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己事務 》公視法再不修,董事只能找「神主牌」❓
▍完整節目|https://youtu.be/thKFC9ariyY
▍Podcast|https://link.chtbl.com/ptstalk-2021-09-22
文化部拋出要修 #公視法,除了鬆綁法定預算外,#下修董事門檻 與 #指定董事長 都成為爭議焦點,有學者批評,這將毀壞公視獨立性,但公視董事難產問題,卻也亟待解決。
❓ 四個數字看懂,為何公視「家裡沒大人」?👉https://bit.ly/3EIiOwd
延任近兩年的現任董事、卓新獎基金會執行長 #邱家宜 來到有話,坦言現行董事選任體制早已「走不下去」,也向政府疾呼,應該放下政治企圖,嚴肅面對公視發展。曾經擔任審查委員的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 #莊伯仲 也認為,董事門檻必須修改,但應檢討文化部的政策溝通和法案措辭引發爭議。
.
.
.
👤莊伯仲:
我擔任過第五屆公視董監事的審查委員,那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
我必須說,當時是一個很不愉快的回憶。我可以這樣為這段回憶下個註解:我擋你,你卡我,冤冤相報。
▍超高門檻,也選不出更好的董事
目前公視董事產生的機制很理想化,只要在野黨掌握關鍵少數,就可以卡死,換人執政的時候,又換成另一方來卡。因此,基本上,我支持文化部的草案下修門檻。
只是我很納悶,二十年前支持《公視法》的學者和民代,今天在哪裡?事實上,行政院長 #蘇貞昌、駐日代表 #謝長廷,都是當時在立法院支持法案的立委。然而我認為,當時的立法設計是不食人間煙火。
有一票人反對降低門檻,認為過去幾年,即便辛苦一番,也還是選出董事,表示只是提名人選不夠好,才無法通過 #四分之三門檻。然而,因為人選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刷掉,政府最後常只能提出一些「神主牌」,好讓人不敢刪。
例如五月天的 #阿信、#施振榮 董事長,還有 #童子賢 等人──他們當然都是社會賢達,可是他們懂公共電視嗎?而且公視董事是無給職,在有本業的情況下,他們除了開會共襄盛舉,能夠真正參與多少?
因此,如果門檻再不修改,接下來恐怕只能請出證嚴上人、星雲大師或是林義雄這種等級的人了──即便他們被選上,能不能對公視發展有所幫助,也要打個問號。文化部有勇氣來面對問題、予以解套,值得肯定,因為公視不能再空轉下去。
▍「指定董事長」風波,缺乏政策溝通
但是我也要譴責文化部,草案過程太過粗糙,幕僚工作不足。
文化部草案用「#指定」董事長,引起很多反感。但事實上他也要經過三分之二的審查,根本和提名董事是同一回事,沒有那麼可怕。因此,法案條文應該寫成「提名董事時,一併提名董事長」,大家心裡就舒服很多。畢竟在民主時代,「指定」聽起來總有威權意味。
文化部的修法草案,也是公布在網站上、新聞報導後,我們才知道的。文化部在公共政策的形成過程,有沒有廣徵民意?文化部長是否投書媒體、下廣告或接受聯訪,來說明目前的困難?條文有沒有找產、官、學界舉辦座談,或是從焦點團體凝聚意見?好像都沒有,突然就蹦出來了。
此外,我認為另一亂源是審查委員的組成方式。我不是針對審查委員本人,但委員會以 #政黨比例 組成,誰在立法院席次多,就可以推派更多代表,這就注定無法與政治干預脫鉤,董事審查將永無寧日。如果日後維持這種組成方式,我對後續發展不樂觀。或許可以思考由政黨比例佔其中一半,另一半由民間團體組成,會比較多元。
---我是分隔線---
👤邱家宜:
▍指明董事長,也是公眾監督?
在這次《公視法》修法的藍圖中,攻擊的矛頭看起來都指向「董事長產生機制」的部分。但是在我看來,這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董事長的產生,雖然過去是董事互選,但坦白講,大家在拿到董事名單的時候,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董事長人選放在哪裡。也因此,過去在互相政治杯葛的時候,只要看到像是董事長的候選人,就會馬上被砍掉。
董事名單應該是一個整體治理的團隊,包含各種不同角色的人,但在這樣的結果之下,總是無法作為一個團隊被呈現。這是過去經常發生的事。
因此,未來如果董事長人選「提前曝光」,大家提前聚焦,讓候選人在審議階段,就以董事長被提名人的身分接受檢視,這反而有利於領導者的問責,其實並沒有不好。因為社會大眾較難理解,所以很容易被導向說這是「#政治干預」,畢竟董事長是最明顯的指標。但這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
最急切的,仍是董事審查門檻的下降,以及預算的鬆綁。要不然,公視其實已經走不下去了。
▍下修門檻,仍是嚴格審查
公視已經沒辦法在這個體制中走下去了。因為在台灣當下的政治品質和文化之下,這是一個行不通的體制,已經有很多例子告訴我們,我們將會被這個制度玩死。
公視每一次董事換屆的時候,都要卡一段時間──我們這屆還不是最久的,第四屆換第五屆董事的時候,甚至卡了將近三年。往事不堪回首,簡直是公視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我不知道,我們會不會變成「次黑暗」的一頁?
事實上,將審查委員「四分之三」門檻調降為「#三分之二」,也還是很難通過的。以現況來講,綠營推薦有八席審查委員,要達到三分之二,至少還要再兩票。這也並不是很容易的。
三分之二同樣是高門檻──這是政治現實。我們不能夠假裝政治現實不存在,但我們同樣也該從良善、向上提升的角度,去思考能夠帶公視走上國際舞台、讓大家服氣的人選。台灣難道沒有這樣的人?我不相信。只是執政者要沒有私心,不要把公視董事提名當作「分封諸侯」,而在野黨則要能以大局為重。
▍政黨不青睞,永遠長不大?
政府也不該讓公視永遠長不大,然後放在一邊不理。公視產出優質內容,培養演員、導演、技術人才、新聞記者,記錄台灣的自然、人文,也肩負少數族群語言文化保存,維護兒少、聽障者的權益,近年又為東南亞移民製作母語新聞……。
但公視預算卻因種種政治因素,和早年規畫的 60 億樓地板相差很遠,為什麼?因為公視要「獨立於政治之外」。
「公共電視」是一個好東西。就像便宜又好的公立教育體系、全民享有的健保,這些都是台灣的好東西,而且不是市場能夠給你的,好的媒體內容也一樣。不是商業的東西不好,但是它要將本求利、它有各種的誘惑和考量,必須要有一個基於公共價值的體系去平衡它。這不是反對自由市場,而是不能只有自由市場。
這在全世界社會發展都很清楚,不只是學理,也是常識。我也要鄭重呼籲政界和社會大眾,嚴肅看待公視的發展。不應該成為了多數黨,就總想著要「整碗捧去」,更不應該為了對付政敵,就要把什麼好東西全部砸爛。
大家還記得 #宇昌案 嗎?,因為選舉的相互陷害,讓台灣的生技產業延宕了好多年,許多人都視為慘痛經驗。難道我們要再讓一個台灣的好東西,成為政治鬥爭延伸的犧牲品嗎?那會是非常讓人痛心疾首的。
整理|汪彥成
設計|蔡欣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金星女神伊斯塔的夏日裝扮。 被夏日祭典這個人們狂熱......和信仰心的體現所打動,舉辦了這一大盛會。 正可謂是女神中的女神 同時,也是駕駛著裝飾成現代風格的天舟瑪安娜, 輕盈痛快地揮動身體,成了個功夫系女神。 “大家玩的開心嗎~~!?最棒了~~? 嗯嗯,多好啊多好啊! 就再多努力一點,一起衝破極...
不食人間煙火反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幾乎鮮有人關注原住民命運的時代,黃明川拍了《西部來的人》(1990);在美化軍旅生活的軍教片大行其道的時代,黃明川拍了《寶島大夢》(1993);在拆除威權銅像仍不算上主流議題的時代,黃明川拍了《破輪胎》(1999)。上述三部作品後來並稱「神話三部曲」。
.
黃明川導演從來不是一個身在主流體系的創作者,但卻一向秉持著土法煉鋼的精神,一再堅持獨立創作,在外圍、邊緣佔有一席之地。事實證明,當我們現在回頭去看,便會意識到他的一部作品都走在問世時代的前面。從來不受商業、觀眾喜好束縛的創作精神,也一直延續至今。甚至到後來以他以策展人身分籌劃的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一樣不被納入主流視野。
.
當現在大家在喊本土意識的時候,其新作《波濤最深處》(2020)不受疆域拘束,關照的對象是東南亞、南亞的女性詩人的詩與她們族群的命運。導演親赴菲律賓、印度、斯里蘭卡等地實地拍攝,片中也訪問了台灣早期的婦女運動領導人、詩人李元貞等人。這個視野乍看之下會讓人覺得有些混淆,但或許癥結點也在於我們有時太迷信一個脈絡性的敘事,但在導演的觀點來看,這樣的編排,或許反而是超脫了族群的桎梏,回歸到對女性共同的命運地注視。
.
除了看詩,也看每個詩人如何去談她們對自己所處的社會的體悟。從中看到的未必是真理,有時可以看到詩人的不食人間煙火、居高臨下的傲慢,也可以看到一個詩人可能是如何在商業社會利用文青外衣換得社會地位。但導演不予以過多的評判,而是以詩為主角,讓觀者去體會語言的韻律與力量,自己從作品本身去尋得一個感受。
.
市場對詩人從不感興趣,以東南亞與南亞為背景的作品也向來不賣座。是呀,如果凡事皆以商業為首要考量,觀眾恐怕不會有機會看見這部作品。我想這部片光是得以登上院線,其實已經傳遞了一種真切而不屈的訊息。
#波濤最深處 #黃明川 佳映娛樂 Joint Entertainment
不食人間煙火反義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話說回來,也不能怪蘇貞昌不食人間煙火,對於買漫畫、買牛肉麵都能打統編核銷報帳的政府高官而言,他們或許很難理解,升斗小民的現金跟他們的現金意義不一樣。>
不顧外界反對,行政院長蘇貞昌執意發放5倍券,他一再強調擔心發現金大家會拿去存,這聽在已快被現實壓垮的民眾耳裡,實在很刺耳。蘇揆久居廟堂,吃米不知米價,5千元對一般家庭來說,根本沒兩天就花完,生吃都不夠還曬乾。後來有人終於突破盲點,因為他們買東西都能打統編報帳,不用花到自己的錢,才會誤以為大家拿到錢都會存起來。
為了強化5倍券的發放合理性,蘇內閣一再吹噓去年3倍券的效益,但事實上,去年3倍券對台灣經濟成長貢獻僅0.09%,審計部報告就明白打臉,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僅以假設每人平均消費金額為5800元,推估能創造1352億元消費效益,完全沒有資料可以佐證。 而負責振興券業務的國發會委外報告也得出相似的結論,亦稱3倍券缺乏消費端調查資料,各通路、類別、消費品項占品無從得知。說穿了,一切效益都是政府自己說了算。
【重磅快評】「有政府打統編」才會擔心發現金被存起來
https://udn.com/news/story/11091/5661665
不食人間煙火反義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金星女神伊斯塔的夏日裝扮。
被夏日祭典這個人們狂熱......和信仰心的體現所打動,舉辦了這一大盛會。
正可謂是女神中的女神
同時,也是駕駛著裝飾成現代風格的天舟瑪安娜,
輕盈痛快地揮動身體,成了個功夫系女神。
“大家玩的開心嗎~~!?最棒了~~?
嗯嗯,多好啊多好啊!
就再多努力一點,一起衝破極限吧! ”
就像這樣,可愛又大方的祝福著聚集在會場上所有的人,簡直可謂之“女神中的女神”。
她那笑容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呢?答案自有分曉。
身高/體重:159cm·47kg
出典: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神話
地域:美索不達米亞
屬性:秩序·善
性別:女
和以前一樣,她還是那位輕盈飄蕩不食人間煙火的女神。據說她浴衣下面穿的是白色開高衩的泳衣。
自由奔放,優雅大膽,並且殘酷的女神伊斯塔
換上現代服飾之後,作為女神的孤高氣質以及讓人畏懼的感覺稍微緩和了一點。活潑開朗和寬容的感覺比平常多了一些,變得更加友善。
貴為一名女神,修習一兩招格鬥術防身可謂正常不過……當然,沒有這種道理。
伊斯塔身手能夠如此敏捷,是因為她所依附的這具肉體,曾經刻苦修煉過魔術與格鬥術。
肉體所修得的功夫加上伊斯塔的個人風格,就鑄造了她這次的戰鬥模式。
“烏魯克的藝術!那種玩意搞笑的吧?”
這是在金字形神塔上曬日光浴的某位王如此評論道。
“神峰旋天明星之虹”
等級:EX 種類:對人寶具 範圍:0-? ?
Sinbou meguru myojyou no niji
An Gal Tā Seven Colours
由於瑪安娜成了現代風的坐騎,真名也轉變成現代風——即盡情享受夏日風情的風格。
伊斯塔坐上瑪安娜機車,到地球上各種名勝景地觀光而讓心情好起來,讓自己快樂的心情轉換成魔力,再撒在地面上,是個如此運作的彩虹寶具。
華麗裝扮的那份美,也與魔力一起化作耀眼繁星掉落在地上,給予敵人傷害。本人雖然是超開心超爽快,但是地上的人可就要受苦了。
○騎乘:EX
駕馭天舟瑪安娜的伊斯塔所持有之騎乘技能,與人類相比有著次元級別上的差別,完全是另一個等級。當然,這“另一個等級”不僅僅是比人類“更熟練、更快”,簡單來說是“各種方面來說都更厲害”。可謂是個連時間空間之類都不用在意的烏魯克式飆車大法。
○光輝水之衣:A
把大王冠換成泳裝的技能。大王冠只對伊斯塔本人起作用,但這個技能可以影響隊伍全員,範圍擴大的代價是其效果降低。
○夏日破壞者! :A
(在各種意義上)破壞夏日的女神。
“女神轉生”的弱化版本。
Archer職階的伊斯塔使用的弓,是取自天舟瑪安娜的船頭部分
而這次的機車,是伊斯塔取天舟的“櫂”,再把它變成乘坐工具而成。這機車雖然外表與現代的機車無異,但裡頭有著女神級別的性能,所以飛天和空間轉移什麼的也是理所當然。
雖然有個神秘生物在伊斯塔腳邊悉悉索索的活動,但關於這生物的詳細,伊斯塔始終都是“無可奉告”的態度。
她對拯救了烏魯克的Master抱著“將來能成為有希望的勇者”的期待,但她有時會歪著頭想“為什麼這種平凡貨色會做得了勇者呢?”而把他/她當作是個不可思議的人類。這次伊斯塔看中他/她(為眾英靈信賴而得)的人望,雇了Master做伊斯塔盃的工作人員,但......?
她到底知不知道“反省”兩個字怎麼寫的呢?
夏日的祭典——伊斯塔杯
其實是為了讓伊斯塔擁有的使魔•天之公牛Gugalanna復活的大儀式。
在襲擊美索不達米亞世界的災難降臨之日,失去了Gugalanna,丟盡了臉的伊斯塔,大概在虎視眈眈的等待著復仇的時刻吧。
然後,她報仇計劃誕下的結果就是這次活動發生了的事。不得不重申一次“反省”二字她到底會不會寫呢?
女神伊斯塔偷偷從巴比倫的寶庫裡借了件祭祀用的道具,把它變成聖杯,然後用聖杯的力量在康諾特鋪上金星的材質,再請強大的英靈們為大地獻上衷心的感謝(進行競速比賽),繼而達到她再做一頭Gugalanna的目標。
她蓋了伊斯塔神殿作為巨大的魔力資源聚集回路也是整個計劃的其中一環。伊斯塔QPS(Quantum Piece•Power•System)是一個吸收人們以及英靈們大量的魔力,然後收為己物夢靨般的吸金裝置。QP收集得越多,伊斯塔的神格就會越升越高。論她的所作所為,真的不可不稱之為“邪神中的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