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助陣醫學、防疫,個人隱私難兩全?
2021/06/09 研之有物
規範不完備是臺灣個資保護的一大隱憂,《個資法》問世遠早於 AI 時代、去識別化定義不清、缺乏獨立專責監管機構,都是當前課題。
評論
本篇來自合作媒體研之有物,作者周玉文、黃曉君,INSIDE 經授權轉載。
AI 醫療、科技防疫的人權爭議
健康大數據、人工智慧(AI)已經成為醫療研發的新聖杯,新冠肺炎(COVID-19)更將 AI 技術推上防疫舞臺,各國紛紛串聯大數據監控足跡或採用電子圍籬。但當科技防疫介入公衛醫療,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讓渡了個人隱私?
中研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何之行認為,規範不完備是臺灣個資保護的一大隱憂,《個資法》問世遠早於 AI 時代、去識別化定義不清、缺乏獨立專責監管機構,都是當前課題。
「天網」恢恢,公衛醫療的新利器
自 2020 年新冠疫情大爆發,全世界為了因應危機展開大規模協作,從即時統計看板、預測病毒蛋白質結構、電子監控等,大數據與 AI 技術不約而同派上用場。但當數位科技介入公共衛生與醫療健康體系,也引發人權隱私的兩難爭議。
2020 年的最後一夜,臺灣再次出現本土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警告,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的民眾,都不應參加大型跨年活動。而且,千萬別心存僥倖,因為「天網」恢恢,「我們能找得到您」!有天網之稱的電子圍籬 2.0 出手,許多人拍手叫好,但也挑起國家進行隱私監控的敏感神經。
隱私爭議不只在防疫戰場,另一個例子是近年正夯的精準醫療。2021 年 1 月,《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發布亞太區「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Personalised-health-index)。臺灣勇奪亞軍,主要歸功於健全的健保、癌症資料庫及尖端資訊科技。
國際按讚,國內反應卻很兩極。早前曾有人質疑「個人生物資料」的隱私保障,擔憂是否會成為藥廠大數據;但另一方面,部分醫療研究者卻埋怨《個人資料保護法》(簡稱《個資法》)很嚴、很卡,大大阻擋了醫學研發。為何國內反應如此分歧?
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何之行認為,原因之一是,
《個資法》早在 2012 年就實施,跑在 AI 時代之前,若僅僅仰賴現行規範,對於新興科技的因應恐怕不合時宜。
健保資料庫爭議:誰能再利用我們的病歷資料?
來看看曾喧騰一時的「健保資料庫訴訟案」。
2012 年,臺灣人權促進會與民間團體提出行政訴訟,質疑政府沒有取得人民同意、缺少法律授權,逕自將健保資料提供給醫療研究單位。這意味,一般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病例被加值運用,侵害了資訊自主權。案件雖在 2017 年敗訴,但已進入大法官釋憲。
民間團體批評,根據《個資法》,如果是原始蒐集目的之外的再利用,應該取得當事人同意。而健保資料原初蒐集是為了稽核保費,並非是提供醫學研究。
但支持者則認為,健保資料庫是珍貴的健康大數據,若能串接提供學術與醫療研究,更符合公共利益。此外,如果過往的數據資料都必須重新尋求全國人民再同意,相關研發恐怕得被迫踩剎車。
種種爭議,讓醫學研究和資訊隱私之間的紅線,顯得模糊而舉棋不定。何之行指出,「個人權利」與「公共利益」之間的權衡拉鋸,不僅是長久以來政治哲學家所關心的課題,也反映了現代公共衛生倫理思辨的核心。
我們有權拒絕提供資料給醫療研究嗎?當精準醫療的腳步飛也似向前奔去,我們要如何推進醫學科技,又不棄守個人的隱私權利呢?
「精準醫療」與「精準健康」是近年醫學發展的重要趨勢,透過健康大數據來評估個人健康狀況,對症下藥。但健康資料涉及個人隱私,如何兼顧隱私與自主權,成為另一重要議題。
去識別化爭點:個資應該「馬賽克」到什麼程度?
何之行認為,「健保資料庫爭議」短期可以從幾項原則著手,確立資料使用標準,包括:允許退出權(opt-out)、定義去識別化(de-identification)。
「去識別化」是一道安全防護措施。簡單來說:讓資料不會連結、辨識出背後真正的那個人。何之行特別分享 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研發公司 DeepMind 的慘痛教訓。
2017 年,DeepMind 與英國皇家醫院(Royal Free)的協定曝光,DeepMind 從後者取得 160 萬筆病歷資料,用來研發診斷急性腎衰竭的健康 APP。聽來立意良善的計畫,卻引發軒然大波。原因是,資料分享不僅未取得病患同意,也完全沒有將資料去識別化,每個人的病史、用藥、就醫隱私全被看光光!這起爭議無疑是一大教訓,重創英國社會對於開放資料的信任。
回到臺灣脈絡。去識別化指的是以代碼、匿名、隱藏部分個資或其他方式,無從辨識特定個人。但要達到什麼樣的隱匿保護程度,才算是無從識別特定個人?
何之行指出,個資法中的定義不甚清楚,混用匿名化(anonymous)、假名化(pseudonymised)、去連結(delink)等規範程度不一的概念。臺灣也沒有明確定義去識別化標準,成為爭點。
現行法令留下了模糊空間,那麼他山之石是否能提供參考?
以美國《健康照護可攜法案》(HIPAA)為例,法案訂出了去除 18 項個人識別碼,作為去識別化的基準;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則直接說明,假名化的個資仍然是個人資料。
退出權:保留人民 say NO 的權利
另一個消解爭議的方向是:允許退出權,讓個人保有退出資料庫的權利。即使健保資料並沒有取得民眾事前(opt-in)的同意,但仍可以提供事後的退出選項,民眾便有機會決定,是否提供健康資料做學術研究或商業運用。
何之行再舉英國國民健保署 NHS 做法為例:英國民眾有兩階段選擇退出中央資料庫 (NHS Digital)的機會,一是在一開始就拒絕家庭醫師將自己的醫病資料上傳到 NHS Digital,二是資料上傳後,仍然可以在資料分享給第三方使用時說不。畢竟有人願意為公益、學術目的提供個人健康數據,對商業用途敬謝不敏;也有人覺得只要無法辨識個人即可。
近年,英國政府很努力和大眾溝通,希望民眾認知到資料分享的共善,也說明退出所帶來的社會成本,鼓勵人們留在資料庫內,享受精準醫療帶給個人的好處。可以看到英國政府藉由公眾溝通,努力建立社會信任。
參照英國經驗,目前選擇退出的比率約為 2.6%。保留民眾某種程度的退出權,但善盡公眾溝通,應是平衡集體利益與個人隱私的一種做法。
歐盟 GDPR 個資保護的四大原則
健保資料庫只是案例之一,當 AI 成為大數據浪潮下的加速器,最周全之策仍然是針對 AI 時代的資料運用另立規範。 歐盟 2018 年實施的《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以下簡稱 GDPR),便是大數據 AI 時代個資保護的重要指標。
因應 AI、大數據時代的變化,歐盟在 2016 年通過 GDPR,2018 年正式上路,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個資保護法」。包括行動裝置 ID、宗教、生物特徵、性傾向都列入被保護的個人資料範疇。
歐盟在法令制定階段已將 AI 運用納入考量,設定出個資保護四大原則:目的特定原則、資料最小化、透明性與課責性原則。
其中,「目的特定」與「資料最小化」都是要求資料的蒐集、處理、利用,應在特定目的的必要範圍內,也就是只提供「絕對必要」的資料。
然而,這與大數據運用需仰賴大量資料的特質,明顯衝突!
大數據分析的過程,往往會大幅、甚至沒有「特定目的」的廣蒐資料;資料分析後的應用範圍,也可能超出原本設定的目標。因此,如何具體界定「特定目的」以及後續利用的「兼容性判斷」,便相當重要。這也突顯出「透明性」原則強調的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義務。當蒐集方成為主要的資料控制者,就有義務更進一步解釋那些仰賴純粹自動化的決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透明性原則的用意是為了建立信任感。」何之行補充。她舉例,中國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芝麻信用,將演算法自動化決策的應用發揮得淋漓盡致,就連歐盟發放申根簽證都會參考。然而,所有被納入評分系統的人民,卻無從得知這個龐大的演算法系統如何運作,也無法知道為何自己的信用評等如此。
芝麻信用表示,系統會依照身分特質、信用歷史、人脈關係、行為偏好、履約能力等五類資料,進行每個人的信用評分,分數介於 350-950。看似為電商系統的信用評等,實則影響個人信貸、租車、訂房、簽證,甚至是求職。
這同時涉及「課責性」(accountability)原則 ── 出了問題,可以找誰負責。以醫療場域來講,無論診斷過程中動用了多少 AI 工具作為輔助,最終仍須仰賴真人醫師做最後的專業判斷,這不僅是尊重醫病關係,也是避免病患求助無門的問責體現。
科技防疫:無所遁形的日常與數位足跡
當新冠疫情爆發,全球人心惶惶、對未知病毒充滿恐懼不安,科技防疫一躍成為國家利器。但公共衛生與人權隱私的論辯,也再次浮上檯面。
2020 年 4 月,挪威的國家公共衛生機構推出一款接觸追蹤軟體,能監控足跡、提出曾接觸確診者的示警。但兩個月後,這款挪威版的「社交距離 APP」卻遭到挪威個資主管機關(NDPA)宣告禁用!
挪威開發了「Smittestopp」,可透過 GPS 與藍牙定位來追蹤用戶足跡,提出與感染者曾接觸過的示警,定位資訊也會上傳到中央伺服器儲存。然而,挪威資料保護主管機關(NDPA)宣告,程式對個人隱私造成不必要的侵害,政府應停止使用並刪除資料。
為何挪威資料保護機關會做出這個決定?大體來說,仍與歐盟 GDPR 四大原則有關。
首先,NDPA 認為挪威政府沒有善盡公眾溝通責任,目的不清。人民不知道這款 APP 是為了疫調?或者為研究分析而持續蒐集資料?而且,上傳的資料包含非確診者個案,違反了特定目的與資料最小蒐集原則。
此外,即便為了防疫,政府也應該採用更小侵害的手段(如:僅從藍牙確認距離資訊),而不是直接由 GPS 掌控個人定位軌跡,這可能造成國家全面監控個人行蹤的風險。
最後 NDPA 認為,蒐集足跡資料原初是為了即時防疫,但當資料被轉作後續的研究分析,政府應主動說明為什麼資料可以被二次利用?又將如何去識別化,以確保個資安全?
換言之,面對疫情的高度挑戰,挪威個資保護機關仍然認為若沒有足夠的必要性,不應輕易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國家採用「Smittestopp」這款接觸追蹤軟體,有違反比例原則之虞。
「有效的疫情控制,並不代表必然需要在隱私和個資保護上讓步。反而當決策者以防疫之名進行科技監控,一個數位監控國家的誕生,所妥協的將會是成熟公民社會所賴以維繫的公眾信任與共善。」何之行進一步分析:
數位監控所帶來的威脅,並不僅只於表象上對於個人隱私的侵害,更深層的危機在於,掌握「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 後對於特定當事人的描繪與剖析。
當監控者透過長時間、多方面的資訊蒐集,對於個人的「深描與剖繪」(profiling)遠遠超過想像──任何人的移動軌跡、生活習慣、興趣偏好、人脈網絡、政治傾向,都可能全面被掌握!
AI 時代需要新法規與管理者
不論是醫藥研發或疫情防控,數位監控已成為當代社會的新挑戰。參照各國科技防疫的爭論、歐盟 GDPR 規範,何之行認為,除了一套 AI 時代的個資保護規範,實踐層面上歐盟也有值得學習之處。
例如,對隱私風險的脈絡化評估、將隱私預先納入產品或服務的設計理念(privacy by design),「未來照護機器人可能走入家家戶戶,我們卻常忽略機器人 24 小時都在蒐集個資,隱私保護在產品設計的最初階段就要納入考量。」
另外最關鍵的是:設置獨立的個資監管機構,也就是所謂的資料保護官(data protection officer,DPO),專責監控公、私營部門是否遵循法規。直白地說,就是「個資警察局」。何之行比喻,
如果家中遭竊,我們會向警察局報案,但現況是「個資的侵害不知道可以找誰」。財稅資料歸財政部管,健康資料歸衛福部管,界定不清楚的就變成三不管地帶。
綜觀臺灣現狀,她一語點出問題:「我們不是沒有法規,只是現有的法令不完備,也已不合時宜。」
過往許多人擔心,「個資保護」與「科技創新」是兩難悖論,但何之行強調法令規範不是絆腳石。路開好、交通號誌與指引完善,車才可能跑得快。「GDPR 非常嚴格,但它並沒有阻礙科學研究,仍然允許了科學例外條款的空間。」
「資料是新石油」(data is the new oil),臺灣擁有世界數一數二最完整的健康資料,唯有完善明確的法規範才能減少疑慮,找出資料二次利用與科技創新的平衡點,也建立對於資料二次利用的社會信任。
資料來源: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3814-ai-privacy-medical?fbclid=IwAR0ATcNjDPwTsZ4lkQpYjvys3NcXpDaqsmE_gELBl_UNu4FcAjBlscxMwss
「中國醫公衛分數」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國醫公衛分數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國醫公衛分數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國醫公衛分數 在 馮光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國醫公衛分數 在 [請益] 台大公衛及中國醫藥大學藥學選擇? - 看板CareerPlan 的評價
- 關於中國醫公衛分數 在 台大公衛系分數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PTT.CC 的評價
- 關於中國醫公衛分數 在 台大公衛系分數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PTT.CC 的評價
- 關於中國醫公衛分數 在 中國醫公衛有機會嗎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中國醫公衛分數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歐盟今宣布解封14國、中國則有條件開放,台灣不在名單,學者憂國內篩檢數偏低恐是原因;日本女學生自台灣返國確診,123名接觸者全數檢驗陰性,指揮中心將加驗血清抗體釐清感染源】
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防疫已進入下半場,國外也逐步開放解封,然而從第一波日本、紐西蘭,到今天(7月1日)凌晨歐盟宣布首波解封的14+1國家中,都不見台灣。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前衛生署長葉金川等學者都提出看法,認為台灣防疫表現佳是事實,但篩檢量不足和國際指標有落差,恐是造成外國未將台灣納入解封名單的原因之一。
此外,目前全台確診人數維持447人,包含7人死亡、438人解除隔離,剩下2人在醫院治療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這兩位即最後確診的案446、447,兩人狀況良好,但還未達到二採陰,因此尚未解除隔離。
■歐盟首波解封3條件,亞洲僅日、韓、泰全部符合
歐盟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在今天凌晨公告解除旅行禁令的國家名單,一共有14個國家可以開放邊境管制、1國有條件開放。前者亞洲部分僅包含日本、韓國、泰國,中國是有條件開放。
歐盟理事會決定解封的條件,包含防疫措施、經濟社會考量、互惠原則,以及3項流行病學條件:
1.最近 14 天,新病例發生數和每 10 萬人口確診數是否接近或低於歐盟平均
2.與前 14 天相比,期間內的新病例數呈現穩定或下降的趨勢
3.整體 COVID-19 的應變作為:檢驗、監測、接觸者追蹤、疫情控制、治療及通報等
■台灣為何不在列?學者專家:篩檢能量不足、未與國際通用數據接軌
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和前衛生署葉金川相繼在臉書發文,都認為台灣「篩檢數據偏低」可能是未被歐盟列入首波解封的關鍵。
詹長權表示,「台灣防疫做得不錯,政府應該主動和歐盟接洽看看有那些地方要改善(例如檢測數量是否不夠多?)」他認為,政府防疫一定要和國際接軌,用國際通用的公共衛生數據和作法來說服歐盟各國。
葉金川也指出,台灣對COVID-19的管控,整體而言是可圈可點,台灣厲害的地方是經腸病毒71型和SARS慘痛經驗換得的法律組織、人力、中央地方架構完整;邊防和精準疫調能力;超配合的民眾;口罩國家隊讓人驚艷;健保資訊及大數據世界一流;全民宣導教育徹底。
但葉認為,台灣的隱憂就是,核酸檢驗的能量一直偏低、速度慢、無自動化、無能力混篩(bulk screening) ,這些科技可能國內正在開發,落後德國、美國許多,要執行廣篩、入境全篩、自費篩檢、社區流行調查等都成了瓶頸。
■陳時中:台灣困境,非WHO會員國分數計算受影響
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在今日記者會上表示,台灣的狀況都遠遠優於歐盟解封國家的條件。包含陽性率僅0.43%、有電子圍籬、居家檢疫、關懷系統,治療通報系統也很完善。
但為何仍未被納入名單?陳時中解釋,第一是互惠原則,對台灣來說較為困難,因為兩個疫情不同的地區,風險很難用同標準來放寬。第二則是歐盟的計算分數中,包含需要有國際衛生條例(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IHR),透過設置窗口與各國進行疫情聯繫。但台灣並非世界衛生組織(WHO)會員國,因此這部分就沒有分數。陳時中表示,將會持續跟歐盟溝通,讓他們瞭解台灣的防疫情形。
詹長權接受《報導者》採訪時卻指出,歐盟理事會提出IHR是「如有需要」才會參考的項目,並非必要,他呼籲,「指揮中心仍要謹慎解讀,最好的方法仍是直接與歐盟理事會溝通,了解究竟是哪個部分,造成台灣不在名單中。」
陳時中仍然強調,「陽性率高不高」比光看「篩檢量」更重要。驗到10個中一個、還是每驗一個就中一個,陽性率高,需要篩檢的數量就愈多。
陳時中說,WHO定義,篩檢陽性率低於5%,檢測就是夠的,也才可以談解封。「台灣陽性率只有0.43%,非常低,也就是167人才驗出1人,不管檢驗規模多大,驗出來陽性率低,檢驗就夠,有實證基礎下,就不需要往外擴篩。現在的情況,這些檢驗的極限值,都比真正的盛行率高,驗也驗不太出來。」
他也表示,目前的做法會針對高風險民眾擴大篩檢,例如過去針對醫護人員也有擴大檢驗。若各界有認為哪些高風險族群需要加驗,也可以提出建議。
■防疫下半場挑戰:防疫旅館及醫療能量、疫苗發展速度
葉金川認為,除了篩檢能量之外,台灣防疫下半場還有3大挑戰:
1.目前仍以居家檢疫為主,但本土個案幾乎都是家戶感染。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數量仍不足。
2.醫療能量不足,若發生大流行,病床、醫護人力可能無法應付。
3.疫苗發展速度較國外相比慢上一年左右,且外國製造的疫苗不可能優先供應台灣。
對此,陳時中則回應,集中檢疫所目前空床率86%,簡易旅館也僅使用6到7成,會以現有的量來控制入境人數;檢驗量能已從500多提升到6千多。
疫苗除了將會持續協商、採購國外疫苗外;國內短期研發部份,食藥署、國衛院都會與廠商溝通,即時檢驗文件及結果,確保速度與正確性,提供百分百行政協助,也已根據相關國際規則,完成縮短臨床試驗時間等法律程序。而這次也鎖定扶植3到4家疫苗廠,先提供研發經費;醫事司、食藥署、疾管署、國衛院也組成「醫院國家隊」提供協助,加快人體試驗的核可的程序,如結合醫院端,幫忙收集病人降低所需時間等。
至於醫療量能,陳時中篤定表示,「台灣沒有問題。」會加強前端作為,如邊境檢驗、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源頭上若沒做好,再多的醫療都難以負荷。
■葉金川:可思考用檢驗來取代隔離、發展自動化作業取代人工
葉金川則對《報導者》表示,台灣現在一天能篩檢6千人,那應思考,用檢驗來取代隔離。目前商務入境者,都需要等到檢疫第5天、第7天才能檢驗,其實可以入境時就在機場篩檢,指揮中心可以了解,一般認為多久會從陰性到發病且具有傳染力,例如可能需要3天,那就入境後每3天檢驗一次。
葉金川指出,台灣目前一天可檢驗6千件的「量」,但並沒有「能」。各個先進國家都採用自動化設備,來因應更大的篩檢量,只有台灣仍然在使用19年前的人工篩檢技術,「一旦突然檢體增多,醫檢人員就得加班」。
陽性率低也有篩檢的做法,例如德國採用的「混篩」,即把很多檢體混在一起一次篩檢,若有陽性反應,再逐一檢查,就能在短時間內加大篩檢量,尤其陽性率低的國家,一次混篩檢體就可以放多一點。「重點是機器、方法,都能減少人工成本,增加篩檢量,台灣沒有這些機器沒關係,要告訴大家有沒有要認真投入研發、什麼時候會出來;或是沒有要研發,但可以採購,不要累垮檢驗團隊,19年前就是這樣檢驗,到現在還是如此。」
■日本女學生相關接觸者123人將加驗抗體,釐清可能感染源
在疫情部分,上週連假前(6月24日),指揮中心加開記者會說明,一名女日本學生,2月底來台,6月20日返日後,在日本機場採檢出陽性。指揮中心於連假期間檢驗相關接觸者123人,結果全數陰性。張上淳表示,從日本女學生的病毒核酸檢驗(RT-PCR)數值來看,女學生應是在較早以前就被感染,因此這次是針對此案2月抵台後所有接觸者進行疫調,不過因為她的生活單純,接觸者都是同一群人。
張上淳表示,因為感染時間較早,目前檢驗PCR,也確實很有可能都檢驗不出來,因此需要加驗抗體。雖然目前已有不錯的檢驗試劑,但仍無法排除出現偽陽性、偽陰性的狀況,所以接下來檢測後,仍會再採用其他方法進行多重檢測,盡可能排除偽陽性、偽陰性的情形。
■邊境逐步放寬,寮國、柬埔寨納入低風險國家;斯里蘭卡納入中/低風險國家
指揮中心在6月17日宣布,來自11個低風險、4個中低風險國家的商務人士,在備妥證明文件、行程表、防疫計劃、登機前3日的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後,就能申請入境。今天又增加3個國家,分別是寮國、柬埔寨納入低風險國家;斯里蘭卡納入中/低風險國家;澳洲則因疫情恐回升而列為觀察名單。
目前解封低風險國家/地區有:紐西蘭、澳洲(觀察中)、澳門、帛琉、斐濟、汶萊、越南、香港、泰國、蒙古、不丹、寮國、柬埔寨
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為: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斯里蘭卡。
(文 / 陳潔 ; 攝影 / 鄭宇辰、REUTERS/Juan Medina)
#延伸閱讀
【疫情背面的微光:COVID-19危機帶給世界的10個契機】https://bit.ly/37J5ub3
【COVID-19災情盤點 10個數字快速掃描後疫情世界】https://bit.ly/2A7m87K
#報導者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解封 #歐盟
中國醫公衛分數 在 馮光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年初某日,我提到柯文哲與中共活摘器官之間的關係
結果,這蠢才嗆我「智商有問題」
好吧,既然你提到「智商」兩字,那我就掀你「智商157」的底
157?他拿不出證據的啦,除非,那是預官考試的智力測驗成績,那,就好笑了,我運動中心玩投籃機動輒超過500分,如果預官考的智力測驗也拿來說嘴,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拿著運動中心的投籃機分數,去加盟NBA了?
資質差,才會想到要用「智商157」這種威而鋼來壯膽,柯憐啊!
又,突然想到潘恆旭這廝,高中畢業(其實也沒什麼),可是行走江湖,喜歡掛著「助理教授」的名銜,想想那德行,挺有喜感的!
今天在《自由時報》的文章,除了聊157,也談柯文哲的亞斯伯格症
相不相信,這也是唬人的
反正,在造神的過程中,出了什麼紕漏,就全都賴給亞斯
我們什麼時候見過一個醫師,會去污名亞斯?
也只有柯文哲吧,這個沒醫德的下流胚!
最後,我公開質疑柯文哲的228受難者家屬身份
我很不客氣地說,既然賠償金都到手了,就說說祖父的受難過程吧!
柯家這幾年的表現,說他們「貪、嗔、痴」應不為過
真的很想聽柯文哲緬懷祖父的演講,然後看他表演啜泣
我淚點低,搞不好跟他哭成一團
(他X的,我真壞!)
醫學背景從政,台灣好例子很多,現任副總統陳建仁,公衛專家
即將上任的副總統賴清德,醫生
還有圖中的防疫指揮官陳時中,醫生,都是好榜樣
所以,柯文哲你這賣葉克膜的商人
沒醫德、缺家教的東西,滾遠一點吧!
中國醫公衛分數 在 中國醫公衛有機會嗎 - 考試板 | Dcard 的必吃
國文13,英文11,數學5,自然11,請問中國醫的同學公衛有機會嗎- 大學,學測,學校. ... 這分數能上成大什麼系. 心情60・留言91. ... <看更多>
中國醫公衛分數 在 [請益] 台大公衛及中國醫藥大學藥學選擇? - 看板CareerPlan 的必吃
我小妹今年剛考完學測完
分數是70級分
第三類組
成績出來後,她一直困惑於要選擇台大公共衛生 或是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
因為她有點台大情結
但又覺得藥學的出路和未來的收入比較好
也想說先進台大公衛,再轉系考到生化科技系
她也不太清楚公衛畢業後可以做什麼工作
所以想請教大家公衛和生化科技未來的出路
先進台大公衛再轉系考生化科技是個好的選擇嗎?
還有跟藥學系相比,以後的發展那個比較好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9.14.189.20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