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說明會,協助產業「轉廢為能」!
#說明會影片已經上線囉🎉🎉🎉
為使法規與時俱進,因應產業運作實務,經濟部日前修法納入能源化相關再利用用途及拓展再利用產品之工程應用,並導入即時追蹤系統(GPS)強化鋼爐碴再生粒料流向管理,「#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已於6月24日修正發布。
為了讓業界朋友更了解這次修法內容,工業局特別舉辦三場線上法規說明會,共吸引超過 500 人參與,重點說明本次修法「興利」及「防弊」內容:
#興利
✅延長高價值(如稀貴金屬)及低運作風險(如水泥等依商品檢驗法規定應施檢驗之產品)再利用產品許可年限;
✅於有機及可燃廢棄物再利用種類新增「生質能原料」、「固體再生燃料原料」用途;
✅明定鋼爐碴之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CLSM)可供作管溝回填及公共工程道路相關回填使用,非構造物用預拌混凝土則可供作非構造物及製造業與倉儲業廠區建築物主要構造以外用途使用。
#防弊
✅要求鋼爐碴再生粒料清運機具應裝置即時追蹤系統(GPS)及申報聯單,強化流向追蹤管理,並正面表列各項再利用產品品質標準;
✅增列得要求再利用機構停止收受廢棄物之違規樣態,及於高風險性再利用種類增訂再利用用途產品貯存量超過前6個月之累積銷售量時,應停止收受廢棄物之規定,避免因再利用產品無市場需求而衍生不當運作。
🙋♀️完整線上說明會影片已經上線囉!
想更詳細了解本次修法內容的朋友們,歡迎點擊下面連結觀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p26LTu67-U
📰經濟部工業局新聞稿:https://www.moeaidb.gov.tw/ctlr?PRO=news.rwdNewsView&id=3662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又傳出爐渣污染事件,在台南市...
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申報 在 屏東環保g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屏東縣政府環保局澄清鍇霖公司收受事業廢棄物乙案
有關立法委員陳椒華109年11月12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質疑屏東枋寮鍇霖公司違法收受有害事業廢棄物一案,案件起因於106年底鍇霖公司經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內政部警政署及環保局聯合稽查發現該公司有收受來自合法處理機構產出之玻璃纖維樹脂絲資源化產品,復按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不起訴處分書(108年3月22日)內容,「鍇霖公司經主管機關申領有再利用許可資格,以製造低強度混凝土為業,收受之玻璃纖維樹脂絲原料係來自於合法處理機構所產出可容許銅含量5%以下之標準,鍇霖公司廠區內之物質,應屬成品而非廢棄物。」,該玻璃纖維樹脂絲係為處理後資源化產品,有申報產出及收受記錄為憑,案經上開中央及地方環保機關與檢警等司法機關調查結果顯示非事業廢棄物無誤,特予澄清敘明。
復查鍇霖公司經行政院環保署及環保局派員至現場稽查該公司倘有發現違反廢棄物清理法事證者,均依法開罰並要求限期改善,總共告發12次,裁罰新臺幣30萬9,000元、行政罰鍰金額則依據環保署公告之「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罰鍰額度裁罰準則」計算、且由行政院環保署及環保局歷次稽查紀錄,均未發現該公司有違法收受有害事業廢棄物及污泥之事證。
再查目前鍇霖公司廠區內堆置物,經行政院環保署及環保局稽查,係屬再利用加工後產品,因後端去化通路供過於求,致滯銷大量堆置於場內,環保局已多次責請其應儘速去化移除,移除去化前仍應妥善貯存,避免衍生影響附近環境品質事件,環保局亦會會同行政院環保署嚴密追蹤監控,倘發現有非法貯存或收受有害事業廢棄物情事當依法嚴辦並要求清理。
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申報 在 蔡壁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垃圾不分藍綠?
#事業廢棄物危害食安!
台南學甲農地和屏東枋寮魚塭被傾倒事業廢棄物,已非個案,今天我找網路民主推動者 江明宗先生、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召集人黃煥彰先生、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先生,共同舉辦記者會,合作整理出案件的政商關係圖表,共同提出三點訴求:
一、整合資訊公開,讓民眾共同監督。
二、品牌廠商應對事業廢棄物流向負起企業社會責任
三、修正《廢棄物清理法》彌補漏洞。
事業廢棄物事件發展至今,印證了「垃圾不分藍綠」,政商關係的掩護,極可能是事業廢棄物亂竄的背景結構。
我過去在台北市政府服務的經驗中,對生活垃圾的減量、回收、處理較為熟悉,其實廢棄物只要放對地方就沒有垃圾,像生態系中的萬物互相依賴,一個生物不要的會是另一個生物所需。「循環經濟」向大自然學習,事業廢棄物有很高比例可以再利用,是珍貴的資源,也是可以獲利的產業。可再利用資源因空間錯置變成污染,是政府國家治理的徹底失敗,一方面嚴重影響民眾的食品安全、危害健康,另一方面,不肖業者透過政商關係,合法掩護非法獲取暴利,劣幣驅逐良幣,也阻礙循環經濟和產業轉型的步伐。
在此,我和長年追蹤事業廢棄物議題的團體,推動資訊公開網路民主的專家,共同提出制度性的解方:
一、整合資訊公開,讓民眾共同監督。
(一)環保署應建立資訊平台,整合:資源再利用管理系統、許可核發證照查詢、環境資源資料庫、列管汙染源資料庫、違法裁罰紀錄,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的流向透明化,讓市場力量淘汰不良業者。
(二)清運計畫應對社區公開,清除後解除列管之地點,亦應持續追蹤是否恢復。
(三)衛星進行國土監測,目前已可自動分析各種土地的變異情況,每月提供縣市政府精確位置的報告,也應對民眾公開,避免縣市政府欠缺執行能量確實清查,或因黑暗的政商關係而未積極處置,甚至包庇。
二、品牌廠商應對事業廢棄物流向負起企業社會責任,公開其委託處理之業者,確保其事業廢棄物有妥善處理。
三、修正《廢棄物清理法》彌補漏洞,避免不肖業者將可再利用事業廢棄物混合其他土石方式規避刑責。在修法之前,應以保障國人食安為原則,檢討TCLP檢驗方式是否已經不合時宜,或使用能保護土地避免污染的檢驗方式,確保食品安全。
另外,黃煥彰教授也說到,對於那些已經查到被回填到魚塭農地的爐碴、污泥等廢棄物,環保機關常常只以TCLP溶出檢測來判斷其是否為有害事業廢棄物,對於土壤是否有污染,百般規避,發明出所謂的「原生土壤」一詞,只針對明顯未受污染的土壤進行採樣,當然不會發現污染。 廢清法第46條罰責雖然於2017年1月18日起從原本的「一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上修到「一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五百萬元以下罰金」,但因有致汙染環境為前提,這法條形同虛擬的法條,因環保署始終都無法證明致環境汙染,所以如學甲爐碴案、枋寮劉淼松魚塭回填廢棄物案,汙染行為人皆不適用?
廢棄物清理法46條之2「事業負責人或相關人員未依本法規定之方式貯存、清除、處理或再利用廢棄物,致污染環境」的刑責。黃煥彰呼籲修法刪除「致污染環境」五個字,才能對不法業者有所警惕。
謝和霖先生說:廢棄物非法流竄嚴重,是因為不肖業者追求不當利得、「拿錢不辦事」的風險太低的後果。如果沒有嚴密全程監督,仍有許多方法可以逃避流向申報和GPS監督管控。尤其是類土石泥砂的廢棄物,如碴類與污泥,混入土石方後根本很難判斷其來源;另如營建廢塑膠,月黑風高放把火燒掉,誰也抓不到。因此應該修法,授權中央環保主管機關,針對這些容易流竄的廢棄物,給予特別管制,讓業者必須「辦好事」並經過第三方認證後,才能拿到錢,始能解決事業廢棄物亂竄危機。
台灣民眾黨-台南總服務處
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申報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又傳出爐渣污染事件,在台南市北門區環保團體發現爐渣回填在農地間,還有舖在漁塭的道路上,會不會污染農作物和水產品,而更令人擔心的是還多多少像這樣的未爆彈。
這堆看起來像石頭,用水一淋爐渣的真面目馬上現形,表面上有眾多的孔隙是從外觀判斷的它是爐渣的簡單方法,用機器檢測鉻的含量達到1600ppm,是土壤管制標準的六倍,經過就風吹雨淋爐渣進入漁塭對養殖環境造成威脅。
依照工業局訂定的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爐渣可以再利用作為工程填地材料,但不能用在農地。由於工業局對爐渣的流向,並沒有一套管理機制,讓後續監督的環保單位常常只能收拾善後,未來工業局與環保署朝向從爐渣的網路申報系統來加強末端的管理。
在這附近的一處農地,也發現農民拿爐渣來回填農地作為停車場,由於爐渣的流向政府沒有控管,地主往往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到爐渣,萬一確認污染農地或漁塭,後續的清除責任通常落在地主身上,環保團體認為這相當不合理。
去年,爐渣的產量就有150萬噸,但它的流向政府卻沒有掌握,台南市北門區這兩個地方,會不會只是冰山一角。"
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申報 在 法規內容-以網路傳輸方式申報廢棄物之產出、貯存 - 行政院環境 ... 的相關結果
底之庫存量等相關資料。 三、清除、處理、再利用指定公告事業所產生之事業廢棄物者,應申報項 目、內容、頻率及 ... ... <看更多>
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申報 在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 的相關結果
再利用 機構對於事業廢棄物再利用之日期、種類、名稱、數量、再利用用途、事業名稱、衍生廢棄物之處置及再利用期程,應作成紀錄。 前項再利用期程除核發許可文件另有規定者 ... ... <看更多>
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申報 在 事業廢棄物申報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的相關結果
再利用 機構無法於收到廢棄物(含附表再利用項目)30日內完成再利用,應報經再利用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 關於事業產生之員工生活垃圾相關清理及申報規定,詳如最新消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