定,林文露骨的警告目前在職人員退休「一毛錢也領不到」,難道不擔心挑起代際對立?
我們同意林文「這一波年改,沒有徹底解決年金制度問題」,但林文不忘自詡「至少讓制度趨於合理」。試問究竟是合了什麼理?誰的理?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