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Dune, 2021)真是非得在大銀幕看不可的電影,而且,最好一定要挑IMAX。今天我又再次去享受巨大銀幕與音響帶來的極致享受,這是這一年我遇到坐最滿的一場。先不說2021年《沙丘》的故事,讓我們來說說宮崎駿的電影與《沙丘》吧。
如果你曾經看過《風之谷》與《天空之城》,肯定會發現宮崎駿肯定是《沙丘》迷,而丹尼·維勒納夫的《沙丘》裡有好多畫面與橋段,讓人不禁聯想到宮崎駿的動畫。
#沙漠之鼠
在《風之谷》,娜烏西卡總是在肩頭上,站著一隻長耳朵的狐松鼠,陪著娜烏西卡飛翔在沙漠上空。在《沙丘》,王子保羅(提摩西·夏勒梅 飾演)也在充滿危險與絕望的沙漠中,與長耳朵的沙漠之鼠相遇,此時他領悟到,如果這隻小老鼠都能在沙漠生存,都能從耳內流出體液(水),他一定也能在這片沙漠存活。
.
#滾滾沙漠
在《風之谷》,娜烏西卡的世界因為人類破壞地球,使得大地已經被沙漠化,僅僅只剩鮮少的綠地可以耕種(也就是娜烏西卡族人的生活區域),而可見的海,都成了具有侵蝕性的腐海。只要離開風之谷,只剩滾滾黃沙,以及黃沙上的蟲王。
在《沙丘》,萬年後的厄拉科斯星球上,也是只剩黃沙滾滾,還有躲藏在沙漠之下的沙漠巨蟲。娜烏西卡是懂得與蟲王溝通的人類,在《沙丘》,居住在厄拉科斯星球的佛雷曼人,也有獨特與巨蟲互動的方式。我還沒看過《沙丘》的小說,不過揣測王子保羅之後與契妮(Zandaya 飾演)抵達的佛雷曼基地,應該會類似娜烏西卡的風之谷吧(猜測而已,為此忍不住去博客來訂一套七冊2450的《沙丘》)。
.
#珍貴水源與地下溫室
在《風之谷》,水是非常珍貴的資源,腐海的水不能食用,沙漠沒有水。但是,娜烏西卡發現腐海森林其實具有過濾的功能,在沙漠之下,則有另一個生機盎然的綠意世界。娜烏西卡到沙漠之下的另一個世界,呼吸新鮮空氣,也取得植物標本回家,並且在工作室的地下室,建立一個溫室綠世界。
在《沙丘》,雖然厄拉科斯星球已經沙漠化,但是外星人已經發現可以綠化星球,獲得水源的方式,但是,卻因為哈克南家族一心只想掠奪香料資源,於是完全不顧水源與綠化的計畫,人類也因為被奴役採香料,而撤銷所有水源計畫。關於這段在《沙丘》裡的描述較少,但是我們還是會看到與《風之谷》一樣的溫室,裡面還有綠意盎然的小植物。
.
#掠奪資源
在《風之谷》,多魯美其亞王國四處掠奪,充滿野心,也想將巨神兵復活,風之谷的鄉民被多魯美其亞攻擊,就是因為多魯美其亞的巨神兵掉落在風之谷,而貪婪的女王想要就地將巨神兵養大。
在《沙丘》,故事主線放在厄催迪家族,也就是保羅王子的家族。他的父親受到國王的青睞,獲得厄拉科斯的香料開採權。不過,這項開採的巨大利益,有許多外星家族同時覬覦,貪婪的哈克南家族尤其想要獨享。
.
#都是救世主的故事
在《風之谷》,雖然一開始我們都不知道,族人也想像不到,但是最後風之谷的首領離開人間之後,娜烏西卡因為拯救王蟲,最後犧牲自己的生命、再度復活(基督的故事),而成了拯救沙漠化地球的救世主。
在《沙丘》,一樣有家族間的仇殺、有王子繼承,最後,也有出現未來救世主的再現。只是,在《沙丘》,目前仍舊看不出這位救世主,是不是真的能夠拯救這個世代的星際仇殺。救世主需要受到鍛鍊,也必須經歷一連串的服務與犧牲。有遠見與大愛,是救世主共同的精神。
.
#忠臣護主
在救世主的旁邊,總是有位忠誠且武功高強的父輩師長,在《風之古》,帶給娜烏西卡建議與指點的長者是猶巴。
在《沙丘》,王子保羅同樣也有未來自父輩的扶持、指點、與照顧。這位長者是葛尼,保羅只要聽到熟悉的腳步聲,就知道是葛尼來了。
有趣的是,猶巴與葛尼的裝扮,斗篷長袍與強壯的身軀,幾乎雷同。
.
#服裝與小飛機
仔細端看《風之谷》與《沙丘》的服裝,在沙漠中的裝扮,都是口罩、連帽長袍、與靴子,尤其是戰士武士的裝扮,也都相仿,除了娜烏西卡的不科學巨乳與短裙之外。
另外,娜烏西卡的白色平板小飛機,真是讓人不得不與《沙丘》的蜻蜓翅膀小直升機聯想在一起。
張震戲份不少,是個剛開始讓人不覺得起眼,到最後卻意外驚訝的角色。
.
#風暴中的放手
一路逃脫敵家追殺的保羅王子,遇到一場沙漠風暴,此時他駕駛著蜻蜓翅膀小飛機,眼看就快被風暴吹爆飛機時,他想到的是放手。
此段讓人不禁想起《天空之城》,當希達與巴魯搭乘小飛機,接近天空之城拉普達時,也是在全然放手之後,反而降落在一個恬靜的安全之處。
.
#一定要在大螢幕觀看的電影
《沙丘》是一部藝術作品,畫面、氣勢、與音樂,都必須在坐在電影院裡才能體驗得到。我很慶幸自己有到戲院觀看這部電影,有坐到最後一秒鐘,欣賞漢斯季默令人震撼的音樂,這肯定會是我的時代回憶,尤其是在這災難頻傳的疫情年。
.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美國自由派大法官RBG病逝,會掀起政治風暴嗎?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上個週末我想趁著美國大選前,週末還能休息,就到屏東去玩了一趟,結果就收到這個訊,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柏格(Ruth Bader Ginsburg),18日因為胰臟癌併發症過世,...
不可撤銷電影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追焦就該被開罰單嗎?】
疫情趨緩,大家開始恢復休閒活動,重機車友和拍攝騎士身影的追焦手也不例外。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各地警局的長官,突然覺得追焦拍過彎很危險。
長官的邏輯很簡單:車友可能為了耍帥入鏡而過彎壓車(?),進而造成交通事故的發生(?),所以應該要處理追焦的行為(?)
長官也因此要求基層要巡邏取締告發追焦手(???)
https://news.ebc.net.tw/news/living/270805
邏輯上的問題先不論,法律上這麼做,沒有問題嗎?
站在道路以外的空地或排水溝拍重機過彎,是否違反下列規定?
A.未經許可在道路拍攝電影或其他類似行為(道交條例第82條第1項第9款)。
B.於交通頻繁之道路或鐵路平交道附近任意奔跑、追逐、嬉遊或坐、臥、蹲、立,足以阻礙交通(道交條例第78條第1項第4款)。
人家單純騎車過去,我站在路邊拍照,就是足以妨礙交通的「拍電影或其他類似行為」?
站在空地或水溝裡,又真的「足以阻礙交通」?
除非遇到藤原填海,不然這些問題的答案,應該都很明顯。
好,更大的問題來了。
試問:如果警察明知沒有違規,但仍將不實違規事實及違反法條登載於舉發通知單,#是否觸犯公務員登載不實文書罪(刑法第213條)?
這個問題的答案更明顯,過去也有警察 #因為不實舉發而背上刑事責任。
我的立場很簡單,如果真有違反道交條例的行為態樣,#該處罰就要處罰。
但是,如果事實上就是沒有違反,也不可以「因為長官要求」,就隨便找個理由開單。
你以為只有這樣嗎?事實上剛剛的問題,本來還有這個番外篇:
請問:如果站在路旁或排水溝拍重機過彎,同時把機車停在路旁草坪,是否違反下列規定:
C.任意駛出邊線(道交條例第45條第1項第12款)。
不過,因為這樣開單實在太牽強了,警方只能在事後坦承法條有誤而主動撤銷罰單,所以我也撤銷了這個問題。
https://udn.com/news/story/7320/5701119
台灣是個法治的國家,執法人員要依法行政,不能隨意拿「為了大家好」而濫權執法。
不然,賠上的不只是警民關係,恐怕還有背上刑事責任的問題。
不可撤銷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發現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一位粉絲把我從2015年至2020年的選出的外片與華語片年度十大片單,在豆瓣網上整理成了一個長達五頁的清單,還附註上我當時給予加註的點評(轉成了簡體字)。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過去選了哪些電影,也沒有這麼系統性的整理,實在覺得受寵若驚。
.
不過很黑色幽默的是,有一些電影在豆瓣上看不見,所以作者必須標注其它的電影名稱,例如我去年華語第一名《迷航》(2019),被改標成《汕尾以南》,不過點進去卻發現裡面的評價談的都是《迷航》,才知原來這是一個「煙霧彈」。《我們的青春,在台灣》(2019)則被改標為一部1969年的蘇聯電影《我們的青春》,結果裡面的短評都寫著「借標」,談的根本不是原片。
.
其它案例還有周浩的《大同》(2015),被標成影集《天下大同》(2012),這部分數竟被衝到8.2,評論全是在談耿市長,實在有點有趣。出於好奇,我還去搜索了婁燁的六四禁片《頤和園》(2006),結果發現果然有一部影集和紀錄片完全撞名、另有兩部作品標題出現「頤和園」字眼。結果點進去猜怎麼著?竟然全部沒有開放給評語的欄位。
.
不過還是有一部片完全連代標都不成,賈樟柯的《天注定》(2013)直接被撤銷,變成空白欄位(這是在去年選出的十年二十大華語片範圍之中)。只能感嘆,在中共底下搞電影真的不容易,防人民得防到這種程度。但我想大多東西總是政府越禁越好奇,時勢終究是抵擋不住的,改天應該做一個豆瓣禁片大觀專題。
.
話說回來,還是要感謝這位網友Mr. Lei的費心整理。如果有看到這篇文請讓我知道你是誰,讓我好好答謝,畢竟連我自己都沒有很系統性的整理,雖然不否認有些當年選的片現在未必覺得這麼好,但總是一個封存當下感受的觀影紀錄,對我來說彌足珍貴。
.
.
後記:
.
後來留言區出現了這位轉載者,原來是對岸熱愛自由的影迷!有人提出這樣全文轉的行為是不是偷文,其實照理來說的確是不好,不過對方也已經留言知會,所以我也沒有想要追究。
.
不過我覺得沒關係,不代表其他文字工作者都覺得沒關係,在此還是要提醒大家,如果有需要轉載對方的文章到別的平台,還是要跟原Po知會喔!
不可撤銷電影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美國自由派大法官RBG病逝,會掀起政治風暴嗎?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上個週末我想趁著美國大選前,週末還能休息,就到屏東去玩了一趟,結果就收到這個訊,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柏格(Ruth Bader Ginsburg),18日因為胰臟癌併發症過世,享壽87歲。
RBG是媒體給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取的外號,台灣觀眾對她可能比較陌生,但知道她的人,我相信不少都是透過電影認識她的,這兩年剛好有兩部片以RBG為原型,一部是紀錄片《RBG不恐龍大法官》,另一部是《法律女王》,我自己非常喜歡,而且RBG一直都是美國大法官裡我最欣賞的一位。但RBG的逝世,不單只是美國失去了一位偉大的明星大法官,還有可能撼動美國總統大選,甚至牽動整個世界的局勢!真的那麼嚴重嗎?我們就先來看看RBG這位法官是什麼來頭,她到底有多「不恐龍」。
RBG出生於1933年的紐約布魯克林區,1956年進入哈佛法學院,是當屆500個學生中,僅有的9名女學生之一,她的表現一直都非常亮眼,是歷史上第一位通過激烈同儕競爭、擔任哈佛知名法學研究期刊《哈佛法律評論》(Harvard Law Review)編輯的女性。不是我要一直強調女性就多了不起,實在是因為美國雖然1920年代就讓女性獲得投票權,但當時的社會氛圍依然是覺得,女生就是男人的附屬品,應該畢業後就找個男人嫁了,乖乖待在家相夫教子,1970年代時候的總統尼克森,甚至認為女人不該受教育。
就是這樣的社會氛圍,RBG當時在公務員考試中拿到高分,最後卻只能找到打字員的工作,還因為懷孕而丟了飯碗,後來她懷二寶的時候就學聰明了,故意穿得很寬鬆,這才成功保住教職工作。而且就算RBG成績那麼優異,還獲得哈佛法學院院長強力推薦,當時的一位大法官依舊斷然拒絕她的實習機會,只因為她出生就「不帶把」。或許就是因為自己處處遭到性別歧視的經歷,讓她幾十年來致力於推動性別平權。
1980年,RBG被指派為聯邦上訴法院法官;1993年獲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並且獲得高票通過,是美國史上第2位女性大法官。這樣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但其實截至2018年10月,美國歷史上一共誕生114位大法官,女性竟然只有4位,而且其中兩位還是歐巴馬時代任命的。她在任期間最被津津樂道的,就是「維吉尼亞軍校案」。1839年創校以來,從來不招收女學生的維吉尼亞軍校,被想就讀的女學生一狀告上法院,校方後來因為外界壓力,在校外設立「女子學院」,但最後還是被RBG判違憲,因為設女校就跟種族隔離措施沒兩樣,此案成為了美國女性平權的重要一步。
這位老太太雖然生活傳統,但思想開明,在兩性同工同酬、女性墮胎權、同志議題上,都秉持平等自由。左派傾向加上不斷衝撞體制,讓她成為高院的「頑固反對派」,2016年甚至曾經公然砲轟當時還是總統候選人的川普,結果讓她人氣爆衝,瘋狂圈粉,有粉絲就以饒舌歌手「The Notorious B.I.G」為靈感,幫她取暱稱叫「The Notorious R.B.G」也就是「聲名狼藉的RBG」。有多少大法官可以被拿去比饒舌歌手?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RBG很受年輕人歡迎,曾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肺癌、胰腺癌,但她一直不願意向病魔低頭,80幾歲的老太太還可以上健身房、舉啞鈴、做伏地挺身,她能做的可能比我還多啊!她去世前幾天還跟孫女說,希望能撐到川普下台,可惜最後未能如願,在選前不到七週過世了。不過她的離開跟川貴人又有什麼關係呢?其實美國的大法官任命,比宮鬥劇還精彩啊!
我們先解釋一下,根據美國憲法第二條規定,最高法院的9位法官,是由總統提名,經過參議院同意而任命,一旦任命就是終身職,除非是去世、辭職、自願退休,或是遭到彈劾,才會被撤銷職務,所以新任命的大法官很可能一當就是二三十年,目前平均任期是16年。因為流動性不高,有的美國總統在位期間都不見得有機會任命一位大法官,結果川普就職以來已經任命了兩位,現在又出現第三個難得的機會。
大家可想而知,川普當然會任命「自己人」,也就是理念跟他相近的保守右派,目前高院的保守派佔據了9席中的5席,已經使得高院略為右傾,如果再找一名保守派法官,就會變成6比3,恐怕讓高院變成一個深度保守的機構,美國未來幾十年,無論政治、司法或文化,都會受到影響。先不談那麼遠,拿美國總統大選來說好了,2000年美國大選發生選票爭議,最後就是交由最高法院判決,才讓小布希勝選,所以有些選民就很不服氣啊,認為是當時保守派法官佔多數,才被小布希撈到一個總統寶座。那最近川貴人不是一直在吵郵寄選票會造成選舉不公嗎?萬一到時候出現爭議、開不出票、選不出總統,最後交由裡面多數是川普人馬的高院裁定,後續情況大家可想而知,球員兼裁判,人民服不服呢?
目前還不清楚提名程序會跑多久,但過去通常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來處理。民主黨主張等到大選結束,新總統上任後,再審查提名案,不過把持參議院的共和黨,已經講得很清楚,說「會儘速安排投票事宜」很明顯是打算趕在選前,趁川普還在任的時候闖關,鞏固保守派的優勢。其實四年前就有類似的情況,當時一名大法官過世,前總統歐巴馬想要提名,結果被共和黨杯葛程序,故意弄掉歐巴馬的人選,等川普上台後,才讓川普提名保守派的大法官。不過這次共和黨強調,今年和四年前情況不同喔,他們說當年民主黨當總統,共和黨控制參議院,不適合在總統選舉年填補空缺,但是今年同一黨派同時掌管白宮和參院,就可以提名喔~好啦好啦!都是你在講!
雙標的這麼明顯,但我就不罵了,因為今天是我,我也這樣搞。川普已經表示,將會提名一位女性來繼任,而且預計在RBG告別式的隔天,也就是本週五或週六(9/25-26)公布人選,「以示尊重」。先前傳出華府內有人擔心,RBG還沒入土為安就急著公布繼任人選,恐怕被民主黨拿來作文章,現在初步時間表出爐,看來川普多等一天,已經是他對RBG最大的尊重了,不過這我也不罵,因為是我,我也這樣搞。如果民主黨想要把整個提名程序延到大選後,最少要讓4名共和黨參議員跑票才行,目前已經有幾位共和黨人表態倒戈,不支持川普選前提名。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關我們什麼事啊?美國那麼遠,我幹嘛一定要知道他們家高院長怎樣?雖然川貴人把全球政局搞到「併軌」,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目前仍是自由世界的領頭羊,各方面都是其它國家的榜樣。就司法方面來看,台灣如果想要取經,很大程度會參考美國高院的判決。透過司法學習比較,美國會把他們的價值觀傳遞到世界各個角落,如果美國高院組成保守,將對全球司法產生深遠影響,進一步影響到各國的文化與社會風氣。
舉例來說,許多國家一直到近年才好不容易在人權、女權、同婚方面取得進展,例如我們台灣,美國老大哥萬一態度轉趨保守,恐怕會讓全世界跟著開倒車,大法官選誰難道不重要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惡名昭彰的RBG
#美高院恐右傾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不可撤銷電影 在 不可撤銷-正序版線上看- 電影- Gimy劇迷 的必吃
不可撤銷 -正序版劇情:|HD|內詳. ... <看更多>
不可撤銷電影 在 世界十大禁片之一《不可撤銷》,性感妹子獨自走地下通道 的必吃
不可撤銷 Irréversible (2002)又名: 無可挽回/ 不可逆轉/ Irreversible導演: 加斯帕·諾編劇: 加斯帕·諾主演: 莫妮卡·貝魯奇/ 文森特·卡索/ 阿爾貝·杜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