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後多在報紙媒體的副刊部門,如台灣日報、中國時報和自. 立晚報。 ... 特而深入的觀點解說,導覽各地古村老鎮和地理風貌,曾出... 有散文集《父後七日》、《 ... ... <看更多>
「父後七日散文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父後七日散文心得 在 [心得] 怎捨得和你說再見-父後七日(雷) - 看板Artfilm 的評價
- 關於父後七日散文心得 在 2022父後七日解說-大學國高中升學考試資訊,精選在Youtube ... 的評價
- 關於父後七日散文心得 在 疑難雜症萬事通- 父後七日心得500字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父後七日散文心得 在 #心得《父後七日》 - 電影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父後七日散文心得 在 父後七日》:電影的角色塑造與散文的人物刻畫之比較〉... 的評價
- 關於父後七日散文心得 在 永遠之七日ptt 的都 - 七解答考卷自然年級 的評價
- 關於父後七日散文心得 在 [請益] 親人剛過世適合看父後七日嗎?- 看板movie - Mo PTT 的評價
- 關於父後七日散文心得 在 PowerPoint 簡報 的評價
- 關於父後七日散文心得 在 [好雷] 父後七日編導劉梓潔台中文學館座談會PTT推薦movie 的評價
父後七日散文心得 在 #心得《父後七日》 - 電影板 | Dcard 的必吃
《父後七日》- 面對「生命」不可忽略的態度,導演:王育麟、劉梓潔,演員:太保、吳朋奉、王莉雯,在當時,堪稱與告片比正片還要精彩有力的《父後七 ... ... <看更多>
父後七日散文心得 在 父後七日》:電影的角色塑造與散文的人物刻畫之比較〉... 的必吃
付曼〈電影人物塑造需要「臉譜化」——《父後七日》:電影的角色塑造與散文的人物刻畫之比較〉... ... <看更多>
父後七日散文心得 在 永遠之七日ptt 的都 - 七解答考卷自然年級 的必吃
電影『父後七日』改編自劉梓潔榮獲『林榮三文學獎』首獎的同名散文,描述. ... 才把人中之龍7的主線給全破, 然後就湧起了想回PTT來分享心得的想法, ... ... <看更多>
父後七日散文心得 在 [請益] 親人剛過世適合看父後七日嗎?- 看板movie - Mo PTT 的必吃
請問各位大大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如果有很親的人剛離開不到一個月看父後七日會有療傷效果還是會更難過呢? 第二個問題如果不適合看父後七日那有其他推薦 ... ... <看更多>
父後七日散文心得 在 PowerPoint 簡報 的必吃
父後七日. 我的死活自有安排. 李崇建. 李崇建. 對人生最後一哩路的尊敬. 我的死活自有安排 ... 他的文章包括散文、文化評論、科學論述等,也常翻譯引介科學新知。 ... <看更多>
父後七日散文心得 在 [好雷] 父後七日編導劉梓潔台中文學館座談會PTT推薦movie 的必吃
週日下午去家附近的第五市場台中文學館聽演講,是這片的作者劉梓潔講她的作品「父後七日」,她是彰化田尾人,高中考上台中女中後離開彰化, ... ... <看更多>
父後七日散文心得 在 [心得] 怎捨得和你說再見-父後七日(雷) - 看板Artfilm 的必吃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CAvUksm ]
作者: aksheep (= =")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 怎捨得和你說再見-父後七日
時間: Thu Jul 1 03:14:51 2010
電影改編自文學獎的散文首獎。
這樣的一個"地位",格外的吸引著我的目光。
我很好奇,是怎樣的一則故事,會讓人想要讓人改編成為電影。
(後來聽說全文只有四千字,更是讓人驚艷)
網誌全文版:
https://www.wretch.cc/blog/ayoungak/25340646
父後七日,父親過世後七天。
七天中,從醫院趕回家中,以完成傳統習俗中的
「最後一口氣斷在家裡」
開啟了接下來荒謬中帶著逗趣,又淺淺的含著
含著似乎有股氣梗在喉頭間,的一則奇妙之旅。
傳統習俗的繁文縟節,在我們的喪禮中,向來是個特色。
鑼鼓、嗩吶、二胡;孝女白琴、禮儀樂隊、電子花車
讓我想起小時候,阿嬤過世的片段。
我們在不斷的誦經聲中,站起、跪下、站起,又跪下
我們跪在房子前的柏油路上,膝蓋疼痛的讓人眼中總是含著淚
不知情的人或許會想:好有孝的子孫,目屎都含在目眶裡,不敢號出聲吼尹阿嬤災。
事實上,我們心中都在想著:「什麼時候結束!」
直至今日。
像是眼前因為哭了,所以清明的看待那些往事。
原來,喪禮,是撫慰著在世者的心。
因為我們,喪失的不僅是一個與我們有關係的人;而是喪失著一條有著與他牽連的緣線。
我們舉行著告別式,是與愛著的這個人的緣分,告別。
從此後,他在記憶中不再有著新的更替。
反倒逐漸的淡出,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真的會,忘記。
阿梅也是。
「我會告訴他們,沒關係,我也經常忘記。」
「是的。我經常忘記。」
無法把一個人的存在從記憶中抹去,因為在喪禮期間,忙碌的我們沉不下心來
面對「失去」的感受。
我們在禮節中,被掏空掉眼淚,被填入了鑼鼓喧天,被要求喊出必須的台詞。
我們哭的死去活來,卻不是真的難過。
真正的難過,是在某些時候的某個鏡頭轉移中
噗天漫地的襲來,躲不甚躲,身體就已經做出了反應
淚濕一整個臉孔。
我喜歡電影中,阿梅去夜市。
唱著歌爽朗的父親,熱情擺攤的哥哥,鄰居攤販互相幫忙
然後阿梅脫下了高跟鞋,彷彿脫下了關於城市裡的沉重
父親看到後,脫下了藍白拖,要阿梅穿上。
自己則光著腳,帶著阿梅回到攤上一同唱著歌。
影片尾端,結束喪禮,阿梅漫步在鄉間
身上穿著套裝,腳下卻踩著也許是父親的藍白拖。
在她的靈魂的某些位置,她鍾愛著這裡,也並未意識到父親的真正離去。
我喜歡電影中,阿梅去相片館取回父親遺照
騎著車,將父親的照片背在身後
回憶跑在螢幕上,是多年前的18歲生日,父親教她騎機車。
父親也是倒坐在機車後
戰戰兢兢的騎著車→渾然不懼的騎著車
兩個時候都有著父親陪伴。
一個是父親,一個是父親的遺像。
我喜歡電影中,那一塊又一塊屬於鄉下的拼圖
複雜的親戚關係連結,三姑六婆折蓮花時的碎嘴,對於時辰的斤斤計較還有罐頭塔
甚至當我看到大志在花圃工作到一半時
鄰人與他閒聊後,轉身拿了一袋芭樂給他。
或許是慰問,又或者是順手給了大志
但無論如何它拼出了鄉下的情感。
對於死亡是虔敬又畏懼,但是卻又這樣使著樸質的性子,給予安慰。
電影結束後的Q&A,劉梓潔導演提到片中插曲
她說阿梅騎車的那段音樂歌詞的意思是
「你是教我手拿蠟筆到香水的人,要我怎麼不感謝你?」
父親是女兒前世的情人。
我一直印象很深著關於這句話的意涵。
或許是像情人般的親暱的關係,卻又是旁生出的自己的分身
所以父親與女兒的關係,有著一種拉扯。
拉扯在互愛與卻又是獨立個體的尖塔之中。
「父後某月某日,我坐在香港飛往東京的班機上,看著空服員推著免稅菸酒走過,
下意識的提醒自己,回台灣入境前記得幫你買條黃長壽。」
「這個半秒鐘的念頭,讓我足足哭了一個半小時。」
當又回歸到城市的快速與變動中,腳步踏過一個街角又一個街角
我們會以為一切都輕浮著忘記了
阿梅也是如此
直到它吸飽了難過的水氣後
「啪的」
它降落在心上,你頓悟了。關於告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67.22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67.229
※ 編輯: aksheep 來自: 61.231.67.229 (07/01 03: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