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boPelvic Stability Dissection Liveatream〕
這週末參加了 Anatomy Trains 的大體解剖線上課,以前從沒想過可以參加這種課,也算是拜現在線上課已經非常普遍之賜。
一開場 Tom Myers 就說 Anatomy Trains is not the answer to everything。
我覺得點出了有些人學習上的問題,筋膜的確是近年來的熱門主題,但是並不代表之前的“傳統”解剖學肌動學不重要,事實上所有在大體解剖中用到的術語跟動作觀念,依然是“傳統”的領域。
只是,看到實際上人體的構造與連結,我們會更加了解除了傳統的肌動學以外,我們還可以有更多的考量點。
__
闊背肌
在人體背後,是塊涵蓋範圍相當大的肌肉,它一路從胸腰筋膜出發往上連結到肱骨,看到這種連結,你會想到原來上肢下肢的動作原來是有機會互相影響的,即使單單只靠一條肌肉。
另外透過解剖也看到原來它跟下斜方肌原來是如此緊密,並不如解剖書上畫的如此分明,那如果此處的筋膜滑動不順,你有方法練習或處理嗎?
豎脊肌群/多裂肌
透過肌肉顏色跟走向,以及連接點,更能去理解當初人被設計出來的時候,大範圍的豎脊肌就是負責動作,而旋轉肌多裂肌就是局部負責穩定,很多時候過度強壯的豎脊肌,背後也許是深層多裂肌失能的徵兆。
腹內外斜肌/腹橫肌
有趣的是透過解剖,真的看得出肌肉明顯如教科書的走向,例如腹內外斜交叉的X以及橫向的腹橫肌。
腰大肌
腰大肌是有趣的肌肉,當你真實看到它與多少內臟跟神經緊密相連時,下次你覺得腰大肌緊繃而要瘋狂的按腰大肌前,不妨先想一下腰大肌真的緊,需要你這樣暴力放鬆嗎?
SI Joint
在大體解剖中,老師要試著暴力把SI分開,但其實超難的,代表它本身就是一個微動關節,原則上它就是需要穩定,但當然卡住是另一回事。
髂腰韌帶
從L4-5連到骨盆,裡面Tom特別講到一個跟瑜伽有關的討論,他說有的老師說扭轉的時候骨盆不要動,但其實長期的這樣做可能會過度拉扯這條韌帶,而一個自然的扭轉,其實骨盆是會有連動的。
有趣的地方當然還有很多。
__
當然也有同學曾經有疑惑,像我們這種只教動作的,需要學到觸診,甚至看大體解剖嗎?
我覺得這不會是我們的主要工作,但除了教科書以外,我會把觸診甚至看大體解剖當作一種經驗累積,我並不需要非常精通,但透過這些學習可以讓我對人體有更深刻跟精準的了解,而不只是書上的分類圖解,長期下來培養出的直覺也會對動作練習跟設計有更多的想法。
__
而真實看到人體的解剖,也會有一種超脫的感覺。
一來是覺得人體的設計真的是鬼斧神工,打從心裡有種讚嘆跟尊敬,另一方面也會覺得,人生在世,最後的終點就是離開這具皮囊,除了要珍惜以外,也更需要把握自己的時間實現自己想做的事啊,雖然不是看天葬,但某種程度來說也有點這種味道。
不過說到味道,線上大體解剖的好處,應該就是有最好的鏡頭以外,不用擔心會聞到什麼其他味道吧。
下次有機會,應該也還會想參加其他主題,真的很有趣。
#anatomytrains
#解剖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kensyogalife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前幾天分享跳的活動part1, 今天再分享part2,也是有5個好玩體能遊戲 防疫在家,一樣可以幫孩子放電 還能幫助骨骼、肌肉、動作發展! 註:若住大樓隔音較差,可搭配較厚地墊,然後儘量在白天和非午覺時間活動,保持鄰居間的友好、讓孩子能適當活動。 2歲放電可參考 【球球居家遊戲篇】➜https:/...
下肢 肌肉 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解剖學書單 2021更新版】
之前有很多朋友在問解剖學相關的書單,整理了一下發現也不少。
大概分了四大類如下,我個人覺得看久了就都差不多,但一開始選擇的重點就是先翻一下,看看書的內容,排版,甚至圖看起來舒不舒服,確定是自己喜歡的而且也看的懂再入手。
如果是瑜伽老師,選擇一本跟瑜伽有關的是好的開始,再來如果要鑽研更深的解剖學,像是第二類的書,肌動學,生物力學等等的知識就要慢慢建立起來,接著再進入到筋膜可能會比較好消化(看得懂中文跟了解意思,到真的應用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如果對其他的運動領域有興趣,也是可以同時看看不同的書(像第四類),也會有所收穫。
最後這些都還是像工具書,我也沒有全部看完,通常是翻特別有興趣的對一下答案,特別是瑜伽解剖學,其實每個作者的觀點不會完全一致,如果初學者一次看太多,大概也會被自己搞得很亂(不過不要說看書,練習也是XD),所以我最常回看的還是基礎知識,肌動學,生物力學加筋膜,有了中心思想再去看其他的就比較能夠通透。
當然,如果看書還是看不懂,去上課也是一個很快的方法,畢竟有人帶跟順邏輯後,建立了看書的能力,自己再看就會比較好上手摟。
#瑜伽解剖學
瑜伽3D解剖書:24組關鍵肌肉群+46式正宗瑜伽體位
瑜伽最適體位3D解剖書:5個步驟,量身定做最適合你的瑜伽體位
瑜伽墊上解剖書:流瑜伽和站姿體位解剖書
身體後彎與扭轉瑜伽:保護脊椎、淨化臟腑、深化冥想的精準瑜伽解剖書
身體前彎及髖關節伸展瑜伽:矯正骨盆、強化肌群、遠離疼痛的身體解剖書
上肢平衡與倒立瑜伽:激發腦內啡、活化心肺、調節神經系統的精準瑜伽解剖書
--以上也許比較難買到了--
瑜伽解剖書-解開瑜伽與人體的奧秘
療癒瑜伽解剖書
Anatomy of Hatha Yoga
Functional Anatomy of Yoga (雖然是英文的,但個人內容大推)
#通用解剖學
人體運動解剖全書
人體解剖全書
基礎肌動學 (經典必看)
肌肉骨骼系統肌動學 (要深入了解最好這本也一起看,但比較難)
骨骼肌肉系統基礎生物力學
骨關節解剖全書 上肢/下肢/脊柱 (新出的,也滿推的)
#筋膜
解剖列車 (聖經等級,但一開始看不懂可以先看底下簡單版的)
筋膜運動學
肌筋膜健身全書
筋膜線-按摩伸展全書
筋膜線-身體地圖
#其他
身體的立體結構網絡 (大推,有很多好觀念)
運動傷害完全復健指南 (大推,內容含金量超高)
運動生理學
皮拉提斯解剖學
靈活如豹 (單純瑜伽練習者也可以了解不同領域的知識)
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 (同上)
靈活如豹 讀書會整理 from 好朋友工坊
https://www.facebook.com/gfdstudio/posts/3650465691698265
當然還有很多好書,礙於篇幅跟主題無法完全都列上。
#anatomy #kinesiology
#kensyogalife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下肢 肌肉 圖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疾病少見,或以非典型方式表現,並非被刊登的充分條件,更重要的是 #提出清楚的臨床意義,甚至臨床流程建議,對所有讀者產生意義。如果 #有清晰的圖片,說服力更強。本文作了很好的示範,也順利登上 Q1 期刊。
⠀
⠀
🔹 你也有好技術、好創意,想讓全世界知道嗎?
|10/16(六)|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
|三種文體,一次到位,隨時把握臨床中的任何機會!
|【#名額倒數】https://casereport.innovarad.tw/event/
⠀
⠀
薛學文醫師團隊,關於 GNE 肌病以類似遺傳性運動神經元病變表現之個案研究,獲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 刊登!
⠀
薛學文醫師團隊,介紹了一位患者,上肢遠端無力達 15 年,並逐漸進展至下肢的案例。一開始經由臨床檢查懷疑為遺傳性運動神經元疾病,屬於神經病變,但藉由全外顯子定序,發現可能是 GEN 基因異常造成的 GNE 肌肉病變,也就是遺傳性包涵體肌肉病變(hereditary inclusion body myopathy)。
⠀
之後接受 MRI 評估,選擇肌肉力量降低且 MRI 所見肌肉病變明顯處作肌肉切片檢查,確認了這個診斷。文章中並提供清楚的 MRI 與超音波圖片。
⠀
作者群認為,在目前的基因檢查流程,有可能會遺漏掉這類非典型表現的 GNE 肌肉病變,在討論中提出了明確的建議。對於影像檢查,特別提到 MRI 在選擇切片位置的重要性。
⠀
⠀
🚩 你也有好技術、好創意,想讓全世界知道嗎?
⠀
10/16《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整理所有技巧,系統性,一步一步的跟你說,該如何將自己的創意與技術,寫成 PubMed 上,有著自己名字的里程碑!
⠀
立即報名:https://casereport.innovarad.tw/event/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降載五成以上」、「依照政府規範實施梅花座」,課程都會在條件接近規範時,結束報名,給各位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歡迎把握難得可以進修學習的機會!
下肢 肌肉 圖 在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前幾天分享跳的活動part1,
今天再分享part2,也是有5個好玩體能遊戲
防疫在家,一樣可以幫孩子放電
還能幫助骨骼、肌肉、動作發展!
註:若住大樓隔音較差,可搭配較厚地墊,然後儘量在白天和非午覺時間活動,保持鄰居間的友好、讓孩子能適當活動。
2歲放電可參考
【球球居家遊戲篇】➜https://youtu.be/av4Cwxz9_6I
【廣告紙居家遊戲篇】➜https://youtu.be/rxAuDAQ8Trw
3歲下肢肌力參考
【促進足弓和腳部肌力篇】➜https://youtu.be/HyyvlOJNty0
【跳的活動Part1】➜https://youtu.be/nyinz6AwMSE
#讓孩子玩得開心玩得健康
#居家親子遊戲 #湯姆哥的育兒時間
#防疫在家放電活動 #疫情嚴峻請少出門
=========================
訂閱按讚我們的平台,育兒知識不漏看!
📺食尚夫妻Youtube: http://bit.ly/bookshisunfuchi
👍食尚夫妻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hisunfuchi/
📔食尚夫妻部落格: https://shisunfuchi.blogspot.tw/
✅【曼曼老師育兒好物社團】http://bit.ly/MamMamgroup
有曼曼老師依據專業嚴格把關且又有優惠的育兒好物團購
=========================
曼曼職能治療師曾任職於兒童發展中心並為知名兒童發展促進活動的講師並受邀於各大親子網站擔任駐站專家與作家。與湯姆哥和寶皇藉由插畫、照片、影片、心智圖等,提供最實用的寶寶發展促進活動、寶寶玩具、感覺統合、育兒知識、婦幼用品、生活等小撇步分享,期盼能夠促進家庭教養的親子關係,讓爸媽育兒更簡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v0Iz8DT7GY/hqdefault.jpg)
下肢 肌肉 圖 在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用襪子&巧拼在家就能玩的親子遊戲】
#促進足弓和腳部肌力篇
連假在家休息,但要怎麼給孩子放電呢?
就來試試看影片中的好玩活動吧!
#讓孩子玩得開心玩得健康
===
[足弓發育小學堂]
許多家長看著孩子的腳好像沒足弓,就擔心是不是扁平足?其實,大多數小朋友因為肌肉骨骼還沒發育完全,在3歲前看起來幾乎是扁平足(功能性,不影響進行活動),在這階段可做一些足底小肌肉的活動,讓腳和足弓變得有力氣、有耐力。
但如果孩子有不耐走、足部疼痛、骨頭變形、走路動作不靈活或怪異、背痛、其他下肢問題等,就需要請醫師評估足部狀況。
================================
訂閱按讚我們的平台,育兒知識不漏看!
📺食尚夫妻Youtube: http://bit.ly/bookshisunfuchi
👍食尚夫妻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hisunfuchi/
📔食尚夫妻部落格: https://shisunfuchi.blogspot.tw/
=========================
曼曼職能治療師曾任職於兒童發展中心並為知名兒童發展促進活動的講師並受邀於各大親子網站擔任駐站專家與作家。與湯姆哥和寶皇藉由插畫、照片、影片、心智圖等,提供最實用的寶寶發展促進活動、寶寶玩具、感覺統合、育兒知識、婦幼用品、生活等小撇步分享,期盼能夠促進家庭教養的親子關係,讓爸媽育兒更簡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yyvlOJNty0/hqdefault.jpg)
下肢 肌肉 圖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SBD怪獸講堂 #何立安 #SBDTaiwan #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 #肌督教
🔥 肌力訓練到底該做哪些動作?什麼是一般適應症候群?【SBD怪獸講堂 S1: E7】
沒看過這集,別說你知道!😎
說了這麼多肌力訓練的好處,那到底我該做哪幾個項目來訓練最好?
而人體對訓練刺激所回饋的向上適應,其實是來自於運動科學的一般適應症候群基礎。
安全,循序漸進,持續觀察最大肌力表現的訓練模式,是每一個人都需要關注的。
影片為你分曉,肌力訓練背後肌肉/骨質/神經系統向上適應的人體現象,與哪些項目選擇是你需要知道的。而找一位合格合適的教練來學習與訓練,就不必走太多冤望路。
.
🚩本集怪獸講堂重點筆記:
➤ “以有負重潛力的人體自然動作,肌力訓練效果最好。"
➤ “大肌群多關節運動,優於單關節小肌群運動。"
➤ “器械式器材,建議在補強訓練使用。”
➤ “上肢訓練:水平推,水平拉,垂直推,垂直拉。”
➤ “下肢訓練:推,拉,轉,走。”
➤ "功能性訓練,具有力量轉換的遷移效果。"
➤ "最大肌力訓練,具有最佳功能性。”
➤ "一般適應症候群(GAS)的圖片解析。”👍
➤ "肌力訓練的根本,就是操控疲勞與向上適應訊號。”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SBD菁英聯盟頭號人物★
#SBD菁英體能教練 #SBD菁英聯盟
#大重量訓練先驅者 #SBD怪獸講堂 #何立安
#SBDAPPAREL #SBDTaiwan #SBD台灣
.
【正式上市!全新冬季限量款 - Eclipse 日蝕黑】
即日起正式現貨上架👇👇👇👇👇👇👇
🚩傳送門: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今年的冬季配色,由日蝕黑與太空白交疊環蝕而成,為訓練增添獨一無二的色彩,在對抗地心引力的時刻,為你撐腰!😎
#Eclipse #日蝕黑 #2019冬季限量款 #限量依舊殘酷
-----------
😎何立安,何博士:
📗學歷:
2011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 PhD
2009美國春田學院肌力及體能訓練碩士, MEd
2004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科學碩士, MS
2000台大政治系畢業
📗經歷:
2012返台任教,歷任:
中國文化大學體育系專任助理教授及體能教練
中華民國運動教練學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台灣肌力及體能訓練協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亞洲教練科學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2016因反對大學評鑑和教授升等制度,辭職離開文化大學
2016起擔任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練
2019 SBD菁英體能教練
台灣SBD菁英聯盟之首
📗運動資歷:
跆拳道五段
巴西柔術棕帶
國術世界錦標賽搏擊項目中華代表隊選手
亞洲盃健力錦標賽長青組國手
跆拳道、武術散打、自由搏擊、巴西柔術教練
📗選手經歷:
2018亞洲盃經典健力錦標賽M1長青組臥舉第二名,蹲舉第三名,硬舉第三名,總合第三名
2011國際巴西柔術總會波士頓國際公開賽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11美國NAGA東岸盃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一名
2011國際巴西柔術總會紐約國際公開賽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10美國NAGA東岸錦標賽壯年藍帶組第一名
2010美國NAGA東岸錦標賽寢技壯年中級第一名
2009台灣巴西柔術錦標賽藍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09台灣巴西柔術錦標賽藍帶組無限量級第二名
2008美國新英格蘭Team Link盃寢技角力賽中級組重量級第一名
2004TFF異種格鬥賽第一名
2004國術世界錦標賽搏擊項目第一名
2004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二名
2003台灣省主席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3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三名
2003全國運動會武術散打第三名
2002全國武術冬季聯賽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2正心盃格鬥賽第一名
2001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1全國總統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0台北市中正盃跆拳道第一名
2000台北市青年盃跆拳道第一名
2000台灣省主席盃武術散打第二名
1999全國運動會跆拳道第四名
1999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1998台灣區運動會國術擂臺第四名
1997全國中正盃國術擂臺第一名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3i2eZ25E9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