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舊文 ...
因為又出現不知道怎麼合籠的人?
不要因為怕牠孤單
就認養或是再養一隻
合籠的風險
往往是飼主因該事前做功課
而不是認養後才再發文求助
怎麼提高合籠率?
降低彼此受傷 ...
這是天竺鼠的本性
就是互相傷害
或是傷害地位較弱
或是霸凌地位較弱
和平共處
不是理所當然
而是滿足了
和平相處的某些條件
應該正確來說
是動物的本性
千萬不要被
天竺鼠萌萌的外表給騙了!!
我們常說飼養環境大小
就是在避免爭執地位啄咬這個問題
天竺鼠是有堅硬的門牙
雖然是草食寵物
但是還是有一定攻擊的彼此
或是攻擊飼主的機率
雖然牠們常常躲起來
或是看到你就爆衝離開
那是因為牠們知道打不嬴我們
所以會屈服我們
或是逃離當下
關於 #合籠
有很多細節要討論
再你無法確認家裡的寶貝
會不會對外來天竺鼠動粗之前
我們先來做
天竺鼠 彼此 #自我介紹
稍微整理 #基本流程
1.先準備一個新的環境
一定要沒有彼此味道的環境
推薦買 球池 收納很方便
或是你可以買網片另外圍一個空間
2.雙方見面禮
飼主必需準備足夠的第一次見面禮食物
讓彼此可以因為吃而減緩緊張的氛圍
#食物麻煩分散放
#或是左右邊擺放
參考:
左右兩邊是牧草
中間活動空間
可以放蔬果
或是平均的撒一點飼料
在新環境裡面
3.先放新朋友
在新環境裡一定要先放新的天竺鼠
給 新的天竺鼠 5~10五分鐘
給 新的天竺鼠 留下氣味劃分地盤
#製造新朋友的領域氣味
#觀察原本天竺鼠的互動值
4.再把家裡的寶貝放入
千萬不要放太接近新的天竺鼠
讓他們保持距離
先享用見面禮的食物
減少沒吃的只好嗆輸贏的機率
5.雙手戴起工地手套
你可以買個小板凳坐在旁邊看
千萬不要坐在地上看
因為大部分的人類
核心肌群不發達
沒辦法迅速起身阻止打架
至少我不行
#坐在地上下一刻就躺在地上
#我幾乎都是站著看
麻煩務必在一旁觀看
#不要玩手機
#可以錄影記錄
觀察的目的:
是否會直接攻擊對方?
會有幾個行為:
扭屁股
敲牙齒
倒退壓低前身
這些都是爭執前的行為
6.互動模式
下一個環節 ……
敲牙齒其實還好
只是在地位宣告
俗稱:叫囂
追逐要看是否會咬傷對方
單純的你追我跑的追逐
其實不用緊張
俗稱:挑釁
雙方互騎對方
或是雙方做出交配的行為
#不同性別大部分就是交配
#合籠麻煩不同性別的雙方結紮
其實不用緊張
其實是動物之間
地位爭奪的方式
俗稱:嗆輸贏
以上行為都屬於
#要打架就去舞蹈室打
不會傷害彼此
都是合情合理地位爭奪的過程
7.制止的行為
一開始的自我介紹
其實時間無上限
最好可以平安相處30分鐘~1小時
但出現咬對方
麻煩立刻停止自我介紹的環節
因為天竺鼠會追著咬對方
代表收到威脅
一方不肯和平相處
那就攻擊對方
單方面的攻擊
就要停止自我介紹
雙方面的攻擊
就要請他們到舞蹈室
是各自分開先不要接觸
所以才要叫你們戴好工地手套
因為打的火熱
囓齒的咬合力
不會因為你是人類介入
就突然理性不打架的
被咬到是會見血的
而且天竺鼠咬完你
不會有任何愧疚的情緒
8.自我介紹的時機
新天竺鼠 看完 非犬貓科
檢查過 ……
#體內糞便篩檢
沒有寄生蟲
#體外毛皮篩檢
沒有寄生蟲、皮膚病
確定是健康的天竺鼠
就是可以進入
跟家裡舊有的天竺鼠
互相自我介紹的環節
自我介紹 可以每天做
重覆做到雙方和平相處
超過1小時以上
才能合籠
9.合籠前的準備工作
✔️把所有用品清洗過
#最好用檸檬酸納熱水浸泡15分鐘以上
✔️飼養環境噴灑消除味道的產品
#木酢液 之類
✔️最後用75%酒精徹底消毒
吃的周邊用品 準備 ×2份
兩個草架
兩個水瓶
兩個飼料碗
都準備好 ……
就把小朋友移到飼養空間裡面
————————————————————
成功合籠 …… 只是一時 ……
有些不會是一輩子和平相處
可能 …… 荷爾蒙改變
幼天➡️成天
成天➡️老天
荷爾蒙改變了氣味
當然也會改變地位的順序
多多少少還是會出現追逐
#只要沒受傷
都是合理的動物本性行為
#2隻飼養環境
寬最少60cm
長最少150cml
讓追逐有迴避的空間
減少無路可退的反擊
降低摩擦爭吵的機率
假如以上狀況會打架
千萬不要強制合籠
醫療費很傷荷包
請多試幾次自我介紹
有時候有些天竺鼠天生獨來獨往
需要不斷的跟別隻相處、習慣彼此
自我介紹
真的不要怕麻煩
球池真的是好物
方便收納
👏👏👏👏👏
但 ……
也有一輩子無法跟別隻天竺鼠相處的
細節的部分你們可以留言提問
我會再回答
Search
不同性別大部分就是交配 在 [閒聊] 白頸雅各賓蜂鳥的毛色演化策略- 看板Ave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鳥界噁男出沒!雌鳥該如何自保?白頸雅各賓蜂鳥的毛色演化策略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33093
鹿的鹿角、大象的象牙、動物的體型大小、蝴蝶的特殊斑紋等,這些都是在自然界中動物
為了繁衍後代、雄性動物們為了吸引雌性動物進行交配,而針對本身與其他雄性個體的「
競爭特徵」進行強化或是展現外觀特色的演化結果。這就是達爾文早在 200 多年前提出
的性選擇理論:同一性別的個體(通常是雄性)為了競爭有限的交配機會,會促進性狀的
演化。
透過性選擇,動物在演化過程中也產生了新性狀,並造成了個體差異。而這些差異有時會
產生全新的功能,對天擇演化作出貢獻。
為了避免騷擾,雌鳥演化出雄鳥的鮮艷羽毛
這樣的演化結果在鳥類中又特別明顯。大部分的鳥類,雄鳥幾乎都比雌鳥擁有更鮮豔的羽
毛色彩,也就是鳥類透過鮮豔的羽毛色彩,以吸引雌鳥進行交配,保障自身的繁衍可能。
但是,科學家們發現,有些鳥類的雌性也有部分會擁有與雄性外觀相似的鮮豔羽毛,他們
還發現,這些雌鳥演化出鮮豔羽毛的原因,竟然是為了避免遭受雄鳥的騷擾。一種叫做白
頸雅各賓(white-necked jacobin , Florisuga mellivora)的蜂鳥,就產生了這樣的現
象。
白頸雅各賓是一種大型蜂鳥,分布於墨西哥到秘魯、玻利維亞和巴西南部等地區。因為頸
背上有一條白色的帶子,也被稱作有領蜂鳥(collared hummingbird)。
https://pansci.asia/wp-content/uploads/2021/10/5-4-785x628.jpg
白頸雅各賓頸背上有一條白色的帶子,也被稱作有領蜂鳥。 (圖/EOL)
白頸雅各賓的雄性和雌性外觀差異相當大,雄性白頸雅各賓(上圖)有閃閃發光的藍色頭
部、綠色背部、白色腹部和尾巴,脖子後面有一條白色帶子;雌性白頸雅各賓(下圖)的
羽毛雖也是由綠色和黑色構成,但顏色明顯較為黯淡柔和,並有深色的尾巴。
https://pansci.asia/wp-content/uploads/2021/10/4-4.jpg
雌白頸雅各賓。 (圖/EOL)
一般來說,在鳥界中,鳥類的幼鳥外觀都會跟成年的雌鳥比較相似,也就是擁有顏色較黯
淡不起眼的羽毛外觀。但白頸雅各賓卻不一樣,他們的幼鳥看起來卻和成年的雄鳥比較相
似,都擁有顏色鮮豔的羽毛。
大部分的幼年雌鳥在成長的過程中與一般鳥類相同,羽毛的顏色會朝著異色外觀(成年雌
鳥的一般毛色)進行轉變。但是,大約有 20% 的幼年雌鳥,在成年後的羽毛顏色依然會
維持與幼年時期相同的鮮豔色彩,這樣的外觀使他們看起來就像一隻雄鳥。因為這樣的特
徵,白頸雅各賓與一般成年後具有「兩性異態性」(同種生物雌雄之間的差異)的鳥類不
同,雌性外觀具有多種型態的特徵,因而造成三種不同外觀樣貌的白頸雅各賓:(顏色鮮
豔的)雄性色雄鳥、(顏色鮮豔的)雄性色雌鳥、(一般顏色的)異色雌鳥。
https://pansci.asia/wp-content/uploads/2021/10/2-9.jpg
約有 20% 的幼年雌鳥成年後的羽毛顏色依然維持與幼年時期相同的鮮豔色彩,使他們看
起來就像一隻雄鳥。圖/參考文獻 1
依據達爾文的性選擇理論,我們可以猜測,或許雄性色雌鳥的羽毛顏色,是為了要在成年
後做為雄鳥的配偶選擇時,可以對雄鳥有較大的性吸引力,因此在成長過程中才會有這樣
保留鮮豔色彩的情形?
從實驗中找到答案,雄蜂鳥的跋扈全曝光
為了搞清楚原因,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實驗,他們在一個餵食器的周圍擺放了三種組合的
兩個不同標本進行實驗:(1)異色雌鳥與雄性色雄鳥(不同性別、不同羽毛顏色)(2)
異色雌鳥與雄性色雌鳥(同性別、不同羽毛顏色)(3)雄性色雌鳥與雄鳥(不同性別、
相同羽毛顏色),並觀察白頸雅各賓對標本的對待方式,觀察牠們會不會依據毛色而對不
同個體而有不同。
結果,研究人員觀察到,與性選擇假說的預測相反,雄性在交配選擇上,仍然是對異色雌
鳥(顏色比較黯淡的一般雌鳥),而不是雄性色雌鳥(長大過程中保留了鮮豔羽毛顏色的
雌鳥),表現出更為明顯的偏好,只要實驗組中有異色雌鳥的標本,所有雄鳥第一次選擇
發生交配行為的對象都是異色雌鳥。
另一方面,研究人員還觀察到,白頸雅各賓的個體交互行為中,雄鳥對異色雌鳥表現出攻
擊性的狀況是 100%,卻不會對雄性色雌鳥表現出攻擊性,顯示出羽毛顏色才是雄鳥選擇
性攻擊的原因,而不是性別本身。而在這個實驗的影像紀錄中,研究人員同時觀察了四周
其他蜂鳥的互動,發現這些對標本的攻擊行為模式,與其他蜂鳥互相追逐的觀察結果一致
:
雄性色蜂鳥(無論實際上是雄鳥或雌鳥)更常對其他各體進行攻擊,並且異色蜂鳥被追逐
與攻擊的機率遠高於雄性色蜂鳥(無論實際上是雄鳥還是雌鳥)。
https://pansci.asia/wp-content/uploads/2021/10/3-6-700x628.jpg
雄白頸雅各賓。 (圖/EOL)
這樣的觀察結果讓研究人員更加確定,雄性色的羽毛可以幫助雌鳥免於雄鳥的攻擊,因此
雌鳥將自己偽裝成雄性,可以降低自身受到雄鳥騷擾的機率,而這件事甚至比吸引雄鳥交
配還要更重要。除此之外,雄鳥也會對有更多食物資源的餵食器展現出更高的控制性,因
此雄鳥會傾向透過啄食或碰撞來攻擊雌鳥,以獲得對食物的支配地位。而雄性色雌鳥因為
較不會受到雄鳥攻擊,而能取得更多的食物資源。
「這項研究的其中一個靈光一閃,是當我意識到所有幼年雌性都有艷麗的顏色的瞬間。」
現任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前康乃爾大學鳥類學實驗室(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和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鳥類學家傑‧福爾克(Jay Falk)說,「在生物界中,一個幼體看起來像
雄性的生物是很不尋常的事情,所以一定有些原因在對他們的演化進行作用。」
大多數具有兩性異態的鳥類羽毛顏色往往更接近雌性,因為較不顯眼的顏色有助於保護脆
弱的除鳥免受捕食者的侵害。雄鳥較不會對雄性色個體進行攻擊的這件事情,正好可以解
釋蜂鳥幼鳥顏色的特殊性。
白頸雅各賓幼體為鮮豔顏色的事實同時也說明了,對他們來說,比起外在的捕食者,他們
更需要想辦法免受自己的同類傷害。
物種演化仍有等待挖掘的謎團
當然,性選擇理論在生物的演化中的確會發揮一定的作用。只是包括這個實驗,目前有越
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生物之間基於非性相關的社會互動也可能在外觀的演化中發揮作用,
因而改變生物的性狀。研究團隊也希望在未來的研究中,利用他們的發現,來了解其他物
種演化出性別異態的性狀的原因與方式。
「其實研究這件事,你不需要去找一隻你不認識的動物,來探詢有趣的事實或是啟發性的
結果,蜂鳥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動物,很多人都和蜂鳥很熟悉,但是他們仍有一些我們沒有
注意到或研究過的謎團。」福爾克說「想挖掘有趣的生物事實,你可以從看看每個人都喜
歡的動物開始。」
參考文獻
2021,《Male-like ornamentation in female hummingbirds results from social
harassment rather than sexual selection》
EOL,《Oiseau Mouche A Collier》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5.215.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ves/M.1635085257.A.C8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