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疫後遺症: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台灣從5月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二級,防疫在家,靠打電玩渡過漫長時光,轉眼間暑假過去了,即將開學,你家裡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宅在家期間對我們身心的長遠影響,似乎現在才浮現。例如,螢幕成癮問題。疫情爆發前,家長們從來不用擔心螢幕時間的問題。不是因為紀律嚴明,而是因為生活中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天氣好的日子可以游泳、可以跟朋友打球,天氣不好的日子也有各種室內遊戲場、購物中心裡的遊戲區可供選擇,家裡兩個小小孩,七歲的兒子、兩歲的女兒壓根兒不會主動想去看電視或玩電玩。
但是疫情爆發後,這些活動都沒有了。居家防疫期間,兒子開始跟同學連線玩「太空狼人殺」,女兒開始在迪士尼頻道上看「米奇妙妙屋」。我跟女兒約法三章:「每個週末可以看三集米奇妙妙屋」,但每次關掉電視時,她總會撲倒在地上,聲嘶力竭地大哭至少半小時。兒子的談話內容也總是圍繞著狼人殺遊戲打轉,好像對生活中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了。
跟媽媽朋友們聊天時,我開玩笑地說:我的小孩玩電玩、看電視上癮了。她們都表示有類似的困擾,我們互相表示同情,但都解決不了問題[1]。
■電玩的回饋造成高濃度多巴胺上癮
「多巴胺」是人類大腦的一種酬賞物質,當我們從事任何讓人快樂的事情時,就會產生多巴胺,讓我們感覺無比的美妙興奮。但這些都是透過自然途徑,刺激的頻率也正常,沒有任何人需要持續不斷接受多巴胺刺激,也絕對沒有人受得了。
當打電玩的回饋或是往返不止的社交訊息沒日沒夜地大量湧入,大腦就會被迫一直處在高度興奮之中。但人類尚未發展出抵擋多巴胺攻勢的機制,所以就形成不斷被勾引以維持高濃度多巴胺的上癮行為[2]。
■「成癮症」有兩大條件:耐受性和戒斷症狀
▸耐受性
指的是成癮者必須要花愈來愈多的時間玩遊戲,才能帶來快樂感,這代表主掌情緒中樞的大腦前額葉、杏仁核等部位已經受損。
▸戒斷症狀
則是指只要不打遊戲,就會出現焦慮、憂鬱、不安等情緒障礙;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暴力、自殺傾向。
不過,與菸癮、酒癮、毒癮這類的「物質成癮」不同,像網路成癮這類的「行為成癮」並沒有讓人體攝入像尼古丁、酒精這樣的額外成分,但在精神醫學上看來,也確實影響到大腦運作,達到精神疾病的等級。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初在新發布的「國際疾病分類」中,將電玩成癮正式列為精神疾病,正式承認電玩成癮是重大公共衛生議題。在台灣2018年衛福部也追隨WHO的腳步,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範疇之內,加以預防及推廣相關輔導治療[3]。
■「電玩成癮症」:人際關係困難者較高比例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王文隆醫師說,「成癮」是指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可能會造成身心健康及社交生活方面的不良後果,假若無法控制,比如迷戀電玩遊戲無法自拔就叫做電玩成癮,迷戀上網無法自制就叫網路成癮,如是攝取某種物質就稱為物質成癮,如毒癮、酒癮、菸癮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電玩成癮」加入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之精神疾病當中,主要症狀為「無節制沈溺於網路遊戲」,「即使有負面效果仍持續遊玩」,而諸多研究亦發現人際關係困難或個性內向或有憂鬱及焦慮症狀的人比較容易「成癮」。
▶大帥,被媽媽帶來安南醫院精神科就醫。大帥低頭不語,但媽媽卻一直駡他:「整天都在打電玩講不聽才讓成績一落千丈,再這樣下去真正就要撿角了...」
王文隆醫師表示,有這樣的困擾可以到精神科求助,而不是一味的責駡,處罰與禁止,若造成個案選擇化明為暗將更難解決。他也呼籲正在放暑假的學生及家長們,應把玩電玩成癮看成是一種疾病,所以更應迅速就醫,就如同身體疾病一樣,若不及早治療,病情可能因此日益嚴重。
個案中的大帥在經過幾次心理治療後,真正發現其打電玩背後主因竟是因為缺乏愛及為了填補空虛,在王醫師引導方向後,其更懂愛惜自己身體與學會正向思考,面對困難時亦能更加冷靜來處理,也讓人際關係明顯改善許多,真正邁出電玩成癮的深暗黑淵世界[4]。
■4題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將「遊戲成癮症」(Gaming Disorder)歸類為精神疾病,並將過去使用的「網路成癮」聚焦在「網路遊戲成癮」上,針對沈迷於遊戲內容的行為進行相關研究。
其中,網路遊戲成癮中的「手機遊戲成癮」類型值得關注,其判斷成癮的主要因素,包括「過度沉迷,產生負面影響」、「耐受性」、「戒斷症狀」,也與傳統上的「成癮行為」相當類似。
為了解國內學童、青少年手機成癮情形,「國衛院群體健康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研究團隊,針對全國1萬775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學生做大規模調查,當中113名高中生由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進行診斷性會談,以驗證手機遊戲成癮量表與專業人士評估結果的一致性。
▶研究結果發現,手機成癮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明顯較長,在手機遊戲的消費意願也較高,手機遊戲成癮的國小學童中,有21.4%願意花錢購買手遊點數或寶物,國中生為36.3%,高中生更高達42.2%,遠遠高於一般學生的消費意願。
▶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
只要回答4個問題,每項敘述可選擇1(極不符合)到4分(非常符合)若得分超過10分以上,就可能有成癮風險。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題目如下:
1.我曾因長時間玩手機遊戲而眼睛酸澀、肌肉痠痛,或有其他身體不適。
2.我常常原本沒有打算玩手機遊戲,卻會忍不住拿起手機來玩一下。
3.在過去3個月裡,我感覺需要更常玩手機遊戲,或玩更久的時間才覺得我玩夠了。
4.如果不能玩手機遊戲,我會覺得靜不下心,感到很煩躁[5]。
■別小看「網路遊戲成癮症」,世衛已列入精神疾病
▶「網路遊戲成癮」成新疾病,有戒斷問題
根據世衛網站的資訊,包括打線上遊戲(digital-gaming)或電玩(video-gaming)的行為,連續長達12個月以上,已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家庭關係、學習和工作等,並危及身心健康者,就可被診斷為網路遊戲成癮症。
「這個問題被關注十多年了,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網路成癮後的症狀和酗酒、吸毒很像,都有戒斷問題」,「衛福部心口司」諶立中司長說,令人擔心的是,臺灣、大陸、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網路成癮高風險族群,比歐美國家高,尤其臺灣兒童和青少年的戶外活動時間少,民眾上網時間早已名列全球前茅,很需要提醒。
根據亞洲大學副校長柯慧貞「民國103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可發現,全球青少年網路成癮高風險比率約為4.6%,台灣的網癮高風險族群,國小為9.9%、國中19.2%、高中職19.4%,均較其他國家高出甚多。以假日實際上網時數來看,國小平均3.5小時、國中5小時、高中職6小時。
研究「網路遊戲障礙症」的林煜軒醫師,曾以8000名青少年網路玩家為分析對象,發現經過專業診斷後,被確診的比例是3.1%。[6]。
■遊戲成癮具體有哪些表現?
《國際疾病分類》中,專門為「遊戲成癮」設立條目,並明確「遊戲成癮」的多項診斷標準。確診遊戲障礙疾病往往需要相關症狀持續至少12個月,如果症狀嚴重,觀察期也可以縮短。
現行標準中一共列出了9種症狀:
1. 完全專注於遊戲
2. 停止遊戲時,出現難受、焦慮、易怒等症狀
3. 玩遊戲時間逐漸增多
4. 無法減少遊戲時間,無法戒掉遊戲
5. 放棄其他活動,對之前的其他愛好失去興趣
6. 即使了解遊戲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仍然專注遊戲
7. 向家人或他人隱瞞自己玩遊戲的時間
8. 通過玩遊戲緩解負面情緒,如罪惡感、絕望感等
9. 因為遊戲而喪失或可能喪失工作和社交[7]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黃彥勳醫師建議,遠離誘惑、增加多元興趣,改善人際關係,積極尋求協助是成癮行為改善的不二法門。
「減少生活上使用網路、手機、電腦的機會,並且開發其他的興趣,當有更多時間投入不同的興趣或是人際活動時,花在網路遊戲的時間相對就會減少,就能降低網路遊戲的誘惑性。」[8]
■網路遊戲成癮是警訊,家長應及時介入
「桃園療養院」邱献章院長表示,網路遊戲成癮這個現象或許可發揮預警功能,幫助家長及時介入處理孩子的心理危險因子或精神疾病。
「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精神科」林峯立醫師提醒,由於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可能有不同心理危險因子的組合,家長務必帶孩子就醫,經由謹慎且完整的評估,再採取不同的介入協助方式。
林峯立醫師強調,即使沒有被診斷為網路遊戲成癮,家長們仍需注意隱藏在背後的心理健康危機。網路成癮在青少年族群常見的共病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社交畏懼症、其他物質濫用、強迫症及其他心理危險因子(例如低自尊、課業或工作壓力、家庭關係不佳、人際關係不佳等)。
除了積極就醫外,他提醒家長,網路成癮最大的問題在於和「人」失去連結,這個「人」不僅是同儕、老師,家人更占有重要地位。也就是說,先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有辦法協助孩子建立人際關係和加強溝通技巧[9]。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親子天下)「居家防疫後遺症:我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857
[2](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為什麼別人小孩打電動不會成癮?彭菊仙:把孩子從電玩拉走,你要把孩子拉到哪兒呢?」:https://www.gvm.com.tw/article/79488
[3](數位時代)「電玩成癮「5年增3成」!不上網就無法生活,科技發展何以讓網路難以戒斷?」: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6099/internet-addiction
[4](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委託中國醫藥大學興建經營 )「電玩成癮症 人際關係困難者較高比例 醫呼籲尋求專業幫助回歸正常生活」:http://www.tmanh.org.tw/NewsInfo/NewsArticle?no=796
[5](媽媽寶寶-懷孕、生產、育兒) 「4題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10分以上即有成癮風險!」: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17989
[6](Yahoo 新聞)「別小看網路遊戲成癮症 世衛已列入精神疾病」:https://bit.ly/3jwva2a
[7](風傳媒)「孩子一直打遊戲怎麼辦?心理師以過來人角度現身說法,4招帶孩子走出遊戲成癮」: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427615?page=3
[8](健康醫療網 )「你遊戲成癮了嗎? 出現這些症狀提高警覺」: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639
[9](健康2.0)「孩子整天上網玩遊戲 家長務必留意:恐暗藏這5種精神疾病!」: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26168
➤➤照片
[2]
[10] (Yahoo新聞)「遊戲成癮成新疾病,有戒斷問題」:https://bit.ly/38vDWXy
▶圖說:網路遊戲成癮症狀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精神疾病 #成癮 #成癮症 #遊戲成癮 #電玩成癮 #螢幕成癮 #手機成癮 #手機遊戲成癮 #網路成癮 #網路遊戲成癮 #網路遊戲障礙症 #多巴胺上癮
衛生福利部 /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 / 衛福部心口司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 署立桃園療養院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20的網紅Eyhomeworkout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野練浪潮的回顧片段帶給我滿滿的感動🌊 很喜歡Wei說的: 跟一般團課比,這裏沒有鏡子,不會有身體意象,強迫你不要去想像你現在長什麼樣子,而是用你的肌肉去感受你長什麼樣子☺️ 好感謝大家對野練浪潮的建議與回饋,活動將持續優化,在課程、場地規劃上也作了調整,希望帶給大家更棒的體驗🤲🏻 4/10週六...
「戶外大肌肉活動」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CheckCheckC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Eyhomeworkout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有口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108-戶外遊戲場規劃/大肌肉遊戲區- 幼兒園專業發展輔導 的評價
- 關於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娃娃國幼兒園戶外廣場-幼兒大肌肉活動影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幼兒體能遊戲、大肌肉活動課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大班大肌肉活動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 關於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幼兒大肌肉遊戲的推薦評價,PTT、親子天下 的評價
- 關於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Re: [幼教] 請問五歲適合轉公幼嗎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CheckCheckC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對抗嚴寒】著到成隻糭咁都唔暖?
⭐靠溫熱食材為身體升溫
⭐簡單喝杯炒米水也有幫助
#星期五湯水
移民點煲湯?
南瓜肉桂湯驅寒保暖
✈️ 香港人習慣喝湯養生,移民後怎樣煲湯?人在異鄉煲湯材料可能不易買,其實只要留意食材屬性,尋常食材亦能煲碗靚湯,有助強身防病!💪🏻
居住在寒冷地區,或者冬季時間日短夜長,大自然陽氣對人體正面影響不足,體質虛弱的人會容易感到不適,常見症狀為怕冷怕風、氣血運行不暢引致的頭痛及頸部肌肉酸痛、寒邪侵襲脾胃導致嘔吐及腹瀉等。天氣寒冷亦會令人提不起勁,甚至患上冬季抑鬱症,想改善症狀宜趁日照時間多作戶外活動,適量飲用有驅寒保暖的湯水,加入屬性溫熱的南瓜、洋蔥、肉桂、胡椒、雞、羊等,亦可多配搭生薑煮食。
食材小貼士:
肉桂屬性偏熱,能溫中散寒、暖脾胃、溫經通脈,紓緩怕冷、手腳發冷、胃寒、寒性月經不適等症狀。注意身體有偏熱症狀如陰虛火旺、痔瘡、大便乾燥、孕婦不宜服用。
南瓜紅豆肉桂湯
功效:驅寒保暖,紓緩寒冷天氣引起的怕冷、四肢冰冷等症狀。
材料:南瓜400克、紅蘿蔔1根、紅豆30克、紅腰豆30克、洋薏米30克、肉桂粉半茶匙、薑2片
做法:
1. 所有材料洗淨,南瓜去皮去籽切塊;紅蘿蔔去皮切塊備用。
2. 鍋中加入2500毫升水,放入全部材料,武火煮至水滾,調文火煮1.5小時,最後下鹽調味即可。
留言或按讚👍🏻支持一下我們吧!❤️ 歡迎 Follow 我們獲得更多養生資訊。
Making soup in a foreign country
Pumpkin cinnamon soup can dispel cold and keep warm
✈️ Hong Kong citizens are used to drinking soup to maintain our health, but how do we make soup when we have immigrated to another country? It might not be easy to get our hands on the ingredients, but as long as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nature of the ingredients, we will still be able to make healthy and tasty soups! 💪🏻
Individuals with a weak body may experience discomfort if they stay in a cold climate or areas where winter days are shorte. This is due to the lack of the yang energy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Hence, they would always be afraid of the wind and cold. The improper circulation of the blood and the qi would cause a headache and muscle soreness on the neck. The cold pathogenic factor would also attack the spleen and stomach, causing individuals to vomit and experience diarrhea.
The cold weather might even cause them to experience winter depression. To improve the condition, carry out outdoor activities during the day and consume soup that can dispel cold and warm the body. You can also add ingredients like pumpkin, onion, cinnamon, pepper, chicken and mutton that are warm in nature, alongside raw ginger.
Tips on ingredient:
Cinnamon - hot in nature, dispels cold and relieves pain, warms meridians and channels, warms the spleen and stomach, Suitable for those with aversion to cold, cold stomach, stomach pain, decrease in appetite. Note it is not suitable for those with yin deficiency with excess fire and heat related symptoms, hemorrhoid, dry stool and pregnant.
Pumpkin and red bean soup with cinnamon
Effects: Dispels cold and keeps warm, relieves symptoms of aversion to cold, cold limbs caused by cold weather.
Ingredients: 400g pumpkin, 1 carrot, 30g red bean, 30g red kidney bean, 30g pearl barley, 1/2 teaspoon cinnamon, 2 slices of ginger
Preparation:
1. Rinse all ingredients thoroughly. Peel and seed the pumpkin and cut into pieces. Peel the carrot and cut into pieces.
2. Combine all ingredients with 2000ml of water in a pot and cook on high heat until boiling. Turn to low heat and simmer for 1.5 hours. Add salt to taste.
Comment below or like 👍🏻 this post to support us. ❤️ Follow us for more healthy living tips.
#男 #女 #我畏冷 #陽虛
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後疫時代:除了「戴口罩」成為一個新常態,你更需要「運動」▣
歷史洪流中始終帶不走疫情陰霾,當提到 SARS 不少人都會聯想到和平醫院封院,如果二十年後講起「新冠肺炎」你會想起什麼呢?
奧運不可能延期、不可能不讓別的國家的人進出國門、不可能只在家辦公、不可能封城,如今太多的不可能都發生了,而且是在全世界發生。中研院賴明詔院士形容:「病毒一定有很多奇妙的方法,可以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過往很難想像街上的人全都戴起口罩,也很難想不管到哪都要量體溫,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說:「新冠給我們的一個事情,就是人要改變思維!」如同有可能口罩就成為「日常」,甚至成為一種裝飾品,這些都是一種新的常態,但長怎樣我們正在創造當中,也還不知道[1]。
疫情的擴散著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留在家裡的時間增加了,不能像以前一樣自由地旅遊、聚餐、逛街,連運動習慣也被迫改變。因為學校、運動中心、球場、健身房的關閉,讓原本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突然無法運動。對於原本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更長時間的宅在家會導致更多因為缺乏運動所產生的後遺症。
■後疫時代:你更需要的是運動:沒運動習慣,若染疫死亡率多2.49倍
免疫系統在預防個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及避免病情惡化至關重要。要增加自身的免疫功能,就要從改善整體健康開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改善整體健康包括增加身體活動量(運動)、營養、心理健康、行為和個人的健康應對策略。
2021年4月最新一期《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有一篇針對不運動和新冠病毒病情嚴重度的研究,研究者針對4萬8,440位美國南加州的新冠病毒染病者做回溯性調查,結果發現:不運動的人如果罹患新冠病毒,其住院機率比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增加了2.26倍,進入加護病房比率增加了1.73倍,死亡比率增加了2.49倍。研究還指出,除了高齡和器官移植史外,不運動是導致嚴重新冠病毒病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這比吸菸、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的影響度都還高!
運動對於身體的好處已經是大家琅琅上口的共識,但實際上大部分的人是做到的比說到的少太多!這個研究結果對這個時間的我們有更大的啟示,你不運動,如果你不幸染疫,你住院的機會、進加護病房的機會、死亡的機會就會比有固定運動的人多好幾倍[3]!
■運動讓你防疫更有力
2021 年 7 月南韓團隊發表涵蓋了 20 萬人的研究發現,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得到新冠肺炎的機率較低,即使染疫,疾病嚴重度及死亡率也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低。原因可能是運動使免疫系統調控更好,減少過度的發炎反應、並且增加 T 細胞及抗體的活性,此外也有研究發現,運動可以減少肺部發炎及病原體在呼吸道增生。
針對運動的方式,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一週做到累積 150 ~ 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中等強度簡單的判斷法是跑步還能夠簡短對話交談的狀態;此外還要有至少 2 個時段肌力訓練[4]。
■隨著美國進入後疫情時代,想與口罩「和平分手」、重新拉近與他人的距離,似乎沒想像中容易: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是過去15個月生活在全球最大疫區美國的保命口訣。
Delta變種病毒入侵美國,最新統計每5例新確診就有一例是感染Delta病毒。儘管已經解封,洛杉磯郡衛生局仍公告,建議居民只要進入室內就要戴口罩[5]。
■接種疫苗後不能鬆懈,持續戴口罩2個主要原因、5大重要理由
接種了疫苗,不是應該受到疫苗的保護嗎?打完疫苗為什麼還要戴口罩?
➤打完疫苗仍需要配戴口罩的2個主要原因
台大感染科權威李秉穎醫師指出,主要不是變異病毒的問題,施打疫苗仍要配戴口罩的主要原因有兩項:
1、接種疫苗仍然會感染,只是感染率較低。
2、疫苗接種後,對於無症狀感染的保護效果較低,會有短時間的帶病毒狀態,仍可傳播病毒。即使再打第三劑還是一樣[6]。
➤已經接種疫苗,仍需要戴口罩5大重要理由
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傳染病專家克里斯汀·英格蘭(Englund)博士說,在擁有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力前,疫苗是針對新冠疫情的另一層保護,但是接種疫苗並不意味能立即以前的生活,強調需要再戴一段時間的口罩。
Englund博士解釋為何已經接種疫苗,仍需要戴口罩5大重要理由:
1. 疫苗生效需要時間
第一劑後確實會獲得部分免疫反應,但這並不意味著在針頭進入手臂後就立即受到保護,而且接種完疫苗需要兩週以後才會產生保護力。
2. 疫苗不能提供100%保護
儘管疫苗有效果,但是只能提供某限度的保護力,就算接種疫苗後仍有感染新冠的風險。
3. 接種過疫苗的人可能是無症狀傳播者
接種疫苗意味著發病和出現症狀的可能性減少,因為接種疫苗的人可能在無症狀的情況下被感染,並將其傳播給尚未接種疫苗者,如果接種疫苗的人認為不需繼續戴口罩,他們可能會導致病毒繼續傳播。
4. 保護免疫系統受損和無法接種疫苗的人
如果你完全接種疫苗,建議避開心臟病、癌症沒有接種疫苗的高風險人群。
5. 疫苗的劑量仍然有限
達到群體免疫需要50%到80%的人口接種疫苗才能達成,因此我們必須在他人等待接種疫苗時繼續戴口罩保護自己與他人[7]。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全台三級警戒(已於110年7月27日起降為二級)。我們都知道運動能帶來健康,也可以增進免疫力,甚至沒運動習慣的人有更高機率感染新冠肺炎導致重症。然而,這時候想要運動卻面臨了一個很大的抉擇:要在家裡甚至狹小的房間中居家鍛鍊,還是要戴起口罩到空曠戶外揮灑汗水?
■戶外運動戴口罩,汗水沾濕記得換
隨著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病毒可以透過氣溶膠漂浮在空氣當中進行傳播。在戶外不戴口罩,其實還是相當危險的。對於健康的成人,戴口罩與否並不會影響運動的表現,更不會造成大家擔心的休克或呼吸衰竭等嚴重疾病。
對於防患新冠疫情,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對於戴口罩的建議是,戶外運動仍必須戴著口罩。如果在高強度運動下,覺得呼吸困難真的戴不住,也要保持至少6英呎(約1.8公尺)的安全距離,並在通風良好的場所運動,否則可選擇低強度的運動,例如慢走或瑜伽。
如果選擇在戶外跑步、騎腳踏車、快走,都務必戴著口罩。尤其是當運動的汗水沾濕了口罩時,請你換一個新的,因為口罩中的過濾層潮濕後,口罩過濾病菌的效果就會變差,降低口罩的保護力。
另一篇刊登在《美國胸科學會年鑑(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的文獻回顧研究指出,對於健康的人來說,無論是衣服遮掩口鼻、戴著手術口罩或是隔絕效果更好的N95,所有生理指標如心跳、血壓、呼吸所需做功與主觀感覺疲勞指數其實都差不多,甚至在很高強度下的運動也是如此。因而,戴口罩對於一般健康人的運動表現來講,事實上是沒有影響的。
對於有心肺疾病的患者由於戴口罩運動可能會增加患者的身體負擔,因此建議在三級警戒的時刻,還是留在家中,避免外出運動。在室內單獨一人不必戴口罩,可選擇從低強度的運動開始,進行如靜態拉筋伸展、固定式腳踏車/跑步機、跳繩、啞鈴肌力訓練或瑜伽等運動,並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狀況與保持水分充足,這才是安全運動的不二法門[8]。
■#HealthyAtHome 疫情下維持運動習慣的好處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 #HealthyAtHome 的概念,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維持運動習慣,有幾個好處:
►控制體重,並且減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中風等慢性病的危險性,以上疾病都會增加染上新冠病毒的風險及嚴重度。
►增加肌肉骨骼的力量及強度、提升平衡度,並且減少老人的跌倒風險。
►維持認知心理功能,降低憂鬱症及失智症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提供成年人的運動建議
►一週至少做到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慢跑快走、來回上下樓梯、跳繩),或是 75 分鐘的劇烈運動;做到 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會更好。
►大肌群的肌力訓練(例如深蹲、伏地挺身)一週至少做兩次。
►工作時注意姿勢,每 30 分鐘要起身活動一下。
►年長或活動力不佳的人,要加上一週至少三次的平衡訓練(例如腳跟對腳尖走直線一字步)[4]。
運動已愈來愈被醫學界認可,運動即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EIM)說明了運動對這些慢性患者的重要性,即使在疫情期間也不能輕忽。研究也發現,各國許多慢性病患者,封城居家隔離之後,心肺相關症狀加劇,不見得是感染,許多反而是來自長期缺乏運動後的肌肉無力萎縮。
新冠肺炎大大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在家中居家鍛鍊時,也要注意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空氣流通。在外選擇可以保持距離的戶外運動,外出時,務必戴上口罩,這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武器!持續的運動能帶給我們更健康的身體與快樂心情,也為疫情籠罩的黑暗帶來一絲曙光!而當疫情解封的一天,仍可保有一個健康如新的自己[8]。
疫病下人類顯得渺小、卑微,我們無法拒它於千里之外,只能更加謹慎、戰戰兢兢迎接疫情下的新生活面貌[1]。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Heho健康) 後疫情時代的台灣!十大學者分析改變了這些事 -
https://heho.com.tw/archives/93094
[2]Sallis R, Young DR, Tartof SY, et al Physical in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for severe COVID-19 outcomes: a study in 48 440 adult patient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First: 13 April 2021. doi: 10.1136/bjsports-2021-104080
[3](康健雜誌)「疫情當前,更需要的是運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296
[4](Heho健康)抵抗新冠肺炎就靠「規律運動」WHO建議疫情期間維持運動好處多!:https://heho.com.tw/archives/184608
[5](中央社新聞粉絲團)「洛杉磯抗Delta變種病毒 重新建議室內戴口罩」: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6300028.aspx
[6](媽媽經)「打完疫苗為什麼還要戴口罩?台大醫師告訴你2個主要原因」:
https://bit.ly/3AkS2aI
[7](健康醫療網)「接種疫苗後仍要戴口罩 5 個理由 你知道為什麼嗎?」: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496
[8](康健)「新冠肺炎來襲!戴著口罩運動安全嗎?」: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4076
➤➤照片
(udn.com 聯合新聞網)「戴口罩到底能不能運動?」:https://udn.com/news/story/7879/5519301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疾病管制署 #後疫時代 #戴口罩 #運動 #HealthyAtHome #運動即良藥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Eyhomeworkout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野練浪潮的回顧片段帶給我滿滿的感動🌊
很喜歡Wei說的:
跟一般團課比,這裏沒有鏡子,不會有身體意象,強迫你不要去想像你現在長什麼樣子,而是用你的肌肉去感受你長什麼樣子☺️
好感謝大家對野練浪潮的建議與回饋,活動將持續優化,在課程、場地規劃上也作了調整,希望帶給大家更棒的體驗🤲🏻
4/10週六的場次已確定成團,還有名額報名連結點擊💗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MMINWrF79CyfIdY-C--zKX-5kjf2zbNpJbjZT7S292xBZeA/viewform
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有口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8道令人難以抗拒的豬肉料理食譜 — 多汁的烤豬肉、香料十足的豬肋排或是嫩煎豬菲力 - 好的料理方法,可以將豬肉做出一道道人間美味。下面8道食譜,便這樣超讚豬肉的食譜。
無論是想品嚐氣味濃郁的焗烤、豬菲力卷,還是散發著果香的豬背肉,我們將要示範,如何成功地讓你的廚藝攀上高峰。
謝謝觀看,別忘了訂閲我們的頻道並分享給大家,收看我們最新發布的食譜。訂閱頻道⬇️
https://bit.ly/2vCwfMy
完整食譜:https://www.yokofu.tw/8-pork-recipes/
******************************************************
1. 丹麥料理:豬菲力佐黃芥末醬炸馬鈴薯片
豬菲力,光聽到就讓人忍不住要流口水。配上芥末醬、脆皮炸馬鈴薯和新鮮蘑菇醬,這道丹麥菜讓每一位肉食愛好者都感到高興。丹麥料理可不是只有紅梅布丁(Rødgrød)和開放式三明治(Smørrebrød)喔!
豬菲力佐黃芥末醬炸馬鈴薯片食譜請看這裡。https://www.yokofu.tw/pork-mustard-sauce/
2. 鮮嫩多汁的烤肉搭配脆皮馬鈴薯
你是否害怕燒烤豬肉,因為它永遠不會像你想要的那樣鮮嫩多汁呢?參照了這道食譜,就不需要再害怕了。因為甜辣的醃料讓你的烤肉好吃到無得比,而且搭配脆皮馬鈴薯,形成了完美的絕配。
鮮嫩多汁的烤肉搭配脆皮馬鈴薯食譜請看這裡。https://www.yokofu.tw/roast-pork-potatoes/
3. 烤豬肋排
豬肋排料理?聽起來很難,其實只要跟隨今天的食譜料理,一點都不難,且上菜的樣子,就像是專家料理的一樣。你需要的是一鍋美味的醃泡汁,一碗體面的燒烤醬和一瓶啤酒。
超簡單的烤豬肋排食譜請看這裡。https://www.yokofu.tw/recipe-spareribs/
4. 豬里肌佐白花椰菜
工作一整天後回到家了,只想好好休息一下,可是此時你覺得肚子餓了!沒問題!這道豬里肌佐白花椰菜準備起來好簡單,而且又美味,你一定不能錯過。
豬里肌佐白花椰菜請看這裡。https://www.yokofu.tw/five-easy-dinners/
5. 菲力豬排卷
菲力豬排是豬排的一種,為位於豬隻腰部的肉,在豬腰肉的末端,由於這個部位的肌肉不是負重的肌肉,結締組織比較少且較軟嫩,被認為是豬肉最嫩的部位了。今天的食譜將介紹一道,精心準備誘人的菲力豬排,包準你一吃就回不去一般的豬排了!
菲力豬排卷食譜請看這裡。https://www.yokofu.tw/layer-principle/
6. 焗烤肉排
你是否喜歡焗烤料理,但又不想每次都是千層麵、義大利麵或馬鈴薯,這些的經典菜餚?這款豐盛的焗烤,將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只用少量的食材,就變出一種全新的口感愉悅。
焗烤肉排食譜請看這裡。https://www.yokofu.tw/pork-gratin/
7. 鮮嫩豬里肌佐起司馬鈴薯
烤肉是最好的夏季活動之一,即使已經是晚夏了,但好險天氣還是一樣熱。無論是戶外活動的野餐,還是後院可愛的聚會,烤肉都是一樣美味的佳餚。這款嫩豬里肌食譜,帶有美味的馬鈴薯皮和特殊的煙熏香氣,光用想的,就覺得好吃。
鮮嫩豬里肌佐起司馬鈴薯食譜請看這裡。https://www.yokofu.tw/cheesy-potato-pork-chops/
8. 蘋果豬里肌
在夏天烤豬肉?可能不適合每個人。但是,即使在高溫下,還是有人不想放棄自己最愛的菜餚,若你是這樣的人,這個食譜絕對適合你:豬肉和蘋果。背部柔嫩瘦肉,加上烤蔬菜和腰果,完美豐盛的主菜。
蘋果豬里肌食譜請看這裡。https://www.yokofu.tw/fry-in-apple/
你是現在知道讓豬肉美味的各種料理方法了吧?有了這些烤豬肉、豬肋排、豬菲力和豬里肌的美味食譜,你絕對不會想吃素。
******************************************************
想知道更多的美味食譜嗎? 請訂閱我們的頻道,不要錯過任何新影片。有口福每天為你帶來不同的食譜影片。 與您的朋友和家人分享!
這裡可以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com/有口福
Facebook關注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yokofu.tw
有口福網站:https://www.yokofu.tw/
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瑞典式行山下集—抵冷冽狂風登頂 開飯先嚟落雨勁狼狽
每年8月,瑞典北部小鎮Kiruna會齊集來自世界各地2,000名行山愛好者,一起前往北極圈徒步露營。行山活動 "Fjallraven Classic",由瑞典戶外品牌Fjallraven舉辦,參加者以瑞典The King's Trail其中一段路為徒步路線,為時5天,全程110公里,沿途將行經八個關卡,終點是北面的Abisko。記者與有行開山的、潛水教練、曾攀登亞洲第一高神山、台灣最高峯玉山、參與毅行者和曾拍攝ViuTV行山節目《環嶼一周》的藝人余曉彤(Hidy)同行,一起向北極圈進發。
荒天赤地,路遙漫漫。每天行足12小時,走到天昏地暗、忘記時間日期,連晚上睡覺也發夢在行山,許多次以為撐不下去,去到第三天狀態卻離奇逆轉,越變越好,開始適應肌肉的痛楚和行裝的重量,跟負重背囊融為一體。面對惡劣環境,身體適應能力和反應令我驚喜。第三天是旅程中最艱苦的一天,教練說若不加快步伐,就無法準時完成旅程。穿過三尖八角的巨石陣、走進冰河時期遺留至今的雪地、踏入深淺不一的泥濘沼澤、冷冽狂風裏爬上滿佈碎石的奪命斜坡,抵達旅程中最高、1140米的Tjaktjapass山峯。一隊十人全速前進,強大的意志力凌駕了身體的不適,結果在兩個多小時走了7.1公里;終以11.23小時,完成五天中最長的27公里。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瑞典 #行山 #ViuTV #露營 #北極圈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娃娃國幼兒園戶外廣場-幼兒大肌肉活動影片 - YouTube 的必吃
依照教育部的教學規範,幼兒每日需有30分鐘以上出汗性的 大肌肉活動 ,本園所在 戶外 廣場設置許多 大肌肉活動 的遊具,並每天讓幼兒外出 活動 一小時, ... ... <看更多>
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幼兒體能遊戲、大肌肉活動課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必吃
室內也好玩,充滿樂趣的運動學習場所!) 在家可讓孩子放電的7個大肌肉活動. 但疫情期間不能在戶外運動,又擔心孩子在家跑跳 ... ... <看更多>
戶外大肌肉活動 在 108-戶外遊戲場規劃/大肌肉遊戲區- 幼兒園專業發展輔導 的必吃
幼兒 戶外 出汗性 大肌肉活動 及自由遊戲集錦#天天 戶外 自由遊戲自主 活動 幼兒不僅開心愉悅身體康健也大大滋養了創作的無限能量#每天到 戶外 甚至下雨也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