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人物 | 郭守敬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
作者:高靜霞老師
生平事迹
郭守敬自小就受到祖父的良好教育,後來他更被送到邢臺附近的紫金山,跟隨大學問家劉秉忠、張文謙等人學習天文水利。
當時,元世祖廣納人才,推動連串發展農業的措施,效力朝廷的劉秉忠、張文謙於是向元世祖推薦郭守敬。郭守敬初次面見元世祖,就提出六條水利建議,統統得到採納。他在水利方面成就卓著,治理了大小河流上百條,並且完成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最古老的運河——京杭大運河的開通。
而農業生產又與天文曆法密切相關,為了準確編曆,郭守敬和同窗王恂等人進行了一次歷時四年的大規模天文測量。1280年,一部精確的曆法——《授時曆》終於面世,其精密度與今日通行的公曆相當,但比西方早採用了300多年。
金句名言 |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劉備曾說:「我有了孔明,像魚得到了水一樣。」這是成語「如魚得水」的出處,比喻遇上跟自己投合的人或很合適的環境。
郭守敬一生可說是「如魚得水」的最佳詮釋。他本身就是天資聰穎的科學奇才,後來遇上師生提攜、精英協作的團隊,更深得帝皇欣賞及信任,可隨心所欲從事科學研究,取得巨大成就。
活學活用
《授時曆》以365.2425日為一年,距近代觀測值僅差25秒。《授時曆》並確定以一年的1/24作為一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與古時農民生活息息相關,但其實它並非從屬農曆,而是根據公曆劃定。我們平常聽到的夏至、冬至、小暑、大暑,都是節氣名稱。
郭守敬治理了大運河,那麼隋唐大運河到底是怎麼「拉直」成京杭大運河的呢?敬請關注明天同一時間的文章。
(本文曾於2020年10月22日在星島日報「陽光校園」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歷史大人物 #祖沖之 #天文曆法 #大明曆 #圓周率 #古代數學家 #古代天文學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1的網紅MR. S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喜歡的人記得訂閱~按讚~分享 講義可以由下列粉絲團下載 沈老師全系列連結: 1.沈老師系列1:看數學史學數學 https://www.facebook.com/mathteachershen.tw/ 2.沈老師系列2:從生活中學數學 https://www.facebook.com/沈老師系列...
「中國數學家圓周率」的推薦目錄:
中國數學家圓周率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歷史大人物 | 祖沖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
作者:黃碧瑤老師
生平事跡
祖沖之因祖父和父親對天文曆法的喜好,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天文和數學知識,他的文學造詣深,亦精通音律及棋奕,博學多才。
祖沖之計算出世界上第一個最精密的圓周率。他把圓周率計至整數後7個有效數位,介乎3.1415926及3.1415927之間。他所提出的密率(355/113),西方要到16世紀才被發現,所以外國的數學史家把密率稱為「祖率」。他與兒子更在數學科研上成功發現了計算球體體積的方法——祖暅原理。當他發現人們當時採用的曆法存有很大的誤差,他便用心鑽研,經過多年的觀測和推算,編製出更先進精準的《大明曆》。在空間方位測量方面,他在齊高帝的令下,經反覆運算、測試,製造出歷經失傳的指南車。
以上只是祖沖之眾多貢獻中的一部份,他在數學、天文及機械製造上的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科技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金句名言 | 「搜練古今……不虛推古人」《宋書•律曆志》
這是祖沖之的自述。祖沖之在研究前會搜集、閲讀大量前人的文獻,會對各項資料深入研究,親自考核驗證,糾正錯誤的地方。祖沖之一方面廣泛吸收前人的知識,卻不會盲從附和。這種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探究問題具堅忍不拔的毅力、堅持真理、勇於創造的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古學今用
祖沖之說求學問要「搜練古今」。但我們身處資訊澎拜時代,搜集古今資料的困難在那裡?又可以怎樣克服?
互聯網時代,訊息紛雜,真偽難辨。同學可以怎樣模倣祖沖之研究學問的精神,有效的辨別訊息的真假?
(本文曾於2020年10月08日在星島日報「陽光校園」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歷史大人物 #祖沖之 #天文曆法 #大明曆 #圓周率 #古代數學家 #古代天文學家
中國數學家圓周率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四庫全書》中的科技文獻
歷史春秋網
作者:何紹庚
中國歷代統治者重道輕藝和鄙薄科學技術的思想,決定了《四庫全書》(以下簡稱「《四庫》」)的收書原則。四庫館臣明確提出:「聖朝納錄遺文,以闡聖學明王道者為主,不以百氏雜學為重也。」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四庫》收書無疑側重於儒家典籍,但乾隆也曾諭示對那些「發揮傳注,考核典章,旁暨九流百家之言」而「有裨實用者」「亦應備為甄擇」,因此,《四庫》著錄和存目的科技文獻從總量上看還是不少。
據粗略統計,《四庫》著錄的科技文獻有300餘種,約佔全書著錄的十分之一,存目360餘種,約佔全書存目的二十分之一。其中以數學、天學、農學、醫學、生物學和地學方面的書籍最多,而工程技術方面書籍較少。工程技術書著錄和存目僅有100餘種,主要涉及建築、水利、交通運輸等,偏頗較甚。就中國古代成就卓著的天、算、農、醫四大學科而言,當時采進的重要著作,《四庫》大多著錄,僅有少數列入存目。如天學的《新儀象法要》、《曉庵新法》,數學的「算經十書」、《數書九章》、《測圓海鏡》,農學的《齊民要術》、《陳農書》、《王禎農書》,醫學的《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以至金元四大醫家的主要論著等,都已悉數收錄。明代四大科學名著(《本草綱目》、《徐霞客遊記》、《農政全書》、《天工開物》),也著錄了前三種。工程技術類著錄有《考工記》、《營造法式》、《武經總要》等,存目書則涉及建築、紡織、冶鑄、水利、交通運輸、造船、兵器、造紙、印刷、陶瓷、製糖、釀酒、製鹽等,名目不少,但數量不多。《四庫》收錄的一些綜合類著作,亦常為科技史家所徵引。如沈括《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中國古代兩項重大發明(活字印刷術和指南針)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成果,是名副其實的科技史上的名著。另外,在《尚書》、《詩經》、《周禮》、《禮記》、方志、筆記、文集等文獻中,也間有一些關於中國古代科技發展情形的珍貴史料。由上可見,《四庫》中的科技文獻和科技史料是相當豐富的。
《四庫》不僅收有當時流傳的許多科技文獻,更為可貴的還是從《永樂大典》中輯錄了一批當時罕傳罕見之書。例如數學名著《九章算術》,在明末清初幾近失傳,南宋鮑瀚之刻本僅存五章且是孤本,另有一部這一殘本的影抄本。著名學者戴震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九章》及劉徽等注,使之成為全帙,並做了初步的整理與校勘。他還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秦九韶的《數學九章》。中國數學史上這兩大名著幸賴《四庫》保存下來,重顯於世,後經多次翻刻而流傳至今。又如《永樂大典》收錄的《熬波圖》,圖文並茂,是有關製鹽技術的重要文獻,也經《四庫》著錄而得以傳留。在《四庫》中這類文獻還有不少。在《永樂大典》絕大多數卷冊已經被毀無存的情況下,《四庫》保存和整理中國古代科技文化遺產的功績就不言自明了。
《四庫》中的科技文獻對當時和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由於參與編纂《四庫全書》的人大多是學有專長的一流學者,如戴震、李潢、陳際新、郭長發、倪廷梅等都是精通天文數學的專家,因而他們在天文數學方面的選書和整理工作就比較細緻準確,水平也比較高。因而,這些文獻的存世對今人瞭解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非常重要。但也必須看到,《四庫》收錄的科技文獻與儒家典籍和各種文集相比,數量要少得多。即使有些已采進的重要科技文獻也未著錄,僅僅是存目而已,有的後來甚至連底本也散失了,這不能不說是它的缺陷。例如《算法統宗》、《甘石星經》、《飲膳正要》、《耒耜經》、《豳風廣義》、《安驥集》、《洗冤錄》、《南船紀》、《糖霜譜》、《酒譜》、《梓人遺制》等,都是相應領域的重要著作,但《四庫》皆存目而未著錄。另外,清政府雖曾在全國範圍發起大規模的征書活動,並給予獻書者某種獎勵,但不少皇戚貴胄、高官顯宦甚至民間藏書家,都不肯進獻或全部進獻所收藏的孤本、善本和抄本等珍籍。如《四元玉鑑》、《楊輝算法》等都是在《四庫》成書後才由阮元收集到的。又如清康熙時欽天監監正、著名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明安圖有關三角函數冪級展開式的數學成就當時已為人所知,而作為天文算學纂修兼分校官的陳際新,既是明安圖的得意弟子,又曾直接參與整理編成明安圖的數學名著《割圓密率捷法》,可《四庫》也未收錄該書。還有一些科技著作很可能是因為政治原因而未收錄。如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是一部關於中國古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百科全書,其內容幾乎涉及當時社會的全部生產領域,但也不見於《四庫》,其原因就很可能是因為宋應星有反清思想,其兄又殉明自盡,所以被排斥在《四庫》之外。
《四庫》所收科技文獻都有或簡或繁的書目提要,但《四庫》書目達一萬餘種,卷帙浩繁,四庫館臣雖多飽學之士也難以仔細研究,因而書目提要紕繆疏漏之處亦復不少。如戴震輯錄的《九章算術》,其功績在於完整地恢復了這部數學經典著作的全貌,其校正的文字也不在少數,但也有師心自用、以意擅改而改錯了的文字。不過,各書提要中存在的種種缺陷也為進一步整理和研究這些歷史文獻提供了許多值得深入研討的課題。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就是學界公認的重要成果。
《四庫全書》中的科技文獻,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古代數千年來豐富多彩的科技文明。這些珍貴的科技文獻不僅對於保存、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深入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而且有些文獻如農書、醫書、動植物譜錄、地理方面的著作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這是前人傳留下來的一份極其寶貴的科技文化遺產,值得我們珍惜。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中國數學家圓周率 在 MR. SH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喜歡的人記得訂閱~按讚~分享 講義可以由下列粉絲團下載
沈老師全系列連結:
1.沈老師系列1:看數學史學數學 https://www.facebook.com/mathteachershen.tw/
2.沈老師系列2:從生活中學數學 https://www.facebook.com/沈老師系列2從生活中學數學-168331867170490/
3.沈老師系列3:從試題中學數學
https://www.facebook.com/沈老師系列3從定義中學數學-104011327950371/
中國數學家圓周率 在 David Y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次開始講一啲近代科學家,包括古中國數學家祖沖之同埋著名嘅哥白尼。
***多謝朋友 Lawrence 同 Tom Chui 補充:
1. 「冪」既讀音係「覓」;
2. 祖沖之個仔係讀祖「圈」;
3. 中國第一個發現歲差既係東晋(南朝之前)既虞喜,不過仍然畀希臘既Hipparchus遲咗四百幾年。雖然祖沖之唔係中國第一個發現歲差既人,但的確係第一個將歲差引入曆法(大明曆)既人。
4. 密率355/113係所有分母細過33 102既分數中,最接近圓周率既。355/113之後係52 163/16 604同埋103 993/33 102。
中國數學家圓周率 在 Musk will terminate the acquisition plan. also caused these 的必吃
【中國數學家– 祖沖之】 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小學教育榮譽學士- 數學中學教育榮譽學士- 數學大家都應該知道圓周率(π) 是計算圓面積的關鍵值。原來早在算盤都還未被發明 ... ... <看更多>
中國數學家圓周率 在 祖冲之,中国古代的顶级数学家,凭一人之力将“圆周率”精算到 ... 的必吃
祖冲之, 中国 古代的顶级 数学家 ,凭一人之力将“ 圆周率 ”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天才简史】大家好,这里是【天才简史】带大家走进那些天才的世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