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哥在學校搞笑綁頭髮
還要老師拍下來
「幫我拍給麻麻看💛」
我看他最近上課很快樂啊
回家就點名說
自己又交了哪些朋友
(還逼我一個個背起來,夠gy)
可能學校大肢體課程很多
感覺男孩情緒也比較平穩
沒有以前小班的青澀
曾經他有點壓抑後的不快樂
我覺得選學校跟教育制度
本身就是在打怪
有時候要相信孩子
也相信自己的直覺
別人都說好的不一定適合你
別人一窩蜂搶的
也不見得就是好東西
因材施教 才是最難的
因為你要先對自己的孩子
有深度的觀察跟了解啊
家中第一胎の每個新嘗試
對我們比較菜的爸媽來說
都是手足無措呢
我一開始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但經過他一年來上課
我還是說不上來要什麼
但「不要什麼」已經很明確
就是我不要揠苗助長
也不要形式上的表演
幼兒園對我來說不該重結果
而應該重過程
不要迂腐 不要單一輸出
不要標準化框架而失去包容
不要看不到每個小孩的獨特
不要把小孩當機器訓練
就算有任何SOP能教出資優生
我也不要
一個人如果沒被激發出
主動學習的興趣
就算年少再資優
大概也是人生高峰了
他本來可能more than that
我最怕的是教育缺乏互動性
一直塞一直規定一直威權
而不是反問他 為什麼
為什麼選這個?
為什麼這麼做?
你的看法是什麼?
本質問題是什麼?
你覺得我們可以怎麼解決呢?
(我在家每天都會反問他們看法,缺點是培養出口才伶俐的屁孩,越來越難說過他😅)
讓小孩能講出自己的理由
再待他尊重他如成年人
引導理性討論
說了這麼多不要
說到底我只是想要兒子們
有快樂 有啟發
應該是我最大的期待了吧
阿蹦唸過全美語
也唸過一般雙語私幼
(不要問我哪間啦😆)
我覺得心得是:
不要聽招生冠冕堂皇的抱負
而是要用「心」去看
去觀察孩子每天細微的變化
尤其是學校
乃是他們待最長時間的地方
他快樂與否,很重要
我沒有唱高調覺得
學科不重要 壓力都是壞東西
不是這樣
而是我覺得一個人要追求卓越
是發自內心的
他要先知道他在幹嘛
而我能做的就是幫助他知道
陪伴他突破自己
能嚮往並相信自己成為自己
去一個更好的地方
他的感受永遠放在我的面子前面,永遠。
#yu兒觀
#都是關
有時候好像別太多預設立場齁
放給小孩 認真觀察 信任他
好像會更好
(寫來鼓勵自己der)
☺️☺️☺️
同時也有19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白同學生活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是最寫實的台灣人生活實況記錄,把觀眾當朋友互動聊天 【酸/甜/苦/辣/零距離生活直播分享】 覺得內容精采想打賞贊助白同學的朋友們,歡迎您贊助打賞~謝謝 綠界斗內入口 https://p.ecpay.com.tw/7799A89...
缺乏互動 在 武敬凱 Jing W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寫這麼多文做這麼多影片,為何沒人和你互動?】
先說,面對這道題,
絕不能給出 #觸及率下降 這個不負責任的答案,
因為 #演算法 不是我們所能控制,
所以若篤信這個答案,就意味著無能為力,
經營社群只能靠運氣。
答案其實很簡單,社群內容之所以缺乏互動,
是因為讓人感覺「無聊」,
而為了要避免「無聊」感,
多數人建議的解決方案是:
1、避免文字過多
2、避免影片過長
簡單說,就是盡可能減少觀眾閱讀所需時間。
而這個結論,事實上是錯看了問題的本質,
因為閱讀所需時間的「多」和「短」,
可以從「物理」跟「心理」兩個層面解釋。
物理上的定義,容易理解:
「1小時比1分鐘長,1分鐘比1秒長」,
而若用物理解釋人類之所以產生無聊感的原因,
那就有很大的問題了,
因為「1小時比1分鐘長,1分鐘比1秒長」,
是相對的解釋,而不是絕對的解釋,
基於每個人所認知的「多」和「長」不一樣,
所以必須要回歸人類心理上的解釋,才能正確理解。
人類對時間長短的感知,其實是來自於內容的價值,
就好比我常常比喻:
《復仇者聯盟》在電影院放2小時,也沒見人嫌他長,
又或者我最近在看韓劇《上流戰爭》,
一季有幾十個小時的長度,我甚至還嫌它短。
又好比,有些囉唆鬼打牆主管,
用1小時去陳述一個10分鐘就能解釋完的事情,
哪怕他只是講個10分鐘,都讓人「度日如年」。
結論:
解決問題能力強的人,
往往是因為他能夠看到多數人看不到的,問題的本質,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當大家都篤信某一個觀點的時候,
你就得好好反思這個觀點是否正確,
因為你可能是基於「沈默螺旋」、「團體壓力」而信,
而這個「信」,往往是系統的默認設定,
而不是經過大腦思考的行為。
關於看透問題本質的粉專,推薦 聞氫哥,
他在知識型、雞湯型粉專底下的留言,犀利至極,
例如:#風傳媒 曾經發過一篇文:
「人生中有些事,請學會放下!」
#聞氫哥 回覆:
「你不是放下了,你只是無能為力了。」
這對於人類社會的洞察力,著實把我嚇傻了😂😂😂
缺乏互動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抽書活動】--《病態人格心理學》
與死囚共存的犯罪心理學權威,告訴你「無良基因」的真相
#方言文化
。
『偷內衣、聞內衣』的人是心理病態嗎?
。
我先把「病態/變態」放在一起用,畢竟它們的定義很像。
病態,會讓人想到什麼呢?殘忍、無情的殺人犯?
大學時有門必修課叫做「變態心理學」,光聽名稱以為裡面有各種令人毛骨聳然的案例,或者是「頭腦生病」、「不能自我控制」的可憐人。但其實不然,原文是「abnormal(非常態)」,意指在眾數之外。與其說是病人,不如說是『因為生理、心理困境,而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他們不是天生惡人,但確實因為困境(由遺傳、成長環境、不被理解和命運等諸多變項相互交錯而成)而「長壞了」,缺乏互動的人際關係後,會產生很多「無意識的自私行為」。
。
書裡說明其範圍包含了「邊緣性人格、反社會人格及自戀性人格」,其共同特徵是:「缺乏同理(無情)、自我中心(傲慢)、衝動(短利+攻擊性),但又對人際互動有渴求」,有部分長壞的人,學會以利用、操縱他人的方式滿足自己,事後也無罪惡感。但範圍其實是光譜分布,有溫和型讓人看不出來的(已學會社會適應面具),也有成功的企業主。
病態人格如果有犯罪行為,當然需要被制裁,但我不認為他們就是天生惡人。我認為每個人都有人性需求,缺乏同理的人,也會有他去獲得補償的行為模式,並在性格與環境互動下,造就了不同的表現。於是,有些人並不會覺得給自己帶來困擾,但會給社會帶來困擾(但他不自覺),我想到比較適切的比喻:就是視野受限的人,他以為他體驗到的就是全世界,而全世界都在與他作對,其實只是缺乏與人共處的能力。
。
本書是病態人格的概述縱覽,能夠分析這類大眾無法理解的現象,多少可以帶來安心。
至於如何與他們相處?與一般作法也相同:「先有理解,才有同行」。
因為理解了,就不會使用提油澆火的錯誤方式去對待,以為是要幫他,但他覺得莫名其妙被侵犯。目前僅有「認知行為治療」方式,並以協同的角色(不把他當成病人),跟他一起探討「如何與社會共存」是比較好的方式。
病態人格的特徵,如果自己也有呢?(參照附圖所列特徵)
先不用擔心,不妨把它當成一種現象,是引導自己更認識自己的線索:「怎麼會這樣」、「認識自己」及「想要怎樣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
『偷內衣、聞內衣』的人是心理病態嗎?
不,『偷內衣、聞內衣』的行為不適切,但這個人你還需要再認識。
。
而且若是他自己從網路購得,收藏自己聞,那就沒什麼。
不過仍可以進一步認識自己,如果有更好的選擇,例如與人交往、享受性愛,是不是就不需要這個行為?如果是,那表示真正的困難在前端:「與人交往」,我們就有更多可以探索,把它變成「可以掌握」的部分。如果不是,純粹自己喜好,那沒問題,不會影響他人的嗜好,都是自由。
。
有興趣者可以參閱連結購買。目前79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6460?loc=P_0004_157
可以進去看更多簡介及目錄
。
♨贈書方式的三條件:
1️⃣『為心理師粉專粉絲』。不是的趕快去按讚👍️,這可能要調一下,設定公開,否則我看不到你按讚,抽中了也會喪失資格。
2️⃣『在此篇貼文下方按讚👍 + 轉分享(一定要設公開,看不到分享也失格喔)』
3️⃣留言:「治療目標不是改善病態人格的人格問題,而是主張他們的生活形態趨於親社會,亦即並非期待他成為(社會定義的)好人,而是訂定更符合現實的目標,讓他們控制自己的行為。」(P.151)
🤤🤤
。
活動日期:110/7/23(五)18:00~7/26(一)12:00截止喔
7/26(一)中午後公布 2 位幸運粉絲書籍1本;5名超值7折購書優惠碼🙋♀️
⚠️中獎名單於貼文標題上公告
⚠️得獎者請私訊寄送地址,轉出版社為你寄出。
缺乏互動 在 白同學生活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是最寫實的台灣人生活實況記錄,把觀眾當朋友互動聊天
【酸/甜/苦/辣/零距離生活直播分享】
覺得內容精采想打賞贊助白同學的朋友們,歡迎您贊助打賞~謝謝
綠界斗內入口 https://p.ecpay.com.tw/7799A89
缺乏互動 在 AB的異想世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直播完整影片
https://youtu.be/x-DPItSY9gw
--
影片目錄
00:00 預告
00:09 創業的源頭
00:27 酸民黑粉是你的成長指標
01:57 無中生有的創造力
02:57 現今 Youtuber 創意枯竭背後所缺乏的三種能力
04:42 擁有挑戰思維,跨出舒適圈
05:30 信念不只影響你的事業,也決定了你的兩性選擇權
05:57 有限思維與無限思維,多方皆贏比自己全贏更好
07:57 執行力迷思,做失敗的垃圾也是一種成果
08:33 鍛鍊你的情緒肌肉
08:57 沒有信念的人終將失敗
--
紅丸三傑秋季線上講座第二場10/23「挽回技術分析」早鳥票連結
https://p.ecpay.com.tw/E49C684
紅丸三傑秋季線上講座第三場11/27「挽回與人生」早鳥票連結
https://p.ecpay.com.tw/5168116
加入「紅藥丸覺醒紀元 - 當代男人兩性動態生存法則」請點此
https://abovelight.com/red-pill-era/
加入「選擇你的現實2.0 - 將你的熱情與技能打造成線上事業」請點此
https://abovelight.com/choose-your-reality/
加入「夢想生活全世界都是你的社交圈」
https://abovelight.com/dream-life-social-world/
加入AB的異想世界黃金訂閱
https://abovelight.com/members-home/
「Game出你的社交圈」電子書免費下載
https://abovelight.com/join-ab-community/
AB一對一線上諮詢服務
https://abovelight.com/consult-ab/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abovelight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bovelightLif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bovelightlife/
Telegram: https://t.me/abovelightlif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shang-rung
Twitch: twitch: https://www.twitch.tv/abovelight
iTunes podcast: https://itunes.apple.com/us/podcast/id1207576640
官方部落格網站: https://www.abovelight.com
#選擇你的現實 #商人屬性 #紅藥丸覺醒 #自我提升 #紅藥丸 #兩性動態
缺乏互動 在 孩可以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依附關係」是我一直很想談的主題。
太多大人急著要孩子獨立不要黏著爸媽,但沒有給足安全感、尚未建立安全型依附,只會讓孩子一輩子帶著傷痕。
孩子很沒安全感、缺乏自信、在團體中害羞畏縮不敢與他人互動?
你可曾想過這些表現都與孩子和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有關?
甚至會影響孩子長大後和同事、朋友或另一半的互動關係和情感模式?
到底什麼是「依附關係」?如何和孩子建立安全穩定的依附關係?快來聽聽徐老師和威威老師教你幾招!
缺乏互動 在 未來Family - 獨生子女因為缺乏手足的互動跟競爭 的必吃
獨生子女因為缺乏手足的互動跟競爭,很容易被貼標籤:「社交能力和人際關係比較差」,但心理師卻指出,家長只要留意以下教養方式,就能化解孩子先天劣勢: 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