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電大聯盟】
時間:2021/3/28(日)
貼文:NO.1217篇
大家好,我是 LEO
.
■電動車起點
2009年聯合國潔淨能源部長會議通過的電動車倡議,目標強化全球對電動車的推動,主要的會員國包括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法國、德國、荷蘭、挪威、瑞典等10國,由美中擔任共同領導國。
.
目前美國、中國及歐盟等三大經濟體電動車市場,已經占據全球 90%以上,產業趨勢越來越明朗,特別是歐盟國家推展的進程正在加速行進,北歐國家挪威、荷蘭從 2025年起開始禁售汽柴油車,2030年起禁止非電動車上路,換句話說路權被剝奪以後,傳統汽柴油車將完全消失,傳統車廠如果不改變,等於退出市場被消滅,距離2025年只剩4年時間。
.
世界各國雖然禁售的時間不一樣,趨勢已經展開,2025、2030、2035、2040年只是形式上的時間表,對於汽車產業來說,誰先搶佔發展先機,整合上中下游才能一路笑到最後。
.
■產業結構改變
汽車電動化以後,引擎、變速箱、進汽零組件、點火設備、燃燒零組件、排氣零組件、油壓剎車、潤滑零組件、啟動零組件、交流發電機等再也不需要,各種電子零組件、電池模組將佔據整台電動車一半以上的成本,特別是電池,就占三分之一。
.
新的零組件包含,馬達、高壓離電池、變流器、車載充電器、冷氣汽動壓縮機、
電動煞車、電動水幫浦、高壓電動車用線組、二次驅動電池……各種車用電子晶片、新的耐高溫高壓材料、甚至輕量化的新車殼、車載軟體系統、自駕輔助系統…..整個汽車產業面臨新的大洗牌。
.
■得電池者得天下
2018年全球汽車總銷量為9123萬輛,整個2020年目前全世界最成功的車廠特斯拉才賣出 50萬台電動車,特斯拉提到:如果要將年產能提高到 2000萬輛,電池將是最大的障礙。
.
仔細剖析電動車成本結構,電池占30~35%,驅動系統占20~25%,另外電動車有一半的重量來自電池模組,導致車身比燃油車還重,如果電池重量如果減少一半,車子續航力可以增加25%。
.
2020年電動車電池市占率前三大,中國寧德時代,市占約24%;南韓LG能源方案,市占約23.5%,日本Panasonic市占約18.5%。它們都是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主要生產『磷酸鋰鐵』電池,優點是價格便宜、安全性高,使得特斯拉每輛車的製造成本下降約600~1,200美元。
.
但是電動車常見的乾電池或鋰電池,都是液態電池,缺點是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電池效能;使用快充也要20到30分鐘才能充飽電,續航力約300到400公里,此外,液態電解液如果外漏,容易引發意外。
.
燃油車加滿油,續航力約為500公里,若採用固態電池、續航力甚至有可能達到1,000公里,豐田汽車,已宣布投入固態電池研發,宣稱續航力可超過500公里,使用快充10分鐘就能充飽電。
.
鴻海在2020年10月「鴻海科技日」宣布,將投入固態電池技術,目標將電池重量減半、體積減少為六分之一,電池循環壽命提高10%以上,鴻海產品長蕭才祐透露,預計在2024年,鴻海就會推出首款商業化的固態電池。
.
■鴻海車電大聯盟
2021年3月25日首次舉辦首次會員大會,MIH大平台超過 1200家會員,預計6月再舉辦聯盟大會,7月聯盟成為獨立運作組織,10月再發布新款 New EVKit,預計2022年計劃推出電動大巴, 2023年發布C級距電動車量產上市等工作時程。
.
團隊研判,MIH公版模組化、標準化將大幅降低電動車製造成本,大幅縮短開發時程,把所有的人才都聚集起來,把鴻海家族最強的優勢-大量製造,降低成本發揮到極致,雖然起步較慢但是有機會後發先至,未來5~10年內在全世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相關概念股在這一波的產業浪潮來襲後,有很多股票已經翻倍飆漲,但是我認為只要眼光看得夠遠,有機會翻倍再翻倍,想知道更多產業上的研究與長線趨勢股👇
.
搭上領先市場的時光機⤵
https://lihi1.com/jjjwf
把握機會翻轉人生⤵
https://t.me/stock17168
「乾式變速箱缺點」的推薦目錄:
- 關於乾式變速箱缺點 在 股民當家 幸福理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乾式變速箱缺點 在 雷尼 Raine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乾式變速箱缺點 在 Re: [問題] DSG變速箱(乾式七速變速箱dq200)使用請益- 看板car 的評價
- 關於乾式變速箱缺點 在 乾式雙離合,和濕式的差別有多大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乾式變速箱缺點 在 DCT雙離合器變速箱真的好嗎?DCT的優缺點大分析!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乾式變速箱缺點 在 DSG真的有這麼不耐用?變速箱漏油?故障?還是你不懂?! 的評價
- 關於乾式變速箱缺點 在 【開車幫幫忙】雙離合器自手排!這樣開真的會傷變速箱? 的評價
- 關於乾式變速箱缺點 在 雙離合中古車能買嗎?DCT構造原理分享|兩千中古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乾式變速箱缺點 在 雙離合器缺點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乾式變速箱缺點 在 雙離合器缺點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乾式變速箱缺點 在 有關CVT和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差異的內容,也給大家做個 ... 的評價
- 關於乾式變速箱缺點 在 Re: [問題] 腳踏車的潤滑油能隨便買嗎? PTT推薦- bicycle 的評價
乾式變速箱缺點 在 雷尼 Raine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們總是喜歡比較,競爭,在摩托車的世界也不例外。哪輛車跑得最快、跳得最高、騎得最遠。摩托車媒體總是在捉對比較,在摩托車的種類被劃分得仔仔細細的現在,找到該類別中最厲害的一輛車。在這樣的捉對當中,比較的無非是車子的性能。但誰說一輛車的價值只靠性能來決定?誰又規定捉對只能找同種類的車子?今天的捉對找來五輛車,種類不盡相同,共同點是它們都是復古風味十足的車款。比的也不是性能,而是它們誰最「酷」!
Ducati Scrambler Full Throttle
Ducati在2014年推出的2015年式車款Ducati Scrambler引爆了機車界的復古潮流。這輛車搭載了一顆803cc每缸二汽門的空冷V型雙缸引擎,在Ducati旗下你找不到比Scrambler更單純的車款了。Ducati Scrambler Full Throttle版跟標準Icon版有點不一樣,黃黑配色,Termignoni雙出排氣管,縮小版的前擋泥板,再加上較低的手把位置構成了兩個版本的差異。Full Throttle版可以說是街道版的Scrambler,雖然它還是配備了Pirelli MT 60 RS巧克力胎。
Scrambler對Ducati來說無疑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低調,卻又擁有令人享受的玩樂特質。Ducati在他們的官方網站上給這輛車的評價是「獻給那些想要擁有一輛適合每日使用又不在競速風格上做出妥協的完美車款的人。」
之所以讓Scrambler適合每日騎乘的其中一個特點是他舒適的騎乘姿勢。雖然腳踏與座墊之間的空間不是很寬敞,舒適的寬座墊加上31.1英吋的座高使得Scrambler非常適合巡航騎乘。儘管和標準版本的Scrambler比起來手把較低腳踏也稍微後移,但總體來說騎姿還是相當直挺。803cc V型雙缸配上Termignoni雙出排氣管的聲浪十分悅耳。
在馬力機上,這輛車可以輸出69.9 hp的最大馬力和46.3 lb-ft的最大扭力,雖然不是特別出色,但配上僅190公斤的車重,足夠帶給騎士樂趣十足的騎乘體驗。懸吊部分配備Kayaba製品,表現普普,但配上18吋的前輪在山路上行駛還是綽綽有餘。制動部分表現則好得多,多虧了330mm的碟盤和Brembo的卡鉗。
Harley-Davidson Roadster
撇去已經停產的XR1200不提,Roadster應該是哈雷旗下最具跑格的一款車了。43mm的倒立式前叉配上行程3.2英吋的雙槍氣壓避震器,讓這輛車在彎道中有不俗的表現,雙300mm前碟也確保這輛車有足夠的制動力能牢牢煞住。
跟其他四款車比起來,Roadster非常精簡(至少在外觀上來說),沒有多餘的花樣,只有一輛車該有的東西。儘管如此,靠著這顆獨特的1200cc氣冷Evolution V-Twin引擎和油箱上大大的「Harley-Davidson」字樣,Roadster身上充滿著藏都藏不住的濃濃美式風格。
Roadster的低把和腳踏位置幾乎可以說是跑車的配置了,至少對一輛哈雷來說是如此。這顆V-Twin引擎同樣也擁有哈雷一貫的經典三節拍聲浪。對某些騎士來說,哈雷並不是那麼的吸引人,因為他們的車給人的印象就是又大又重,Roadster也是如此,但這是一輛粗曠結實的暴力機器,每一次曲軸旋轉都像是要把車子震散似的,而駕馭這股從座墊下產生的狂暴破壞力會讓人中毒,也漸漸得愛上哈雷。
Roadster是一輛頗富操駕樂趣的車,只可惜變速箱表現差強人意。懸吊和制動在彎中的表現不錯,但如果遇到道路品質較差的路面的話,會感受到明顯的顛簸。除此之外,這輛車最大的缺點在於馬力重量比的表現(69匹馬力比257公斤)。但會喜歡這輛車的騎士,通常都不在乎這些缺點,畢竟這是一輛哈雷,光是擁有這輛車就已經夠酷的了。
Moto Guzzi V9 Roamer
充滿時尚感的歐洲風味是Moto Guzzi的一貫風格。這輛車的騎乘姿勢就是「適中」這兩個字的定義。腳踏位置剛好就在雙腳自然下垂的位置,直立的手把讓騎士僅微微前傾。座墊十分平整,讓騎士和後座乘客在行駛過程中可以稍稍移動自己的位置,Moto Guzzi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鼓勵騎士在悠閒行駛中,轉頭看看身邊的景色(但當然還是要注意看路)。
V9 Roamer搭載一顆頗具魅力的803cc V-Twin引擎,能夠輸出53.2匹馬力及48.1 lb-ft扭力。說不上是暴力,但絕對有足夠力量滿足你對加速的需求。這顆引擎相當有個性,它的縱向曲軸使它在拉高轉速時,會把車體微微拉向右邊。而這樣的特性讓這輛車更為特別。
V9 Roamer的引擎特性讓它成為了一輛很酷的車,但除此之外,它低調不做作的外觀造型也是他酷的原因之一。油箱和土除的造型有著低調的設計,卻又因為它顯眼的黃色塗裝而突出。車上各式各樣的配件,像是仿麂皮的坐墊為這輛車增添了質感,而拋光的輪圈、排氣管和散熱鰭片又給了外觀一點流行元素。
不過這輛車也是有它的缺點的,乾式的離合器和其他幾輛車比較起來相對重手。懸吊在高速行駛下的表現不甚理想。但這些缺點不足以遮掩V9 Roamer的魅力。Moto Guzzi的車總是散發出滿滿的個人特質,而V9 Roamer完美的闡釋了Moto Guzzi的造車理念。
Triumph Bonneville T120
Triumph在為旗下車款改款時總會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要如何在不失傳統風味的情況下打造出具有現代感的車款。然而T120證明了Triumph完美地克服了這個難題。看看這輛車,要不是看見車上的碟盤,你還以為他是你爺爺騎的老檔車呢。
但可不要被它的外觀給騙了,T120配備了一顆1200cc的水冷平型雙缸引擎,在低轉就能輸出極大的扭力,同時也符合Euro 4嚴苛的法規。舊瓶裝新酒用在這輛車上可不是貶意。魚雷管、前叉防塵套、油箱側面上的橡膠護墊、就連噴射系統都被偽裝成化油器的樣子,Triumph在這輛車上完完整整的保留了Bonneville的復古風味。T120和舊款Bonneville的最大差異便是曲軸角度由360度變為了270度。這樣的改變讓引擎有著V-Twin引擎般的聲浪,並改善了原本的震動問題。
T120是一輛各方面表現都相當出色,適合每天騎乘的車。引擎輸出平順有力,懸吊表現舒適硬朗,就連座墊品質都是五輛車中最棒的。但還是有些許缺點,例如傳動系統的品質稍差,給人一種該換油了的感覺。操控表現不是非常出色。輪胎在壓過道路上較寬的白線時會有種沒充飽氣的錯覺。
Yamaha XSR900
XSR900和MT-09使用同一顆847cc三缸引擎,在五輛車當中擁有最佳的動力表現。這輛車的油門反應有如二行程的車子一般,配上優秀的車架,可調的懸吊,和雙輻射卡鉗,這輛車的運動性能在五輛車當中也最為出色。也因此,跟其他幾輛車適合輕鬆悠閒的騎乘風格不同,XSR900適合給熱血派的騎士。
XSR900配備了許多高階電控系統,如電子油門、循跡系統、ABS、滑動式離合器,這也是和其他幾輛車不同的。撇開這些高科技的玩意兒不談,這是一輛充滿操駕樂趣的車款。這顆扭力十足的三缸引擎可以迅速地拉高轉速,只要右手稍微大力扭動就能輕鬆的孤輪。儘管有著復古的外觀,XSR900卻擁有十足的運動性能。
對喜愛激烈操駕的騎士來說,XSR900無疑是五輛車中最具魅力的一輛。其性能表現雖然不如正統跑車,但其引擎特性及運動化的配備使其極富操駕樂趣。此外,可選擇的動力模式使其對駕駛技術較不熟練的騎士更為友善。可依個人能力限制引擎的出力,降低因對車輛反應不熟悉而造成意外發生的可能性。而Yamaha在外型設計上也一直有其獨特的風格。XSR900同時具有復古風格又有現代的時尚感,配上Yamaha 60周年的黃黑配色及經典速度鍊塊,營造出各其他四輛車不同的日系質感風格。
[http://xn--motocycle-pb6ni9ec14uirlbsgn43bmmz.com/]
[http://www.motorcycle.com/…/heritage-lifestyle-characters-c…]
乾式變速箱缺點 在 乾式雙離合,和濕式的差別有多大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上面那個按鈕▻本期內容: 乾式 雙離合,和濕式的差別有多大▻推薦播放列表: . ... 大众干式双离合与湿式双离合 变速箱 有什么区别,维修成本哪个低. ... <看更多>
乾式變速箱缺點 在 DCT雙離合器變速箱真的好嗎?DCT的優缺點大分析!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DCT #Nikon_Z6II #Nikon_Taiwan從手排、自排 變速箱 的優 缺點 ,到大家對於DCT雙離合器 變速箱 常有的幾個疑問,站長一次為大家解答! ... <看更多>
乾式變速箱缺點 在 Re: [問題] DSG變速箱(乾式七速變速箱dq200)使用請益- 看板car 的必吃
分享一些雙離合器心得:
1. 注意引擎轉速:
引擎轉速900rpm以下的情況,動力幾乎是處於切離的狀況;
900-1200rpm通常是半離合。
2. 油門煞車踏板的收放:
低速蠕行(不踩油門)時,車子處於半離合;上坡放煞車也是。
停紅燈踩緊煞車。蠕行或停車情況下,煞車踏板踩超過一定深度時震動會減輕、引擎轉速會下降,此時變速箱切開動力。
建議「低速時」盡量避免油門與煞車踏板兩個都空,也不要只是輕含。
3. 日常使用(此為我個人的習慣開法,僅供參酌,也會因車款的變速箱設定而異)
①市區用手排模式或S檔,減少反覆換檔的損耗。呸山用手動。
②塞車狀況:前車移動時別馬上跟著,等到相隔一段距離,再一腳油門補上、到位後踩緊煞車。
③郊區、高速用S檔。
我自己D檔很少用。
高速掛D檔收油滑行時,變速箱會把動力切離,再次踩油門又會接回。
如果路況需要頻繁收油補油,我會盡量不使用D檔。
4.綜合討論
雙離合器一開始就不是以耐用、舒適為考量的變速箱形式。但妥適的使用,我相信,肯定可以增加它的壽命、與享受它的優點。
以自身經驗,跟目前市面上常見具扭力轉換器的自排ZF8相比,切檔速度、動力反應、甚至「換檔頓挫」,雙離合器的7速pdk都有明顯的優勢。
另外,動力傳輸效率、燃油經濟性,雙離合器都好上傳統自排變速箱不少。
但如果知道這趟出門會是走走停停路況,我還真不會選雙離合器的車畢竟以台灣日常路況,它還是有些實用不足。
※ 引述《ccc101419 (還是養狗吧)》之銘言:
: 即將從CVT進入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的世界
: 好像不能再D檔一路到底
: 以前FIT的S檔都是好玩才玩玩撥片 了不起下坡用一下檔煞
: 現在換檔變成學問很多
: 這幾天看了很多影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42zsFYjZvM
: 1.停車時排N檔 避免磨耗生熱
: 不過也有影片說 現在已經解決這個問題了 煞車踩下去離合器就分開
: 不用特地排N D檔也可以
: 2.低速走走停停 用S檔或M檔讓檔位強制停在1檔
: 避免半離合
: 等時速超過30公里再換D檔開
: 3.不要輕咬煞車滑行
: (天哪 高速公路塞車我超常這樣做....)
: 等前面有一點距離再踩油門跟上
: (談何容易 台灣高速公路被插就飽了)
: 問題來了!
: 問題一:
: 倒車入庫要怎麼不靠煞車調整?
: 特別是我家的機械式停車位 那個車位寬度比車子寬一點點而已 還得收後照鏡
: 基本上就是用煞車控制速度 方向盤一點一點微調進去
: 這個根本不可能一踩油門進車位 再立刻踩死煞車啊!!
: 問題二:
: 高速公路走走停停 我交給ACC可以嗎?
: 他也會半離合嗎 還是電腦控制就沒問題了?
: 問題三:
: 聽說VAG集團現在修正了一些軟硬體問題
: 近期災情少了很多
: 如果我累了回復D檔一檔到底的開法 是否能hold得住?
: 問題四:
: 是否閥體要故障前有前兆?
: 我可以依某些狀況可以提前去修變速器 避免在高速公路上忽然鎖檔的窘境?
: 期待有雙離合器的高手指點
: 不要給我什麼Mobile01的SOP就好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X00Q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8.50.4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69322081.A.7B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