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快七年前的報導,但現在讀起來還是鏗鏘有力.今天把上次提到美國CNN首席醫療記者Sanjay Gupta,所發表的一篇關於大麻的社論翻譯完畢,內容很值得一讀!
By Dr. Sanjay Gupta, CNN Chief Medical Correspondent
Updated 0044 GMT (0844 HKT) August 9, 2013
<我為何改變我對大麻的看法>
過去一年,我投注精力在一個新的紀錄片“大麻”(Weed).這個名字也許聽起來有點草率,但內容絕對不會.
我去了世界各地,採訪了醫療權威,專家學者,農夫和病人.我真誠的和他們溝通,並問了許多不容易回答的問題.我所發現的事情,相當驚人.
在執行這個計畫許久之前,我曾經審視了當時在美國有關醫療用大麻的相關文獻,而認為並沒有特別的可取之處.我甚至在2009年,寫了一篇刊在時代雜誌(TIME)的文章,名為”為何我對大麻投下反對票”.
然後,我現在要道歉.
我道歉因為我並沒有看得更深入,直到現在.我並沒有看得更廣更遠.我並沒有看到一些在美國境外,較小型的研究機構,所做出來的亮眼研究,而且我太過忽視了數以為繼,認為大麻對他們的症狀有所改善的病人.
相反地,我將這些病人歸類成招搖而詐病的群體,只是想尋求快感.我錯誤地認定DEA將大麻列成第一級管制物質,是有確定的科學證據作為基礎.想當然爾,他們一定是有足夠的理論依據,才將大麻放在最危險的物質的類群,定義為“毫無醫療效用且有高度濫用成癮風險”.
他們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這個說法,而現在我也瞭解這些對於大麻的指控並非真實.大麻並沒有高度的濫用風險,而且大麻有相當明確的醫療適應症.事實上,有時候大麻是唯一能夠作用的藥物.舉例而言,Charlotte Figi,一位在科羅拉多州的小女孩,從出生後開始有癲癇,而到了三歲時,平均一個禮拜會有高達300次的發作,即便已經嘗試了七種不同的藥物.醫用大麻緩和了她的大腦,使她的癲癇發作次數降到了每個月2~3次.
我當面見到了許多像是Chalotte的病人,花時間和他們相處,並且得到了一個結論:當醫療社群無法將大麻加入治療選項,提供病人最完善的照護,這是不負責任的.
我們在美國被惡意且系統性的誤導了將近70年,而我為我個人的失職道歉.
我希望這篇文章和接下來要上映的紀錄片,能夠將整個狀況改善.
在1970年的8月14日,衛生部的副秘書長,Roger O. Egeberg醫師寫了一封信,建議將大麻列入第一級管制物質,而這個分類至今45年,一直沒有改變過.我仔細研讀了這封數十年以前的信件,而發現到令人不安的真相.Egeberg非常仔細的挑選了他的用字:
”因為我們對這個植物還有其內含的活性物質,知識上還有相當多不清楚的空間,所以我們仍建議將大麻維持在第一級管制物質,直到目前正在進行中的某些研究,能夠解決這個議題”
並非因為有確切的科學證據,而是缺乏證據,所以大麻被列在第一級管制物質.當年是1970年,Egeberg所提到那些正在進行的研究,許多都沒有完成.當我繼續調查,我認知到Egeberg當時手邊其實是有其他重要的研究結果,有些更是早了25年的發表.
---高度的濫用風險---
在1944年,紐約市長Fiorello LaGuardia委託了紐約科學院(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對大麻進行調查和研究.在結論之中,他們發現大麻並沒有顯著的成癮性,而且也沒有找到證據大麻會導致嗎啡,海洛因或古柯鹼的成癮.
就我們目前所知,雖然數據上有些許浮動,大麻大概會造成約9~10%的成年使用者產生依賴性.相較之下,位在第二級管制物質的古柯鹼,定義上應是”有較低的濫用風險”,會使20%的使用者上癮.而海洛因則是25%.
最糟糕的是香菸,它使得接近30%的抽菸者成癮,而且造成許多人的死亡.
有明確的證據指出,有些人使用大麻後會出現戒斷症狀,包含失眠,焦慮和反胃感.但即便將此納入考量,要將大麻定為有高度濫用風險的物質,仍是相當困難.大麻成癮所造成的生理症狀,和剛剛前述的其他物質根本天差地遠.我曾經看過酒精的戒斷症狀,是可能致命的.
我也同時想要提出身為一位父親的擔憂.年輕而正在發育的大腦,和成年人的大腦相比之下,是可能對大麻所帶來的傷害更容易受影響的.一些最近的研究顯示,規律的在青少年時期使用大麻,會造成永久性的智商降低.其他研究則暗示可能未來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上升.
同理我並不會讓我的小孩飲酒,我也不會允許他們在未成年時使用大麻.如果他們堅持想要嘗試,我會建議他們等到25歲左右,大腦已經完全發育,再去使用.
---醫療上的助益---
當我在調查時,我也發現了另一個重要的事情.大麻作為醫療用途並非什麼新鮮事,而醫療社群中在過去已經撰寫了相當多的文獻.事實上,有數百篇的科學期刊文獻,多數是記載大麻的好處.不過大多數的文章,是在1840~1930之間所發表的.這些文獻描述了使用醫療用大麻來治療“神經痛,抽搐症狀,消瘦”等等.
在美國的國家醫學圖書館(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搜尋過去一年的大麻相關文獻,找到了2000多筆的資料.不過絕大多數都是在研究大麻所帶來的傷害,像是“因為大麻抗膽鹼的作用導致壞旅程”,“大麻造成的胰臟炎”,和“大麻的使用和肺癌的風險”.
在我快速整理的數字統整,美國現今對大麻的研究,只有大約6%是針對其醫療上的幫助.其他的全部都是設計來研究其危害.這樣高度的不平衡導致了極端扭曲的現實.
---研究大麻的挑戰---
今天,要在美國做大麻相關的研究,你需要兩個重要的東西.
第一點,你需要大麻.而大麻是非法的,這個問題顯而易見.科學家可以從一個位在密西西比的特別農場得到研究用的大麻,這個農場位在密西西比大學的中央,但這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今年我造訪此地時,沒有栽種任何大麻.
第二點,你需要政府的許可,而我所採訪的科學家不斷的跟我提及其中的繁瑣和困難.一個癌症相關的試驗,首先會被國家癌症中心審核,或是一個疼痛相關的研究,會經過國家神經研究院的認可,對於大麻相關的研究,還有另外一個關卡:NIDA,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他是一個專門再研究藥物濫用的機構,而非藥物的療效.
卡在中間的則是需要大麻作為藥物的病人,有時候大麻是唯一的良好選項.
容我補充,一直到1943年,大麻一直都列在美國藥典裡面,其中一個適應症便是神經痛.這是一種非常難以治療的極端疼痛.我的病人曾描述這種痛像是“刀割般,灼熱而像幾萬個針刺”的感覺.當大麻長久以來被記載,對於這種難纏的疼痛有效時,現今針對神經痛最常見的藥物則來自罌粟花,包括嗎啡,奧諾美(oxycodone)和釋通(dilaudid).
問題來了,這些藥物通常對神經痛效果有限,而且藥物耐受性(tolerance)是個棘手的狀況.
最讓我驚嚇的是,在美國,每19分鐘便有一個人死於處方藥過量使用,通常是意外.每19分鐘,這是個恐怖的數據.而從我看過所有的研究中,沒有見過任何一個人,因為大麻過量致死的案例.
也許這也是為何最近一份針對醫師的調查,高達76%同意大麻作為乳癌病人的疼痛藥劑.
當大麻成為第一級管制物質時,有個請求是要“填補知識的空缺”.而在美國,這相當具有挑戰性,因為要研究非法物質的基礎和審核,是一個以藥物濫用作為核心的組織.不過,排除萬難,我們還是前進了不少.
展望未來,我特別對像是西班牙和以色列,針對大麻抗癌效果的研究感興趣.我也對以色列一位叫Raphael Meschoulam的學者所領導,有關神經保護的實驗感興趣,還有美國及以色列的研究機構,共同在檢視大麻是否對創傷後症候群有所緩解.我保證我會盡我的能力,真誠地填補那些知識的空缺.
在20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民眾,投票同意大麻作為醫療使用,而更多的州,也會在近期決定.至於那位在1970年寫了那封信的Roger Egeberg醫師,他在16年前過世了.
我不知道如果他仍在世,會做何感想.
乳癌定義文獻 在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生殖內分泌科的第6.5堂課 – 新型口服排卵藥 : 不孕症治療的現在的現在>
各位好
小弟鍵盤婦產科 - 威廉氏後人
-
在去年的聖誕節前夕
我曾寫過一篇傳統口服排卵藥的文章
(沒印象的歡迎再次複習)
<生殖內分泌科的第六堂課 – 傳統口服排卵藥問世50週年紀念 : 現代不孕症治療的最初的最初>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posts/236895536895830
-
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
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
越來越多年輕、肥胖、多囊的患者出現。
數量之眾,數不勝數。
單純使用傳統口服排卵藥 (C開頭的那個藥)
似乎已經漸漸的無法滿足這個世紀的需求。
-
因此
新型口服排卵藥(Letrozole) 的出現與廣泛使用
已經是現代這幾年的重點與趨勢
-
新型排卵藥的原理跟傳統口服排卵藥類似
利用對抗體內生成雌激素的酵素 (芳香環酶)
來達到下降體內雌激素的效果。
-
降低的體內雌激素會身體以為雌激素很低
誤以為卵泡還很小
所以拼命的讓自己分泌更多的促濾泡成熟素 (FSH,也就是天然的排卵針)
-
新型排卵藥本來也是用來治療乳癌的一種藥物
因此也是取了一個乳癌相關的名字 – “復乳納”
但後來發現在治療不孕症上
也有著相當理想的療效而被廣泛使用。
-
針對多囊的族群
2014年醫學界第一名的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
就針對多囊族群
做了一個新型排卵藥 vs. 傳統排卵藥的大規模隨機雙盲實驗
-
所謂隨機雙盲試驗
是我們醫學界目前最好的實驗方式
-
醫生和病人都不知道這次領到的藥是什麼
也是抽籤決定吃A藥還是B藥
可以有效的減少所有醫生刻意為之的誤差
也可以有效的減少患者的安慰劑效果。
-
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
研究人員去分析吃A藥和吃B藥的人的結果。
-
這是目前用來證實一個藥物的有效性最好的方法。
-
針對750個多囊性卵巢的患者 (18 - 40 歲)
隨機抽籤決定吃傳統排卵藥還是新型排卵藥
-
這兩組的平均年齡差不多 都是28.9歲。
都很胖,平均BMI都在31左右。(大約是160公分,80公斤的體型。)
這些人都至少有一邊輸卵管暢通、正常的子宮腔、以及正常的精蟲狀況。
兩組都嘗試最多五個週期。
-
結果顯示
使用新型排卵藥的懷孕率是41.2%
而使用傳統排卵藥的懷孕率是27.4%。
-
多胞胎的比例
使用新型排卵藥是3.4%,使用傳統排卵藥是7.4%。
-
而最終的活產率的比較上
使用新型排卵藥的懷孕率是27.5%
而使用傳統排卵藥的懷孕率是19.1%。
-
從以上結果可以發現
對於年輕的胖多囊患者來說
相對於使用傳統排卵藥
使用新型排卵藥可以有效的提高懷孕率、活產率、以及降低多胞胎的比率。
-
從2014年的那一天起
新型排卵藥忽然打響了名號。
對於年輕(29歲) 的胖多囊患者
(附帶條件是:至少有一邊輸卵管暢通、正常子宮腔、以及正常精蟲的族群)
新型排卵藥似乎是一個既方便、又安全、費用又不高的好方法。
-
在2017年歐洲生殖醫學會又再次重複了一次這樣的試驗
一樣是針對胖多囊的患者
一樣是比較傳統排卵要跟新型排卵藥
一樣是隨機雙盲試驗
-
差別只是他們這次吃到六個週期。
-
這次試驗一樣是年輕族群,平均年齡在28.2歲
這次稍微瘦一點,但還是胖多囊族群,BMI在27.5左右。
-
結果顯示:
懷孕率: 61.2% vs 43% (新型排卵藥勝!)
活產率: 48.8% vs 35.4% (新型排卵藥勝!)
排卵率:75% vs 67% (新型排卵藥勝!)
-
這次實驗還新增的另一個更有趣的內容:
“理想內膜”的比率: 46.5% vs. 36.2 % (新型排卵藥勝!)
*所謂的理想內膜,定義為接近排卵期時的內膜出現完美三條線者。
-
因此,可以從這兩次的數據中得知。
針對年輕胖多囊的族群
新型排卵藥有著較低的多胞胎風險,較理想的內膜,較高的排卵率
以及較高的懷孕率與活產率。
-
唯一的缺點,就是藥價從每週期台幣100元,提升到每週期650元台幣左右。
其實好像也還好,跟動輒3-4千的排卵針相比的話。
-
很多人會質疑說
似乎有人說新型排卵藥會增加胎兒異常的比例。
現在估狗也還找的到類似的說法。
-
至於是不是這樣呢?
2017年歐洲生殖醫學會針對這個問題也特別再次發表了說明
他們比較了3136個自然懷孕的人 跟792個吃新型排卵藥懷孕的人
(平均都是36.3歲)
結果發現
-
以嚴重異常來說
(包含染色體異常、肌肉骨骼異常、先天心臟發育異常等等)
自然懷孕組是1.6% , 使用新型排卵藥組是1.5%
-
以任何一種胎兒異常 (無論嚴重或輕微)
自然懷孕組是2.0% , 使用新型排卵藥組是1.9%
-
當然絕對不是說吃新型排卵藥可以下降胎兒異常比率
只能說跟自然懷孕組的不相上下。
-
並沒有新型排卵藥造成胎兒異常比例上升的問題。
我也用這篇文章的標題做為這次文章的主圖片。
“No increased risk of major congenital anomalies or adverse pregnancy or neonatal outcomes following letrozole use i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翻譯: 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使用新型排卵藥(letrozole)會增加胎兒異常的風險。
-
也許你會很好奇
為什麼新型的跟傳統的排卵藥比起來
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呢?
-
目前認為的原因是因為傳統排卵藥的半衰期太長
藥效長達兩週。
-
也就是說,
從月經第2或第3天開始服用
到了排卵期還在藥物的效果之中。
.
因此,對抗雌激素的效果如果在排卵期還存在
當雌激素的明顯減少,
會致子宮頸黏液少和子宮內膜變薄的影響
結果是排卵率上升,但懷孕成功率反而下降了。
-
這是新型排卵藥可能較為適合的原因
雖然排卵數比較少
但內膜和子宮頸黏液比較好
所以有著比較高的懷孕率與活產率。
也有著較低的多胞胎率。
-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
這次舉的文獻都是針對”胖多囊”的族群
其他族群我會慢慢找機會跟各位分享。
-
參考資料:
1.Human Reproduction, Vol.32, No.1 pp. 125–132,2017
No increased risk of major congenital nomalies or adverse pregnancy or
neonatal outcomes following letrozole se i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2.Human Reproduction, Vol.32, No.8 pp. 1631–1638, 2017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letrozole versus clomiphene
citrate in subfertile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3. NEJM, 371;2 july 10, 2014
Letrozole versus Clomiphene for Infertility in 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
“如果妳是年輕胖多囊的患者,運動+小美+新型排卵藥,是目前最理想的組合。”
By Mr. Williams
-
~鍵盤婦產科 威廉氏後人~
臉書蒐尋 : 鍵盤婦產科 - 威廉氏後人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網誌連結 : https://mrwilliams999.blogspot.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