¹
謝謝在台南遇見的你們,活動三天真的讓人很開心,最後一天回到住處甚至還發現自己燒聲了。
所有的遇見都是生命的禮物。我們原來都是彼此的平行線,能因為文字而交會實是奇蹟(#serendipity)。
²
我有時候會覺得,應該將「年輕」當作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會讓你更容易學會或接受新事物,但這種能力會隨著生命經驗的增加而減少。
例如,我們遇見惡意或發現好方法時,我們的本能就會學習避開傷害、學習用好方法讓事情更有效率完成,這將成為一種規則或習慣,為的是更好的守護自己。「年輕」這種能力,會因為我們社會化逐漸消磨,這是生命成長的結果。
也許能更精準地辨別惡意或善意,也許能更利索的完成生命中的事物。然而,心靈無法逆生長,我們會對開始懷疑別人的善意是否由包藏禍心,我們會客氣的拒絕即使很想要,我們也會了解純情只會發生在初戀,純情在人生之中只會有那麼一次。這是也令人頗感哀傷的事。
能了解「年輕是一種能力」的想法時,通常也已經不年輕了。在展覽現場遇到幾位年輕的你們,失去年輕是人之必然,希望你們都能好好的使用年輕這種能力,在流失之前。
³
會在意別人的眼光,有時候是因為你的生活裏沒有更遠大的世界等你去完成去探險。會感覺自己能力不足,可能只是你不知道怎麼組織你所學到的經驗。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找到最合適的方法,有一個決心可以貫徹到底,別人的惡意攻擊就只會是過眼雲煙,在你追逐的過程中不足以構成你放棄的原因。
幾年過去,你會發現,你已經站在峰巔俯看山下的他們。
⁴
在展塲中與十年不見的國中老友見了面吃晚餐,她如初,我胖了,尚稱一切安好。我們約了後會有期,這十年之間我們彼此都閱過了自己山水,此次重聚,更曉得造物的來去仍按照祂自己的章法,一切都非僥倖,偶然的很剛好,讓人喜歡。
⁵
「親愛的,走一條他人沒走過路,並不代表你失去方向。」
⁶
【#鏡外——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個展 即日起 —— 10/24。參觀展覽請先至「旗跑官網」預約體驗服務,選擇「南風俱樂部✕阿旭寫字公司文字展覽」。 #台南 #旗跑 #南風俱樂部 @chipao_mahjongg
☞ 市集通告
#台北 #新北投車站 ⚠️本周末⚠️
—— 10/2 1200——2130 #白晝之夜
—— 10/3 1200——1800
#台北 #南港瓶蓋工廠
10/9 —— 10/11 1200——1800
#勤洗手 #戴口罩 #不觸摸眼口鼻
#阿旭寫字公司 #寫字界的一位男子 #寫字 #手寫
一切只是過程展覽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妙事物|奇美博物館 蒂姆沃克攝影特展
多數人到倫敦參觀博物館時,都會去比較為人所知的大英博物館或自然歷史博物館等。但其實如果時間充裕,我還會推薦去Victoria & Albert Museum,即V&A博物館。
V&A博物館位於倫敦的南肯辛頓(South Kensington),就位在自然歷史博物館與科學博物館的對面。V&A博物館成立於1852年,藏品以工藝品為主,也包含照片,至今收藏了約80萬件攝影展品,而蒂姆沃克(Tim Walker)的照片作品則是於1998年首次被V&A收藏。這次的『美妙事物』(Wonderful Things)攝影展,就是Tim Walker與V&A的共同合作。
我最初接觸攝影時,就有關注Tim Walker 的作品。 這次雖然因為疫情不能前往英國看展,所幸 奇美博物館 Chimei Museum 與V&A合作,讓我們在台灣就能欣賞原汁原味、品質一致的展覽。也感謝奇美博物館的邀請,讓我能一圓欣賞他作品真跡的願望,真的非常開心。
▌誰是蒂姆沃克 Tim Walker
Tim Walker是出生於1970年代的英國攝影師,多次為時尚雜誌如Vogue等拍攝。但這並不代表他僅是一位時裝攝影師而已,我覺得比較精確的說法是,Tim Walker是極有創意的想像家,只是透過攝影藝術、模特兒、精品與道具把他腦中的夢幻想法實現。
也因為Tim Walker堅持不使用電腦修圖,所以為了呈現他的超現實的奇幻構想,在他照片中所見的一切,無論多麼誇張不真實,都是用實際道具搭建出來的場景。而這正是Tim Walker獨一無二的特色,在這次與V&A合作的也可以看到這個特色被淋漓盡致的發揮。
由於一般拍攝博物館,多數人會把重點放在拍攝展品本身。因此展前我也十分好奇,大師如Tim Walker能夠怎樣不落俗套地詮釋博物館的展品。 事後證明大師的創意與思考層次果然更高一籌,令我自歎不如、讚嘆不已,更是學習到不少。
▌奇美博物館 + V&A |蒂姆.沃克:美妙事物特展
蒂姆.沃克:美妙事物特展是他創作生涯以來最大的攝影展。為此他本人除了參觀了V&A館藏外,還深入了145間展間、庫房、文物保存修復工作室、屋頂甚至地下通道等各個角落,了解展品以及策展人、修復師與技術人員背後的故事。並以這些『美好事物』作為發想,創作了一系列的攝影作品。最後經過三年籌備,在V&A展出。
奇美博物館這站則是亞洲首站。為了維持與V&A一致的參觀體驗,奇美博物館館方在短時間內,花費極大的心思與精力,不斷的與V&A與Tim Walker工作團隊透過信件、視訊溝通與確認展場細節,並且反覆修改與確認,如壁紙花紋、場景佈置邏輯、燈光甚至文字陰影角度與位置等非常細膩的細節都力求到位,讓我對奇美館方如此講究展出品質感到讚嘆與敬佩。
從粉紅色的主題牆進到寫在彩虹上的wonderful things的入口後,隨後便會進到一處潔白展廳。這裡有為數眾多,Tim Walker於90年代出道後至今25年的攝影作品,有許多代表作,以及他經典的把幻境在現實中呈現的手法。很多作品雖都是拍攝像是Tilda Swinton、Alexander McQueen等名人,並穿戴許多時尚名牌的配件。但他們都毫不搶戲,只是恰如其分地作為建構Tim Walker幻境的零件。
之後就進入了Tim與V&A合作的部分。這裡就是Tim Walker在參觀V&A後,受到展品或者展品背後故事所啟發,進而拍攝的作品。主要包含文藝復興的彩繪玻璃、印度細膩畫、鼻煙壺、貝葉掛毯照片、插畫圖稿等等。每個展區無論是展品、Tim Walker作品與奇美博物館的策展過程都精彩萬分。我在照片敘述中會再詳細說明。
▌觀展感想
看完這次Tim Walker的美好事物特展後,除了收穫滿滿外,也覺得受到很大的啟發。尤其是因為我也是愛逛博物館的攝影師,沒想到Tim Walker看完展品後的發想與執行,遠遠超過我所想像的範圍,真的讓我學習到很多。不論對攝影是否有興趣,都相當推薦來看展,感受一下大師創意與才華。
但要注意的是,因為疫情,目前參觀採用上網預約制,且不提供導覽,但參觀時可以自行掃描現場入口QRCODE,或是上官網https://bit.ly/36woWYF ,便可找到官方製作電子版的簡易「觀展指南」了。
更多我的旅行照片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一切只是過程展覽 在 無毒農-友善環境的安心水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週日咖啡故事館 #台灣咖啡的困境與轉機
【週日咖啡故事館:為什麼台灣咖啡價格高昂?台灣咖啡的困境與轉機】
今年四月份在採訪「嘉義阿里山生豆後製邀請賽」時,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台灣咖啡的採訪紀錄——《台灣咖啡的希冀》,這次我想從一個更廣的角度與大家分享,關於台灣咖啡的現況、面臨的問題與有可能的轉機。
有長期在喝咖啡的朋友們一定能感受到:台灣咖啡就是比較貴!而有些朋友可能會進一步發現,同價位帶的台灣咖啡在杯測分數上往往還不見得會比同價位的國外咖啡豆高。既然如此,消費者為什麼要買台灣咖啡豆?只是因為所謂的台灣情懷?還是我們財大氣粗?我想上述兩個答案都不該成為我們支持台灣咖啡的理由。那麼,身在產業中的我們是如何看待這些現實呢?而咖啡產線又該如何在「照顧台灣咖啡農」與「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取得適當的平衡點?
#台灣咖啡的困境
在我們拜訪台灣咖啡莊園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台灣咖啡昂貴的原因來自於「產量」與「成本」兩大壓力。根據世界咖啡協會2020年的公告,台灣咖啡的產量只有世界咖啡產量的「萬分之一」。而根據我們實地探查,如果算上種植、採收、管理等成本,台灣咖啡的取得成本是進口咖啡的四到七倍!簡單地說,台灣咖啡受限在規模太小與人工成本太高,所以希望台灣咖啡在短時間之內(也許是長時間)要在價格上具備市場優勢是不現實的。因此,如何提高台灣咖啡的生產品質,並且在風味上具備產區的風土特色(例如南投與阿里山的咖啡豆,因應著氣候與土壤條件不同而有不同的風味),將會是台灣咖啡努力前進的方向。因此,我們每次拜訪莊園時總會跟著農園主到園裡走走,並藉著每次的交談分享一些國、內外的經驗。我們甚至談過,等到疫情和緩適當的時候,組團一起到其他國家的咖啡莊園拜訪取經,或是帶著他們參加國外更具指標性的咖啡展覽,與更多更有經驗的咖啡從業人員聊聊。我們真心的希望,台灣咖啡農不要輸給現實!更不要成為商人眼中操作民粹的一顆棋子。
#台灣咖啡的轉機
在透過更好的田間管理提高生產品質之外,我們也很欣喜地發現,台灣咖啡在風味上擁有其他國家產區沒有的特殊風味!例如烏龍茶與綠茶的尾韻(國外許多產區的茶感偏紅茶)、例如烘烤過的龍眼殼或是地瓜甜感、例如我們在杯測時發現台南產區有芒果香氣等等,這都是在在的台灣風味!這讓我相信,我們可以透過咖啡,讓自己甚至是國際友人認識台灣的風土!而這些,需要農民、烘豆師、咖啡師等相互了解與配合,而我們咖啡產線所自詡的,就是成為他們的橋樑,並進一步把好的台灣咖啡推薦給我們的每一位朋友,也就是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們。
受限於台灣咖啡的產量問題,我們也開始了「風味印象系列」計畫,我們先前推出的《祈禱》以及《絮語》兩支作品就是我們的試金石。這個計畫的概念,是把我們對於味道的印象,透過咖啡豆拼配的方式表現出來。例如在《祈禱》裡我們藉由展現出細微的草本風味,體現台灣多山的環境,並藉由尾韻的甘蔗甜感與烤地瓜香氣代表台灣曾經繁盛的作物等,而在滿足這些風味條件下,加入適當的進口咖啡豆調整味道的平衡感與細緻度,並降低整體成本讓熱愛咖啡的人都可以輕鬆入手。老實說,這個計畫並不容易,都是我們咖啡團隊不斷思考、溝通、測試才得來的成果。我也不諱言的說我們做得還不夠好,但同時我也抱持著感恩的心情想與每一位支持我們的朋友說聲:謝謝你們!
說了這些,只是希望愛喝咖啡的你,能了解台灣咖啡農友的辛苦與現狀。當然,我並不支持你「無腦」的去購買關於台灣咖啡的一切產品。讓我們一起合理的支持並督促台灣咖啡整體的進步與成長,才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同時,我們也會更努力地推出我們認為不錯的台灣咖啡產品,屆時希望大家能夠給予指教。
延伸閱讀:
【嘉義阿里山生豆後製邀請賽-採訪紀錄:台灣咖啡的希冀】https://www.facebook.com/GreenBox.in.tw/posts/339668792043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