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室外體感溫度都來到 47、48 度熱浪的痛苦季節,還是看電影跟看書最透心涼,最進入手的這些書寶寶們似乎也都走一個消暑色系的路線,單單視覺上就已覺得心曠神怡,目前看來七、八、九月的書市都相當精彩,之後也會有更多喜歡的、期待的、千呼萬喚的作品問世,時間到了再與大家分享,先來看看這個月照例根本不可能讀完的書單。
首先當然為超前佈署的七月選書,七月無疑為 Sally Rooney《 #正常人》的月份,原著小說與改編影集先後推出,互補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界,影集乍看主要著眼於康諾與梅黎安的戀情,若有似無觸碰著顯而易見卻難以形容的階級、虛無與親密關係中的權力關係,這些在小說中佔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刻劃年輕人在人群中探索自我的成長過程,在看似尋常的正常與不正常之間來回擺盪,以簡練而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我們這一代彼此攙扶著面對情感、面對關係、面對自我、面對孤獨的恐懼與成長,《正常人》迷人之處在於,其不只是一部侷限於愛情的正常愛情故事。乍看不過是生活的《正常人》,卻在當代不乏辭彙定義的各種關係中,寫出了一種更加熱情、親密的「深度」關係,也讓讀者清楚感受到人物在時光中愈加成長與複雜。徜若每個世代都需要一個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可以說繼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後,不曾有一本青春戀愛小說掀起全球文壇如此熱烈回響。
其次是由衷推薦的吉田修一《 #橫道世之介》與《 #續橫道世之介》,一部寫 1987 年,18 歲的他揹著行囊,風塵僕僕地來到東京;拎起相機,蹬上列車開往下一站。這段初始與結束的旅程,連他都不知道「成長」是什麼,他平凡無比,渾身破綻百出,卻在無意間尋找到了未來的雛形,無意間催促著周圍的人邁向成長的路途。續集寫 1993 年,24 歲的他大學畢業後從東京市郊搬到了池袋北口。這是世之介在東京住下來的第六個年頭,正要開始為他的未來大顯身手,然而,他卻遇到了平成泡沫經濟崩壞。接連被 52 間公司拒絕,成天以柏青哥為生活手段,打工兼差勉強糊口,連他曾經形影不離的底片相機,都被他收在壁櫥裡束之高閣,這是世之介最壞的一年,也是最好的一年。
上月底還推出了加拿大女作家 Miriam Toews 兩本令人相當感興趣的小說,《 #沒有聲音的女人們》是以真實事件為骨幹,自 2005 至 2009 年間,多達上百名少女及婦女遭到當地人以為的妖魔鬼怪強暴,受害者的說法多被斥為是女性的淫蕩幻想,人們稱其為「玻利維亞鬼魂強暴案」。長期以來,莫洛奇納社區內的女性白天醒來便會頭暈,全身瘀傷,她們向長老求助,卻被斥責思想「放蕩」,她們身體的疼痛是惡魔懲罰的例證,直到一名犯人落網,真相才水落石出,原來社區內的八名男性經常趁深夜對一百多名女性下藥施暴。當所有男人為了保釋犯人出獄,聚集到城市去的時候,有八名婦女在穀倉閣樓召開祕密會議,為了保護自己和和孩子不再受到傷害,女人們必須趕在男人回家以前,決定她們未來的去向。作者出人意料的敘事手法下,翻轉成一部如火山爆發般緊迫,同時充滿一個個女性獨立情緒及機智的現代文學傑作,出版後隔年,被起訴的加害者們各自遭到判處長達 25 年的徒刑。
另一本《 #親愛的小小憂愁》多年來長銷不墜,以憂鬱症為題材,叩問生命的各種疑問。愛芙達和尤蘭莉是一對姊妹,表面上愛芙達過著令人稱羨的生活,她是舉世聞名的鋼琴演奏家,迷人、富有,而且有著幸福的婚姻,相對地,尤蘭莉的生活一團糟,她離婚又破產,兩個跟不同男人生的小孩正值青春期,姊妹從小在信奉門諾教派的保守家庭中長大,形影不離,然而兩人的關係卻因為姊姊不斷嘗試想要結束自己生命而吃盡苦頭。作者在自己的父親和姊姊相繼輕生離世後,帶著思念和疑問寫下了這本書,字裡行間的愛溢於言表,倘若活著是為了創造意義,那麼每當小小的憂愁襲來,別忘了還有親愛的生命。
本月特別想讀的書,還有 Richard Roper 的《 #如何不孤獨死去》,一部令人非常暖心,又帶著濃厚尾韻的浪漫小說,四十出頭歲的安德魯個性敏感且盡責,服務於一個政府的公共衛生單位,專門負責處理孤單死去的民眾的後事,大多是已死去數個月的老人,不僅成天面對著孤單跨過生命終點的人們,他自己也是個孤獨的人,在他看似平庸、平靜的生活中,懷抱著一個秘密:在他五年前到職的那一天,他不小心騙了他的主管和同事說,他已婚,育有兩個孩子,有個幸福快樂的家庭。從此,一方面他帶著恐懼、壓力和罪惡感延續著這個謊言,另一方面,卻默默地在這些謊言當中得到了某種安慰,好像自己並不真的那麼孤單,而這所有的一切,他試圖帶著潛伏的隱憂安靜沉默地度過的平凡生活,卻隨著新同事佩姬的到職而掀起了巨大的風暴,逼得他開始認真思索生命的意義,面對自己的過去和未來。
接下來幾位大作家的作品可看性仍相當高,前日配合贈書活動的馬奎斯《 #枯枝敗葉》是他第一部小說,也是首次以魔幻之鎮「馬康多」為背景的作品,故事藉由老上校祖孫三代的內心獨白,娓娓道出主角如何在極度的孤獨中度過此生,不僅形塑出奧雷里亞諾波恩地亞上校的人物原型,更為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揭開了序幕。 赫拉巴爾《 #雪花蓮的慶典》與《過於喧囂的孤獨》同樣為其鼎盛時期的作品,以克爾斯當地的風土人情為背景,自己化身為書中作家,透過日記形式寫成的 21 篇短篇小說集,小器的餐廳老闆、美麗優雅的夫人、萬年影痴、活在昔日榮光的自負畫家、喜好囤積舊貨的怪人、一心想擺脫專橫妻子的膽小丈夫、頭戴白色禮帽的神祕客、為一頭被射殺野豬的歸屬而爭執不下的兩個狩獵協會等,典型赫拉巴爾式的誇張人物形象,加上鮮明的鄉村場景,搭配口語化的對白和方言俚語,寫出一篇篇令人難以置信或捧腹大笑的幽默人性故事,來反應他對生命的熱愛。
繼四月的《紅髮女子》後,緊接在後的是帕慕克《 #新人生》,關於一本書,關於讀書的人們,關於東西文化碰撞的星火。他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大學生,為了尋找書中許諾的美好世界,拋棄一切搭上公路巴士,開始追尋之旅。他愛上了深受那本書啟發的嘉娜,以為他們將前往同一個新世界,公車上總播放美國電影,窗外一座座巨大的廣告看板迎面而來,上面滿是來自西方世界的商品。他見到讀了同一本書卻無比平靜的青年,也見到慘絕人寰的車禍、謀殺、死亡。不知不覺間,他成了一個「殺手」,但他所要追殺的究竟是什麼?他們所期待的天使,是否其實有著截然不同的面孔?慢慢的,他對於那本書帶來的啟發,以及他的新人生也更加茫然。再者,終於盼到個人特別鍾愛的作家 Doris Lessing 小說《第五個孩子》續集《 #班無處安放》,那個一出生就讓整個家族四分五裂的小怪物,班,長大成年了。進入存在無數隱形怪物的社會,一路上不乏善良、願意幫助班的人,而那些人多半同樣無家可歸,有著坎坷的童年,但更多的是想騙他、利用他,甚至將其視為研究對象的人。萊辛以精煉簡潔的文字,透過班成年後遭遇的人事,赤裸描繪出人性,之中有光輝有溫暖,亦有殘酷而近乎失去人道的運作規則,帶領讀者反思高度文明社會裡,科學發展的箝制,與人類尚未跟進的內在視野。
麥田書癮 PLUS 系列推出一本 1987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俄裔美國詩人 Joseph Brodsky 經典散文集《 #小於一》,收錄了他評論詩歌、詩學,以及卓越的散文作品,談文學、談歷史也談政治,可視為對歷史和當今時代的深刻沉思,同時更是一部私人回憶錄。以及,《背離親緣》作者 Andrew Solomon 在經歷長年憂鬱症之後寫出《 #正午惡魔:憂鬱症的全面圖像》這本憂鬱症專書,憂鬱症是最受誤解、汙名化最嚴重的精神疾病,同時也是最難以定義的疾病,此書的價值,不僅在於作者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統合社會心理及精神藥學的理解,力求全面、精確地描述這種疾病的本質及樣貌;在於作者以一貫的坦率戳破種種失靈的想法、無益的治療、挾憂鬱症以自利的企圖,以及人類自我欺騙的傾向;在於作者以文學家的敏銳和同情,透過生動的比𣈥刻畫難以表述的罹病境況及無從穿透的孤獨感;更在於作者從自身及無數受訪者的苦難中,挖掘出受苦的意義及救贖,讓我們看到這種疾病的悲劇性及其帶來的美麗洞察,也讓我們 —— 不論是病患、治療者還是陪伴者,都還能懷抱希望。
華文作家等到楊富閔的《 #賀新郎:楊富閔自選集》,選錄 17 篇作品,打破文類規約,故事自由串流,除了是作者文學生涯的縮時攝影,也是十年以來的心靈截圖。全書一氣呵成,充滿作者對於文體追求、形式摸索,乃至內容生產的繁雜思考,而文學創作的基本單位──語言文字,則是選集收錄的美學準則。香港作家謝曉虹首部長篇小說《 #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寫一個年過半百的大學教授,陷入與人偶炙熱的婚外情,生而為人,我們都有無法說出口的欲求、傷痛與祕密,而在這世界上,有沒有一處地方,有沒有一個人,或哪怕是另外一個物種,願意不批判地、無私地、寬容地接納我們所有的一切?作者以文字凝結成獨特的視野與感官,既鏤刻在你眼前,又輕觸在你皮膚上,既帶點奇幻與夢境,卻又緊密扣合如細針般扎,既密又痛的香港現況。陳栢青的《 #尖叫連線》也相當期待,台灣爆發大規模傳染疾病「HLV」,從感染到死亡,最多只有三天時間。為了一卷詛咒錄影帶,絕教高校裡的一群過氣恐怖片演員要合力用恐怖片救台灣。但事實是,高中才是真正的地獄,在這個人吃人的小型社會,人際關係比任何詛咒都恐怖。這是一部獻給曾經真切恐懼著的童年與青少年,獻給所有黑色的夜晚的小說,挪用俗濫的恐怖片元素,操弄與嘲笑各種定律與規則,是致敬,是後設,是恐怖片的教戰講義,更是寫給恐怖片的情書,一如那些伴我們長大的恐怖片,越 B 級越有愛,愛看又要遮掩,遮了眼又忍不住要把手指打開一道縫隙。
最後還有林榮三散文獎得主林佳樺的首本散文集《 #當時小明月》,「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故鄉一直是寫作者追逐的光點,回到自身,找到根源,並更理解自己的故事。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分離的焦慮、恐慌,懷著似乎被父母遺棄的忐忑,埋下成長的不安;四十歲再度回頭,用書寫擁抱內心自卑與匱乏的小孩。蔡詩萍新書《 #與世界一起散步:小日子小堅持》是疫病年代對日常最溫暖的回望,重新凝視生命中最不可取代的愛,在 2020 這特別的一年慢下腳步,捫心自問,我們把上班當成日常,把工作視為當然,平日給自己,周末給長輩,陪孩子嬉戲卻總認為長大這件事還早。我們望著時間表分秒必爭,相信時間就是金錢。當時間軟癱以後呢?當很多視之為必然的不變,都改變之後呢?
三星校餐演員 在 餵電影 WEi MOVi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物專訪|《阮三个 2》#范少勳
公視的《阮三个》作為一個以「在地生活」為骨幹的實境節目,第一季走訪宜蘭縣三星鄉的田中央,第二季則深入苗栗縣大湖鄉的蓊鬱山間,除了原本班底 #楊貴媚 和 #索艾克,也加入金馬新演員得主范少勳一同主持。
.
而上個月在專訪范少勳的那一個鐘頭裡,不斷被他提及的「家」的感覺,就是《阮三个》的核心。比起拍戲,需要透過角色來建立感情;錄製《阮三个》則是必須先喜歡上這個環境,才能將自己真心喜歡的生活方式,充滿熱情地推薦給客人:「我們真的就是服務業,想要來這裡的所有人都開心,最後甚至會在這裡扎根,這是我覺得跟拍戲最不一樣的地方。」
也是因為這種接近落地生根的親近感,讓范少勳主動想做更多,他發現大湖鄉有兩所國小人數稀少,相加總數不超過二十人,其中一間學校甚至沒有操場。於是他們為孩子們舉辦籃球夏令營,楊貴媚更動用人脈張羅了包場看《#下半場》的活動,讓許多學生展開第一次去電影院的魔幻旅程。
除了拍攝期間的交流,范少勳也想留給當地居民一份善意:「我們的民宿剛好在半山腰,於是想在那邊做個籃球框,如果有一個小孩因為投籃而找到新的力量,讓自己踏出去,都是好的。」這讓我回想,實在很少看到像《阮三个》這樣的節目,它的樣貌是有機體,會因主持人的突發奇想而自己展開緣份的網,除了捕捉開拍過程的當下片刻,還為一片陌生的土地,撒下延續的羈絆。
.
時間真的飛快,節目也即將於本週五迎來尾聲。如果你是《阮三个》的忠實觀眾,或是范少勳的影迷朋友,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能帶給你們有趣深度的另一種新認識。
許多我自己很被感動的幕後心事:像是少勳媽媽的驚喜現身、舉辦婚禮初體驗、單身中秋節大挑戰、聽障團體溫馨晚餐等等,也都收錄其中。
如果你還沒看過節目,以下是節目播映資訊,歡迎把握最後機會~
▫️主持人:楊貴媚、范少勳、索艾克
▫️播映時間:3/6起 每周五晚間9點,公視頻道首播
▫️重播時間:3/7起 每週六早上6點公視頻道;3/9起 每週一下午1點公視頻道;3/22起 每周日晚間8點公視三台
▫️其他平台:首播後7天內可至公視線上影音平台「公視+」限時免費收看。
‼️完整專訪文章👉🏻https://lihi1.cc/NcrcH
公視粉絲團 公視影音網
三星校餐演員 在 【日劇與生活亂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近日與「小葉日本台」、「用鉛筆寫日劇」、「那些日劇沒有教我的事」、「哈日劇」、「重點就在括號裡」、「雪奈日劇部屋」、「偉士牌的電視筆記」等七位人氣版主,共同參加 @KKTV 2019年「日劇大賞」,感到既榮幸又感謝(畢竟這半年來因工作量地獄式地大增,粉絲頁的更新頻率少了很多)。
本次大賞獎項共有年度最佳日劇、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原創劇本等等十項,分別由《型男主廚三星夢》、《昨日的美食》、《3年A班》、《凪的新生活》抱回。
這幾部戲無論放在哪個年度,都是不可錯過的好作品,以米其林評等來說的話,起碼是「不容錯過!」的二星等級。
《型男主廚三星夢》
TBS招牌日曜劇場風格,向來是收視保證。而《型男主廚三星夢》儘管承襲一貫谷底奮力翻身熱血路線,卻在拍攝技巧、料理水準與各個經驗豐富的演員巧妙配合下,提升了可看性,明快又流暢。
在追求料理界最高榮譽「米其林三星」的道路上,劇本也兼顧各種面向與情緒。他們追夢之路絕非一帆風順,過程中的心淚、汗水、煎熬,都那樣真實,彷彿你我身上真正的血肉。
《昨日的美食》
帥大叔西島秀俊及內野聖洋飾演一對同居的同志伴侶,戲裡最多的畫面,就是西島在廚房打轉做菜,內野等著開飯,吃相也又可愛又香。
三餐即生活,吃是生活大事。每天有許多開心或低落的事情,超市特價的西瓜、父親開刀、每月伙食費的控管,那些明明過起來瑣碎的雜沓,竟被《昨日的美食》濃縮出一道香氣四溢讓人垂涎的料理。
《3年A班》
校園是個小型社會,只要有人,很遺憾地就有惡意。因此,老師若只教授課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而柊老師選擇扛起更多責任,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激烈手段。
有別於過去熱血感化、冷面說教的校園劇,《3年A班》立了新的範本(菅田將暉的表演則提升到了另一層次),結合了當今社會少不了的網路與問題,以及後續責任等反思。本劇的創作企圖看起來收成了相當好的成果。
《凪的新生活》
年紀愈大,從頭來過的成本愈高,愈只能戴上一樣的面具繼續生活。這張面具只少讓我們看起來體面,看起來不那麼狼狽。
凪卻勇敢地在三十歲大關前,打掉重練自己的生活,柔順的秀髮變回爆炸頭;整齊的套裝換成隨興白T恤,這過程過程費力,意見嘈雜,汗濕狼狽,但是無比自由與快樂,並且感染了身邊的人。戲中明明暑氣蒸騰,觀眾透過螢幕卻感受到了和煦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