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不知不覺,《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已經播完了,相信有追劇(和追我們貼文)的讀者們,應該都更加熟悉羅妹號事件的來龍去脈了吧!
在劇的最後,李仙得和卓杞篤終於達成共識,約定日後遇到有舉紅旗的船難者,斯卡羅族人會給予救援,被後人稱為「#南岬之盟」。
不過,1867 年在出火會談的約定僅是「口頭」上的約定,一直到 1869 年李仙得第二度拜訪卓杞篤時,除了再次確認這項口頭約定,也決定將約定內容白紙黑字的寫下來:
一八六九年二月二十八日於射麻里村莊,卓杞篤統領下的領域。
在瑯嶠以南十八社頭目卓杞篤的要求下,在其以東的山脈及海域,包括福爾摩沙的南灣,也就是美國羅妹號船員們被殺害的地方。
我,李仙得,美國駐廈門與福爾摩沙領事,以此作為我與前述的卓杞篤,在一八六七年所達成協定的諒解備忘錄,並由美國政府批准,以及我相信駐北京的外國公使們亦一致贊同,此即為:
遭船難者將受到卓杞篤統領下十八社之任何一社的友善對待,如可能,他們在登岸前應展開一面紅旗。
有關壓艙物與水時:船隻想要補給,要派船員上岸,必須展開一面紅旗,且必須等到海岸上也展現同樣的旗幟,否則不得上岸。即使那時,登陸的地點也僅侷限於指定地點。
他們不得去參觀山地及村莊,在可能的情況下,只能參觀豬朥束港,即南灣東南角以北東海岸的第一條溪流;以及大板埒,即羅妹號船難事發地點和東北季風時常帶來雨量的地方。
在這些條件之外登岸的人士,則是自冒風險。我認為他們若被土著騷擾時,不得向其政府尋求 保護。在那種情況下,其安危將無法受到保障。
李仙得,美國領事
見證人:福爾摩沙南部海關稅務司滿三德先生
見證人兼翻譯員:必麒麟
這份文件可以說是臺灣原住民第一次與外國人簽訂的條約,可以說是臺美交流的起點。
在此次會面中,李仙得還準備了一些禮物送給卓杞篤,包括一百八十碼的紅色羽緞、一把小手槍、一支單管獵槍、一支矛、象牙小望遠鏡、玻璃珠、若干戒指、手鐲及一箱琴酒,這讓卓杞篤有些意外,也相當感動,他對李仙得說了段意味深長的話:
「你們帶來這一切若是為了收買我,那是無謂的擔心,因你已有了我的承諾。不過,你若送我這些禮物,以作為友誼的紀念物,那我很樂意接受。當然,話我們都會說,但誰能見到各自的心呢?」
從這段話可以感受到,卓杞篤不僅相當重承諾外,也反映他對人情世故的觀察與感受。
事實上,自 1867 年以來,卓杞篤便盡力遵守彼此的約定。雖然後來發生船難的船員們並沒有揮舞紅旗,但還是盡可能地將船員們平安送走,甚至還自掏腰包處理船難者生活所需的費用。
然而,在這個時期的卓杞篤,雖然仍是大股頭,其威信已有所下降,對於非直轄的其他部落,並沒有那麼強的約束力。加上遭遇船難或行經臺灣南端的船隻,經常不遵守先前的約定高舉紅旗,甚至擅自上岸走動,這些都讓卓杞篤在各部落間承受極大的壓力。
1871年,遭遇船難的琉球人在瑯嶠遇害,間接引發日軍於 1874 年出兵臺灣,即「牡丹社事件」。不過,在此之前,卓杞篤已經過世,沒能見到這場再度影響南臺灣的大變革。
至於李仙得在牡丹社事件中扮演什麼角色呢?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1867 年發生在恆春半島南端的「羅妹號事件」,深刻地影響了臺灣日後的發展。
看完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想要更認識這段臺灣歷史?想要理解歷史上各族群在事件中如何互動,並在國際關係中彼此角力?想要知道劇情與史實有哪些差異?
鎖定故事的 FB 和 IG ,和我們一起認識這段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歡迎一起邊看邊討論!
#斯卡羅 #羅妹號事件 #瑯嶠 #瑯嶠十八社 #原住民 #排灣族 #李仙得 #卓杞篤 #出火 #會談 #談判 #南岬之盟 #口頭協定 #約定 #和平 #條約 #臺美關係
📖延伸閱讀
【#洪德青:臺美情緣的起點:150年前,美國曾與排灣族原住民簽過友好互助合約】
https://bit.ly/3EsDdFz
【#陳慧先:日本為何出兵臺灣?美國領事李仙得與恆春大頭目卓杞篤】
https://bit.ly/3keQYQ1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封面画师:桑桑田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归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华夏众神系列断断续续一共做了7集,时间久远给大家缕一下脉络…自盘古开天辟地到伏羲女娲龙的传人,炎黄大战之后,黄帝领兵战蚩尤、战夸...
丹羽兵助 在 三寶爸Kuni教日文- papa走摳摳買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日本戰國時代 武將解說系列 #4 】忠義雙全,不顯山也不顯水的齋藤利治
齋藤利治的一生,說給你聽
天正5年(1577年),與瀧川一益、羽柴秀吉、丹羽長秀一同跟隨柴田勝家進攻北國(手取川之戰)。天正6年(1578年)10月,被派遣前往越中國支援神保長住,並進入太田本鄉城,在月岡野之戰中,撃破河田長親率領的上杉軍,受信長、信忠賜予感狀。在此時的攝津國,織田信忠隊的加茂砦被荒木村重夜襲,受到信長指示立即從越中國撤退,並返回本國。在有岡城之戰中,率軍勇戰。
天正10年(1582年)6月1日,與信忠一同為了協助羽柴秀吉進攻中國地方,夜宿於京都二條的妙覺寺,信長則夜宿於本能寺。京都所司代村井貞勝則夜宿於本能寺前的自邸。
6月2日,日出前,信忠得知明智光秀謀反(本能寺之變)後,前往父親信長所在的本能寺救援,此時與信忠的側近一同進言,應立即逃亡,不過信忠考慮到明智軍的包圍,提出應該前往貞勝的二條新御所,於是放棄逃亡並移至二條新御所,令誠仁親王逃出,並以寡兵進攻防戰,3度撃退明智軍。此時,在京都的信長、信忠軍和馬廻徐徐前來後,明智軍從近衛前久邸的屋頂向二條新御所發射弓矢、鐵砲,最後信忠自殺。此後,放火並與敵兵戰鬥,最後被同是美濃齋藤氏一族的齋藤利三攻擊,戰死。
丹羽兵助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的建立者:夏啟|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啟,史稱夏啟,生卒年不詳,大禹子。禹病死後繼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在位9年,病死,葬於安邑附近。
屈原的《天問》中說,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與塗山氏相遇於台桑,旋即分別。懷孕的塗山氏女在傷念中生下啟後就死了。所以,啟生下來就失去了母親,是個苦孩子。禹死後,啟破壞了禪讓制,自行襲位,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從此,原始社會宣告結束,開始了奴隸社會,啟也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帝王(有的史學家認為禹是第一個帝王)。他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今汾澮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
「夏啟」身份新說
許風申
一、從對「夏啟」評價的分歧說起
夏啟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的建立者,無論是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從學者研究的角度來看,啟為禹之子似乎已成定論。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傳說中的人物,歷史評價卻褒貶不一。
《孟子·萬章上》說:「丹朱(堯之子)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堯,禹之相舜,歷年多,施澤於民久。啟賢,能敬承繼禹之道。益之相禹也,歷年少,施澤於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遠,其子之賢與不肖,皆天地也。非人之所能為也。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萬章上》還提到,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三年之喪畢,益避禹子於箕山之陰。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子也。」「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啟,曰:「吾君之子也。」《呂氏春秋·先己篇》中也說,夏後啟與有扈氏戰於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後伯啟曰:「不可,吾地不淺,吾民不寡,戰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於是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鐘鼓不修,子女不飭,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上述啟賢的說法,經過司馬遷《史記·夏本紀》固定下來,在大多數人看來,啟稟承天命,贊繼大禹之道,順利地實現從禪讓走向世襲,實在是眾望所歸,啟無疑是歷史一個重德修賢的聖明君主。
即使在神話傳述中,啟也是一個神通廣大,能與天帝交通的聖賢之神。《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說:「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後開。開上三嬪於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楚辭補註》對此解釋說:「九辨九歌,禹樂也。言禹能平治水土,以有天下。啟能承先志,贊敘其業,育養品族,故九州之物皆可辨數,九故之德皆有次序而可歌也。」
但我們同樣注意到歷史文獻與傳說中對啟的評價卻有截然相反的一面。《戰國策·燕策一》說:「禹授益而以啟為吏。及老,而以為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墨子·非樂上》說:「啟乃淫溢康樂,野於飲食,將將銘,莧磬以力。湛濁於酒,渝食於野,萬舞翼翼,章聞於大,天用弗式。」《淮南子·齊俗篇》中說:「昔有扈氏為義而亡。」高誘注曰:「有扈,夏啟之庶兄也。以堯舜舉賢,禹獨與子,故伐啟,啟亡之。」總之,夏啟似乎又成了一個不足以任天下的德薄之人,他破壞了原有的禪讓制度,將天下變成私有,繼位後又淫逸無度,黨同伐異,實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恥之徒。
為什麼歷史上的啟為什麼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呢?除了古史辨學者顧頡剛先生所指出的先秦諸家為了宣傳自己的學說思想而「競奇鬥巧」的因素外,是不是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呢?
二、「杜宇、鱉靈」神話的啟示
古代蜀地,同樣流傳著一個「鱉靈」治水的故事。
《太平御覽》卷八八八引漢時揚雄所著《蜀王本紀》說:
蜀王之先名蠶叢,……後有一男子名曰杜宇,從天墮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從江源地井中出,為杜宇妻。宇自立為蜀王,號曰望帝,治汶山下,邑郫,化民往往復出。望帝積百餘歲,荊有一人名鰲靈,其屍亡去,荊人求之不得,鱉靈屍至蜀復生,蜀王以為相。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水,使鰲靈決玉山,民得陸處。鱉靈治水去後,望帝與其妻通,帝自以薄德,不如鱉靈,委國授鱉靈而去,如堯之禪舜。鱉靈即位,號曰開明。
關於這則神話,早有學者懷疑它和堯舜禪讓、大禹治水等傳說之間的關係。童書業先生認為這段故事顯然就是雜採中原神話編造而成,所謂杜宇就是禹,而鱉靈就是鯀。近來又有學者懷疑鯀、禹、啟就是該神話中的鱉靈,並判定鯀、禹治水和鱉靈治水的神話是同一神話分化的結果。
探討兩則神話間的相互影響關係,顯然已超出了本文的範圍。真正引起我們注意的是此則神話中提到的杜宇、鱉靈禪讓的原因:鱉靈治水,望帝卻乘機與其妻私通,自以為薄德,於是委國授鱉靈而去。其它歷史文獻上也有相大致相同的記載,《說文解字·四上》說:「蜀王望帝淫其相妻,慚亡去,為子巂(規)鳥,故蜀人聞子巂鳴,皆起雲望帝。」《華陽國志·蜀志》也說:「望帝使鱉冷(靈)治水,而淫其妻。冷還,帝慚……。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於開明。」
杜宇與鱉靈作為蜀人的祖先,同為後世人們所敬重。至今在郫縣西南一里多路,還可見到望業地祠的遺蹟。有望帝陵和業帝陵,兩陵相對,以前人們在這裡祭祀望帝(杜宇)和業帝(鱉靈),祀典極為隆崇。但兩人關係實在曖昧難辨,上所引《蜀王本紀》說:「望帝去時,子歸鳴,故蜀人悲子歸鳴而思望帝」。《說郛合刊》卷六十輯《寰宇記》說:「望帝自逃之後,欲復位不得,死化為鵑。每春月間,晝夜悲鳴。蜀人聞之,曰‘我帝魂也’。」後人多疑杜鵑有冤,恐怕杜宇、鱉靈禪讓故事背後隱藏著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所謂杜宇和鱉靈妻私通的說法,難道是承繼杜宇的鱉靈或其開明王朝為貶低杜宇而偽造出來的,還是真有其事?古史渺遠,我們不得而知。但無疑,禪讓傳說並非像我們以前想像的那麼簡單。
再回到我們先前的話題,結合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堯舜禹禪讓傳說來看,如果說《蜀王本紀》中所記載的鱉靈就是禹的原型,那麼故事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杜宇又會是誰呢?我們不妨假定他就是舜,看看接下來會有什麼情況發生。
三、舜禹「禪讓」傳說的推原
舜在承繼堯的帝位以後,首先借治水無功、不用帝命的名義除掉了意欲造反的鯀,將其殛之於羽山。這也就是《書·洪範》所說的,「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敘。」鯀則殛死,禹乃嗣興。關於禹興的原因,《淮南子·原道篇》說:「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之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伏,四海納職。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由此可見,禹通過思父之非,修德保民,又重新獲得了民眾的擁戴。這使舜又重新感受到了來自禹復興對自己權勢所帶來的嚴重威脅,為了根絕後患,舜於是精心策劃了一場「借雞生蛋」的好戲。
舜命禹繼續治水,《書·皋陶謨》大禹曾這樣說:「予創若時,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關於其中「辛壬癸甲」四字,孔安國解釋為:「辛日娶妻,至於甲四日,復往治水。」後來學者多從此論。表面看來,似乎是大禹為了完成治水任務,新婚三天便捨棄婚妻子,急急忙忙踏上治水的徵程。而後,啟十月而生。世上難道竟然有這樣的巧合?
我們推測,實際上可能是禹難違帝命,間不容髮。《史記·夏本紀》說:「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舜借治水之故,將禹支開,乘此機會機與禹的妻子塗山氏私通,生下了後來的啟。原來所謂的「啟」竟然是舜帝之子!
重新明確了啟的身份,那麼以後的諸多迷團也就迎刃而解了。《楚辭·天問》洪興祖補註引《淮南子》說:「禹治鴻水,通轘轅山,化為熊,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啟。」清代學者馬驌《繹史》卷十二引《隨巢子》也說:「禹娶塗山,治鴻水,通轅轘轅山,化為熊,塗山氏見之,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啟。」實際上,這則母死子出的神話核心並不是啟的出生,而在於禹妻的化石而死。塗山氏見到自己的夫君,羞愧於自己的行徑,觸山而死,這才是事情的真相。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舜帝因為其子商均不肖,又以禹治水功高,且能平定三苗之亂,所以便作個順水人情,「薦禹於天,為嗣。」這樣既滿足了禹的要求,又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舜帝這一看似完美的計畫不幸被禹的同姓諸侯有扈氏所知,所以他極力反對禹傳位於啟。這時的禹進退兩難,雖然懷疑啟的出身,但遠古時代不像現在可以有條件作個親子鑑定,況且自己只有啟這一個名義上兒子,只得盡力平息這一謠傳。所以《莊子·人間世》說:「禹攻有扈,國為虛厲,身為刑戮。」至於啟是否真為自己所生,只能憑由天命了,如上引《戰國策·燕策一》所說:「禹授益而以啟為吏。及老,而以為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啟由於得雙方的共同支持,所以「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子也。」「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啟,曰:「吾君之子也。」於是,夏啟作為「兩君之子」便順利地繼承了王位。
可是那個有扈氏仍然不知好歹,繼續散佈啟為舜的所謂「謠言」。這是夏啟絕不能容忍的,這也就是《書·甘誓》所說的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啟)大戰於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事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故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故於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於祖,不用命戮於社,予則孥戮汝!」《淮南子·齊俗篇》說:「昔有扈氏為義而亡。」高誘注曰:有扈,夏啟之庶兄也。以堯舜舉賢,禹獨與子,故伐啟,啟亡之。其實有扈氏也有自己的打算,無非是想借此證明自己才是禹的真正後代,從而獲得對整個部族的控制權,但由於實力不濟,最終被夏啟所滅。
說到這裡,我們同樣可以明白,歷史上夏朝初期「太康失國」以後,為什麼少康最終借助舜的後代姚姓有虞氏國的力量來實現復國的願望,其中的原因恐怕也得追溯到他的曾祖啟的特殊身份上罷了。
必須聲明,啟為舜之子只不過是我們根據古史傳說材料所提出的一個假說,雖然有擺弄古史材料之嫌,但這樣的一個假說對於我們理解傳說時代的歷史是不是毫無意義呢?
四、「夏啟」身份假說的意義
舜是神話中的帝嚳和殷民族祭典中的高祖俊,這一點已被郭沫若等學者通過甲骨文研究所證實,大多數學者認為舜就是東夷殷民族傳說中的祖先。鯀禹是西羌夏民族傳說中的祖先,也被許多學者通過禹的出生地與巴蜀關係所證明。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兩個民族的交合融匯以及相互勢力的此消彼長無疑是「禪讓」制度源起的重要因素,治理水患與共同對付南方三苗集團則是他們聯合的基礎。我個人認為,所謂「禪讓」制無非是兩個民族輪流執掌權力的形式。
其實,這一看似「和平」的禪讓形式背後隱藏著卻是雙方民族勢力的對比。即使堯舜禪讓的傳說,也並不是像先前儒家所宣傳的那樣充滿道德化的色彩。史載堯帝統治時期,「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堯帝實在沒有辦法來安定天下,只得讓位於舜。而舜也決非一般平民,《史記·夏本紀》說:「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根據《史記·正義》引周禮郊野法云「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如果我們按一夫一家四口來計算,舜儼然是一個擁有萬人之眾的部落首領,這在當時實在是一個龐大的新興勢力集團,所以《屍子》上說:「舜一徙成邑,再徙察國。堯聞其賢,徵之草茅之中,與之語禮樂而不逆,與之語政至簡而易行,與之語道廣大而不親信。於是妻之以媓,媵之以娥,九子事之而托天下焉。」堯舜之間正是通過聯姻這種方式順利地實現了權力的轉接與過渡,至於後來的舜逼堯之說,可能只是出於堯邦頑固分子的一種藉口罷了。
而在東夷民族首領舜即將執掌權力的時候,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夏民族的首領鯀企圖憑藉自己的實力打破這種平衡局面,如《呂氏春秋·行論》所言:「堯以天下讓舜,鯀為諸侯,怒於堯曰:「得天下之道者為帝,得帝之道者為三公。今我得帝之道,而不以我為三公。「以堯為失論,欲得三公,怒甚猛獸,欲以為亂。比獸之角能以為城,舉其尾能以為旌,召之不來,仿佯於野以患帝。舜於是殛之羽山,副之以吳刀。」舜帝在平息鯀的叛亂之後,又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權勢,成功地自己的親生兒子嫁接到夏禹民族之中,最後通過禪位與禹的方式,從而確立了啟作為天下共主的地位。夷夏兩個民族皆歌「吾君之子」,共同生活在一個貌似合理的統一體系之中,進一步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腳步。同時,也順利地實現了從「禪讓」到「世襲」的轉變,為中國早期第一個國家的建立創造了條件。
至於,我們前面提到的關於啟的不同評價,現在也許有了一比較明確的答案,那就是後來夷夏民族對早期歷史的不同陳述。在理解古史傳說方面,不同的民族背景是不是我們應該可以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呢?
要之,正是舜帝的不光採行徑完成了夷夏兩個民族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融合。從長遠角度來看,有點「小眚不掩大德」的意味,畢竟這種所謂的「和平」演變比血腥的民族爭鬥和互相屠戮更為可取一些。本文所謂「夏啟」身份新說雖然難免紕漏,但對於我們理解古史中「禪讓制」向「世襲」的轉變以及早期的民族融合進程,無疑提供了一條可能借鑑與重新思考的途徑。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
丹羽兵助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封面画师:桑桑田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归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华夏众神系列断断续续一共做了7集,时间久远给大家缕一下脉络…自盘古开天辟地到伏羲女娲龙的传人,炎黄大战之后,黄帝领兵战蚩尤、战夸父、战共工、战刑天一统天下,颛顼帝绝地天通,西王母身份之谜!这基本上就是前7集的全部内容,有可能你已经记忆模糊了,没关系!其实每一集都有相对的独立性,你只要记住整个上古时代,从盘古开始到大禹结束即可。绝地天通之后是社会形态相对稳定的帝喾时代,在祖辈奠定功业的基础上神族逐渐离场,各路精灵、妖兽、僵尸、群魔也被纷纷肃清剿灭。所以帝喾为帝时期特别像上古版的乾隆盛世,黄帝定乾坤、颛顼安天下,帝喾只需要寻找上古版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泡泡妞,别太胡来就行了…当然还是有两项影响深远的丰功伟绩:一者是定四时节令就是告诉天下百姓,咱不能年年岁岁每日劳作!得休息、得庆祝、得快乐…而且不能一股风,只搞一次结束,咱得一岁当中挑几个连续的好日子岁岁庆,所以帝喾在前人历法的基础上增补了“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我们“春节”习俗的雏形!几代人之后舜帝,就把这一天的庆典和自己继承大位祭拜天地的仪式放在同一天并把这一日定为岁首,再逐渐融入民间“年兽”的传说,演变成“过年”这个概念。二者是咱不能光放假,得喜庆、得热热闹闹的、得嗨起来!于是命令大臣制造乐器、编写曲目!音乐响起,整个部落开始随声摇摆!帝喾看着一群老头、糙汉说:你们这是干嘛呢?文武群臣说:跳舞啊,咱不是嗨起来嘛!说:你们这不是出征打仗“祭祀”的舞蹈嘛,咱这是节日、美好的日子,你们胡子拉碴的不觉得别扭吗?群臣集体发问说:那您怎么能不别扭呢?说:你们呀,各自就坐喝酒吃饭,只留女孩子跳我觉得就挺好,寡人喜欢看女孩子跳,文武群臣立即说,那您甭解释了,巧了!咱们的爱好是一样的呀!所以男人啊、大猪蹄子,自上古时期便已如此!随后组织编排了64名美女各穿五色裙摆的舞蹈,声音舞姿引来了神鸟凤凰,天下群鸟又被凤凰吸引纷纷前来观赏!民间百姓、王公贵族普天同庆,每一个人都把节日享乐的气质,拿捏的死死的。自此之后歌舞表演也成为帝王将相宫廷享乐的标配…
帝喾离世之后长子帝挚继位,在九年政微弱,就是掌管国家的能力不行,又逢东夷部落入侵中原,当时被封为唐候的尧领兵击退东夷,帝挚服其义,带着自己的大臣跑到唐地去禅位于唐尧。就来到了我们相对熟悉的“尧舜禹”时代!在这一段时期内,天底下最大的事件就是大禹治水了,今天咱们就来重点聊聊这三位以贤德著称的上古君王“尧、舜、禹”我们一直熟悉的历史,是大禹之前的皇权更迭全是禅让制!而我们印象中的禅让制呢,是不传位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而是普天之下甄选德才兼备之人,将王位礼让与他。尧帝得知舜,有才能、行仁义禅位于舜。舜因大禹
建立丰功伟业且品格高尚禅位给禹。但是仔细一翻史书,就对“禅让”的本质产生了很多疑惑,这三位他妈就是一家人。因为从少昊到大禹每一代帝王全是轩辕黄帝血统的子孙…尧不用说了,父亲是帝喾,帝喾就是黄帝的曾孙!然后很多人都认为舜是平民,因德才兼备被尧帝选中!但舜的平民身份是来自于祖上“穷蝉”谋反,所以这一支系的后人被贬为庶民,而穷蝉就是颛顼之子!而颛顼帝其中有一个儿子叫做鲧,也就是大禹的父亲。所以这个族谱应该长成这样,尧是禹的堂哥,舜比这两位小四辈儿。年纪上尧最大,比禹舜大很多。禹第二比舜大一点,但二者年龄相仿。所以这个所谓的禅让制,就是一个家族内部的堂兄弟、堂叔侄、堂爷孙之间相互轮坐,跟德才兼备就没关系,普通老百姓也不要妄想,首先你得有这个血统!然后在我们模糊的印象当中,舜一个非常孝顺的人!父亲是个瞎子,娶了个后妈生了个弟弟,这一家三口一直想要谋害舜,都被舜一一化解。二十岁以孝闻名天下,三十岁被群臣举荐给尧,尧帝就把两个女儿嫁给舜!直到此刻父母弟弟还屡次设计加害舜,把舜骗到谷仓在下面放火焚烧,让舜去修水井在井口填土掩埋。然后高高兴兴谋取舜的财产,其中就有尧帝赐给舜的衣服、乐器和牛羊。大家不觉得这个事儿很蹊跷吗?这父亲、后妈、弟弟得蠢成什么样子?如果舜真的被尧帝看中,就算不继承王位,至少也是个皇亲国戚吧,两个公主一起嫁给舜,舜已经是当朝驸马!这是何等的富贵,怎样的前途?就算毫无亲情可言,账总算的过来吧!怎么会仅仅贪图舜现在的财产去谋杀舜呢?这不神经病杀鸡取卵吗?有这样的儿子有这样的哥哥,那还不保护好、巴结着…而且舜到底做了什么事,能让这几位至亲一直想要杀掉他,不理解。更离谱的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尧帝将二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目的是为了观察舜的内心,除此之外还让九个儿子与舜相处去观察舜的言行和办事能力。诶,你这么费劲去监视一个人,那得多不信任呀?观察之后如果发现这个人不行呢?两个女儿就搭进去了?这成本有点高吧!真还不如从九个儿子当中选一个相对优秀的出来!再之后不知道也为什么,舜被独自流放到非常凶险的山野密林,饱经烈风雷雨未曾迷失。看上去是尧对舜众多考验之一,但这种考验是不是风险有点大呀?回来之后尧帝年老,舜开始摄政、执掌政权。被群臣举荐以来,为臣二十年、摄政八年之后尧帝驾崩,舜即位!守丧三年后,舜找到尧的儿子丹朱,说要把王位禅让给他,但是天下群臣之心都归于舜。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尧帝就问过群臣谁能接帝位,群臣第一个举荐的就是“丹朱”,尧帝不同意,说丹朱“顽固凶恶”!这满朝文武的眼睛是瞎了吗?怎么会共同举荐一个顽固凶恶的人即位,将来的日子不想过了吗?
那这么多的不合理,这么多的疑问,有没有其他的文字记载,跟我们如今所见的史书不一样呢?还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记载了穆天子传的竹书纪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复堰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韩非子也曾经: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人臣弑其君者也!韩非子的老师荀子说: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曹丕也在接受汉献帝禅让之后跟群臣说了一句非常有深意的话:舜禹之事,吾知矣。毛主席也曾经说:尧幽囚、舜野死…而且你看,先秦古籍的说法都相对肯定。汉朝以后再出现的相关描述,都是当事人对于历史的切身感悟。所以再回头去看,发现尧当年也是掌握了兵权,兄长“帝挚”才禅位于自己,那舜的父母兄弟,会不会早已经知道舜有意弑君谋反,才会出于被连累的恐惧想尽一切办法杀舜。前段时间看大明风华,汉王问于谦,说从三皇五帝到如今,皇皇史书浩如烟海,你学问这么高能不能用一句话说清楚这书里都说了些什么?于谦想不明白,汉王只说了四个字:争当皇帝!所以禅让制,别臭美了!哪有那好事儿呀,所以正在奋斗的年轻人也要想明白,单单德才兼备是不够的,凡到你手中的都是别人不得不给的。那大禹的记载中能不能找到相关的线索呢?洪水滔天,尧帝需要有实力、有才干的人去治水,群臣一同举荐“鲧”,但是尧帝说鲧负命毁族,就是违背天命作出对家族不利的事情…那就奇怪了,跟举荐丹朱如出一辙,群臣之中没人知道鲧的为人吗?为什么要给尧帝举荐这样一个人呢?而且治水一旦成功,将大大增强鲧的实力,群臣难道不担心鲧治水立功之后拥兵自重吗?群臣的两次举荐和尧帝的回应,怎么如此矛盾?说明群臣认为“鲧”有能力,且人品信得过!那尧帝为什么对鲧和丹朱有如此偏见那?鲧在外治水九年,舜代尧摄政巡视四方,觉得鲧治水无功把鲧流放到“羽山”,没几天就死了!这也非常可疑,因为群臣推荐“鲧”的那个时间节点,舜已经在尧帝身边逐渐掌权了!如果结合竹书纪年的内容,我觉得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尧帝后期就已经被舜人身控制,君臣父子早已经无法相见,只能通过舜在中间传话。洪水天灾一来,群臣举荐尧帝的叔叔“鲧”去治水,我觉得也有目的!甚至不排除想要借助“鲧”的实力抗衡舜,救出尧帝。而尧帝对于鲧的评价,也是舜假借尧帝之名的传话,群臣一在坚持,舜才勉强接受!而且在此期间,舜扶持了很多尧帝时期不被重用的人,也铲除了很多所谓的恶势力!舜除四恶,鲧为其一!鲧在外治水九年,舜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利,有了相当稳固的实力,才找借口流放诛杀了“鲧”,尧帝驾崩舜帝即位,群臣又举荐大禹接替鲧继续治水,大禹再三推辞不过硬着头皮领命。其实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很疑惑大禹有什么必要,“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外治水十三年回家看看老婆孩子都不行吗?长大一点看史记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什么叫不敢入?怕老婆吗?而且大禹在整个治水期间,生活之节俭、为人之谦和、办事之谨慎,已经远远超出了可以理解的范围。到后来呢,就隐约有点明白,鲧是有自己宗族部落的,鲧死之后宗族衰落但整体的框架还在,而大禹继承家业,那大禹的家一定在部落之内,如果在外治水受到严格的监控,他不是不敢回家,而是不敢回到自己的封地部落,担心引起舜的怀疑并找到借口灭掉自己的族人。那这整个故事跟成吉思汗的身世和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又有几分相似,这就是一个国仇家恨王子复仇的剧本呀。所以大禹成功之后才会坚决彻底的将血统宗亲推举轮作的制度废弃,改为父死子继的继承制。那在父亲被杀之后,大禹要怎样避开舜的耳目,聚集自己的实力呢?宗族内部已经接受舜掌权,所以大禹也只能从血统宗亲以外的势力着手,第一件事就是联姻,跟涂山氏青丘九尾!这整个精灵兽族自黄帝以来,世世代代被人族杀伐,所有残余部落被打的七零八落,唯独涂山氏还能将这些残余组织起来一些实力稍微对抗一下,如果跟大禹联姻,扶持大禹为王将会给精灵兽族留下一线生机血脉,从此和平共处。于是涂山氏便在暗中集结其他各族物种“精灵妖兽”的残余势力,协助大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九尾狐,增长个人魅力,聚人气、旺人缘、助爱情的原因。那协助大禹的第二股重要的势力是谁呢?也是通过涂山氏结盟了平均身高三丈三尺的巨人族“防风氏”…这一集:应该叫尧舜禹惨烈血腥的王权更替…好,很久没抽奖了啊,给大家准备三只“青丘九尾”,依然b站、油管、微博,订阅、评论、弹幕、点赞、投币、转发、收藏,有条件的也可以三个地方都参与,中奖率会大大提高,壮哥会统计参与者姓名录入抽奖器抽取,咱们下集开奖…
丹羽兵助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归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华夏众神系列断断续续一共做了7集,时间久远给大家缕一下脉络…自盘古开天辟地到伏羲女娲龙的传人,炎黄大战之后,黄帝领兵战蚩尤、战夸父、战共工、战刑天一统天下,颛顼帝绝地天通,西王母身份之谜!这基本上就是前7集的全部内容,有可能你已经记忆模糊了,没关系!其实每一集都有相对的独立性,你只要记住整个上古时代,从盘古开始到大禹结束即可。绝地天通之后是社会形态相对稳定的帝喾时代,在祖辈奠定功业的基础上神族逐渐离场,各路精灵、妖兽、僵尸、群魔也被纷纷肃清剿灭。所以帝喾为帝时期特别像上古版的乾隆盛世,黄帝定乾坤、颛顼安天下,帝喾只需要寻找上古版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泡泡妞,别太胡来就行了…当然还是有两项影响深远的丰功伟绩:一者是定四时节令就是告诉天下百姓,咱不能年年岁岁每日劳作!得休息、得庆祝、得快乐…而且不能一股风,只搞一次结束,咱得一岁当中挑几个连续的好日子岁岁庆,所以帝喾在前人历法的基础上增补了“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我们“春节”习俗的雏形!几代人之后舜帝,就把这一天的庆典和自己继承大位祭拜天地的仪式放在同一天并把这一日定为岁首,再逐渐融入民间“年兽”的传说,演变成“过年”这个概念。二者是咱不能光放假,得喜庆、得热热闹闹的、得嗨起来!于是命令大臣制造乐器、编写曲目!音乐响起,整个部落开始随声摇摆!帝喾看着一群老头、糙汉说:你们这是干嘛呢?文武群臣说:跳舞啊,咱不是嗨起来嘛!说:你们这不是出征打仗“祭祀”的舞蹈嘛,咱这是节日、美好的日子,你们胡子拉碴的不觉得别扭吗?群臣集体发问说:那您怎么能不别扭呢?说:你们呀,各自就坐喝酒吃饭,只留女孩子跳我觉得就挺好,寡人喜欢看女孩子跳,文武群臣立即说,那您甭解释了,巧了!咱们的爱好是一样的呀!所以男人啊、大猪蹄子,自上古时期便已如此!随后组织编排了64名美女各穿五色裙摆的舞蹈,声音舞姿引来了神鸟凤凰,天下群鸟又被凤凰吸引纷纷前来观赏!民间百姓、王公贵族普天同庆,每一个人都把节日享乐的气质,拿捏的死死的。自此之后歌舞表演也成为帝王将相宫廷享乐的标配…
帝喾离世之后长子帝挚继位,在九年政微弱,就是掌管国家的能力不行,又逢东夷部落入侵中原,当时被封为唐候的尧领兵击退东夷,帝挚服其义,带着自己的大臣跑到唐地去禅位于唐尧。就来到了我们相对熟悉的“尧舜禹”时代!在这一段时期内,天底下最大的事件就是大禹治水了,今天咱们就来重点聊聊这三位以贤德著称的上古君王“尧、舜、禹”我们一直熟悉的历史,是大禹之前的皇权更迭全是禅让制!而我们印象中的禅让制呢,是不传位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而是普天之下甄选德才兼备之人,将王位礼让与他。尧帝得知舜,有才能、行仁义禅位于舜。舜因大禹
建立丰功伟业且品格高尚禅位给禹。但是仔细一翻史书,就对“禅让”的本质产生了很多疑惑,这三位他妈就是一家人。因为从少昊到大禹每一代帝王全是轩辕黄帝血统的子孙…尧不用说了,父亲是帝喾,帝喾就是黄帝的曾孙!然后很多人都认为舜是平民,因德才兼备被尧帝选中!但舜的平民身份是来自于祖上“穷蝉”谋反,所以这一支系的后人被贬为庶民,而穷蝉就是颛顼之子!而颛顼帝其中有一个儿子叫做鲧,也就是大禹的父亲。所以这个族谱应该长成这样,尧是禹的堂哥,舜比这两位小四辈儿。年纪上尧最大,比禹舜大很多。禹第二比舜大一点,但二者年龄相仿。所以这个所谓的禅让制,就是一个家族内部的堂兄弟、堂叔侄、堂爷孙之间相互轮坐,跟德才兼备就没关系,普通老百姓也不要妄想,首先你得有这个血统!然后在我们模糊的印象当中,舜一个非常孝顺的人!父亲是个瞎子,娶了个后妈生了个弟弟,这一家三口一直想要谋害舜,都被舜一一化解。二十岁以孝闻名天下,三十岁被群臣举荐给尧,尧帝就把两个女儿嫁给舜!直到此刻父母弟弟还屡次设计加害舜,把舜骗到谷仓在下面放火焚烧,让舜去修水井在井口填土掩埋。然后高高兴兴谋取舜的财产,其中就有尧帝赐给舜的衣服、乐器和牛羊。大家不觉得这个事儿很蹊跷吗?这父亲、后妈、弟弟得蠢成什么样子?如果舜真的被尧帝看中,就算不继承王位,至少也是个皇亲国戚吧,两个公主一起嫁给舜,舜已经是当朝驸马!这是何等的富贵,怎样的前途?就算毫无亲情可言,账总算的过来吧!怎么会仅仅贪图舜现在的财产去谋杀舜呢?这不神经病杀鸡取卵吗?有这样的儿子有这样的哥哥,那还不保护好、巴结着…而且舜到底做了什么事,能让这几位至亲一直想要杀掉他,不理解。更离谱的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尧帝将二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目的是为了观察舜的内心,除此之外还让九个儿子与舜相处去观察舜的言行和办事能力。诶,你这么费劲去监视一个人,那得多不信任呀?观察之后如果发现这个人不行呢?两个女儿就搭进去了?这成本有点高吧!真还不如从九个儿子当中选一个相对优秀的出来!再之后不知道也为什么,舜被独自流放到非常凶险的山野密林,饱经烈风雷雨未曾迷失。看上去是尧对舜众多考验之一,但这种考验是不是风险有点大呀?回来之后尧帝年老,舜开始摄政、执掌政权。被群臣举荐以来,为臣二十年、摄政八年之后尧帝驾崩,舜即位!守丧三年后,舜找到尧的儿子丹朱,说要把王位禅让给他,但是天下群臣之心都归于舜。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尧帝就问过群臣谁能接帝位,群臣第一个举荐的就是“丹朱”,尧帝不同意,说丹朱“顽固凶恶”!这满朝文武的眼睛是瞎了吗?怎么会共同举荐一个顽固凶恶的人即位,将来的日子不想过了吗?
那这么多的不合理,这么多的疑问,有没有其他的文字记载,跟我们如今所见的史书不一样呢?还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记载了穆天子传的竹书纪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复堰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韩非子也曾经: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人臣弑其君者也!韩非子的老师荀子说: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曹丕也在接受汉献帝禅让之后跟群臣说了一句非常有深意的话:舜禹之事,吾知矣。毛主席也曾经说:尧幽囚、舜野死…而且你看,先秦古籍的说法都相对肯定。汉朝以后再出现的相关描述,都是当事人对于历史的切身感悟。所以再回头去看,发现尧当年也是掌握了兵权,兄长“帝挚”才禅位于自己,那舜的父母兄弟,会不会早已经知道舜有意弑君谋反,才会出于被连累的恐惧想尽一切办法杀舜。前段时间看大明风华,汉王问于谦,说从三皇五帝到如今,皇皇史书浩如烟海,你学问这么高能不能用一句话说清楚这书里都说了些什么?于谦想不明白,汉王只说了四个字:争当皇帝!所以禅让制,别臭美了!哪有那好事儿呀,所以正在奋斗的年轻人也要想明白,单单德才兼备是不够的,凡到你手中的都是别人不得不给的。那大禹的记载中能不能找到相关的线索呢?洪水滔天,尧帝需要有实力、有才干的人去治水,群臣一同举荐“鲧”,但是尧帝说鲧负命毁族,就是违背天命作出对家族不利的事情…那就奇怪了,跟举荐丹朱如出一辙,群臣之中没人知道鲧的为人吗?为什么要给尧帝举荐这样一个人呢?而且治水一旦成功,将大大增强鲧的实力,群臣难道不担心鲧治水立功之后拥兵自重吗?群臣的两次举荐和尧帝的回应,怎么如此矛盾?说明群臣认为“鲧”有能力,且人品信得过!那尧帝为什么对鲧和丹朱有如此偏见那?鲧在外治水九年,舜代尧摄政巡视四方,觉得鲧治水无功把鲧流放到“羽山”,没几天就死了!这也非常可疑,因为群臣推荐“鲧”的那个时间节点,舜已经在尧帝身边逐渐掌权了!如果结合竹书纪年的内容,我觉得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尧帝后期就已经被舜人身控制,君臣父子早已经无法相见,只能通过舜在中间传话。洪水天灾一来,群臣举荐尧帝的叔叔“鲧”去治水,我觉得也有目的!甚至不排除想要借助“鲧”的实力抗衡舜,救出尧帝。而尧帝对于鲧的评价,也是舜假借尧帝之名的传话,群臣一在坚持,舜才勉强接受!而且在此期间,舜扶持了很多尧帝时期不被重用的人,也铲除了很多所谓的恶势力!舜除四恶,鲧为其一!鲧在外治水九年,舜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利,有了相当稳固的实力,才找借口流放诛杀了“鲧”,尧帝驾崩舜帝即位,群臣又举荐大禹接替鲧继续治水,大禹再三推辞不过硬着头皮领命。其实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很疑惑大禹有什么必要,“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外治水十三年回家看看老婆孩子都不行吗?长大一点看史记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什么叫不敢入?怕老婆吗?而且大禹在整个治水期间,生活之节俭、为人之谦和、办事之谨慎,已经远远超出了可以理解的范围。到后来呢,就隐约有点明白,鲧是有自己宗族部落的,鲧死之后宗族衰落但整体的框架还在,而大禹继承家业,那大禹的家一定在部落之内,如果在外治水受到严格的监控,他不是不敢回家,而是不敢回到自己的封地部落,担心引起舜的怀疑并找到借口灭掉自己的族人。那这整个故事跟成吉思汗的身世和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又有几分相似,这就是一个国仇家恨王子复仇的剧本呀。所以大禹成功之后才会坚决彻底的将血统宗亲推举轮作的制度废弃,改为父死子继的继承制。那在父亲被杀之后,大禹要怎样避开舜的耳目,聚集自己的实力呢?宗族内部已经接受舜掌权,所以大禹也只能从血统宗亲以外的势力着手,第一件事就是联姻,跟涂山氏青丘九尾!这整个精灵兽族自黄帝以来,世世代代被人族杀伐,所有残余部落被打的七零八落,唯独涂山氏还能将这些残余组织起来一些实力稍微对抗一下,如果跟大禹联姻,扶持大禹为王将会给精灵兽族留下一线生机血脉,从此和平共处。于是涂山氏便在暗中集结其他各族物种“精灵妖兽”的残余势力,协助大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九尾狐,增长个人魅力,聚人气、旺人缘、助爱情的原因。那协助大禹的第二股重要的势力是谁呢?也是通过涂山氏结盟了平均身高三丈三尺的巨人族“防风氏”…这一集:应该叫尧舜禹惨烈血腥的王权更替…好,很久没抽奖了啊,给大家准备三只“青丘九尾”,依然b站、油管、微博,订阅、评论、弹幕、点赞、投币、转发、收藏,有条件的也可以三个地方都参与,中奖率会大大提高,壮哥会统计参与者姓名录入抽奖器抽取,咱们下集开奖…
丹羽兵助 在 三寶爸Kuni日語-PAPA走摳摳買日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齋藤利治的一生,說給你聽
天正5年(1577年),與瀧川一益、羽柴秀吉、丹羽長秀一同跟隨柴田勝家進攻北國(手取川之戰)。天正6年(1578年)10月,被派遣前往越中國支援神保長住,並進入太田本鄉城,在月岡野之戰中,撃破河田長親率領的上杉軍,受信長、信忠賜予感狀。在此時的攝津國,織田信忠隊的加茂砦被荒木村重夜襲,受到信長指示立即從越中國撤退,並返回本國。在有岡城之戰中,率軍勇戰。
天正10年(1582年)6月1日,與信忠一同為了協助羽柴秀吉進攻中國地方,夜宿於京都二條的妙覺寺,信長則夜宿於本能寺。京都所司代村井貞勝則夜宿於本能寺前的自邸。
6月2日,日出前,信忠得知明智光秀謀反(本能寺之變)後,前往父親信長所在的本能寺救援,此時與信忠的側近一同進言,應立即逃亡,不過信忠考慮到明智軍的包圍,提出應該前往貞勝的二條新御所,於是放棄逃亡並移至二條新御所,令誠仁親王逃出,並以寡兵進攻防戰,3度撃退明智軍。此時,在京都的信長、信忠軍和馬廻徐徐前來後,明智軍從近衛前久邸的屋頂向二條新御所發射弓矢、鐵砲,最後信忠自殺。此後,放火並與敵兵戰鬥,最後被同是美濃齋藤氏一族的齋藤利三攻擊,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