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與煙 ◎也斯
而最重要的是
夏天早晚要過去了
早晨跟著早晨
然後你們就會說
說整個秋天的壞話
懷念昨夜 想著今夜
比夜更燦爛的是沒有的了
煙花唱著
橘黃的窗外有人唱著
音符是死的
洋台上誰不知道呢
在早晨裡他們就盡想這些
至於煙 煙並不永恆
夏天也不是的
而她們仍舊以一柄陽傘
釘太陽的手在牆上
仍喜歡冰淇淋的顏色
用顏色種植昨日
的昨日
當然還是昨日的風采
泉水冷冷的 我知道
還有化石 還有草
可是既不寒冷也不固定的
夏天出現在洗衣舖的蒸汽機上
以煙的手以煙的腳
--
◎作者簡介:
也斯(1949-2013),本名梁秉鈞,香港重要詩人、作家、學者、文化人。
「也、斯」均為虛字,取名也斯,因為欣賞二字不受單一意義規範,也不受任一種學說或預設思想所限,似乎縹緲不可捉摸,卻更凸顯出其人不受任何媒介拘束,從文字、攝影、戲劇等不同面向建構出獨特的生命情懷。在他跨界探索的前衛性格中,卻每每回到對香港深厚情感的底蘊與反思。
著有詩集《雷聲與蟬鳴》、《游離的詩》、《東西》、《蔬菜的政治》、《普羅旺斯的漢詩》等;小說《養龍人師門》、《剪紙》、《島和大陸》、《布拉格的明信片》、《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和《後殖民食物與愛情》等;散文集《也斯的香港》,及與日本學者四方田的往復書簡《守望香港》(遺作)等;以及評論集《書與城市》、《香港文化》、《文化空間與文學》等。
--
◎小編冠冠賞析:
夏日與煙兩個象徵涵括了許多性質:像是不定型、繁盛、多變化等諸多可以形容的語詞,套用在也斯寫作時,上個世紀的背景,經濟和文化還在快速發展中的香港,這兩個物件似乎捕捉到了這個城市的時間與物質,成長及消逝的狀態。
想到繁盛或變化,為何是必須是夏日而非春日呢,或許可以從此詩的出處的書名《雷聲與蟬鳴》去推演,春日同樣擁有雷聲和蟬鳴,但也只是剛開始,強度絕對不及夏日時那般旺盛,城市的季節感不同於鄉下,春秋兩類具有過渡性質的時間並不明顯,而相較嚴冬時杳無人煙的印象,夏日伴隨著人煙的景象是更精確的城市風貌。
「夏天早晚要過去」看起來只是一句現在式的句子,但之後提到的「早晨跟著早晨」讓上句變成了兩個主詞夏天之早及夏天之晚在行動,變成了現在進行式,這個城市如同其社會時間,遲早要消逝,這是必然。秋天承擔著由盛轉衰的開始,承受著壞話,也變成必然。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而音符的死,暗示了表演者的表演的完成以及結束,一切都是過程,煙花、冰淇淋是具有迫近感的事物,如同日本人觀看櫻花,是短暫而美好的指涉。
泉水、化石及草像是各種時間的狀態:逝去、留下,固定在某個地方,而如何在城市捕捉夏日的痕跡,也斯提出了煙作為城市時間的顯影劑,蒸汽機的上的煙看似慢慢消逝,但也同水氣無所不在,美好的時間亦是,城市亦是,它們某些部分會消逝,時間、物質、人及之精神都可能慢慢不見,但它們的美好也存在見證城市發展之人的心中,無所不在。
--
美術設計:�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18.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香港詩 #也斯 #音樂 #時間 #夏日 #煙火
事物最重要的部分語詞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葡萄酒的風味》暢銷紀念版 譯注者序】
1997那年夏天,我19歲,由於學法語而開始接觸法國葡萄酒與比利時啤酒。那時的中文酒類圖書資源有限,在5、6年間,我選讀了很多英語、法語的酒類著作,其中這部《葡萄酒的風味》,是我特別愛不釋手的品飲經典。2007年6月,我與積木文化聯絡,希望能夠譯介這本法文葡萄酒書。讓我驚訝的是,出版社對我2004年寫成,但是尚未出版的《比利時啤酒:品飲與風味指南》書稿產生興趣。舊稿經過整理補充,在2008年6月底,以氣勢磅礴的姿態問世了,而《葡萄酒的風味》則推遲到2010年9月底出版。在兩年的翻譯工作期間,其中有一年在服兵役,但我依然覺得30歲前後這兩年,彷彿只活在這本書裡。
品飲評論是將無形感受訴諸有形文字,《葡萄酒的風味》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是以法語建構縝密的詞彙系統,如果沒有經過一番透徹研究,釐清詞彙之間的相對關係,便會錯失精髓。1988年英文版譯者麥可‧休斯特(Michael Schuster),在序言裡虛心坦承,自己在風味語彙方面遭遇的主要困難是「許多法語詞彙沒有準確、唯一的英語對應,尤其是當這些詞彙單獨出現的時候。」這間接說明了風味語彙是一套系統,必須釐清詞彙關係,呈現語義內涵,若只是逐一翻譯,等於什麼也沒傳遞。
我在2003年進入葡萄酒業界擔任講師,其實還是個學生,半工半讀,同時在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與中央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上課,平常熱衷外國語言、文藝批評、教學研究與論文寫作,我運用學到的思辨論述與文字邏輯,研讀葡萄酒文獻,研究審美理論,分析品評語言。2006年底至2007年初,我針對紅葡萄酒風味結構模型進行語義分析,導出一套翻譯方法,並在政治大學外語學院翻譯中心主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了論文〈法語葡萄酒結構語彙的漢譯〉。這項研究成果,不只是我翻譯《葡萄酒的風味》的暖身操,更突破了休斯特在1988年所謂的翻譯瓶頸。時隔20年,我,一個台灣人找到了對策。
當時的我,經常不由得想到自己是因為懂得法語,能夠直接從源頭汲取知識,再加上受過語言邏輯、表達能力訓練,才能在幾乎年輕得可笑的24歲,就當起葡萄酒講師。我深深感到自己是「知識壟斷集團」裡的既得優勢者,由於志在文化教育工作,我內心相信,刻意壟斷知識是職業道德瑕疵。個人生命只有數十年光景,壟斷知識只能暫時成就個人,將知識傳遞出去卻可以造福整個世代,改變華語界的未來。在發表論文後,我覺得自己有能力把整本書翻譯出來,而且也應該要這樣做,於是這項自我期許便油然而生。
當時的台灣,只有少數人既懂法語,又懂葡萄酒,也能翻譯,但是自發意願、外在條件與能力俱備,當年也許就只有我了。翻譯工作絕非易事,當年的我,全副身心投入翻譯,再加上自我鞭策要求,淪落到過了一段稱得上窮困的生活。如今回首,我可以這樣說:「如果要用三千萬,換我這段經歷,我不願意;如果用三千萬,要我再經歷一次,我更不願意。」歷史不能重來,但我確實難以想像,如果不是當年的王鵬,還會有誰能以如此規格,完成這項時代任務。我其實很幸運,對翻譯環境的殘酷苛刻一無所知,所以奮不顧身,全心投入,滿腔熱血,不以為苦,也才有機會走上這條坎坷卻意義非凡的道路,讓這部經典得以跟華語讀者見面,我也因此獲得這份成就與榮耀。
葡萄酒的品味,複雜而有趣,人們總想快速習得運用。然而正如同許多事物,過於簡單的直覺式理解,往往是錯的。我進入酒界不久,便發現不少人被斷章取義的論述貽誤,困於迷思而不自知。當年的我,名氣資歷不如今日,憑藉己力,斷難喚起覺醒。於是,我把希望託付在翻譯《葡萄酒的風味》這部經典。經典一出,自然正本清源。而且我也私心地期許自己的名字,能夠與之並列。
在我開始翻譯工作不久後,縈繞我心的意念、督促向前的動力,漸漸成了一股強烈的使命感。在一筆一劃寫下手稿的過程中,使命感逐漸凌駕了對聲譽的渴望。在進行翻譯工作的兩年當中,我將之看得如此重要,以致於在譯稿尚未完成時,以及手稿尚未繕打完畢前,我經常對死亡感到恐懼。在此生有記憶以來,這是我第一次感到不能就這樣意外死去。《葡萄酒的風味》不僅讓我嘗到了職涯的榮耀與成就,也讓我意識生命的珍貴與價值。
我雖然只是《葡萄酒的風味》的譯者,不是作者,但我非常珍視這部譯注作品,我也以身為專家譯者為傲。我曾經致信布魯昂教授,徵得同意,替原書做了內容勘誤與修訂改寫。當年譯文初稿完成後,我愛不釋手,一讀再讀。這份原始譯稿有豐富的注解與原文標示。我當時相信,這樣能夠便利讀者吸收專業資訊,彷彿有位專家在身邊一樣,時時提供原文參照、闡釋文章隱義、補充相關資訊。然而,從專業編輯角度看來,我所做的800多個註解,已經超過出版規格,最終刪去了約6萬字的註解文字,只保留了原本的1/3。
當時的我,一個30歲的青年,花費兩年艱辛的歲月,全副身心投入譯注,一心期許憑著這份成果,得到最大迴響,並啟發更多能夠跟我一起照亮整座山谷的螢火蟲們。我百般不願意自己的譯作遭受如此巨幅的刪改。這部著作問世後的兩年內,每當憶及此事,內心依然隱隱作痛。經過這些年的沈澱,累積了更多的出版經驗,視野與地位不同以往,再加上心神距離拉開了,我有了新的體悟。就算當年的我多麼不甘,但是如今看來,當年編輯們的刪稿決定是正確的。我也感謝積木文化,能夠在這本書出版8年後的今天,再次發行暢銷紀念版,而我也有這個機會,對編輯們公開說聲遲來的感謝。
我相信各位在翻閱這本書時,也會跟我當初一樣,有如獲至寶的感覺,開卷便覺受益無窮。在學習品味葡萄酒的道路上,經常查閱《葡萄酒的風味》,溫故知新,讓它的光芒照亮你的葡萄酒之路,就如同它總是照亮我的一樣。
酒類專家 王 鵬 Paul Peng WANG
2018年7月
【關於《葡萄酒的風味》譯注者】
王 鵬 Paul Peng WANG
專職酒類文化教育,尤其專注品飲研究與教育培訓,獨創後現代品飲學,通曉多種外語,活躍於國際舞台,酒類專業著作豐富,橫跨葡萄酒、啤酒等各式釀造酒與烈酒,是全球酒業罕見的全能型專家,專業資歷完整,在酒類文化與教育等方面,成就卓著。這部《葡萄酒的風味》中文譯本,根據法語原著第四版譯出,是王鵬早期最廣為人知的成就之一。
【購書!】(2018年9月8日起)
銷售範圍: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
博客來:https://goo.gl/pMAFfi
積木文化全書系展覽購書優惠:http://activity.books.com.tw/ps/prog/6388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goo.gl/Ciuf3L
城邦讀書花園:https://goo.gl/jAxg2p
誠品網路書店:https://goo.gl/Ba1frC
事物最重要的部分語詞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後真相時代」如何自處
李怡《一分鐘閱讀》
自從《牛津英語詞典》將「後真相」,Post-truth,選為2016年的年度詞彙之後,「後真相」這個詞語就大行其道了。
「後真相」即不是真相,即沒有真相。在網絡時代,由於人人都可以在社交媒體發放未經查證的消息,網絡覆蓋全球,造就人人都有權發佈消息和意見的空間,一種普遍現象就是許多人都以個人情感與信念去選擇網絡的「同溫層」,並「製造」或相信一些符合自己期待的消息,代替相信現實,或有根據的報道。而同溫層的網民又分享有關消息,廣泛流播。
主流媒體為了競爭、為了不甘報導落後於其他媒體,往往未經查證就轉述了網絡這些沒有查證的消息,其後又因為被揭破報導虛假,而造成主流媒體日益不被信任。
後真相是「訴諸情感與個人信念比客觀事實更重要」;後真相政治是顛覆「事實勝於雄辯」的真理,變成「雄辯勝於事實」,意見重於事實,立場決定是非;人們把情感和感覺放在首位,證據、事實和真相淪為次要,甚至毫不重要;政治人物說謊,不再是為了瞞騙,而是鞏固目標群眾的偏見,換取共鳴與支持。
怎樣應付這個後真相時代?有人提出主流傳媒不應輕易轉刊未經查證的消息,有人提議應該停止看網絡消息,只看有公信力的主流媒體。但這些都不是辦法。最近有了一本書《後真相時代》出版,副題是:「當真相被操弄、利用,我們該如何看?如何聽?如何思考?」最主要的意義就是:在「後真相時代」我們應如何自處。
《後真相時代》的作者海特.麥當納( Hector Macdonald),是商業說故事專家,同時也是策略傳播顧問,為世界頂尖企業領導者提供諮詢服務。這本在今年三月才出版的英文原著,書名不是「後真相」,而是「真相:每個故事的多面相如何塑造我們的真實」(《TRUTH: How the Many Sides to Every Story Shape Our Reality》)。因此,它不只是針對後真相即沒有真相的時代而寫的作品,不是針對未經查證的虛假報導,而是用無數例證,指出所有的事實陳述,從來就有許多面相,因此我們要怎樣去排除誤導的陳述,選擇最值得相信的真相。
美國一位讀者讀完這本書後說:「即使敘述的是『真相』,人們也有辦法把它扭轉成對自己最有利的面貌,好達到某些目標,而這些目標可能跟我們大部分人的最大利益背道而馳。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我整個心涼了一大截。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可以確定的一件『真相』就是,唯一能夠決定哪些資訊、決策和選擇是對我們有利的,那個人就是你自己!」另一位讀者說,「如果你喜歡生活在充滿確認偏見的世界,那麼你不會喜歡這本書。如果你願意理解事實,以及不同立場的人如何使用同一個真相的不同面向來影響眾人的觀點,你會覺得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閱讀體驗。」
作者在序言中說:「表述真相有很多種方式,並不是每種方式都一樣誠實。大部分議題都具有多重真相,我們可以選擇傳達其中一個,而我們的選擇會發揮影響力,左右身邊的人對某項議題的認知與反應。我們可以善用真相來號召他人、激發行動,也可以濫用真相,故意誤導他人。」
無人駕駛汽車的例子
在《後真相時代》一書中,用大量事例說明事物有多種面相,其中提到無人駕駛汽車的例子。
Google 早已著手研發無人駕駛汽車,特斯拉(Tesla)和各大汽車公司也都有自己的一套計畫。無人車被廣泛使用,似乎會是不遠將來的事。
如果政府要為無人車行駛立法,立法機關須徵詢各方面的意見,他們聽到的,可能有不同的矛盾看法:
經濟學家會說:無人車會是龐大的新興產業,可以促進科技發展與消費者需求,進而推動經濟成長。
工會代表會說:無人車不需要人來駕駛,陸路運輸業與的士行業將會有上百萬人失業。
環保人士會說:無人車自動接送乘客,買車的人會越來越少,這樣就能解決交通壅塞、能源消耗、資源消耗的問題。
交通安全專家會說:每年約有一百三十萬人死於道路意外,而且大部分意外事故都是因為人為疏失。雖然軟體故障或環境感知功能也可能失常,無人車也會出意外,但還是比人操控更有安全保障。
政治人物會說:比起新冒出來的問題,人民還是比較能容忍存在已久的問題。萬一無人車的自駕系統出狀況,在大街上造成幾百人死亡,就算死亡人數比過去的人駕駛汽車的紀錄低,政治上也絕對不容發生這種災難。
保險業者會說:未來汽車保險必須轉型,從針對人為疏失替個別駕駛人投保,變成針對技術故障替製造商投保。保險業很可能會經歷一陣混亂期。
此外,城市規劃師、商界領袖、資訊安全專家、道德思想家都有不同意見,而且都是事實。不過都只是真相的其中一個面相。如果你被民調問到,或身為立法人士,應作怎樣的抉擇?
不需要害怕「矛盾真相」
網路時代,資訊唾手可得,大多數人卻寧願窩在舒適圈裡,看著與自己立場相同的新聞,或是輕易就相信了從網路看到、從旁人聽來的種種故事。然後又將這些事件以非黑即白的方式,輕易地評斷。
然而在任何事件、場景、故事中,都存在著「矛盾真相」──廣告行銷者、消費者、企業領袖、政治人物或一般市民,談論事情時都會從真相的多元面貌中抽出對自己有利的部分,來影響你的態度和行為,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真相運作機制,早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你的選擇。
唯有了解這一層思維模式,我們才能更有智慧地消化訊息,而不是在「毫無選擇」的情況下淪為病毒行銷的一部分。
我們不需要害怕「矛盾真相」,而是應該提防居心叵測、利用真相的誤導者。你應該怎樣判別帶有誤導成份「事實陳述」?
《後真相時代》提供了一個「誤導真相檢核表」,提出你可以思考的以下問題:
×我看到的這段敘述是真的嗎?
×它會改變我對事物的看法嗎?
×它可能影響我的行為嗎?
×提出這敘述的人有沒有意圖?這段敘述能幫助他們達到自己的目的嗎?
×他們有可能省略掉某些事實嗎?
×他們提出的證據可靠嗎?
×同樣的事實或數據,可能用其他方式來表述嗎?若換個方式,意義會不會改變?
×這段敘述的立論根據,有道德、金錢價值的主觀判斷嗎?
社會本來就是靠著各種真相、觀點互相影響,才會不斷進步。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去思考、去溝通,我們就有機會改變世界。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後真相時代》
作者:海特.麥當納
由 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
事物最重要的部分語詞 在 絕大部分究竟有多「大」? 信念價值良心如何清晰定義? 香港 ... 的必吃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说:「中國數千年歷史,絕大部分都是惡法時代, ... 片語、句子,例如某程度上、大概、有些、不少、大多數等無法精確描述事物的字詞。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