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調降藥品給付年省58億」、「健保納入癌症免疫療法」、「健保放寬C肝治療給付」……這些新聞,你有什麼感覺?
各位醫藥界夥伴請先把手放下喔,免得我們得因為髒話而需要一直消音(嗶)……
先說我沒有反對健保共擬會議對於哪些藥品要納入給付的專家意見。
我只是想跟民眾聊聊對於健保給付的想法。
台灣有健保制度20幾年了,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醫療院所都是健保特約(這樣有「特」嗎XD),百分之九十九的民眾都可以獲得健保給付下的各種醫療照護,從頭痛、陰道炎、感冒,到骨折、癌症治療、葉克膜、加護病房、換心換腎。
對於民眾來說,「健保調低藥價給付」,很好啊,這是幫健保省錢,你看每次新聞都說這樣「省了幾十億」;對民眾來說,「某個治療納入給付」,很好啊,不然「難道要我自費」。對於每個個人來說,可以不從自己口袋掏錢出來,什麼都可以被給付,當然都覺得很好。
可是大家可以想一想。大家都知道台灣即將進入高齡社會,大家也知道台灣因為生得少,未來的勞動人力會極少,而依賴人口會極多;可以繳稅和繳健保費的,越來越少,需要慢性病照護或者重症照護的,越來越多。而在全球逐漸發展精準醫療的情況下,未來精確的癌症治療,新藥新技術,也只會越來越多。
健保要平衡收支,又要滿足民眾需求(以及衍生的民代施壓),能做的事情就是一邊開放更多項的給付(因為有自費品項民眾會生氣),一邊想辦法省錢。所以省了什麼?省了各種藥費的給付,這過程中,許多原廠藥品因為台灣市場不大,藥品給價又低,所以逐漸退出台灣市場,有些「不能缺」的藥,只好靠佛心的藥廠或是醫學會,以專案方式拜託引進。藥價給付低,即使是本土藥廠,也沒有改善藥品品質的誘因、沒有擴充藥廠設備的誘因、沒有開發新藥研究的誘因,大家逐漸地看著台灣健保制度之下一顆藥不如一顆糖,二罐點滴不如一杯珍奶的價格。
一樣的,健保在民眾和健保會委員「要求cp值」「要求省錢」的情況下,要怎麼有辦法調高對於各種衛材的給付?一樣的,新的器械、新的衛材,如果算算給付,用好一點的就要虧損,那大家只能在最基本低廉材料裡面提供給病人,醫師若想進比較新的醫療器材,可能不符成本,要跟病人收自費,又要被投訴。
健保署這幾年還是有做一些改善,例如以雲端藥歷,讓醫師可以知道病人其實還有一樣的藥品,不要重複給藥,知道病人其實才在別的醫療院所做過檢查(卻故意不說),可以直接查詢結果而不用重複開立。好喔後面那位醫師您手先放下我知道這系統還不夠友善而且會當機,那個我們持續有在追蹤改善,今天我們先跟民眾聊喔...
更重要的是推動分級醫療轉診制度,逐漸調整「未經轉診逕行」至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就診的部分負擔,對,我知道還是太低效果不好,但是你知道民眾藥價部分負擔多20元就來找民代表示憤怒了嗎?啊不好意思岔開話題了。所以我非常非常支持醫學中心停掉夜診、停掉週末門診,如果在正常的分級醫療轉診制度下,一路從診所到地區醫院轉診到區域醫院又轉診到醫學中心,這樣應該已經嚴重到大家都該讓他請假去看診,而不是「等晚上下班後」「等星期六有空再去」。而每次談到調高「未經轉診逕行至醫學中心就診」的部分負擔費用提高,很多人會出來說,這樣傷害弱勢,不對喔,現在不分輕重全部擠到醫學中心,弱勢沒有錢請人代掛號、沒有認識民代幫忙喬加號或喬病床,才是更傷害弱勢;落實分級醫療轉診,讓急重難症的病人轉診去醫學中心時不用跟輕症病人擠,才是真正保護弱勢。至於說這樣對於癌症病人或特殊罕病者有傷害,沒有喔,癌症病人或罕見疾病等,有重大傷病,是免部分負擔的。
談遠了。
希望大家一起想想的是,當你在門診發現藥品品質越來越常出包,以前用習慣的藥被換成成本比較低廉的,病床越來越排不上,急診壅塞到躺在大廳時,是否該一起來思考,一起扭轉只看CP值不求更好醫療品質的台灣健保環境,該改了。如果也覺得應該讓醫護有比較好的專業報酬,結果健保包山包海什麼都給付然後沒人要一起建立分級醫療制度,「我有繳健保費」就什麼都要的民眾,我們最後會得到什麼?
#一起推動在宅臨終減少無效醫療
#認識你的基層醫師讓他們優先照顧你和家人
#領藥就乖乖吃不要只是領回來放
#對於健保砍藥價不該總是拍拍手
#推動公定醫療保險自付制度
Search
一起推動在宅臨終減少無效醫療 在 安寧緩和療護病房志工交流| 無效醫療不是我的選項 - Facebook 的必吃
她不時接到陌生民眾的來電,甚至直接掛她的門診,說希望讓使用呼吸器的家人拔管善終,但主治醫師不願意,因為聽說陳秀丹積極推動善終,所以想拜託她幫忙。 只要有機會幫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