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西元2020年九月是仙女思想傳播月(人物照片偏多慎入,當然都挑美的)
9/29 「如果做人很開心誰要當仙女」+「從家庭主婦到作家」
PLAY ground 後台學 feat. 劉星佑、又仁(秀娥),
和厭世姐妹星佑亂聊可能最輕鬆主題又最發散的一場,話題從我們在南藝的相遇、條通媽媽桑的撩男話術、到會傳觀音畫像的神秘怪男,和死在作品旁的貓咪,當仙女會比較輕鬆嗎?是不是藝術的奧義也在這其中吧。
開場就很想點桌上的鳳梨紅蠟燭,被拒絕原因不是消防安全考量,而是老闆說會招引四四南村小精靈不太妥當。
9/24 寶島全世界 《鄧惠文讀書會,一本認識奇葩仙女》
平時畫畫都靠鄧醫生的廣播溫柔陪伴,受邀上本人節目實在太夢幻,我開心到都在發抖。有感受到這本仙女書有打到醫生的幽默開關,我們都覺得女生們放輕鬆一點啦,好好聆聽內在聲音,相信妳堅信的價值,也許就不會活得這麼苦情。
啊對了,寶島電台辦公室的藝術品味很好,牆上的台灣主題的作品超美,下次有人要去可以留意一下。
9/11 podcast 節目:李屏瑤+顏訥 「違章女生LA LA land」不需要一輩子都當仙女啦 !
上這集最大收穫是sound on 辦公室竟然位在東區我最想探險的一棟辦公大樓裡,廁所竟然是圓形窗戶,未免太可愛!因平常就是podcasts 愛用收聽戶,回家心理建設好久害羞聽這集節目欸還不錯,這三個女生聊天好有趣~
9/18 校園職涯講座 《老師,我以後要當藝術家》老學姐分享會
剛出書時,我的國中母校五常國中老師突然寫訊息給我,邀請回去演講,記憶中最辣最美的英文老師竟然還記得我!!只是我有點認不出她來了,憶起當時英文課都在神遊(其實我80%課堂都在神遊和幫數學課本上盜版柯南插畫塗口紅)回想國中畢業已經是2006的事,台下聽眾是2006年後出生的小孩,一直坐不住扭來扭去,猶生,啊~我也是大人了,要給國家的幼苗一些希望才行。
9/18 中廣電台 i Ike radio 《江太來了》
我很常聽中廣,一進去中廣電台就看到神秘保健食品廣告「能維康」的介紹摺頁,劉北北真的和美國太空人比讚拿能維康留影,這未免也太荒謬⋯⋯更好笑的是主持人江太姨,是我舅媽表妹的姐妹淘,嬉鬧訪到一半突然接到一通line電話後一直問我說妳認識Nacy嗎? 熱情的江太姨還送我一罐明星花露水,和一大把會害她攝取太多熱量的沙其馬,說下次要約我和我妹一起來訪,花露水現在充滿我家,沒有狗尿味了,謝謝江太姨~~
9/7 momo購物網直播
剛開始大塊行銷姐姐不建議我去,但我的編輯看了別的作者去直播推書意外有笑過,而且可以踏出同溫層,就建議我也去了一下。我們將參考前一個親子書案例,找一個超正經的業務大叔來當主持人和我搭配,他比我還緊張,明明私底下講話超好笑。我為了節目效果扛了超大行李箱裝電動假手,自我催眠作品很嬌貴,就從我遙遠的山區家搭奢侈的Uber 去市區,感人的是,司機和我分享他以前的紐約藝術家闖蕩經歷,我說我也好想去,他用他好聽的ABC腔給了我滿滿能量,祝福我夢想都能實現,好啦這種奢侈可以啦。
9/5 仙女の戀愛修羅場、第三場簽書見面會 at 王大閎書屋
連前面兩場穿仙女裝的簽書會真的搞死我自己,所以休養了兩週後最後一場在圓山的簽書見面會輕鬆好多,場地也很溫馨,我自己DIY燙了一個捲髮,出門前整整用來快三個小時(髮型比書還重要),曾經擔任我的國文家教的阿姨也有來,阿姨在我高中時都幫我改作文,書稿校對時我的錯別字真的一點長進也沒有,阿姨說我寫的不錯時我都要哭了。我弟也帶他的老婆小孩捧場,還有好多老朋友和一直支持我的可愛粉絲們,謝謝你們還特別從台南上來!!最後是大塊行銷小姐們幫我這樣大力推,我真的是徹底開了新天地呀,又同時希望他們快點結束,不然我的新作品都要變傳說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雕塑展 #黃仲傑專訪 ▲探遙望的軀體 黃仲傑以雕塑呈現對結構體的想像 ▲喜歡電影、動畫、漫畫等影像類的黃仲傑,也對建築結構與房屋樣式相當有 興趣,在創作中常會在結構上加入一些建築的符號,希望能夠在這些要素之中,達到空間與敘事之間的平衡。 一路從美術體系走來的藝術家黃...
五常國中 畢業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魏公諸子爭千秋 | 知史百家
曹若梅
「功名蓋世知誰是,氣力回天到此休。」這是宋代王安石形容曹操的詩句。無論是奸雄或是能臣,眾人的目光聚焦在曹操的政治、軍事成就,忽略他在文學和書法上的造詣。「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是我們很熟悉的《短歌行》,曹操從字裡行間流露的愁悶,並非勸人藉酒消愁,及時行樂,反而是勉勵眾人要趁著年輕建功立業,不要依賴酒神杜康,怠廢光陰。此時曹操是在巧妙的奉勸天下賢良,人生就像朝露那般容易消失,歲月流逝難以挽回,你們應該拿定主意,趕快到曹營來施展抱負。所以這首詩中濃郁的抒情氣氛,卻蘊含強烈的政治目的,意境之高令人折服。
曹操征戰沙場三十餘年,卻被形容是手不釋卷,橫槊賦詩(廝殺時也能作詩吟唱),文武雙全的奇才。曹丕稍遜其父蒼涼渾厚的霸氣,但是在撰寫相思情詩時別有新意,以委婉細緻見長,七言詩《燕歌行》最為著名:「…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生動的描寫思念遠遊丈夫的妻子神態,情深意切,溫婉感人。這是我國現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詩,對後世的影響重大。此外,曹丕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並且明確的指出如何才能萬古流芳,其中寫道:「年壽有時而盡,樂榮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曹丕認為,人的壽命會隨著時間而耗盡,榮華富貴只能止於己身,兩者都不能長久,惟有好的文章才能永傳於世,讓後人緬懷。
由於漢獻帝的年號是「建安」,曹操父子都生長於建安年間,所以有「建安三曹」之稱,其中又以曹植的詩文創作最為豐富,藝術成就最高,被譽為「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是「建安之傑」。
曹植少年時隨曹操出征,也曾有過馳騁沙場的雄心壯志,「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道出心中的壯烈情懷。曹植年方19便寫了《銅雀臺賦》,讓曹操大為激賞;不過,他的個性太過直率,缺乏政治智慧,空有一腔抱負,縱使才高八斗,卻始終有志難伸,尤其在曹操死後,曹丕意欲加害,「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成詩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後來即使曹丕的兒子曹叡即位,貴為皇叔的曹植還是不得重用,最後抑鬱而終,年僅41。
眾所周知,建安年間戰爭頻仍,民生凋敝,「三曹」不只自身是文壇巨匠,對於文學的推動和文人的禮遇更是功不可沒,乃因此而開創建安文學的榮景,許多曠世巨作都足以讓人蕩氣迴腸,千秋萬世。
(本文由小熊出版和作者授權刊登,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1962年生於台北,祖籍北京。曾任五常國中、福安國中歷史教師,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國立編譯館國中歷史教科書編輯委員、國語日報之歷史故事專欄執筆。著有《中小學生必須認識的中國歷史人物》、《中小學生必讀中國歷史轉捩點》等書。
五常國中 畢業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黃巾之亂兩漢亡 | 知史百家
曹若梅
漢高祖劉邦在西元前202年所建的西漢,歷經新莽政權的篡奪,再由「光武中興」重續國祚,另有「明章之治」開啟盛世,被稱為士風最為淳美的時代。
可惜自東漢中期以後,皇帝多為幼主,外戚與宦官輪流把持朝政,彼此鬥爭傾軋,不僅國勢日衰,社會矛盾也逐漸增加。當時的市井一片混亂,官吏貪婪暴虐,橫徵暴斂,敲詐勒索,百姓深受欺壓;而經濟上隨著地主勢力的壯大,土地兼併的亂象頻生,大批農民流離失所,水深火熱,整體生產力遭受嚴重打擊。
到了桓、靈二帝時期,長達42年的治理更是天怒人怨,邊境不安,戰火連綿,導致國防經費拖垮了財政,皇帝為了維持朝廷運轉和必要開支,不得不酌減百官俸祿,應付軍事急需。桓帝時期還一度賣官鬻爵,趁機搜刮聚斂;到了靈帝時期,更是變本加厲,賣官不再遮掩,直接公布官職的價格,甚至不同的對象還有不同的議價空間。如此一來,官吏好不容易官位到手,又豈能不貪!各地官員甫一到任,就對民眾盤剝壓榨。結果苦的是百姓,壞的是法紀,毀的是國家。
更令人氣結的是桓、靈二帝的作為,已非荒唐二字足以形容。所以,東漢後期的七八十年間,各州轄區的郡縣中,小規模的民變此起彼落,雖然大多數都被鎮壓,但是問題並沒有解決,只會越演越烈。而「黃巾之亂」就是以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暴動,規模龐大且後患無窮。
「黃巾之亂」的領導人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號稱能用法術、咒語為人醫病轉運,據說十分有效,張角因此被奉為活神仙,他趁勢派人向外傳教,追隨的信徒愈來愈多,人數高達數十萬,遍及當時八個重要州所轄的地區,範圍幾乎是全國的三分之二。
張角的宣教活動持續了十多年,擁戴者遍布各地,張角深知人民痛恨官府朝廷,眼見時機成熟,便創建「太平道」,自稱「天公將軍」,反抗漢室的目標明確。此時朝廷並未有所警覺,漢靈帝怠政依舊,任由「太平道」坐大。
太平道是中國最早的一個道教組織,張角率眾於西元184年自冀州起事,因為參與者頭綁黃巾以為標幟,所以被稱為「黃巾」。至此中央才派盧植等人率軍進討,雖獲勝利,但是各地盜匪蜂起,黃巾餘黨又蔓延了十多年,最後才完全肅清。這場亂事不只是造成社會動盪不安,加速了漢室的覆滅,漢靈帝為了杜絕再起民變,就把朝廷重臣派到地方去做州牧,衍生成州牧據地自立的局面,也正是三國群雄崛起的時機。
(本文由小熊出版和作者授權刊登,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1962年生於台北,祖籍北京。曾任五常國中、福安國中歷史教師,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國立編譯館國中歷史教科書編輯委員、國語日報之歷史故事專欄執筆。著有《中小學生必須認識的中國歷史人物》、《中小學生必讀中國歷史轉捩點》等書。
五常國中 畢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雕塑展 #黃仲傑專訪
▲探遙望的軀體 黃仲傑以雕塑呈現對結構體的想像
▲喜歡電影、動畫、漫畫等影像類的黃仲傑,也對建築結構與房屋樣式相當有
興趣,在創作中常會在結構上加入一些建築的符號,希望能夠在這些要素之中,達到空間與敘事之間的平衡。
一路從美術體系走來的藝術家黃仲傑,幼稚園時期便進入畫室學習,從小對繪畫有著相當熱忱的他,對於任何喜愛的事物都有將它臨摹下來的渴望。當時的學習環境有別於一般升學取向的畫室,少去了制式化的術科教學,一切都是以學生自己的意願為主,畫室老師本身是個創作者、也是個基督教徒,仲傑也從老師那感受到他對藝術的純粹熱誠。
此後的他開始以寫實技巧為當時的目標,不斷地在素描與水彩之間周旋,「色彩與色彩之間自然的縫合的種種經驗,深深烙印在腦海裡吸引著我。」黃仲傑這麼說著,於是在幾年的磨練之間,他逐件練就了在繪畫上的扎實底子,促使他更早地跳脫追求技巧的框架,進而從中思考創作的問題、以及藝術對他的意義。
▲藝術史的啟蒙
就讀師大附中美術班時,也邁入了黃仲傑的啟蒙期,「能K能玩」為學校的標語,一方面在課業上雖然有高標準的要求,另一方面又積極鼓勵學生加入社團,增加多元學習的機會。高三時的美術史課程尤其令他印象深刻,當老師淺略的介紹各個時期的藝術家時,黃仲傑也從這些歷史名作裡面得到一些啟發,這樣的環境也使他的眼界打了開來,誘發他閱讀許多書籍,在慌亂的價值觀拼組的過程中,找尋自己的價值與藝術的定義,最終使他確定了之後學習雕塑的道路。
在高中升大學的這個階段,也是黃仲傑從繪畫到學習雕塑的轉換期。大一時嚴密的素描課程,用以增進學生對形體的掌握能力,與泥土塑造所需要的觀察力相輔相成;在藝用解剖學的課程中,老師教導他們拼組骨骼、記錄肌肉的起始處,更藉由直接去觀看大體等方式,徹底充實了他在人體結構上的認知。
▲席勒的雕塑線條與其迷人的身體結構
在美感上,埃貢·席勒(Egon Schiele)是影響黃仲傑最深的藝術家,從他畫中對肌肉的線條勾勒,同時又精準的掌握了各大人體特徵的結構關係,還有其所安排的色彩,同時兼具圖案式的象徵性,以及區分骨骼與肉塊之間層次的功能性,著實地令他著迷。而在整個一年級中,他就在這樣人體結構的訓練與席勒繪畫的相互薰陶下度過。接著到了二年級時,黃仲傑以初學的木雕創作來投件,當大多數同學仍在處理人物或動物的形象時,他轉而去追求關於空間的題材。
▲城市漫步 靈感始於隨處可以見的建築
感受,在過去充斥著考試的升學時期,生活的步調緊湊煩悶,唯一能讓他心情安定下來的方式就是散步,利用下課之餘游走在巷弄間的小路中,觀看著台灣特有組合屋式的結構層次,又或者是觀察著各家的房屋裝潢、想像著他們的生活樣貌等等。然而,「在這樣雜亂無章、毫無美感訴求的生活型態中,我卻是看得相當出神。」,黃仲傑更表示,從街道巷弄裡的觀看當中,反而激發他找尋出這些建築中的結構與層次,希望能將他轉換成一種語彙,放入到自己的雕塑當中。
▲雕塑擁有能把握的實體魅力
「雕塑對我而言,其魅力來自於那強烈的存在感。」黃仲傑認為,雕塑擁有那可觸摸,可實在地再現、把握的性質,但與繪畫相較之下,似乎又缺少了點敘事性及自由度。後期的創作中,他融合了對人體結構的感知、以及結合建築空間元素的概念為內容,這種透過將身體部位的概念化、符號化,然後再放於一個結構之中,或是將一結構造型置於人體之中的形式,成為他日後主要的創作基礎。
過去在關於人體的創作上,黃仲傑傾向於凸顯結構性的造型和線條,試圖在人體上呈現像似建築體般垂直聳立、幾何化的沉靜意象,這樣的表現我們也可以觀察到,似乎是來自於他內心中對於結構與秩序的渴求。因此在造型上,他對於曲線、及任何具有韻律的線條都會相對地被排除,最終使得整體呈現出冰冷、無生氣的調性。
自己意識到身體作為載體的軀殼意象,就像是建築體一般客觀的場域,提供著思緒與情感運作的冰冷空間,「或許就像廢墟一樣,只能透過柱子、牆面、地板等使用的痕跡,去感受其過往人的存在。」對於這樣身體上、肉體上的想像,
黃仲傑也不斷地思索著,如何透過造型上的安排,來喚起那樣的感知狀態。
▲黃仲傑–以軀殼做為結構的載體,融合為人體和空間的無限想像。
黃仲傑簡歷:1993.1.11出生
學歷:
2005 畢業於博愛國小
2008 畢業於五常國中美術班
2011 畢業於師大附中美術班
2011 就讀於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
2015 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展歷:
2011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二屆袖珍雕塑 佳作
2012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三屆袖珍雕塑 入選
2013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102學年度師生美展 佳作
2014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五屆袖珍雕塑展 入選
2014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五屆袖珍雕塑展 入選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1/14-2017/03/05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