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便秘、愛吃辣食物、舉重、孕婦也可能得痔瘡?!🙀🙀
痔瘡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疾病之一,四個人中就可能有三個人有過痔瘡
痔瘡發作時常讓病人痛到beh tahan、坐立不安,屁股好像有針那樣,根本坐不下,甚至影響日常工作與作息
每一次instagram的QnA,也一定會有人問關於痔瘡問題
那到底什麼是痔瘡?怎樣改善/解決?
.
.
.
➡️痔瘡通常稱為「肛門和直腸的靜脈曲張」
就是指肛門和直腸下段內部還有周圍的血管發生不正常的擴張和膨脹,
導致充血血管及肌肉纖維破裂,就會形成痔瘡。
➡️因為肛門和直腸位於人體的下半部,血液回流本來就不容易,這種狀況更容易發生在久站、久坐的人身上
長時間累積的壓力可能造成血液回流不足的情況,就會導致痔瘡充血
.
.
.
❓怎樣分類痔瘡❓
在肛門部位有一個稱為「齒狀線」(Dentate Line)的構造,
在這個線以上的痔瘡成為內痔,而生長在線以下的稱作外痔
.
.
➡️內痔
早期症狀以排便或便後出血為主,晚期可能因痔瘡體積慢慢變大,排便時會被推出肛門外(脫出)
.
.
⚠️內痔也有嚴重度分級⚠️
1⃣️第一級:排便時可能出現少量出血,也可能會覺得搔癢感也有分泌物,痔瘡沒有脫出肛門。
2⃣️第二級:除了會出血外,排便時痔瘡會脫出肛門,但排便後會自動縮回。
3⃣️第三級:痔瘡持續增大,排便脫出肛門後,必須用手將痔瘡推回肛門。
4⃣️第四級:痔瘡大到無法推入肛門,並且會伴隨著劇痛,甚至爆裂流血。痔瘡長在肛門四周,由於與衣服及皮膚摩擦而產生劇烈疼痛。無論站、走動、躺著都會痛,影響日常生活。
.
.
.
➡️外痔
形狀較不規則而且也不容易出血,時常會以疼痛腫脹、搔癢、異物感為主要的症狀,而疼痛及搔癢感比較為明顯的症狀。
.
.
.
⚠️誰比較容易得到痔瘡?痔瘡的高危險群⚠️
1. 平時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造就疾病的原因
2. 熬夜、作息不正常
3. 便祕、腹瀉,不良的排便習慣
4. 纖維和水分攝取不足
5. 愛吃辛辣食物
6. 久站、久坐、懷孕,使腹部壓力增加
7. 家族有痔瘡的歷史(有家人得過痔瘡)
8. 酗酒的病人
9. 時常搬運重物的人或者練舉重的運動人士也是痔瘡好發人群之一
(由於在舉重時會增加肛門內壁的靜脈壓力,當靜脈被長期施壓,就會變成內痔,情況惡化的話還可能變成外痔)
.
.
.
⚠️痔瘡的症狀⚠️
➡️排便時出現鮮紅色的血
➡️肛門有腫大的異物感
➡️動肛門時會痛或者持續性的疼痛
➡️搔癢感、灼熱感
➡️有塊狀的物體從肛門脫出來
.
.
.
🩸預防痔瘡方法🩸
🚫避免久站、久坐
🚫避免排便時間過久:一般排便時間建議不要超過5分鐘,所以不要帶手機或書籍進廁所,以免分散注意力而延長大便的時間,肛門壓力增加,更容易引發痔瘡。
🚫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大便時大不出的話也不要硬硬去擠出來,會造成肛門受損,有便意才上廁所
🚫保持肛門清潔與乾燥,便後可用清水沖洗肛門
🚫避免熬夜,以及飲酒或辛辣類等刺激的食物
🚫足夠的飲水量,正常人一天需要喝至少1.5升的水,可以軟化糞便更容易排除,也可以預防便秘
🚫多吃高纖蔬果,可以使大便鬆軟,預防便秘
🚫多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如果是練舉重的人,運動時需要注意調整姿勢來減少下半身的壓力
🚫孕婦因為嬰兒的重量壓迫肛門的血管,所以是無可避免的,孕婦可以練習放鬆緊繃的肌肉、骨盆,血管也會一起放鬆,來預防痔瘡
.
.
💊痔瘡治療方法💊
➡️依據每個病患的痔瘡程度不同,醫生會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
1️⃣用藥:
痔瘡如果尺寸小的話,一般都無痛無癢,可以靠定時服用、塗抹藥物治療/減少疼痛感、消炎,也或者會搭配一些瀉藥來軟化糞便,幫助排便(這些藥物可以去詢問pharmacy)
2️⃣浸泡溫水/冰塊:
把屁屁浸泡在溫水可以促進肛門周圍血液循環,減輕壓力、減少疼痛。方法是以臉盆或容器裝水,使整個屁屁泡入水中,水溫約40度,每次浸泡10分鐘,每日約3-4次。而冰塊可以減少痛楚感
3️⃣橡膠圈結扎Rubber Band Ligation
透過橡膠圈結扎痔瘡,阻止供血讓它萎縮,幾天後痔瘡就會自然脫落,跟著糞便排出體外。適用於第一、第二期、第三期的痔瘡患者
4️⃣痔瘡環狀切除手術Stapled Haemorrhoidopexy
就像訂書機的原理,在痔瘡根部訂起來,然後把痔瘡和部分肛門內的組織切掉
5️⃣痔動脈結扎Hemorrhoidal Artery Ligation
這是一項微創治療,縫合所有供應痔瘡吸收血液的動脈來切掉痔瘡
6️⃣紅外線治療Infrared Coagulation
通常用於第一/第二期患者,用紅外線造成痔瘡的組織壞死
7️⃣傳統痔瘡切除手術
第四級的痔瘡必須使用傳統手術刀,將脫出來在肛門外的痔瘡完全切除
除此之外,不同醫院也提供不同的痔瘡手術,所以一些其他的手術,更詳細的手術資料可以詢問相關醫院
.
.
.
🥶那⋯⋯痔瘡治療後還會回來嗎❓❗️
➡️痔瘡還是有可能在接受切除手術後的半年或一年後復發
因此,如果曾經患上痔瘡的人,都真的必須改善生活習慣來減低復發的機率❗️
.
.
🔹Instagram:
lyhuylau
https://www.instagram.com/lyhuylau/
🔹Ly Huy The Pharmacist 藥劑師不只是會派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nnyBdOxpnDLcTWsYk86V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彼得爸與蘇珊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AZvZXq 更多彼得爸與蘇珊媽育兒日記⬇︎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6f_wRUZBEAP5vb3GqzScHbPJ-xTLNUB 追蹤我們⬇︎ instagram☛https://www....
不正常出血鮮紅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因應疫情升溫,很多孕婦為減少進出醫療場所,詢問我是否一定每次產檢都要去。也有上一胎在歐美產檢的媽媽,好奇為何台灣產檢次數多國外接近一倍,到底該做幾次才對?
其實,關於孕期應該產檢幾次各國婦產科醫學會並無共識,因為這個問題不單純是醫學考量,還涉及各國民情、公共衛生政策,以及醫療資源是否充足。但我一直認為產檢次數不能和母嬰照顧品質劃上等號,關鍵應該重要檢查不能遺漏,且讓孕婦充分了解各種茲炫。以下我就單純以醫療實務面思考,歸納出「必做」的產檢提供給媽媽們參考
1.懷孕初期:驗出兩條線後,不用立刻去診所確認。
當月經延遲、懷疑懷孕時,只要用驗孕棒測試出兩條線,就代表你懷孕了。很多人會特地去診所再確認一次,其實並不需要,因為醫師用的驗孕試紙也沒有比較準。
如果沒有出血合併腹痛,我會建議第一次的產檢可等到驗孕發現懷孕後的二~三週,也就是第7-8週、懷孕兩個月左右時。這時的檢查最主要的目的是透過超音波確認著床位置、排除是否為子宮外孕,並確認胚胎的心跳。
2.懷孕中期:評估胎兒染色體、胎盤功能與器官異常風險的評估
接下來可在12週時去做幾項重要的產檢。包括國健署提供的產檢:貧血、B型肝炎帶原、梅毒愛滋病,以及自費項目如初期唐氏症與子癲前症篩檢可評估胎兒染色體異常、胎盤功能差的風險,這些都可在12週時一次完成。
若有需要做羊膜穿刺,16週就可再安排一次產檢。
接下來兩個月,如果要去產檢,則應該是用來安排高層次超音波與妊娠糖尿病檢測。前者可檢查胎兒重要器官(心臟、腦部、內臟、五官)的發育,若有異常可和醫師討論是否考慮終止懷孕或是需轉診去有小兒外科、小兒心臟科的醫學中心追蹤。後者則是藉由檢測血糖評估媽媽飲食狀況,避免高血糖造成巨嬰、提高早產風險的機率。
3.懷孕後期:確認生產方式、胎兒成長曲線
若中間都沒有特殊狀況,就是等32-35週時藉由超音波確認胎位,同時確認胎兒腦部與骨頭之發育。並進行乙型鏈球菌採檢。最後就可等到38週時,目的是與醫師討論生產計畫、確認生產方式。醫師會監測孕婦血壓、超音波來評估胎位和體重、綁胎兒監視器確認胎盤功能及宮縮狀況,綜合評估是否適合自然產。
以上是針對低風險的一般孕婦,若是已被診斷胎盤功能不良、胎兒生長遲滯,子癲前症、子宮頸閉鎖不全或有重大內科疾病的孕婦,產檢次數就得個案調整,有些狀況甚至需要一週看一次。
*產檢越多次胎兒不必然越健康
講到這一定會有人好奇,產檢那麼少次、照音波次數也變少,那該如何追蹤胎兒健康呢?
必須澄清,其實確定心跳後,除了初期唐氏症篩檢、高層次超音波,及八個月時確認胎兒體重胎位外,就算每月產檢也不需要每次都照超音波。因為重要器官的發育已經在高層次超音波時確認,其他次的超音波檢查並沒有很大的臨床意義,主要是為了讓爸媽可以藉由寶寶的影像增加親子連結感。
那胎兒體重呢?其實懷孕30週前除非胎盤功能異常,胎兒體重差距都很小,又有量測誤差,預估體重的意義也不大。且但其實30週後就算落後或超前平均值,也不會影響胎兒健康,更何況胎兒的體重也不是靠孕期飲食或任何外力就能輕易改變。
**三個月前少量出血、生理性宮縮不必急著就醫
也有媽媽詢問,那最近如果遇到出血、宮縮或是胎動減少,到底要不要就醫呢?不管有沒有疫情,其實答案類似:
出血以週數來區分,因未滿三個月約有四成孕婦會出現著床性出血,若量不多、呈咖啡色,未必需要就醫。我也要重申,這個階段就醫主要是為了安心,不太會影響結果,沒有所謂延誤就醫的問題。好比曾有懷孕九週的女生半夜有點狀出血,隔天看門發現胚胎萎縮沒有心跳非常內疚,但即使出血當下她就衝來急診,也無法讓萎縮的胚胎重新發育,大可不必自責。超過三個月,著床性出血比例慢慢下降,這時若有鮮紅色、頻繁出血甚至合併腹痛,為了排除子宮頸閉鎖不全、子宮頸息肉,則需立即就醫。
至於宮縮,有時可能因血液循環變差、身體缺水導致,如沒有規律且沒合併腹痛,可先補充水分、躺床休息,改善後就無需就醫。再來就是,懷孕六個月前本來就未必會有胎動,尤其是當天氣冷或媽媽較疲勞時,胎動更不明顯實屬正常。除非懷孕週數已經超過六個月,進食搖晃後肚子後,胎動都還不明顯才需要回診確認狀況。
前陣子為了改善少子化,政府主張增加產檢補助次數讓媽媽能放心懷孕,雖說立意良善,但我卻認為產檢次數和媽媽的安心感未必成正比,很多媽媽甚至和我反應,每次產檢聽到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吃,又被念體重增加太多,胎兒小了一百克,越看越焦慮。
相反的,也有媽媽表示非常期待產檢,看到醫師的臉就感到無比安心,聽到胎兒的心跳,和醫師的一句「都沒問題」就無比療癒。因此要讓女生更放心懷孕做一個「不焦慮」孕婦,與其一昧增加產檢次數,倒不如思索如何促進醫病溝通互信,把產前衛教做得更確實才是更根本的作法。
不正常出血鮮紅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謝謝你選擇我做你的媽媽》
最近在看台劇《未來媽媽》,劇中郭書瑤飾演一位期待寶寶到來的懷孕母親,在醫院工作時,為了保護一位病人時,被另外一位病人推倒,滾下樓梯,最終流產,強迫跟寶寶說再見.....
這一段,讓我想起六年前,我在婦產科當住院醫師時,我的指導主治醫師也經歷過類似的事件。
#終於懷孕了
我當時的指導主治醫師是一位溫柔氣質又內斂的醫師,姓陳,38歲,和她的內科醫師的老公結婚超過五年,五年來怎麼努力算日子,都沒有懷孕,可能是因為夫妻工作都太忙,需要常常值班。在兩夫妻將近四十歲,為了拼小孩,兩人都放了十二天的假,到馬爾地夫渡假,那一次之後,陳醫師好不容易終於懷上了.....
#天使寶寶
我到婦產科學習的時候,陳醫師已懷孕五個月,肚子明顯突起,有時開會到一半時,陳醫師會因為寶寶初來的胎動,說話突然停住;她的臉上總是滿滿幸福的微笑,產檢一切都很順利,寶寶發展都很正常。
有一次陳醫師要示範如何產檢,她拉起自己的上衣,向肚皮裡的寶寶照超音波,她說:「學妹妳看,這是小寶寶的心臟、身體、小手和小腳,他現在在翻身,妳看,他對著我們打招呼耶!」
#為什麼醫師需要睡醫院?
我們住院醫師平均三天就會留院值班,而因為醫院婦產科醫師人力不足,主治醫師也是平均四天左右就要值班一次。值班,意思是指那天上完班的五點以後,繼續留在醫院,照顧住院的病人、急診照會,或緊急開刀,而值班值到隔天早上的八點,接著不是回家睡覺,而是繼續待在醫院正常上班,直到傍晚五六點,事情做完才能回家,所以醫師值班,是指在醫院待36小時以上。
在醫學中心,半夜有急診緊急會診、急開刀,比例相對高,所以值班的陳醫師,平均一個禮拜,至少有兩天是休息不足的狀態,而她門診照顧的產婦半夜生產,陳醫師還是得親自來醫院幫她們接生。
#流血的夜晚
那一天我和陳醫師一起值班,下午一台刀,陳醫師忙到晚上七點才結束,走出手術室,有兩位產婦被推進待產區,準備生產。陳醫師的手機響不停,是急診會診和病房通知有新入院的病人......
我們一路忙到半夜1:30 ,陳醫師才拿起冷掉的晚餐,吃了一口,她就累到直接趴在護理站會議室的桌子上睡著。半夜2點43分,我和陳醫師的手機同時響起,病房住院的一位病人,因癌症術大出血,合併嚴重心律不整,陷入意識昏迷不清,當我們趕到病房時,病人心臟奏停.....我們兩位輪流開始做心肺復甦術,因為陳醫師的肚子會卡到病人床緣的鐵欄杆,所以她就跳到病床上,跪在病人旁實行壓胸。醫院廣播了「5樓婦產科病房999」(999指的是:某病人病危需要急救,通知全醫院的醫師來處理和輪流心肺復甦術),在其他醫師來到以前,這位病人已經被推到開刀房,在移轉病床的過程,陳醫師全程跪在病人床上施行急救,而我在病人的頭側維持呼吸道通氣。當五位值班醫師趕到婦產科開刀房,接手心肺復甦術時,陳醫師已經穿上手術衣,在病人的肚子上消毒、劃刀.....但整個腹腔內盡是血肉模糊,我們拿器械移除血液的速度,遠小於血管滲出血水速度,在來不及找到出血點時,病人因為急救無效,宣告死亡⋯⋯
#寶寶對不起
陳醫師走出手術室向家屬解釋病情時,才有人注意到陳醫師在手術衣裡兩條鮮紅的腿,那不是病人的血,而是陳醫師褲子裡流出來的血......
「陳醫師!妳出血了!」護理師焦急地說,
「等等,我先處理完這位病人的後續....」陳醫師回答.....
剛解釋完病情,陳醫師突然感到暈眩無力,蹲了下來,鮮血從下體流出沒有停止⋯⋯在另外一位婦產科主治醫師,正在從家裡趕到醫院的路上,陳醫師因為失血過多而暈了過去........
「寶寶來不及救回來.......對不起」
趕來的婦產科醫師,對著躺在病床上的陳醫師說........
#謝謝你們的安慰
陳醫師後來在醫院住院了三天,事發的隔天,她穿著病人服、吊著點滴,坐在護理站的電腦前。昨天被急救的病人家屬來到護理站要補開死亡診斷書,他們看著陳醫師,關心的說:「陳醫師,妳自己也生病了喔?醫生也會生病喔?要保重耶!」
陳醫師把診斷書交給他們時,微笑著點點頭,說:「謝謝.....」
家屬們走了以後,兩行眼淚緩緩的掛在陳醫師的臉上......
連陳醫生自己都沒有辦法斷定,這次流產的原因是什麼。
是的,醫生也會生病。更多時候,醫師為了救生命,日夜顛倒、沒時間治療跟休息,也賠上了自己的健康或是生命.....
#說再見
兩個月後陳醫師辭職了,後來得知夫妻兩一起到鄉下的診所服務,或許這是最好的決定⋯⋯
我永遠記得那天,陳醫師躺在手術台上,對著一片血肉團,她那肚子裡被急引產出來的寶寶說:
「寶寶,謝謝你選擇我當你的媽媽,對不起,我沒有保護好你。我愛你,永遠愛你.....我以為你上次揮動小手,是在跟我打招呼,原來你是在跟我說再見.....」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不正常出血鮮紅 在 彼得爸與蘇珊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AZvZXq
更多彼得爸與蘇珊媽育兒日記⬇︎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6f_wRUZBEAP5vb3GqzScHbPJ-xTLNUB
追蹤我們⬇︎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eter_and_sus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ternsusan/
寄東西給我們⬇︎
台北市大同區西寧北路62-5號2樓『 彼得爸與蘇珊媽 收 』
========================================================
最不想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蘇珊懷孕六週時
跟前兩胎一樣又出現了出血的狀況
我們也沒有因為有兩次經驗就比較不緊張
發現當下就馬上到診所掛號
擔心寶寶的狀況........
#蘇珊懷孕日記 #婦產科 #準媽媽 #彼得爸與蘇珊媽 #懷孕 #寶寶 #禾馨民權 #自然淘汰
看完醫生整天的情緒總算是放鬆不少
醫生說懷孕初期
有三分之一的準媽媽們都會有出血的狀況
蘇珊很有可能是著床性出血
他的血是比較深的顏色
只要不是鮮紅色應該都沒問題
我們隔一天準備去宜蘭拍片
所以又追問了醫生需不需要在家休息
醫生是說
活動都可以正常沒問題
不會因為你做什麼或不做什麼
影響寶寶去留
=========================================================
上一集⬇︎
熱門影片:
彼得爸與蘇珊媽水中生產 | 溫柔生產 | 全紀錄 :https://youtu.be/6SqVOTw5buk
cody有了一日褓母 | 今天爸媽放風去 Feat.古娃娃、喵喵:
https://youtu.be/m8ETJJMSPyc
孕婦畫肚皮迪士尼系列:
https://youtu.be/Hg5JGpzoodw
抓到了有個洞 | HRV交車:
https://youtu.be/h8FqxkBpHxc
Cody爸比媽咪先回家囉:
https://youtu.be/WoS_mr07qIE
susan水中生產經驗分享:
https://youtu.be/sQSXpYOifmY
彼得爸與蘇珊媽婚禮mv:
https://youtu.be/pz3mfpYxj0I
彼得爸與蘇珊媽求婚紀錄:
https://youtu.be/dEQhWmkiDiE
=========================================================
拍攝工具⬇︎
相機:canon 80D iphone 7 Gopro5
麥克風:RODE video mic pro
腳架:JOBY GorillaPod Focus & Ballhead
空拍機:dji spark
=========================================================
剪輯工具⬇︎
final cut pro
=========================================================
幫我們一起完成字幕吧⬇︎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wxjIrUCgWmOKN1oDqiL_lA&tab=2
========================================================= =
合作邀約⬇︎
petersusan062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