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social distancing transforms human behavio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ers and public spaces
社交距離如何改變人類的行為以及在公共空間下的使用者經驗
-
疫情發生後,人類的行為跟生活方式會跟以前有極大的轉變。
紐約現在出門買菜,不僅結帳區排隊都排很長,而且地板多了以前從未有的設計,現在還沒有一個既定名詞,我暫且稱為:社交距離符號與指標設計。
這項設計快速地在每一間超市、百貨、藝廊、商店、公園出現,雖然不是一項法律但是每個人都得乖乖地遵守,我覺得很值得做研究。只要疫情還在的一天,建築、空間設計、傢俱設計、區域標示識別等等,都必須考量到社交距離這種新模式。你現在設計一張桌子,可能有一半的空間都浪費掉,意味著這些設計不符合時下的需求,更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目前我觀察到的現象:
1. 為了減少排隊,線上購物的平台、物流業、外送業一定會蓬勃發展。所有商品一定要建立線上平台,所以UI/UX產業前景持續看好。
2. 既有的空間如何保持美感又能做好社交距離宣導,是很多設計師可以思考的地方。現在狀態看來,貼個X不代表這是一個好的設計模式,只是一個過渡時期簡易速成的草案。
3. 如果許多設備跟空間不能使用,那未來人潮的問題應該怎麼解決?大型活動像是棒球賽事、演唱會等活動,座位應該怎麼安排,這牽扯到文化產業、體育產業、廣告業、行銷業、設備廠等太多太多人的工作,這是所有人應該超前部署的地方。
設計思考如何觀察社會的走向,與因應時代變遷做最有效的大眾傳達,將會是2020給我們最大的挑戰。
Design for the future.
照片源自於新加坡各地真實的生活場所,instagram上的 @tape_measures 可以看到更多的膠帶視覺應用
IG: mengchih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