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轉會是什麼機關?(維基百科介紹如下)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是中華民國行政院屬下任務型編制的二級獨立機關,負責有關轉型正義的事項。其依《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授權成立,主要針對過去的威權主義統治時期,規劃和推動還原歷史真相、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公、促進社會和解、不當黨產的處理及運用等工作。
2017年12月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到了2018年5月31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
.
#促轉會 #延長促轉會任期 #楊翠
.
#CNEWS匯流新聞網 按個讚!分享好文章!
★更多新聞看這裡:https://cnews.com.tw/
不當 黨 產 處理 委員會 二級 機關 在 Newtalk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張文隆觀點》不公開線民身分如何「還原歷史真相 並促進社會和解」?
不當 黨 產 處理 委員會 二級 機關 在 尤美女立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解嚴以來已三十年,第一次政黨輪替至今也已十六年,但是我們的轉型正義工作一直未能有深刻推展,甚至還有人認為「台灣沒有威權時代,怎麼會有轉型問題?」 事實上,自民國34年至民國81年離島宣告解嚴,這近半個世紀的戒嚴時期,威權體制的日常性,確實對於台灣社會的發展有深刻的影響,直到今天。
轉型正義是我們的未竟之業,因為未竟,所以社會處於遺忘與無知。我們可能知道許多人的名姓,卻不知道這些人的具體作為,不知道該如何理解他們當年的作為,也無從理解當年統治體制的多層次面貌。這樣的狀態,讓我們無法修補系統與制度暴力所造成的傷痕,更遑論避免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
今天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行政院將設置二級獨立機關「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負責規劃、推動「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不當黨產之處理及運用」及其他轉型正義事項,同時也樹立了未來各個面向工作的重要原則。
其中「平復司法不法」的規定,可說是台灣民主化以來的轉型正義里程碑。威權統治時期的戒嚴體制,製造出許多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侵害公平審判原則所追訴或審判的刑事案件,剝奪了上萬人的生命與青春;而執政者在解嚴前通過國家安全法第九條第二款,更剝奪了曾遭受不當審判的受難者向法院上訴的機會,讓許多受難者直到離世,都還背著被國家安上的罪名,即使我們國家已經發給他們「名譽回復證書」,但他們仍得揹著罪名入土。
我們放眼鄰國,和台灣民主化進程高度相似的韓國,近日南韓檢察總長為檢方過去在軍事獨裁時期迫害政治異議人士、危害人權的作為公開道歉,承認檢方當時並未恪守法律程序、維護人權 ;近年來,韓國法院也在政治迫害案件時隔數十年後,重新審查數起事件,將受到政權剝奪生命、侵害人權的人民改判無罪 。韓國司法體系的持續反省,凸顯出平復司法不法、戒嚴時期法律體制的責任釐清,對於轉型正義來說,是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對此,促轉條例就過去曾經依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與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等規定,而獲得賠償、補償或回復受損權利的受難者,直接透過立法來撤銷罪名,還給受難者清白之身。此外,也排除國家安全法第九條的規定,讓轉型正義平復司法不法的工作可以擺脫國安法的威權遺毒,得以真正展開。
在解嚴三十年的此刻,我們必須從整體的觀點出發,將轉型正義當作一個重要的社會民主工程來處理;我們必須回到我們的社會脈絡中,面對我們「應該如何處理」的問題,並提出適合我們社會的、整體且全面性的轉型正義處理模式。台灣已經累積了數千本書籍及學術論著,2015年民間也出版了《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台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都是促轉會成立之後,各項工作推展的重要基礎。
這很可能是台灣僅有一次的轉型正義契機,我們期許在促轉條例的整體盤整思考下,進入而立之年的台灣民主,能夠更勇敢面對過去、走向不惑;也期待在促轉條例通過之後,我和民間團體推動多年的政治檔案法能夠盡速到位,讓政治檔案能夠作為基石,支撐起轉型正義的社會民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