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與方塊鏈,就像人類發明的一台腳踏車時"誰敢先騎上去試試?"
In most food-supply chains, “it might take weeks to figure out where it went from source to destination,” and “On a blockchain, it takes just seconds.”
由於比特幣的興起,鎖鏈正在取代世界金融市場,而現在數字分類系統也準備在明年對食品和能源等原材料進行同樣的處理。
BP ,荷蘭銀行(ABN Amro Group NV)和摩科瑞能源集團(Mercuria Energy Group Ltd.)等公司上個月表示,將採用區塊鏈來簡化物理能源交易。 10月份,瑞銀集團和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共同投資了四家銀行,將該技術應用於全球商品貿易平台。 Natixis SA和Trafigura Group Ltd.今年3月宣布將採用該系統為石油的買賣提供資金。
聖地亞哥基金經理Reality股份有限公司(Reality Shares Inc.)的首席執行官Eric Ervin表示:“我們正在談論業務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他創建了一個追踪採用該技術的公司回報的指數。 “一切都自動發生,沒有一堆文書工作,處理和轉移。”
區塊鍊是一個在線分類賬,使用加密記錄交易以確保安全性,同時允許用戶網絡進行驗證。最突出的用途是比特幣,這在2017年成為全球轟動的一年。在過去的一年裡,隨著投資者對比特幣和分類帳系統的運作變得更加舒適,加密貨幣的價格飆升了2000多個百分點,觸及紀錄本月為17,578.45美元。
雖然比特幣市場依賴區塊鏈來傳遞和存儲每個令牌的價值,但透明的跟踪技術對於越來越需要存儲和交換海量數據的企業來說具有“更大的潛力”,彭博新能源財經在9月份表示。 12報告。
農民已經看到了可能性。烏克蘭政府10月份表示,將使用區塊鏈技術來管理作物的土地登記,因為目前的系統很容易受到導致所有權糾紛的欺詐。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一家化肥公司和一家交易所的老闆正在利用這項技術發展農產品平台。
對於全球食品行業來說,這項技術是一個很大的賣點,可以在產品召回期間識別假冒成分並追踪污染源。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估計,全球食品行業欺詐成本高達每年400億美元。 IBM在八月份表示,它正在與包括沃爾瑪百貨公司,雀巢公司,泰森食品公司,聯合利華公司和麥考密克公司在內的一些公司合作,確定他們可以整合區塊鏈的方式。
IBM的研究主管Arvind Krishna在12月5日表示,在大多數食品供應鏈中,“從源頭到目的地可能需要數週的時間”,有些情況下可能不知道來源。科技大會在猶他州帕克城。 “在區塊鏈上,只需要幾秒鐘。”
中國第二大電子商務平台京東,沃爾瑪,IBM和清華大學週四表示,將共同創建一個基於區塊鏈的系統,以收集關於原產地,安全性和食物的真實性。
IBM區塊鏈副總裁Brigid McDermott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區塊鏈的使用意味著”有機會將基本的底層基礎架構轉變為與消費者和企業對企業發生的每一筆交易“。
消費者的信心
戴比爾斯正在投資一個追踪鑽石來源的區塊鏈平台,以提高對戰區寶石銷售所造成的損害的信心。
戴比爾斯(De Beers)首席執行官布魯斯•克里弗(Bruce Cleaver)表示:“消費者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希望了解更多關於他們奢侈品的信息,他們所走過的路線,真實性,以及他們是否具有對國際商品的影響力。在公司網站的博客文章中。
區塊鏈也正在成為航運公司的關鍵工具。 3月份,美國商業資訊(MMI)馬士基航空公司(MMI)公佈了一份與IBM的分類帳系統,該系統將幫助管理和跟踪數千萬個集裝箱的運輸。每年在全球各地運輸約16萬億美元的原材料,更好的跟踪提供了大幅"記錄成本"之降低。全球貿易便利化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Trade Facilitation)表示,目前僅僅在文件方面的支出就佔全球貿易的7%。
潛在的風險
儘管如此,區塊鏈系統的廣泛採用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因為邁向新系統的過渡期將具破壞性,需要一些投資。還有人擔心把所有這些數據放在網上的潛在風險。 7月份,區塊鏈技術創業公司CoinDash表示,其網站遭到黑客入侵,700萬美元被投資者盜竊,試圖參與該公司最初的投資。 Tether Ltd.在十一月份在其網站上透露,一個“惡意”攻擊者刷了三千一百萬美元的代幣,並將它們發送到一個未經授權的比特幣地址。 商品交易商Zaner Group LLC芝加哥高級副總裁彼得•托馬斯(Peter Thomas)說:“很多事情都可能出錯。 “在我有信心之前,我們將不得不檢視它具體的成效。”
有些人不再等待。
紐約全球能源與商品部門負責人Natixis的Arnaud Stevens表示,Blockchain“在當前流程"紙張和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中帶來了一些急需的創新。 。
歐洲公用事業公司Enel SpA和RWE AG加入了一個項目,以測試批發電力和天然氣市場的區塊鏈交易。 TenneT控股公司正在研究如何管理電網,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可再生能源"需求。 Vemanti Group Inc. 12月12日表示,將投資於一家新加坡公司,開發基於區塊鏈的平台能源交易。
委內瑞拉的提案
委內瑞拉總統本月甚至還提出了一個建議:由於經濟制裁和經濟長期衰退,本國貨幣正趨向"自由落體",創造了以石油,天然氣,黃金和鑽石為儲備的數字化石油貨幣。本週,一個集團宣布計劃使用區塊鏈來創建OilCoin,美國政府管制的數字貨幣將受到原油支持。
消費者也可以從更廣泛的技術應用中受益。在泰國,電力生產商BCPG Pcl上個月表示,計劃使用區塊鏈讓客戶通過太陽能屋頂生產能源,從事互聯網能源交易。
荷蘭合作銀行烏得勒支分析師Harry Smit說:“提高效率和創造價值主張的潛力是巨大的。 “一旦你建立了區塊鏈並且開始使用他,你將會看到飛快的變化,因為這樣由"方塊鏈"轉換成"更省錢的價值鏈"就會改變你的選擇。(本文譯著自G-Capt.)
中國航運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在 魏力投資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真係賣畀國企?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Cosco Group, 簡稱:中遠集團)以至少40億美元收購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Orient Overseas Container Line Co.)的談判已進入後期,交易最快或於7月份達成。
一名知情人士稱,東方海外貨櫃航運的控股家族已更接受出售想法,雙方正在磋商價格,可能最快下月便會宣佈交易。
中國國有的中遠集團是全球第四大航運公司,市場份額達8.5%。總部位於香港的東方海外貨櫃航運則是全球第七大航運公司,市場份額為3.3%。今年早些時候,《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曾報道中遠集團準備出價收購東方海外貨櫃航運。
東方海外貨櫃航運的69%股份由香港董氏家族持有,該家族和中國政府關係密切。曾掌管該公司的董建華是香港首任行政長官,其子董立均(Andy Tung)則是該公司現任行政總裁。
http://cn.wsj.com/big5/20170621/biz075642.asp
#春江鴨無處不在
中國航運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際軟實力] 香港涉外關係之中東軍售風雲
踏入2016年,美國政府宣佈將考慮對伊朗施行新一輪制裁,作為對伊朗去年試射導彈的回應,然而伊朗和西方和解已成事實,美國這類姿態更多是向國內交代,雙方也心照不宣。值得注意的反而是制裁名單,因為榜上有名的,包括了一間港企,值得我們重溫香港歷來和中東軍售千絲萬縷的關係。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被制裁的港企「安徽藍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nhui Land Group Co. Limited)並非「真・香港人」開的公司,而是一位阿聯酋商人侯賽因(Hossein Pournaghshband)在香港註冊的子公司,其母公司Mabrooka Trading Co. LLC 位於阿聯酋,主營「國際貿易」,亦在制裁範圍之內。美國財政部懷疑侯賽因利用這兩間公司的經營網絡,為伊朗國營企業研發導彈獲取相關資源,尤其是利用在香港註冊的子公司,為一條研發導彈所需的碳纖維生產線融資。
究竟美國的制裁是否有理有據?報道曝光後,有香港記者根據該公司在香港註冊處的資料登門探訪,發現這個「安徽藍德集團有限公司」是一間「空殼公司」,登記地址也並非其公司所有。熟悉商業運作的朋友,自然明白這在香港十分常見,雖然近年銀行嚴打「洗錢」活動,境外陣營要註冊,依然是舉手之勞,放在國際關係框架,就提供了大量灰色地帶,予不同人士遊走。其後商貿及經濟發展局表示,香港恪守《聯合國制裁條例》下《聯合國制裁(伊朗)規例》,但聯合國安理會有關制裁措施及名單中,沒有「安徽藍德集團」。根據香港商貿及經濟發展局的資料顯示,這個「安徽藍德集團」卻是一家中國內地民營企業,位於安徽省長天市,主營自動化器械製造和出口。假若不是「實屬巧合」,制裁的背後,隨時有更複雜的文章。
更有趣的是,《中國日報》駐港記者調查這間「港企」後發現,儘管「安徽藍德集團」現時仍出於正常運營狀態,但它早在2015年10月,就已提出「撤銷註冊」之申請,惟港府相關部門仍在處理中,而這間港企曾用名「天長遠洋貿易有限公司」(China Mabrooka Trading Co. Limited)。儘管在「安徽藍德集團」網頁,看不出外資參與的痕跡,但中東地區亦是其產品的主要銷售市場:「天長遠洋貿易有限公司」於2012年7月在港註冊,2013年更名為「安徽藍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而在此期間,伊朗先後宣佈成功試射了長程與短程導彈,有報導認為這不是巧合,真相我們自然無從得知。但將以上線索串連起來,一條「伊朗-中東中介商人-香港-中國內地」的物流線,起碼在美國眼中,就約隱約現。
美國這樣看,並非源自空穴來風的陰謀論。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雖然近年國際化成都急速下降,但類似案例卻是司空見慣,只是在陽光下不太為一般人注視而已。例如早在2011年,美國財政部就指有20間於香港註冊的航運公司,實為伊朗國營航運集團的「空殼公司」,它們憑藉「香港公司」的身份,擺脫美國制裁,協助參與伊朗導彈研製相關的貿易活動。再往前追溯,香港回歸前,中國與伊朗的軍事貿易合作,更曾通過香港展開,例如在1997年初,報導顯示一家中國國有軍工廠在香港註冊的子公司,曾參與運輸化學武器原料至伊朗;同年5月,美國又宣佈以「協助伊朗研發化學武器」為名,制裁兩間中資企業和一間港資企業。究竟這些是美方的單方面「抹黑」,還是有的放矢,就只能自行判斷了。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中東敏感大國,都曾是中國以香港為中轉站進行軍貿接觸的對象,這些卻是公開資訊,就此筆者港於一份以色列外交界出版的學術期刊有所介紹。例如歷史上,沙特在冷戰時原來是中華民國重要盟友,一度與台灣並稱「亞洲東西反共堡壘」,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沙特建交的契機,卻是1986年沙特首次向中方購置武器,而這一交易,正是在香港談妥,由沙特排出王子前往香港,與大陸代表秘密接觸。
另一個因為冷戰原因而遲遲未於中國建交的以色列,也是通過香港,打通北京線。1988年,有媒體指以色列曾計劃秘密向中國出售先進導彈和防衛技術,甚至派出一支軍事專家隊伍前往北京,當時中以尚未建交,這一軍售行動屬高級機密。為發展對華關係,1985年以色列重新開放駐香港領事館,而香港對以色列的歷史任務,就是作為聯繫北京的橋樑。根據《泰晤士報》Jon Swain當時的調查發現,隨後以色列與中國的一系列軍貿交易,都由時任以色列駐香港大使Merhav安排調度,而這名大使赴任前,為以色列情報機關摩薩德的一員,相關交易因一名以色列專家訪問北京時使用偽造護照在香港被查獲,才令事情曝光。凡此種種,無一不體現出香港在中國與中東軍貿的獨特地位。
由此可見,香港的獨特性除了在於其「自由經濟體」、「獨立關稅區」地位,「一國兩制」下的「涉外關係」權,還在於國際局勢對灰色地帶的需要。中東長期動盪,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軍火需求市場,而中國則被軍事分析家視作正在崛起的常規武器出口大國。對北京而言,和中東各國的軍事貿易不但有利可圖,更是突破美國對區域壟斷的重要途徑;與以色列的軍事合作,更是接觸西方高端科技的重要中介。總之,在地上也好、地下也好,雙方都是有需求的。
中國並未加入國際《武器貿易條約》,軍火交易受到的管制本就有限,但假如直接進行交易,還是難免令雙方都受到美國龐大壓力,所以除了高調的正常軍售,在一些領域,官方是不方便出面的。但若通過香港的「涉外關係」那條非外交、非主權的民間涉外渠道,卻有了迴旋空間。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海關,進出口貨物都有較完善的檢查、登記制度,經香港進出口的疑似軍火物資,當局不會不知;但香港自由的商業登記制度、便利的進出關體系,卻是「香港核心價值」之一。假如──只是假如──有軍火商人通過偽造多層「空殼公司」,進行貨物運輸,幾經轉手,外界就難以追查。說了這麼多,我們並沒有肯定香港曾正式擔任上述角色,因為一切資訊都不可能完全核實的,但有了這麼多「參考」,我們多少有一個概念,這是寫文章的灰色地帶。而在國際關係處於灰色地帶,正是香港對中國的剩餘價值之一,至於能維持多久,就難以預料了。
沈旭暉 明報月刊 2016年3月
延伸閱讀:伊朗啤酒
https://www.facebook.com/…/a.909000572467…/107124074291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