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身價千億美元,如何向巴菲特學習?」
我時常聽到許多讀者說想成為一個專職投資人,期望能跟巴菲特看齊、希望能擁有巴菲特的高報酬率....,
每次聽到這類說法,都覺得跟我自己對於「向巴菲特學習」的理解差蠻多的。
---
➡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你投資報酬跟巴菲特一樣,你可以擁有跟巴菲特一樣的資產嗎?
先不要看千億美元,巴菲特現在91歲,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活的跟巴菲特一樣久。巴菲特60歲時身價是10億美元。
我們來算算看:
1. 假設你年化報酬有20% (不考慮巴菲特近年績效比較落後的情況)
2. 假設你投資時間跟巴菲特一樣久 (巴菲特26歲開始管理資產,到60歲,共34年。
3. 假設你起始本金3萬美元。26歲有3萬美元投資應該在合理範圍內。
這是個簡單的數學題。
3萬美元用20%複利34年,算出來結果是多少呢?
答案是1476萬美元。
這數字不少了,
但跟巴菲特60歲十億美元好像還是對不上,對嗎?
---
➡你也許有想到,巴菲特26歲時資產才不只3萬美元。
的確,他26歲當時存到了17.4萬美元,這筆錢按照通膨計算,購買力相當今天的千萬以上。這筆錢來自於他小時候就很積極的在找各種機會賺錢並儲蓄。
不過先不用想這麼複雜,17.4萬美元,以20%報酬複利34年,會變成多少呢?
答案是8564萬美元。
數字也是不小,但跟十億美元仍有一大段差距對吧?
---
➡最後你也許有想到,
「幫別人管理資產」本身也是巴菲特的商業模式,他也從管理的資產中獲取收益,作為他個人的收入來源。
另外他作為波克夏公司的董事,人們在計算身價時,其實用的是波克夏的市值乘上巴菲特擁有的股權比例在做估算,所以如果低估是正常的。
最後順便幫你計算,
如果想要達到十億美元,在現有報酬率不變的情況下,即使每年多投入資金,也至少需要每年再投入將近40萬美元,才會達到十億美元資產。
有句話說:「巴菲特90%的資產都在60歲以後創造。」
這句其實謙虛了,實際上是99%資產都在60歲以後創造,這段話通常拿來說明複利的重要。
複利很重要沒錯,但是看完上面的試算,
你真的覺得,巴菲特靠的只是報酬和複利而已嗎?
---
很多人說想成為巴菲特或者向巴菲特學習,不過大多數人可能只看到高投資報酬率這一部分。
的確,累積資產和靠事業創造收入聽起來很辛苦,創造投資報酬看起來最簡單輕鬆,不就買買股票而已?
✔人生中,看起來最輕鬆那條路,往往都是地雷最多、競爭最激烈、最難成功的一條路。
➡如果看過上面的計算,你也許會發現,巴菲特不是只有在投資報酬一個面向上努力。他在累積儲蓄上非常早開始努力,在事業上,則是把投資和自己的事業結合,但同樣帶來投資以外的收入。
一般人也許無法把投資當成事業,但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在你自己專業的領域上,其實同樣能帶來收入,加速資產的累積。
---
➡最後總結一下,
從簡單的加減乘除,你可以發現巴菲特的成就不是只來自於他的高報酬率。如果他沒有事業收入以及早年的儲蓄積累,只是當個操作自己資金的散戶,那現在富比世排行榜上應該沒有這個人,資產也會比現在減少百倍以上。
✔跟巴菲特學習的真正關鍵,不僅僅是他的投資技巧,
其實更值得學習而且達成機率更高的,是如何更早累積資本、提早投資,以及透過事業帶來持續的收入,加速資產累積。
希望這篇看完能帶給你一些收穫。🙂
市場先生 (2021.06發於FB社團的文章)
#看完覺得有幫助可以幫我留言
圖:希臘雅典 宙斯神殿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寶妮老師 Bonni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保險業務一直在說的年化報酬率到底是殺虫?!? 學完國中數學就會算!? 聽完這集不再害怕投資專有名詞 ........................................ Hello!我是Bonnie,大家最害怕的高中數學老師。 因為有感於現今網路多媒體遠比課本紙筆更有吸引力,所以決定除...
年化報酬率多少算高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算一算寫PPA也快滿三年了,期間透過文章及社團持續跟大家分享我的投資策略,同時也紀錄我的操作過程。2019及2020年我的投資報酬率分別為42.2%、30.7%,今年至7月底投報率達20%,若沒意外,2021年應該還是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打敗大盤。
我的投資目標很簡單,就是追求超越大盤的投資績效。長期來看,加權報酬指數年化報酬率約8~10%,而我的目標是希望創造20%的年化報酬率。
你可能認為20%不過只比大盤增加10%,好像沒高多少,但透過長期複利累積,結果大不相同。假設你有100萬,賺10萬就是10%;如果賺20萬就是20%,代表20%不是增加10%,而是獲利高出一倍。
100萬年化報酬率10%,經過30年為1745萬元,但如果年化報酬率20%,經過30年則會放大至2億3738萬元,這就是為何你必須成為主動投資人的理由!
也是我沒有選擇把資金放在指數型ETF的主因,因為對於沒有富爸爸的小資族來說,需要盡可能放大投資本金,反而是當你的資金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或者是不能忍受風險的退休族,ETF才會是你的首選。
我所遵循的操作原則,其實是從《孫子兵法》體悟而來,孫子兵法軍爭篇中提到「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也是影響日本戰國最重要的四句,也是我個人在擬定投資策略時的思考重點。
1️⃣疾如風
疾為迅速之意,意指部隊行動速度像風一樣快。
運用在投資上:當你已經確定方向,就必須盡快行動。舉例來說,在去年3月股災時,我確定某些產業會因為疫情嚴重受創,因此我選擇果斷出清受疫情影響的產業個股,並且在同一時間迅速把出脫持股換取的資金,逢低承接當時判斷較不受疫情影響的台積電(2330)、信邦(3023)等,現在回頭看,收到相當不錯的成效,也是去年績效能打敗大盤的重要關鍵。
2️⃣徐如林
意指軍隊陣形如同樹林一樣整齊,徐徐而行,無懈可擊。
運用在投資上:軍陣就像是整體的投資配置組合,需要擬定正確方向全體前行,重視的是整體資產的績效及穩定度,而非單一個股的高報酬率。在尚未確立明確的投資方向前,則徐徐而行,不見利不前,如風吹林,小動而大不移。
3️⃣侵掠如火
意指進攻時就像如火燎原,銳不可當。
運用在投資上:當確立市場趨勢、或是發掘極具潛力且股價明顯被低估的個股時,就應該要採取積極的進攻策略,不可猶豫不決,就像是我過去重壓儒鴻(1476)、台積電(2330)一樣,當情勢對你有利必須順勢而為,才能盡可能加大獲利部位。
4️⃣不動如山
意指軍隊不動或防禦的時候,就像山一樣不可撼動。
運用在投資上:當買進一檔長期看好的股票及確定投資目標時,不到最後絕不輕易罷手,因為確信投資可以達成財務自由,因此我可以花5、10年的時間來完成夢想。也因為我確信信邦(3023)有200元以上的價值,因此我能夠花5年的時間等待,投資成功就是要相信自己的信念,不輕易動搖,並且堅持下去!
🚩學會更多成長股的操作眉角
https://www.pressplay.cc/link/C0A3C33A
※圖為待看書單:之前全家宅在家很難靜下心來看完一本書,不知不覺累積一堆書還沒看完
年化報酬率多少算高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一兩年聽過很多自己覺得非常不合理的目標價,之前一直採取不理解、不關心、不參與的三不政策,最後卻一一成真,有時候不禁會反思自己是不是其實犯了錯,導致最後錯過了這麼多?正好這兩天跟朋友聊到最近的大航海時代,重新梳理了自己對這類狂野行情的想法,在這裡做點記錄:
股價為什麼會漲?因為在那個時刻願意用更高價買進的錢,比願意用更低價賣出的錢多。泡沫為什麼發生?因為有夠多的人願意加入把標的價格推高的遊戲。每個人願意加入遊戲的理由不一樣:短線交易者因為人氣聚集而加入,人氣渙散而退出;動能交易者因為上漲買進,下跌賣出;普羅大眾因為大師/媒體看好而買進,看壞而賣出;價值/反向投資人因為便宜/跌夠多買進,昂貴/漲夠多賣出。
重申一次:價格是由當下願意交易的人決定的,而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因為估值而交易。交易週期越長,在多空循環的過程中,對價格的影響力反而越小,或者說,在他們想要交易的區間內才有影響力。
- 重點不是選擇你認為最美的人,也不是大家認為平均而言最美的人。我們已經進入到第三層思考,試圖用我們的智慧去預測多數人會如何再去預期多數人的觀點。
by 凱因斯
-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 凡事總是盛極而衰,重要的是認清趨勢轉變,要點在於找出轉折點。
- 炒作就像動物世界的森林法則,專門攻擊弱者。
by 喬治·索羅斯
大航海時代可以說是一個經典案例,一年前如果有人說貨櫃三雄都會漲超過10倍,進入台灣50,大概只會被笑。但現在就算沒參與到行情,也會因為媒體知道為何海運這波能大漲:缺櫃、塞港、大排長榮、航運業多年不景氣導致新船供給不足、疫情緩解產生的報復性消費需求,各種因素綜合起來導致運價狂飆,賺一年抵20年。
在上漲的過程中,所有的參與者都可以感受到自己變得更富有了,陸續有人高歌離席,也有人因為海運賺了很多錢成了新聞。市場流傳和研究報告的目標價隨著股價/運價的上漲不斷提高,PB估值變成PE估值,航運業的景氣循環本質,在一年前還是慘業這件事目前沒什麼人在意,或者說在意的人會選擇離場,對市場價格沒有實質影響力。
對於有資金、有影響力的主力大戶來說,這也是賺錢的天大良機,畢竟人氣不是想要就有的。對照組可以看那些沒消息就飆漲的小型股,連鎖好幾根、漲了幾倍照樣沒量,只要無法讓其他人願意參與好套現,那一切都只是紙上富貴而已。
短線操作鎖漲停隔天拉高會賺錢,拉回買進也會賺錢,價格也因為這類動能操作不斷被推高,只要故事講得夠好,股價又給力,就可以讓越來越多人願意參與這場換手遊戲,只要股價的「正向循環」能延續下去,最後離場的利潤也越大,還不用怕買太多跑不掉。
但回頭看看這些年由供需失衡驅動的大行情:被動元件、防疫概念等,就知道趨勢不會永遠持續,最後總會有些因素導致反轉,以海運來說大概就是運價由漲轉跌,動能操作開始賺不了錢,導致大玩家開始陸續離場,人氣退潮讓短線客也跟著走人,價格下跌後自然會有新的故事讓下跌合理化,就像上漲時那樣,只是反過來而已。過程中的參與者可能已經換過一輪,但都發現自己更窮了,只能在套房裡洗碗。
說穿了,次級市場就是財富轉移遊戲,到最後總有贏家和輸家,交易價格隨著市場預期、或者說人性的樂觀與悲觀擺盪,「能套現」的報酬則是其他參與者貢獻的,有人能低買高賣,就要有其他人願意高買低賣。熱錢來來去去,長期贏家能持續從類似的循環中賺錢,遊戲中的輸家則被遺忘。
最後用被動元件的歷史走勢做個小回顧,我們已經知道國巨從2017年的60幾元,最高漲到2018的1300元(中間減資過一次),2019一度跌到剩200多元,假設你正在經歷類似的上漲行情,大概是國巨800塊的價位,合理預期之後很有機會從現價繼續上漲,但長期也很可能大幅低於現價,這時你會比較想掌握上漲行情?還是規避下跌行情?沒經歷過大空頭的人通常傾向前者,經歷過的會傾向後者。
面對這類行情,偏向保守派的我要是能做到前兩個階段,頂多第三段的其中一小段就很開心;身邊比較積極的朋友反而只想做第三段,畢竟富貴險中求,這段時期漲的快、年化報酬高,只要能夠避開第四段,整體報酬會比我的方式好得多,這兩年眾多神人的報酬率也「證明」了這樣的說法。
這些道理我其實都懂,但總忍不住會想像一位贏家的背後,到底有多少個洗碗工?選擇沒有對錯,只要能對自己的損益負責就可以。
年化報酬率多少算高 在 寶妮老師 Bonni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保險業務一直在說的年化報酬率到底是殺虫?!?
學完國中數學就會算!?
聽完這集不再害怕投資專有名詞
........................................
Hello!我是Bonnie,大家最害怕的高中數學老師。
因為有感於現今網路多媒體遠比課本紙筆更有吸引力,所以決定除了在學校外,也在網路上分享我的生活、教學、自修以及與學生相處的小心得。
如果你還是學生,你可以發現老師其實沒那麼討人厭😂如果你已經畢業,你可以在這裡找回一點青春回憶👩🎓👨🎓
Enjoy it and have a good time!
.........................................
IG: charmingteacherbonnie (Bonnie老師)
粉絲專頁: 寶妮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E5%AF%B6%E5%A6%AE%E8%80%81%E5%B8%AB-Charming-Teacher-Bonnie-290462364959770/
PODCAST
Firstory: https://ppt.cc/f2Z9Jx
KKbox: https://reurl.cc/ra0Nv1
Spotify: https://reurl.cc/WEbpN7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OX6xr9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V32y06
Pocket cast: https://pca.st/fp7r1tcr
年化報酬率多少算高 在 Re: [請益] 計算年化報酬率計算 的必吃
"I don't give a shit" 我只在乎我投入的錢,從投入至今成長了多少% 要正確的求得年化報酬率就不是要去計算A在那邊操作、買賣進出的收益增減而是直觀 ... ... <看更多>
年化報酬率多少算高 在 [心得] 一輩子待在股市的人,平均年報酬率多少? - Stock 的必吃
溫和期望請問若以那些賺錢的10%的人為統計樣本, 長期獲利的溫和期望,年報酬率大約是多少呢? ----- Sent from JPTT on my HUAWEI NXT-L09. ... <看更多>
年化報酬率多少算高 在 如何建立年化報酬率超過8%的資產組合?|你還在存5%殖利率 ... 的必吃
美股開戶參考【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邀請大家點擊連接,瀏覽一下內容就可以幫助凡人說頻道繼續堅持下去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