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唔少郊遊徑都有好多人行山,多咗好多口罩、紙巾垃圾,亦有義工隨身攜帶手套、膠袋、鉗子行山,將山徑的垃圾帶走。💪💪💪
#自己郊野自己救 #行山執垃圾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0-02-26/36211452
海洋拾荒者Kitti
清徑先鋒Trailsweeper
上山下海執垃圾 GoGo Clean Up
#清潔山徑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保護環境
「香港社會」專題系列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香港社會
請即訂閱香港社會的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f5-WvYzmVJRyR6P02ZI7g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前TVB藝人|港男鄧嘉傑裸辭轉做YouTuber 用金屬探測器幫網民尋戒指iPhone:95%都係垃圾 疫情之下,不少人因為不能離開香港,反而多了郊遊、行山、露營等戶外活動,以透一透氣,舒解一下平日的煩憂。但總不免會有些東西會遺下或者不見了,鄧嘉傑(Simon)就忽發其想,參考了外國的YouTub...
上山下海執垃圾 在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KET好人好事】當消防處救護員 30 多年的「貓哥」冼力求,退休後開設 facebook 群組「上山下海執垃圾 GoGo Clean Up」,號召及組織網民一起到山野執垃圾,每星期至少出隊 3 次,一年多已執逾 6,000 袋垃圾:「與一班朋友遠足、行山、划艇本已好玩,加入清理垃圾既可減低環境污染,又可得到心靈快樂。」
上山下海執垃圾 在 良醫生 Dr Are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海岸英雄-「上山下海執垃圾」團隊】
喺香港,一直以嚟有不少義工爲咗守護我哋嘅海洋而努力。爲「海岸清潔」,堅持與風浪及潮汐競賽,孜孜不倦地舉行淨灘活動。嚟緊會有一系列嘅專題,為大家介紹呢班「海岸英雄」嘅故事。
今集有請「上山下海執垃圾」團隊,佢哋其中一位召集人冼力求先生(貓哥),自退休起積極投入淨灘行動;並喺2018年成立「上山下海執垃圾 GoGo Clean Up」Facebook群組,短短數月已吸引過千名義工加入。本住「一人出發,二人同行,三五成群」嘅精神,每星期總有幾日喺不同岸灘見到佢嘅招牌pose,風雨不改。貓哥同佢嘅夥伴至今已舉行過百場淨灘活動,成果豐碩👍🏼👍🏼。
偏遠嘅地點絕對難唔到「上山下海執垃圾」團隊,佢地經常組團去人跡罕至嘅地方進行海岸清潔,包括要徒步行個多小時先到達嘅大嶼山煎魚灣、分流、二澳、狗嶺涌等,又或者要借助獨木舟登岸嘅西貢綠蛋島和白沙洲等。
大家仲記唔記得2018年東平洲受超強颱風「山竹」吹襲,到處斷壁頹垣。風災後「上山下海執垃圾」團隊義不容辭,多次登島協助居民清理善後。雖然當時島上物資匱乏,居民仍堅持設簡餐以答謝佢地嘅幫忙👏🏼👏🏼
如果想知多啲佢地嘅義舉,不妨加入佢地嘅Facebook 群組了解吓,又或者抽空參與淨灘活動,一齊為保育地球出一分力💪🏼💪🏼。
上山下海執垃圾 GoGo Clean Up FB 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37879956231173/
#海岸英雄
#上山下海執垃圾
#貓哥
#為保育地球出一分力
#海岸清潔
#cleanshorelines
#齊心協力保持海岸清潔
上山下海執垃圾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前TVB藝人|港男鄧嘉傑裸辭轉做YouTuber 用金屬探測器幫網民尋戒指iPhone:95%都係垃圾
疫情之下,不少人因為不能離開香港,反而多了郊遊、行山、露營等戶外活動,以透一透氣,舒解一下平日的煩憂。但總不免會有些東西會遺下或者不見了,鄧嘉傑(Simon)就忽發其想,參考了外國的YouTuber的影片,在香港的郊外進行野外尋寶,之後更拍攝影片放在YouTube以分享他平日尋找到的東西。
Simon在2011年參加過香港先生選舉,並晉身最後十強,之後一直活躍在娛樂圈,在2018年簽約成為TVB藝人,直至最近他選擇離開。Simon說:「我是上年3月離開,主要因為工作時間太過長,基本上一個星期只有數十小時睡覺,其實很少時間。」一向喜歡大自然而且好動的Simon離開TVB後,就開始做回自己喜歡的事,上山下海。這一天我們便跟Simon到白腊灣尋寶。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312/XNCYRVXLHZEXTDLQLUKLB7TU3U/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TVB #港男 #鄧嘉傑 #金屬探測器 #iPhone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上山下海執垃圾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中年漢貓哥揹着碩大的背包與夥伴在山徑走着,他的打扮與一般露營客無異,但除了遊山玩水外,他還有任務在身,就是到那偏遠的不知名沙灘執垃圾,「香港有好多地方垃圾堆積係無人理嘅。」
貓哥在退休後的2018年成立義工團在郊野四處執垃圾,至今行動超過1500次,執了超過20000袋垃圾,因此與他同行的夥伴其實是他帶領的義工,「好多朋友都係嚟過一次就無見過,有啲朋友嚟咗之後就會係咁嚟,有啲朋友嚟咗之後就會係咁嚟,朋友多啲嚟就密啲手,少啲嚟又無所謂。」
義工團隊沒有固定班底,人人都可以參加,貓哥希望朋友參與活動「最緊要開心」,「如果嚟到朝九晚五咁做,你覺得好辛苦,未必得到太深刻嘅快樂」,指若可以將活動與享受放在一起,除了可有保護大自然的快樂外,還有享受大自然的快樂,亦有做運動的快樂,多種快樂令活動的吸引力更大。
他續指,很多人在社面對各種如工作與家庭的壓力,所以來到郊野,是應該舒展自己的壓力,「享受大自然、回報大自然,唔係嚟再接受新嘅壓力。」
而義工當然是沒有報酬,「我哋係唔收人工,唔可以叫人朝九晚五咁做」,因此他會叫來到的義工隨意工作,喜歡執幾多袋都可以,「順其自然,最重要是做得開心,做得開心下次再嚟玩過,如果覺得開心就帶朋友嚟一齊玩,就更多朋友過嚟。」
話雖如此,但參加得的義工都是有心人,他們來到那偏僻無人的沙灘,在烈日下辛勤工作,很快便執了數十袋垃圾堆在一起,無奈的是灘上還是堆積了數不盡的發泡膠,貓哥表示已經是第4次來這灘,「呢個灘我哋之前做咗一次,(執了)280袋,隔咗兩個禮拜再嚟,都做咗200袋。」
「所以我哋唔使呃自己,呢件事係唔會完,一日有人類、一日有海洋垃圾,呢啲海岸線都會不停有垃圾沖上嚟」,他指最難執的是發泡膠碎粒,「佢同沙撈埋一齊跟本執都執唔到」,在夏天時也有疑是別人遊艇派對丟下海的即棄膠餐具,在沖上岸後經過日曬雨淋,一碰就破碎成粉,「根本係完全唔可以執,呢啲係最痛苦、最難執,你望到執唔到。」
貓哥也知道沒有能力將所有垃圾清掉,但義工隊的目標還是不停工作,「團隊一天仲喺度,我哋就會不停咁周圍清理垃圾」,更戲稱他們有愚公移山的「精神病」,指活動除了有機會讓人做運動及欣賞大自然外,更可讓更多人知道環境污染的問題,他希望用熱誠去執垃圾,去感染別人,而不是用對抗的態度去怪責別人。
「希望做呢件事係無國界、無男女嘅分別,亦無階級嘅分別」,因此義工們在合照時,其中一幅照片是各人的背面,「睇唔到樣,人人都可以嚟保護環境」,也有張是參加者指住天的相片,貓哥解釋指是「人在做,天在看」的意思,「垃圾係人造出嚟,今日我哋執返佢。」
他希望大家愛護自己生活的地方,不要如此冷漠,「你唔會喺自己屋企、自己床邊丟垃圾」,不要貪圖丟垃圾一剎那的方便,「丟垃圾的一剎那,你知自己做緊咩。」雖然垃圾無限多,但每人出一分力就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