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源潮 ◎宋冬野
你說你知道他們的世界
悲歌三首買一切
買崑崙落腳 蓬萊放思想
買人們的爭執釀酒湯
買公主墳的烏鴉
事發之木和東窗之麻
買胭脂河裡船行漁歌
黃金世界中萬物法則
你我都一樣 將被遺忘 郭源潮
你的病也和我的一樣
風月難扯 離合不騷
層樓終究誤少年 自由早晚亂餘生
你我山前沒相見 山後別相逢
買石灰街車站的海鷗
山水禽獸和年少一夢
買太平湖底沉年水墨
哥本哈根的童年傳說
其實 你我都一樣
終將被遺忘 郭源潮
你的病也和我的一樣
風月難扯 離合不騷
層樓終究誤少年 自由早晚亂餘生
你我山前沒相見 山後別相逢
其實 你我都一樣 終將被遺忘 郭源潮
你的病也和我一樣
風月難扯 離合不騷
層樓終究誤少年 自由早晚亂餘生
你我山前沒相見 山後別相逢
你我山前沒相見 山後別相逢
你我山前沒相見 山後別相逢
--
◎作者簡介
宋冬野,1987年11月10日出生於中國北京,是著名的中國民謠歌手,音樂創作人,代表作品包括〈董小姐〉、〈安和橋〉等。
--
◎小編 R Shu/@poem4life 賞析
這是中國詞曲創作歌手宋冬野在 2017 年發行的作品,宋冬野也憑這首歌詞,獲得第 29 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關於這首歌詞的含義,宋冬野本人在 2018 年 5 月時,在微博上給出了一種說明,但他也說,「一首歌其實被怎麼解釋都是對的⋯⋯聽歌的人和寫歌的人是平等的」。而今天,透過這首歌詞,我想跟大家聊聊,寫作時常常使用的、讓文字產生詩意的一種方法:陌生化。
「陌生化」簡單來說就是「不直說」或是「不用日常的語言說」,以中文為母語的人,稍微讀一讀歌詞應該就能感受到郭源潮的歌詞的確「不日常」。
以下我用 4 句歌詞,來說明它們到底陌生在哪。也試著用大家國中讀過的修辭來輔助解釋,說明〈郭源潮〉為何能產生詩意:
▌買崑崙落腳 蓬萊放思想 ▌
|借代|
這兩句話中,最為陌生的,就是「崑崙」與「蓬萊」,在中國傳統神話《山海經》中,崑崙山是西王母所在的仙境,蓬萊山也是八仙所在的神山。
回到歌詞中,宋冬野就是透過「崑崙」與「蓬萊」這兩個陌生化的傳統詞彙,代指仙境。整句歌詞來看,就是指:用悲歌三首,買到仙境般的生活,在其中落腳生活、暢談思想。
▌事發之木和東窗之麻 ▌
|調換順序、引用|
根據宋冬野自己的解釋,「事發之木和東窗之麻」引用自中國民謠歌手萬曉利的歌曲〈陀螺〉,歌中把人比喻為陀螺,並說人「在慾望裡轉/在掙扎裡轉/在東窗事發的麻木裡轉」,「事發之木和東窗之麻」就改寫自「在東窗事發的麻木裡轉」。
這段改寫之所以成功,不只因為他把一般人習慣的詞語「東窗事發」和「麻木」拆開,變為令人有點熟悉又帶些陌生的文字,更厲害的是,「東窗事發的麻木」被他拆成「事發之木」和「東窗之麻」後,有了新的意思。
「事發」延續上一句的政治意義,可以指任何重大事件的發生,而「樹木」在文學中,也是相對「高大、壯盛」的意象,符合「大事發生」的急迫感、嚴重感;而「東窗之麻」如果按照字面的意思解釋,則有「從東邊的窗戶看見外面麻之類的植物」,窗戶的開闊意象,加上麻相對「柔軟、矮小」的特質,讓整句頗有陶淵明「悠然見南山」的悠閒感。
因此,這句就有了兩種意思:
(1)東窗事發的麻木
(2)重大事件的緊張+觀看自然的悠閒
而且兩種意思,放在歌詞中,都非常通順。這就是將常用的詞,拆解重組成陌生的句子,進而讓它「一詞多義」,歌詞因此容易打動不同族群的人。
▌風月難扯 離合不騷 ▌
|婉曲、借代|
想要解釋 「風月難扯」、「離合不騷」,我們可以先將句子拆開,變成「風月」、「難扯」、「離合」、「不騷」。
首先聊聊「難扯」, 扯是牽動、拉動、使某個事物改變位置的意思,難扯, 因此也可以解釋成「難以改變」。像這樣需要延伸、聯想,委婉的談論一件事,在修辭學上,稱為婉曲。
接下來,要理解「風月」,則需要用前面提過的借代。「風月」有兩種解釋,第一是「風花雪月」的簡稱,代指情感慾望之類的事。
另外一種解釋則是,風、月都是容易隨時間變動的事務,中國古典文學中,也很常以「月」來形容時間的流逝。因此,整句話翻譯起來就是「即使歲月的流轉也,難以改變」,當然,也有人會翻譯成「情感慾望之類的事情,已經難以扯動我的心緒」
而「不騷」這句話中,騷是憂愁、憂慮的意思,不騷就是指「不憂愁、不憂慮」。
「離合」則再一次用到借代。字面上來說,「離」是指「分離」,「合」是指人「相聚」,但這句話要說的當然不只分離和相聚,「離合」是「悲歡離合」的代稱,意思就是人際之間的各種紛擾,「離合不騷」則是「我已經不會再為人際之間的悲歡離合感到憂愁」。
無論採用哪種說法, 「風月難扯,離合不騷」兩句話呈現的都是一個人看盡世事滄桑,對於人世一切已經麻木,因此即使歲月的流轉,也難以改變這個人的想法,就算歷經人事的悲歡離合,這個人也已經心如止水。
▌層樓終究誤少年 自由早晚亂餘生 ▌
|引用、轉品|
這段歌詞中,宋冬野使用了古典的詞彙:「層樓」、「餘生」,並用古雅的詞句,「誤⋯⋯」代表「耽誤了誰」,另外也把形容詞轉品為動次,寫出「亂餘生」這樣的句子。從詞彙到句式都很陌生。
而「層樓」與「少年」的句子,引用自南宋詞人辛棄疾的〈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郭源潮〉融合了這闋詞的意義,「層樓終究誤少年」就是指:年少時,為了寫出憂愁的詩詞,耽誤了許多大好時光。
不過,即使不知道辛棄疾的詞,這句話也有另一種別具風味的解釋:層樓本身就是高樓的意思,同時也是人仰望的目標。在現代社會中,高樓不免令人想起都市、浮華夜景或資本主義。
因此這句話也可以解釋成,少年時追求榮華富貴,或者從家鄉來到都市追逐理想,卻因此耽誤大好時光。但這似乎是許多人逃脫不了的業障,詞句中用了「終究」這個詞,加深了這句話無可違抗的命定感:一代代的年輕人,即使聽過上一被追逐理想失敗的故事,作為少年,總是會情不自禁,被理想的光芒吸引,卻因此耽誤了年少的時光。
然而,如果能夠拋下理想的執著與桎梏,卻可能面臨另一種煩惱:過度自由,可能讓心靈飄零無依。若年少的理想與找工作、賺大錢合流,那麼老後的飄零無依,就不僅是心靈,也可能是沒錢買房、無法養老的、經濟上漂泊與凋零。
兩句話合起來看,世界彷彿注定殘酷,追逐夢想使人耽誤年少時光,但如果選擇自由,也同時要承擔漂泊的痛苦。在「不日常」的陌生化詞句中,宋冬野兩句話就說盡人世的無奈。
歌詞之所以動人,可能包含幾個層次:文辭優美、故事動人、視野/意境遠闊。今天談的只是最基礎的「文辭優美」,如果想知道整首詞的故事和意境,下面附上幾個連結,有興趣都歡迎點進去,看看對這首詞深入的解析。
►宋冬野自己曾在微博上解釋這首詞,現在已經找不到,這裡有人備份他的微博全文:
為什麼有人說宋冬野的《郭源潮》是他寫過的最好的歌曲呢?
https://bit.ly/38CDNC2
► 這篇文章提到,為什麼〈郭源潮〉可以感動中國音樂界
大麻的民謠啟蒙《宋冬野》北京民謠當代傳奇
https://bit.ly/3yGrrTI
--
美術設計和攝影來源:李昱賢,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9/blog-post_11.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當代詞選 #宋冬野 #郭源潮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88的網紅温軒宇 godboy23,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就算是戰死在沙場也不會難看。 透過詩詞進入兩位士兵的內心世界,口白中用詼諧的方式形象化借酒壯膽的兩位士兵,而此曲描寫他們面臨戰爭時各種的心理狀態,從一開始的飲酒享樂;兩位士兵的壯志豪情;內心世界的忐忑不安,到最後不顧一切的放手一博,藉此雕繪出戰爭的各種面向,也透過視角的切換更完整描寫戰爭發生時會發...
「詩詞亂接」的推薦目錄:
- 關於詩詞亂接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詩詞亂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詩詞亂接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詩詞亂接 在 温軒宇 godboy23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詩詞亂接 在 JESS SI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詩詞亂接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詩詞亂接 在 [耍冷] 亂接句子集- 看板jok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詩詞亂接 在 不要上課看,會笑到被老師點名- 有趣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詩詞亂接 在 [笑話] 垂死病中驚坐起...下接..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詩詞亂接 在 大道之行- 【濟公活佛慈訓:薪傳.心傳】 詩云:你是苦海孤舟 的評價
詩詞亂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天上有顆孤獨星:向1.5致敬》
這是最近在看的書,張曼娟的《天上有顆孤獨星》,透過白話的詩詞賞析,袒露孤獨的情境和價值。
值此同時,我也正和閘門1.5的爻辭奮鬥,塗塗改改,四處碰壁,寫著寫著昏睡過去,醒來時已是深夜。跑去廚房倒水喝,後陽台望出去的夜空黑壓壓的,沒有月亮,連星子也看不見。
握著水杯,突然想起了書的封面上,是這麼寫的:「天上有顆孤獨星,照亮世人獨行時」,某部分很接近心內深處,對於1.5的感受。
「1.5位於我的天王星,處於並列相位,也就是課堂上Joyce形容的『星星人』,一次具備上升與下降的特質,完整展現1號閘門鮮明又兩極的色彩。這也是我唯一位於5爻的閘門,如同浪蕩的梟雄流落在四爻村,年輕時,梟雄不聽勸管,白天黑夜,攻城掠地、鑼鼓登台。慢慢長大後,梟雄總還是壯年樣貌,只是變得安分,心裡覺得,沒有非打不可的仗,也不再貪慕舞台。如此踽踽獨行,少時荒誕、中年恬淡,把周遭的聲浪都走遠了,沒花太多力氣,前路卻寬拓起來。因為,這條路,是通往本來,不必去到大家投射的未來。梟雄投入許多時間,想證明武力蓋世無雙,殊不知光這麼存在著、前行著,已經是一種獨一無二了。」
把原本寫的爻辭刪光,我快速寫下這些文字。花了兩晚的時間摸索條爻,真正寫到心坎,只用了一杯水的時間。為什麼有時會覺得Ra寫的爻辭很隱晦高深,看看我自己對於1.5的體悟,想必也很多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現在我完全懂了,我們懷抱著對五爻錯誤的想望,來設想祖師爺爺的爻辭白皮書,以為是標記注音的國語字典,怎知拿到大英百科。可,這就是五爻,我們只能是自己原本的樣子,當認清這件事,保持真實,根本不用常常出兵,安安靜靜把自己做好,五爻以人生際遇的起伏動盪作為榜樣,就足以拯救坐困愁城的人。
我很慶幸,五爻座落在這個看似開天闢地的1號閘門。隱隱約約在提點我,如何與世間相生共處的智慧。過去,總百思不得其解。
因為,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有「創意」的人,充其量只能算是,奇怪的、一直跟全世界反向對幹的人。不知道為甚麼,我就是會這麼做,而且,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
我一路看著超齡的書,小學四年級參加全縣作文比賽,作文題目是「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老天鵝啊,這是甚麼爛題目,打從心底覺得迂腐,於是寫了一篇「人生,就是一場醒不過來的夢」來做為反諷,夢裡任生平,內容之萎靡,狠狠打了一記大耳光在評審臉上。
公布名次的時候,我很清楚名單裡面絕對不會有我。帶我去比賽的老師是個好好先生,圓鼓鼓的臉龐寫滿了對我的鼓舞,告訴我再接再厲,我永遠是他心目中最好的。
我嘴上說著抱歉讓大家失望、果然技不如人的虛假的話,內心暗自冷笑,不知道老師看到我那篇文章會有甚麼反應,我才不是甚麼明日才女,我只是個不期待明天的賣火柴女侍罷了。
上了高中,又有機會被推派成為演說代表。題目不記得了,好像是類似what ca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的勵志題目。我一直很喜歡這句話,但懷疑所謂”stronger”的定義,不完全是人們以為的正面意思。我在打擊霸凌輕視之中,最終學會了冷漠。
學校給了我一些正規的演說訓練,包括姿態、語氣、還有講稿的起承轉合。我真心覺得愚蠢。我不需要那些東西,對於這個題目,我有我想說的。
來參賽的都是一時之選,她們的表達精準又深入,內容也很切題。到了我上台,我把麥克風從架好的高台上拿下來,握在右手,準備好要歌唱的架勢。第一個評審露出驚詫的神情,其他的清了清喉嚨、推了推眼鏡。我看看全場,大家有的張開了嘴巴,有的忘了眨眼。彷彿在看一個沒有穿褲子上台的人。我只是想以舒服的姿態來表達我的觀點,中間還唸了一首詩,來詮釋甚麼叫做what ca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主未曾應允天色常藍,一個人在驟然變天的日子裡,會有哪些轉折、苦楚、埋怨,最後學會和惡雨對抗,習慣老是濕透的鞋襪,這些事實,才是真正的血肉。我不想只是歌頌強壯。強壯需要付出不為人知的代價、強壯也有很多不同的樣子。我們為什麼只鼓勵屢仆屢起的強壯,委身臣服也是一種強壯。
我的行為,老師並不欣賞,說我原本應該有更好的分數表現,光是把麥克風拿下來,就已經失去拿牌的資格,因為我破壞了規矩。
我並不在乎得獎的榮耀,讓我感覺有一點貢獻的,是看到後面參賽的選手,也有幾個改變了策略,把麥克風拿在手中,整個人柔軟下來,志在發聲,不拚奪牌。我聽得出來,她們也更改了部分演說內容,雖然不符合演講規範,有甚麼會比訴說真心,更為可佩可感?
我的青春歲月,也許被1.5的火星上升相位主導著,充滿「強大自我的頑強展現」,有一段時間,我是學校的風(問)雲(題)人物,大家都知道,有一個會寫很多字的女生,看起來柔和無害,開口卻能講出憤世駭俗的話來,大家看著我的眼神,帶了一點遙遠的崇拜。對於能交到一些朋友,我感到欣慰,但不知如何處理那些「崇拜」。
我陷入沒完沒了的憂慮,擔心再也寫不出任何有趣的東西。所以,我創作偏激又生硬的小說,連自己都迷失在故事軸線中,那些圍繞著我的人說,這是奇作,應該去報名文藝獎。小時候參加作文比賽的冷笑,再次響徹心中雲霄,沒有啊,我根本是亂搬一氣而已。那些文字,全無核心思想,只是擺著好看的陶瓷娃娃罷了。下降相位的「怪癖阻擋了延續性」,我再清楚不過了,為了特立獨行而特立獨行,心裡有說不出的疲累,覺得沒有人能理解、也害怕被人看穿。
大學畢業後,我形容自己像是從沒有出過道、就已經過氣凋謝的作家,進入販售「創意」的產業,平時埋首新聞稿,書寫創作呈現荒廢狀態。除了應付難纏客戶的驅力幹勁、以及面對荒廢專案的探奇心態,還能窺見1.5的影子,我感覺,過去從文字感受到的豐沛動能、還有無比歡樂,宛如白駒過隙,一去不再返了。
直到我接觸了人類圖,我的心靈導師Sina Ma形容,根本等於為那些擱淺在妳心裡的文字,找到再出航的港灣。沒錯,課程、工作坊、夥伴時段、哪怕是天書爻辭,都為我重新點燃創作的欲望。白天工作顧小孩已經疲於奔命,夜半停不了地寫,有時草草畫在紙上,有時洗澡前匆匆打在手機裡。
許多人問我類似的問題,妳要出書嗎?還是要經營網紅副業?目前沒有,我不想為了特定目的而寫,這是投射的開端。我寫,純粹為了自己,也獻給來這裡觀看與休憩的人。
又有許多問題是,妳會不會在意粉絲人數,按讚分享點閱那些?曾經在意啊,很難避免這種心理陷阱吧,不過很快就釋懷了,我知道怎麼投廣告衝人氣,但我不想這麼做,能夠維持這種,在相對安靜的場域、和大家保持相溽以沫的熱絡,就夠了。我不是神,只是平凡的人。經歷過一點事,有點想法,如此而已。
「獨特,並不代表要成為最好的那一個,而是意會到,自己是唯一的那一個。當能做到『展現靈感而不受限』,不拘泥世俗觀點、不迷惑外界評價,不逢場作戲,不對號入座,察覺、認知、揮灑個體的獨特,專注於此,向陌生又遠道而來的群眾顯示著:我忠於內在,勇於真實。這就是最大的意義。至於,能否青史留名、源遠流傳,並不是現在要擔心的事,時間,會證明堅守『獨特』的價值。」
以上,是我對於閘門1.5並列相位的結語,也當成向過往輕狂的自己,致上最敬禮。
我懂得妳,所以不需要再勉強假裝了。禁錮在心尖那側,血肉模糊的繩結,我們一起鬆綁吧。讓心裡的星星,閃爍著自己的歌,為更多獨自行走在本我路途的人,相應和。
*圖為NASA去年為了慶祝「哈伯太空望遠鏡30週年」,首次開放查詢每個人「生日當天」的宇宙星象,我擷取生日那天的影像來作為主圖。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點選連結去查找:http://go.nasa.gov/3bn7EO7
詩詞亂接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0728)
情書——最早的寫作
1955年開始,是香港上海書局出版書籍最蓬勃的時期,主要是因應新、馬、印(印尼)的華文讀者需求。由於這些地區對中國紅色政權的防範,對中國出版物嚴格限制,以提供華文讀物為主的上海書局就要開拓書籍來源。上海書局總局在新加坡,在馬來亞和印尼都有分局,香港分局就要負擔將大陸出版物改頭換面提供給南洋的任務。在香港的約稿和審稿,由編輯趙克和吳藹凡負責。我在編輯部起先負責收集中國的出版物,其後升任助編和編輯,主要工作就是將中國的出版物重新編輯在香港用繁體字出版。那幾年,我編選過中國歷代詩歌、散文、小說等大部頭的選集,也編選過現代中國文學作品、西方的作家與作品集等等。因這工作,我大量閱讀中外文學作品,最令我沉醉的是中國古代詩詞,和俄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小說。這些閱讀,固然給我扎下一些文化根底,也在思想上萌生了現實主義、人道主義的精神。在後來的極左思潮冲刷下,我的文學閱讀根底自自然然在思想上產生對極左的抗體,沒有完全喪失自我。
晚上我繼續閱讀,主要閱讀中國出版的許多人文雜誌,包括《人民文學》《文藝報》《文學評論》《哲學研究》《歷史研究》等刊物。不能說不受中共黨的文化導向所影響,但在毛澤東於1956年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時,「引蛇出洞」引出了許多真正想要通過寫作去為政治、為社會除污滌垢的作家,發表不少「干預生活」的作品。我讀到劉賓雁的《在橋梁工地上》、《本報內部消息》及續篇,和王蒙的《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時,極感震撼,讀到一些歷史、哲學的非馬列的文章,也引發思考。我當時感到有這樣離開主流意識的批判作品和文章出現,新中國充滿希望。到1957年反右運動發生,我嚮往的作家、文化人被打成右派,我顿感失落,但愛國觀念令我為中共政權找藉口,覺得也許為了鞏固政權,防止思想動亂,真的需要這樣。
上世紀五十年代後半,是我密切接觸中國文化和思潮動向的時期,幾乎每天都陷入思考。另外,從55年初開始,與麗儀頻密通信,這也可以說是我最早的寫作。
開始寫的信,不是情書,只是講些彼此生活、學習、周遭的事,我談的多是關於閱讀、文化思潮和對中國局勢的關注,而她講的是在大學的生活,她讓我知道她學習成績優秀,又是學校的體操隊員,還被吸收入共青團,成為學校重點培養的學生。慢慢我們的通信就涉及個人的理想、胸懷、情操,談思想、哲理、社會,類似幼稚版的魯迅的《兩地書》。再後來,就談到愛情,進而就是彼此的關懷愛慕。大約一年後,彼此都幾乎每天寄出一封信,就像日記一樣坦率直抒胸臆。那時寫信,跟現在發簡訊、發電郵不同,並非即時可達,而是要等幾天,從寄出一封信到獲得對這封信的回應,至少一星期以上。一星期的等待,就讓感情在期盼與思念中深化了。這樣的感情生活,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我後來回想這段日子,覺得我的寫作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是因寫情書而練就的。因為寫情書一定是給特定的對象看,一定要真誠,要剖白胸懷,要考慮她是否明白自己的意思,是否會引起共鳴,並估量會有何反應。所有這些,都是寫作的重要條件。許多人文章寫不好,是因為沒有考慮到讀者,往往流於自說自話。若文章只是自己懂而別人不懂,那很可能是他自己對所說的道理也未必真懂。
一日一封情書,延續到六○年結婚。其後還有通信,但不是一日一封了。而且,變成談家事,女兒出生就講孩子。這些都不算情書了。
2008年麗儀去世後,我在悼亡文章中也提到過那些年寫情書的事。有朋友提議我拿來出版,但文革開始時她已全部燒掉。幸而燒掉,否則她1970年被審查時恐怕過不了關。沒有燒的、文革開始後我給她的信,被審查她的人逐字逐句審問。但燒掉了我也覺得可惜。因為當時這些信真是寫得很用心。現在出版,說不定還會有人要看呢。
我的寫作生涯從寫情書開始,大約兩年後,於1957年,我向《文匯報》的「文藝週刊」投稿,並被這個有較高要求的版面取用,由此走上左派文壇。不過,經60多年,搬幾次家後,那時的習作都失去,沒有留下來了。(42)
圖1,1956年在石澳海灘;
圖2,1956年麗儀是大學的體操隊員。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詩詞亂接 在 温軒宇 godboy23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就算是戰死在沙場也不會難看。
透過詩詞進入兩位士兵的內心世界,口白中用詼諧的方式形象化借酒壯膽的兩位士兵,而此曲描寫他們面臨戰爭時各種的心理狀態,從一開始的飲酒享樂;兩位士兵的壯志豪情;內心世界的忐忑不安,到最後不顧一切的放手一博,藉此雕繪出戰爭的各種面向,也透過視角的切換更完整描寫戰爭發生時會發生的各種情況。
歌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殺敵追
追追追(襯音)
九死不悔
悔悔悔(襯音)
剎羽而歸
炎黃子孫無所畏
畏畏畏(襯音)
我飲酒美
該忘喜悲
無路可退
黃湯下肚心已決
歌詞
殘酷的戰場 又換誰站崗
戰死在沙場也能得到世人讚賞
盡情的飲酒即便琵琶聲又拜訪
披上戰袍拿上短刃殺死敵人再講
手拿精工利器我無所畏懼
帶上所有榮耀我無法抗拒
即使葬送性命深入煉獄為了我的國家兄弟我也沒有後悔沒有任何顧慮
場上一片凌亂 空氣的煙霧瀰漫
士兵的傷口糜爛 所有阻礙在我眼裡呼吸般平淡
他們說我忘了 忘記了不能輸
我說我醉了 退後了一萬步
忘了為了國家得到尊重就算遍體鱗傷躺在了沙場也不會難看
我眼神殺了紅 起了風 衝前鋒 力威四方蓋世英雄
拉起弓 敵方將領發了恐 觥籌交錯 慶了功
劍雨天襲 足智多謀策備齊
高舉旗 萬馬奔騰氣蓋兮
滅萬敵 解救蒼生苦瘡痍
成了氣 一統天下平天地 I did it
說真的 你是怕了
醉倒在地了
束手無策了
投降就得了
大動干戈 心情忐忑
因為沒轍 woo
醉的目的是要食之有味
千杯萬杯祈願戰勝而歸
練兵日精銳 得戰之精髓
精煉經驗得道悟得精粹
享樂到一半
琵琶聲又想讓我們罹難
死亡不斷在腦中呢喃
但為了家就算戰死也不會遺憾
別人的人生
總是乏味且平淡
但我們不一樣
總是在無畏中
接受挑戰
我問你話 但你卻無從回應難題艱深到無法決定
別再掙扎 回想你爹娘的信 整頓好你的心境
不想被罵 不想聽上級命令只想逃避我好像生病
別再害怕 驍勇善戰拿勝利才能提起筆平安回信
所以說
後顧都沒有了什麼都不管了
熱血在沸騰著力拔山兮
負擔都放下了希望在前方呢
殺出了重圍後持續前進
詩詞亂接 在 JESS SI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hanks Karton and Clifton for collaborating with me at the end of 2017 :)
Don't forget to like, subscribe and share the video!
Karton's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user/kartonmajai
****************************************************
2017 廣東歌 Medley (by Jess Sin & Karton Ma)
Music Arrangement and Instruments by Clifton Mo
Mixing by Clifton Mo & Yam Chin
Vocal by Karton Ma & Jess Sin
Video Editing by Jess Sin
歌詞:
K:
難道我可以扭轉宿命 重遇你一次
難道故事終結早已注定 沒法制止
其實我不理一切 挑戰拼命試
攀險峰千次萬次
沿路滿地佈著剌 也沒有在意
即使傷過無數次 仍會願意
J:
It's 3 a.m. in the morning and I don't know how to say goodbye
但你應該知道我們情境多尷尬
如假開心開心開始假得很 倒不攤開這張牌
但我感到內疚戀上別人這樣壞
It's 3 a.m. in the morning baby don't you ask me why
K:
是 是約定見一面
但刀鋒不夠尖
恨你未帶她展覽面前
J:
是 是看著你的臉
但告別才記起你
彷彿講過吃什麼入眠
K+J:
你願對他 改觀嗎 (難道過生活如像赴宴)
曾被你放逐在 荒島的他 (不知每天)
是否這地已 沒有位置 給他 (曾路過畫展)
K:
大丈夫 擔扛起宇宙離別了呵護
艱苦都也不可以馬虎
J:
假使世界原來不像你預期
仍懷著一顆謙卑 來面對不安的天氣
風雨不會沒了期 終於會等到夢寐
全城在變遷 不減你是你
J+K:
可以共你迎風浪 (Earth vely danger ah)
准我為你掃走迷惘 (I Protect u la)
原來對你好 比得到寵愛 更心安 (You protect me ma)
可以共你懷希望 (Earth vely danger ah)
不要習慣孤獨地哭 這行為不當 (But we have her ah)
陪我吐心聲更耐看 (Who is her? Who is her? Who is her?)
K:
拆了西餐廳 要變大旗艦
摧毁你愛店 建新的車站
只想故地裡敬輓
不想世代裡 思憶給這鐵鏟拆散
J+K:
有種愛要犧牲 才配得到對方答允
大愛的犧牲 最怕博得憐憫
和睦到憎恨 捐出心肝當做糞
天色灰暗 仍振作 不再亂認愛人
天色灰暗 仍振作 接受錯愛不幸
有種愛叫抽身 原來自虐也算罪行
分清腳印
別再說一生
煙花跌下來無謂太興奮
無謂太興奮 同樣要
下決心 誰人沒傷痕
無謂因這堆愛情犧牲品 灰心
軟禁
****************************************************
Song List:
長相廝守
曲:ToNick
詞:梁柏堅/薑檸樂
編:ToNick
監:Adrian Chan / ToNick
主唱:ToNick
3AM
曲:AGA 江海迦
詞:陳詠謙 Rap 詞:Ghost Style
編:Yusuke Hatano
監:舒文@Zoo Music
主唱:AGA 江海迦
驗傷
曲:周錫漢
詞:林夕
編:周錫漢 / 雷柏熹
監:周錫漢
主唱:衛蘭
和每天講再見
曲:馮翰銘 / Gin Lee
詞:林夕
編/監 : 馮翰銘
主唱:Gin Lee
較早前錄影
曲:徐浩
詞:黃偉文
編: 徐浩/黃兆銘
監: 徐浩
主唱:吳浩康
大丈夫
曲:Supper Moment
詞:Supper Moment
編: Supper Moment, Adrian Chan, 王雙駿
監: Adrian Chan, 王雙駿
主唱:Supper Moment
假使世界原來不像你預期
曲:方皓玟
詞:方皓玟
編:孔奕佳/許創基
監:許創基
主唱:方皓玫
安全感
曲:林家謙
詞:陳詠謙
編:周錫漢 / 黃兆銘
監:周錫漢
主唱:JW
Earth Vely Danger
曲:李拾壹
詞:林日曦
編:李拾壹
監:黃艾倫/李拾壹/翁瑋盈
主唱:專家Dickson
尖沙咀中留
曲:Patrick Yip
詞:詩詞
編:Patrick Yip
監:Mountain Hui
主唱:Karton Ma
原來只因深愛著
曲:Larry Wong / 林家謙
詞:林若寧 / 陳詠謙
編:Larry Wong / 周錫漢 / 黃兆銘
監:舒文 / 周錫漢
主唱:吳業坤/JW
詩詞亂接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我記得我從未忘油畫展 #藝術家黃武芃專訪 #母親涂伊屏專訪
黃武芃,現為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資優美術班學員,展覽經驗豐富,作品也廣為國內外美術單位典藏。生於台中的他,因為母親從事貿易工作,而跟隨著母親於國外奔波,直到上小學才固定在台北唸書。對於國高中體制學習無法適應,就讀大安高工時,獲支持實行「在校自學方案」。學校曾協助舉辦油畫個展,而展現其美術天賦,在校師生們亦為之驚豔。於今,悠遊於台師大中自選文學與藝術課程,並共修英﹑法﹑日三門語言,不斷的學習並精進自我。
藝術家黃武芃從小喜好閱讀文學作品,從國中開始對漢文學產生極大興趣
,並希望從漢文學延伸出一種帶有其特色的創作方法。創作古詩詞作品,從五言至七言絕句到破除格律書寫賦文,並融合日本文學及西洋文學等,開創屬於全新視野的新詩文作品。而我們也可以時常見到詩在武芃的畫中出現。
美術天分優異
在美術性向上,雖從未正式接受過任何師資培訓,但卻得到很多藝壇畫家前輩的關懷指點,對於武芃的作品相當讚嘆於其本身自由奔放的個性化且自信的創作力﹑不受限於體制格局﹔加上喜愛的北宗重彩等亞洲元素薰陶下,注入其繪畫中自成獨特藝術語言,畫風自由度中亂中有序,表達主題明確而不用古法,每一成長時期皆有其隨性之鮮明特色。目前對於台灣社會政治運動風氣下,開始藉由時事作一系列人物特寫與事件紀錄,作為現實藝術與現實融合之生活體現。近年來,更嘗試創作立體作品,藉由不同媒材的承載,訴說自己對於這個事件的想法。
小學的時候,曾經塗鴉過漫畫,以當時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朋友齊打交」為主題延伸,而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接觸素描。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武芃的媽媽因大學同學的介紹將武芃引薦予楊永福老師,進入楊老師家中時,恰巧老師正在做畫,油畫的特性,引起武芃的興趣並時常練習。
「母親應該要做個水龍頭,不一定要依循體制,需要的時候再打開,不要的時候再關起來,不要加以限制」楊永福老師這麼說。這番話也像是為武芃的媽媽打了一劑強心針,讓她了解到「原創性的理由是非常簡單的,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也不要用現有的體制去加以規範,這樣反而侷限了武芃的發展。」
細說展覽主軸
此次個展的主軸為「論現實與神話在作品中的異形性」,在大大小小的『
事件』中,發現了台灣的獨特性,創作開始注意到與現實接軌的可能性,因為神話學的研究,體悟『神話』是一種精準的語言,每當重大『事件』發生時,『神話』就會產生或是改變,相當地反映現實,甚至應當直接形容:「神話就是現實」。
當『現實』被以變形的方式記錄下來時,它已成為了『神話』。神話中有
『帝』,現實亦然,當下創作祈能連結起一個現代版的山海經,山海經所述說的神異世界,就可以是我們所處的當下。創作表達旨在連結神話與現實的關係,使其現代化,從而試圖建立起一個『台灣現代神話』。
武芃對《山海經》這樣的神祕文化非常感興趣。根據《山海經》中的記載
,「逐鹿之戰」最終是黃帝獲得勝利,但在武芃的作品裡,「炎黃大戰」是以「學校
進行民主選舉的形式」呈現,『炎帝』為數屆當選者,『黃帝』則以挑戰者的姿
態出現,世上無處不帝。相同的概念應用到我們所處的世界,現實亦可能成為神話,以畫作「百億縣長」為例,「百億縣長」處在一個山明水秀的地方,住在越住會越大的房子裡,手舞足蹈,自為歌嘯﹔當現實被武芃以變形的方式記錄下來時,它已然成為了神話,神話中有『帝』,現實亦然,當越來越多『帝物』被武芃集合起來時,武芃希望將此連結起一個現代版的山海經,山海經所述說的神異世界,就可以是我們所處的當下。
古人的文化不僅僅是古人的,也是我們重要的文化資產。武芃旨在連結神話與現實的關係,使它不單能以古人的型態出現,還能現代化,現在我們做了這些,仍還沒結束,這僅僅只是開端而已,透過武芃的創作﹑讓觀者得以理解他的理念。
詩詞亂接 在 不要上課看,會笑到被老師點名- 有趣板 - Dcard 的必吃
答應我,明天再看好不好,先收藏,我怕各位看了笑到睡不著,-,fb上看到這,底下出現各種有才網友,然後我就把他整理出來,(我只是整理沒創作), ... ... <看更多>
詩詞亂接 在 [笑話] 垂死病中驚坐起...下接..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必吃
13 F 推smallblue:之前詩詞亂接一系列文有用過 210.85.19.141 06/02. 14 F →smallblue:剛找了一下來源好像是笨版 210.85.19.141 06/02. 15 F 推SGPE:白人你好樣的! ... <看更多>
詩詞亂接 在 [耍冷] 亂接句子集- 看板jok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若要花開,花惹發
輕舟已過陽明山
慕夏問童子,言師賣藥去
船到橋頭自然捲
船到橋頭自然沉
綠燈行,黃登輝
兩岸猿聲啼不住 ,主席已換洪秀柱
舉頭望明月,低頭單身狗
夜路走多了,總匯三明治
紅豆生南國,藍筆發幾枝?
床前明月光,一世長痔瘡
窮則獨善其身 ,富則妻妾成群
人生七十古來稀 PV=nRT
胸不在大,有形則靈
乳不嫌貧,有頭則行
嘰嘰復嘰嘰,木蘭當馬騎
床前明月光,手機在發光
一人做事一人當,麥當做事麥當當
何事常向別時圓
我會天馬流星拳
鳩佔鵲巢檸檬茶
柔能克剛,亦能互肛
聚沙成塔,積少化痰
少小離家老大回,菊花變成向日葵
狗咬呂洞賓 ,不識郝龍斌
少時不努力 ,長大大平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35.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oke/M.1481363308.A.CF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