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設計】能吃不能吃?可保存多久?這裏有解答:http://bit.ly/3sUy42u
日本藝術家 #森田優希子,最近以西班牙畫家 #達利 名作《記憶的永恆》為靈感,使用 #印度薄餅,製成時鐘「今、ナン時」(NAAAAN Time)!
森田曾在麵包店工作,因不忍食物報廢,於是收集賣剩的麵包,為它們賦予新的存在意義──成為家用裝飾品。「麵包美味之餘,還蘊藏令人感到幸福的力量。」
與達利原作造成的壓迫感不同,森田特意剔除時間刻度,並試圖突顯薄餅鬆鬆垮垮的特質:「時鐘不放上刻度,只盼大家可以像軟爛的時鐘一樣,更放鬆地過活。」
---
延伸閱讀:
回收界「7仔」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新設計 環保可以好有型!
http://bit.ly/2PB5vJ1
《利東街仕紳化十年記》系列一覽:
http://bit.ly/3sCmjO6
- -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https://bit.ly/3oCfmuo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naan #naanbread #印度 #麵包 #麵包控 #烤餅 #薄餅 #軟綿綿 #記憶的永恆 #記憶的堅持 #時間 #時鐘 #軟鐘 #掛鐘 #食慾 #日本製 #日本製造 #創意 #SalvadorDalí Pampshade by Yukiko Morita #我就是我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西洋美術鑑賞術: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介紹 訪問主編:李志煌 內容簡介: ◎來自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感性以外」的美術鑑賞術 在美術館或博物館觀賞各類展品時—— ●除了「一般觀賞印象」與「外界評價」外,你還能提出其...
「記憶的堅持」的推薦目錄:
- 關於記憶的堅持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記憶的堅持 在 美麗佳人 Marie Claire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記憶的堅持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記憶的堅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記憶的堅持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記憶的堅持 在 雖然達利曾就這幅畫的由來做過些一點說明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記憶的堅持 在 20201208【803】記憶的堅持 的評價
記憶的堅持 在 美麗佳人 Marie Claire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mcArt】毛茸茸的世界名畫也太可愛!來自土耳其的3D藝術家 Murat Yıldırım,以3D仿絨毛技術將梵谷《星空》、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達利《記憶的堅持》、達文西《蒙娜麗莎》、孟克《吶喊》、莫內《印象·日出》以厚絨毛的俏皮方式呈現,是不是很新鮮有趣呢?
Repost IG:@muartive
追蹤 #marieclairetw IG看更多>>https://bit.ly/2WUrKtT
#art #Monet #vanGogh #Munch #daVinci #dali #Vermeer #Furry #Artworks #boo編 #SA
記憶的堅持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軟錶》的靈感泉源】
這幅畫名叫《記憶的堅持》(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又有名《記憶的永恆》,不過可能《軟錶》這個名字較叫人聯想到畫的內容吧?畢竟畫內像快要融化般攤軟的懷錶實在令人難忘,可說是藝術史中最著名的圖像之一。
《記憶的堅持》表現出西班牙畫家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早期的超現實主義畫風,在夢境般的曠野中,4塊懷錶分別軟軟的晾掛在枯枝、一張看似人臉殘部(很長的眼睫毛和鼻子)的塊面和一個平台上,像腐爛中的食物,吸引了昆蟲停泊和蠶食。不過,怪異離奇的場面中亦有一些現實世界的情景。例如遠處的懸崖,其實位於達利的家鄉加泰羅尼亞(Catalunya)。
畫中最惹人想像和解讀的當然是畫中的軟錶。原本不斷地滴答、滴答,一步步堅實地指向完結和死亡的時間指針,在這裏變得癱軟無力,創造出有一個具真實感的幻覺世界,亦像在折射某種內心境象。甚至有人說這幅畫受到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影響,認為軟錶是「時空相對性的無意識象徵」(an unconscious symbol of the relativity of space and time)。當大家解讀得越來越深奧之際,達利像語帶諷刺地出來解畫說:「軟錶只是一片片時空的卡芒貝爾芝士(Camembert of time and space)──軟膩、奢侈、而且具有孤獨而偏執的批判性。」
「時空的芝士」可能是達利因應「時空的相對性」這種解讀而作出的譏諷式說法。不過他曾說軟錶造型的靈感確實來自一塊正在太陽下融化的卡芒貝爾芝士。至於「偏執狂批判法」(paranoiac-critical method)則是達利創作時利用的獨特方法,意思是主動激發自身的非理性想像,並將它們融貫在創作中。「瘋子和我的分別是,」他說:「我沒有瘋。」
作品資料:
1931年 西班牙 薩爾瓦多.達利 Salvador Dali
《記憶的堅持》(西班牙語:La persistencia de la memoria)
油彩 畫布
縱24.1cm,橫33 cm
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有人物 #在山水裏看花鳥 #用筆記 #着墨彩 #放位置 #記共鳴 #古畫 #藝術品 #藝術 #文化 #繪畫 #達利 #芝士 #軟鐘 #美國 #紐約 #camembert #cheese #watch #apaintingaday #artlover #painter #852 #hkig #virtualtravel #museumhome #onlinemuseum #instatravel #usa #newyork
記憶的堅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西洋美術鑑賞術: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介紹
訪問主編:李志煌
內容簡介:
◎來自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感性以外」的美術鑑賞術
在美術館或博物館觀賞各類展品時——
●除了「一般觀賞印象」與「外界評價」外,你還能提出其他論點嗎?
●你能清楚且簡潔地說明,眼前這幅作品為何能成為名畫嗎?
●巴洛克、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的特色各是什麼,差異何在?
●宗教畫、風景畫、人物畫、抽象畫……創作訴求大不同,怎麼解讀?
「顏色很漂亮」、「構圖很有張力」、「真不愧是名畫」……,
這種訴諸「感性」的鑑賞方式十分重要;但,光有感性還不夠。
一般人缺少的,是「感性以外」的鑑賞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是可以訓練的。
日本最紅火的藝術專案負責人秋元雄史,帶你這樣鑑賞西洋美術:
步驟一/從作品表現鑑賞:看懂繪圖技巧、色彩與主題等。
步驟二/從歷史背景鑑賞:理解創作當時的社會與思想背景等。
藝術名作中的確存在著「留芳百世,聞名全球」的理由。
如果沒能仔細地解讀暗藏其中的各種主題與寓意,
就只能淪為膚淺的走馬看花、拍照打卡。
相較於此,習得「感性以外」的鑑賞能力,就能更接近西洋美術本質,
日後不論碰上何種藝術作品,都能觸類旁通地舉一反三。
本書共收錄23件(共22幅名畫與1件工業製品)西洋美術史上,
曾引發各類革命性演進的關鍵作品,
透過這些曠世巨作的剖析與解讀,無痛習得「感性以外」的美術鑑賞術。
而在掌握了這套「作品表現、歷史背景」的美術鑑賞術之後,
觀看其他作品時,你的觀點與視角也會跟著改變。
面對藝術創作,你會有更深層的體悟、發表評論時更言之有物;
告別過去「真好看」、「好漂亮」、「很特別」等空洞感想,
成為談吐更有涵養、品味更上層樓的成熟大人。
◎館長帶逛!秋元雄史教你這樣參觀美術館,保證值回票價
‧常設展通常票價便宜,可用來練功;若是特別企畫展,先上網做功課。
‧就算一頭霧水也沒關係,觀展當下就是「張大眼睛用力看」。
‧把眼前所見全數「語言化」,看見什麼就說什麼,有助理解與體悟。
・其實沒人看得懂「抽象藝術」,這時把「體驗」設為首要目標即可。
・太多作品逛不完?那就以「五件集中」的方式加速參觀,怎麼做?
美術鑑賞已是現代成熟大人必備的全新知識,
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就讀秋元雄史的西洋美術鑑賞術。
【全書收錄作品一覽】
●《雅典學院》拉斐爾.聖齊奧
●《蒙娜麗莎》李奧納多.達文西
●《最後的審判》米開朗基羅
●《倒牛奶的女僕》約翰尼斯.維梅爾
●《世界的起源》古斯塔夫.庫爾貝
●《奧林匹亞》愛德華.馬內
●《印象.日出》克洛德.莫內
●《向日葵》文生.梵谷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保羅.高更
●《聖維克多山》保羅.塞尚
●《綠色條紋的馬諦斯夫人》亨利.馬諦斯
●《亞維農的少女》畢卡索
●《吶喊》愛德華.蒙克
●《紅、黃、藍、黑的構成》皮特.蒙德里安
●《白色上的白色》卡濟米爾.馬列維奇
●《橫躺的裸婦和貓》藤田嗣治(Léonard Foujita)
●《扎辮子的少女》亞美迪歐.莫迪里安尼
●《噴泉》馬歇爾.杜象
●《記憶的堅持》薩爾瓦多.達利
●《都市全景》馬克斯.恩斯特
●《One Number 31,1950》傑克遜.波洛克
●《空間概念:期待》盧齊歐.封塔納
●《瑪麗蓮.夢露》安迪.沃荷
作者簡介:秋元雄史(Yuji Akimoto)
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教授、知名藝術專案負責人
1955年出生於東京。現任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教授,以及練馬區立美術館長。
1991年進入福武書店(現已改制為Benesse Corporation,倍樂生集團),兼任國吉康雄美術館主任研究員;之後因策畫「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Benesse Art Site直島)聲名大噪,成為知名藝術專案負責人(Art Projector)。
2001年,秋元雄史除了孕生出直島的象徵作品:草間彌生《南瓜》「Out of Bounds」展外,更居中斡旋、企畫了舊民宅作品化的「家 Proiect」。2002年,他開始構思「地中美術館」(Chichu Art Museum)並參予指導,其靈感來源為莫內的名作《睡蓮》。自2004年開館起,他出任地中美術館長兼公益財團法人「直島福武美術館」財團常務理事,同時擔任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的藝術總監。過去,直島倍樂生一年內的遊客不到三萬名,卻在2005年突破了12萬人次,達到首次的單年度盈餘。
2007年,秋元雄史就任金澤21世紀美術館館長,創下年間最多達255萬名參觀民眾的冠軍紀錄。任職10年後退休,並出任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及教授。
記憶的堅持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低調沉潛的蔡昌吉,從國立藝專美術印刷科畢業後,即進入台北的印刷廠工作長達8、9年,因受黑白影片《梵谷傳》的衝擊,決心效法梵谷30歲後才要成為藝術家的路徑,毅然捨棄台北成就,遠赴歐洲西班牙留學。
西班牙是陽光大好之地,人民熱情開朗,蔡昌吉深受其影響,返台後,也就遠離陰雨連綿的台北,定居台中。在嶺東科技大學裡擔任教職,屆滿30年,他教授的課程都是美術相關,而非攝影。
蔡昌吉自言,西班牙大師雲集,有畢卡索、達利等等,對他大有刺激。蔡昌吉認為自己的創作,比較偏向超現實主義,而現實就是一個虛無的世界,因此他以攝影創造了視覺中的視覺、空間中的視覺,乃至超乎想像的幻境。
蔡昌吉以美術為師,將美術的概念巧妙轉化為攝影創作,如〈獻給達利〉是鏡射原理的致敬,又或是將時鐘放入大海裡,捕捉海浪柔化數字的畫面,以攝影重現達利畫作〈記憶的堅持〉之美。
黑白照片佔據蔡昌吉作品總量的百分之七十,他表示,黑白的世界像是另一個超現實國度,因為現實是彩色的,而黑白能夠壓制情緒,更能精準聚焦於自身想要表達的影像主題。
蔡昌吉的影像風格,常見破敗與傷逝之景,譬如人偶的斷肢殘體,又或是荒廢風光、老舊屋房、墓碑人像等。他想要以這樣的視覺語言,體現野性的部分,直面真實的人間悲劇。
小檔案
蔡昌吉,生於1957年,生於雲林縣北港鎮,西班牙Salamanca大學藝術系藝術創作碩士,現任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專任副教授。獲得全國各大攝影獎項無數,包括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首獎、2010Epson臺灣尊榮賞準優勝獎及評審獎、南瀛獎雙年展攝影類、全國美術展攝影類、高雄獎攝影類、TIVAC攝影獎、……等獎項。
個展有《邊陲的孤寂》、《攝影.講像》、《情景Situation》、《再現.象》、《存在/邊緣》、《都.視.景.悟》、《路徑.入鏡》、《生活中的潛層歡樂在彰化》、《生活中的潛層歡樂在嘉義》,且參與多種攝影聯展,展場遍及台北、台中、台南、嘉義、彰化、屏東等地。作品《雲的獨白》與《The Wall》兩系列為藝術銀行典藏。
相關新聞
https://goo.gl/5xo6SY
記憶的堅持 在 雖然達利曾就這幅畫的由來做過些一點說明 - Facebook 的必吃
記憶的堅持 (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 達利Dali 1931年/ 油彩x畫布24 x 33 / 紐約現代美術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