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我們都在
這幾天,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守著電視,看著我們台灣的運動員們,在奧運殿堂上展現他們的光彩。
東京奧運讓我們在悶了許久的疫情之後,找到另一個寄望,寄望可以像場上的選手一樣,可以出國、可以脫下口罩、可以盡情的揮灑,表現原來的自己。
但,在過去一段時間,有許多我們的家人、朋友,因為病毒的侵襲,生病了、住院了,也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無法和過去一樣,和我們最親愛的家人見面、聚餐、團聚,也沒有辦法,在下了班之後,和三五好友,一起吃著美食,傾訴自己這一周工作後的情緒。
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過去那些習以為常的美好,5月19日,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到今天已經73天了,我們一起渡過了最艱難、最黑暗的時刻,不過,在國人的團結努力之下,警戒降到了二級,但我看到,大家都還是相當的遵守防疫規範,緊緊的戴著口罩,無論是在公園裡,或者是在街道上,甚至是在田徑場運動的市民朋友們,也都是戴著口罩。
尤其,看到孩子們,戴著口罩在公園裡,玩著遊具時,他們的眼神,還是那麼的天真,那麼的歡樂,但,口罩總是遮蓋了他們那最燦爛的笑容,脫下口罩,回到正常的生活,是此刻大家共同的期盼。
但,有一些朋友,在過去這70幾天,比我們更辛苦,新竹市40位的確診的市民,出院比率達92%,我要求同仁要時時刻刻的關心他們,因此這兩天,我利用了空檔,撥了電話,跟他們問好,我的第一句話就是:你辛苦了。
防疫期間,我都會從同仁們提供的疫調報告,去了解、想像確診朋友們的生活背景,以及他們的生活足跡,好幾次,我看著疫調報告,就像走入他們過去的生活。
他們不只是患者,也是我們的市民、家人、朋友,我跟同仁們說,我們要用盡一切的方法、力量去關懷他們、保護他們,身為市長,我希望可以更了解、更關心,甚至於更快的幫助他們,走出染疫後的陰霾,因此,我請同仁幫我安排,讓我可以有機會親自打電話,给這些確診的市民,一來關心他們的健康狀況,二來關心他們康復後的生活。
在電話裡,我感受到良善台灣人的開朗與堅強,像是,有一位大姊,我一開口就說,阿姨妳都好嗎?她告訴我說,妳叫我阿姨阿!我說,對不起,那我稱呼妳大姊好了,她說,沒有啦,我的年紀,你還是稱呼我阿姨好了。
大姊一開口,就跟我說,她家房子很大,她和她的家人都在自己家的院子運動,沒問題,聽到這裡,我笑笑的跟她說,我看過妳的資料,妳們家真的好大,聽到她開朗的聲音,我心裡很是為她高興。
還有一位孝順的孩子,陪媽媽到北部醫院就醫,卻因為同病房的病人確診,他們被感染、確診,但在電話中,我感受到這18歲的男孩,因為家庭的因素,他的語氣中,有著超齡的成熟與堅強,他告訴我,媽媽剛做完化療,還在隔離病房休養,我問他,爸爸和弟弟都好嗎?他告訴我,一切都好,他也告訴我,他準備升大學了,在電話中,我提醒他,媽媽需要多休息,身體才能盡快恢復,你是哥哥,你辛苦了,有任何需要,我們都在,不要客氣隨時和我們聯絡。
另外,我也可以從電話中,感受到他們的擔心,擔心會被社會歧視,擔心無法過正常的生活,有一位確診的市民告訴我,因為她的健保卡被「註記」,而無法去醫院看診,我告訴她說,應該不會有這個情況,也告訴她,我會請同仁協助釐清,同仁在第一時間,回電向她說明,她的健保卡並不是被註記,而是因為有Covid-19的就醫紀錄,但,她還是可以正常的就醫,也請她遇到任何問題,我們都在,隨時打電話給我們。
其中,讓我最不捨、最難過的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她告訴我,雖然她已經康復出院了,這個病毒沒有擊垮她的身體,但,確實影響她的心理,她說,她有很多的害怕,她害怕,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她害怕,接觸家人,她害怕,她的家人也會因為外出而被感染,她有好多的害怕。
過程當中,她的語氣充滿了焦慮與不安,我在電話中鼓勵她,我也是三個孩子的爸爸,跟她一樣,有很多的擔心,也可以體會她的辛苦,不過,我請她為了自己、家人及孩子,一定要勇敢的走出來,也主動請同仁安排專業的心理諮商,幫助她及早恢復正常生活。
甚至於她跟我提到,她害怕,是不是因為自己的關係,連累到先生到現在還必須居家辦公,無法正常的去上班,聽到這裡,我也跟她分享,我曾經在媒體上看到的一篇報導,智邦科技的資深副總,寫給他們員工的一封信。
信裡提到:「一位曾經被感染的同事寫信給他,說到,他已做第五次PCR採檢,CT值為36.1,且已經解除隔離,CT值35以上也符合公司復工的規定,但主管因擔心我身體未康復,指示先請病假/生理假。」看完這封信後,這位資深副總回信給他:「你可以來上班了,如果有問題,來坐我旁邊。」
我用這個例子,告訴她不用擔心,妳不但PCR陰性、解除隔離,也已經出院了,家人也沒有被感染,安心的休養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先生在工作上,遇到任何問題,我們都在,我們願意提供相關的協助。
就在準備掛電話的那一刻,她突然跟我說,市長謝謝你,我一個人,嫁到新竹來,我感受到,新竹人對我的照顧,我覺得很溫暖,她請我向所有的市府同仁,與照顧她的醫護人員,表示感謝,就這麼短短的一句話,卻是這麼的真誠,這麼的有溫度。
也有確診的市民,在通話快結束時,再次跟我說明,在居家隔離期間,她的家人外出,不是亂跑,而是因為客戶的要求,不得不,必須到工作的地方完成工作,我也跟她說明,這些我都知道,不過,居家隔離期間外出是事實,當時疫情吃緊,政府一定要有作為,保護多數的人,請她能夠理解。
她完全沒有任何的情緒,反而是一直要告訴我,希望我能夠了解,她和她的家人,絕對沒有要成為防疫的破口,沒有要造成其他人的困擾,只是希望讓我知道,她們心裡的委屈,我說,我知道,我們都在。
最後,我要誠摯的呼籲大家,這也是其中一位確診的市民,特別希望我懇託大家的,大疫期間,沒有人願意染疫,過程當中,他們也都很無奈、很恐慌,甚至於感到絕望,因為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就感染了,但,他們都積極的接受治療、配合防疫,現在也都康復出院了,他們需要更多的支持,他們害怕自已和家人受到歧視,因此,我要呼籲所有的朋友們,他們是我們的家人、我們的朋友,我們一起陪他們走過,人生最辛苦、最艱難、最無助的一段。
大疫期間,一起平安、一起健康、一起回到過去幸福的生活,比甚麼都重要!
朋友們,不怕,我們都在。
「寫給醫護人員的感謝卡」的推薦目錄:
- 關於寫給醫護人員的感謝卡 在 林智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寫給醫護人員的感謝卡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寫給醫護人員的感謝卡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寫給醫護人員的感謝卡 在 Re: [心得] 反推中國醫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宋X舉-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寫給醫護人員的感謝卡 在 醫師感謝卡怎麼寫的原因和症狀,PTT - 醫院診所網路醫療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寫給醫護人員的感謝卡 在 醫院管理局Hospital Authority - 【醫護們多謝你】 疫情持續 的評價
- 關於寫給醫護人員的感謝卡 在 《送給醫護人員的感謝卡》DIY雙色漸層燙凸卡片印章定位板的 ... 的評價
寫給醫護人員的感謝卡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眾人齊心挺醫護
僅以蔓越莓保健品,代表我們對醫護的感謝。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時而傳出醫護被壓力過大的病人攻擊事件,也有醫護為了怕帶病毒給家人,不敢回家,或是因為家人的擔憂而選擇離職,甚至也有醫護因壓力過大傳出自殘的案件。
如果是照顧新冠病患的醫護,還必須整天穿著防護衣。為了減少穿脫的次數,將時間盡可能都用來照顧病人,醫護常常忙到沒時間喝水、甚至憋尿。這些現象令我們非常不捨,萬般心疼,擔心他/她們得到尿道炎。
剛好我們家是在新竹國軍醫院生產,當時備受醫生和護理師的細心照護,一直很想要找機會感謝他/她們,所以我和太太決定接力由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發想的計畫,邀請朋友一起認購蔓越莓保建食品,送給國軍醫院的醫護人員。
雖然這無法根本地解決醫護辛勞與過勞的處境,但希望可以藉此減緩一點身體的不舒服。
很感謝最後有超過 30 位的朋友響應認購,總共募集到 240 瓶的蔓越莓保健品,也謝謝新竹市故事協會熱情參與,還為此開設線上課程,帶領小朋友一起手做卡片送給醫護。其中一位小朋友居然還將小卡們變身成一座小型摩天輪,真是太令人驚艷了!
跟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內容,其中一位小朋友在卡片上寫:「謝謝辛苦的醫護人員,我們會好好呆在家。」後面才被加註(待)在家,真的是很可愛。
「有您們的辛勞防衛,我們才能安心生活!」
「感謝你們在如此艱難的時刻,仍堅守崗位。只能用這些小小心意,請各位好好照顧身體。」
「謝謝醫護人員站在第一線守護市民的健康!」
「謝謝您們無私的付出,謝謝您們如此盡心盡力的守護台灣,辛苦了!感謝有您!」
「辛苦了,感謝您們的付出!宥全宥晴(我們都出生於新竹國軍醫院喔)」
看著每張寫給醫護的卡片,眼眶不知不覺有點濕濕的,真切感受到每一位朋友打從心裡疼惜醫護,想要呵護、感謝醫護的情意。謝謝第一線醫護人員,感恩。
最後,也要謝謝以下單位與朋友響應本次的認購計畫,因為你們的參加,讓行動熠熠生輝,良善的心有如夜空的星星,映照人間。人間有愛,疫情無礙。
新竹市故事協會
漢聲幼兒園
麥逢年
郭瑞誠
虎律師
建中李阿伯
綠光-77挺醫護
張金元
閻文俊
鄭銘耀
劉怡瑄會計師
彭燕澄
林志成
農瑀
張育鑫
很怕打針,流血的市民
寶山張先生
Danny
關新梁朝偉
宥全跟宥晴
何松諺
新竹小小魚
Haynes
高雄陳小姐
任亭澄
寫給醫護人員的感謝卡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醫療驚悚小說 l 普立茲獎得主勞倫斯萊特新作 《#十月終結戰》(The End of October)
新經典六月下旬即將推出由普立茲非虛構獎得主勞倫斯·萊特(Lawrence Wright)所寫,透過整理爬梳歷史上的大型傳染病,描寫一株新型病毒從區域擴散至全球造成衝擊的醫療驚悚小說《十月終結戰》。
這本小說寫在美國疫情擴散之前,原本以寫非虛構報導見長的萊特,從1992年至今,一直是《紐約客》特約撰述,他曾經以《末世之塔:基地組織與通往9/11之路》(The Looming Tower: Al-Qaeda and the Road to 9/11 》獲得安東尼.盧卡斯圖書獎(J. Anthony Lukas Book Prize)以及普立茲非虛構大獎。
美國導演雷利.史考特在2010年邀請他合作寫一部描寫「人類浩劫」的啟示錄電影,萊特訴導演,他過去就對全球流行病的議題感興趣,並認為未來會摧毀人類的,不是人類與人類或是人類與外星人的大戰,而是人與病毒的戰爭。於是兩人決定聯手寫一部病毒傳染病啟示錄。
從 1918年西班牙流感以來影響全球最劇烈的病毒(COVID-19)就在他寫作即將定稿出版前夕在美國開始擴散,萊特被視為有預言能力,但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寫出如此準確呼應世界的小說,原因就在於他對過去世界累積的病毒素材與公衛狀況的深度了解,雖然這場自然界給人類政治社會的教訓還沒結束,但透過寫作這個小說,讓人們更容易理解故事中的醫療知識,也更能感謝站在第一線的醫護與公衛人員。
在一年一度的世界公共衛生大會即將於日內瓦開始的今天,我們搶先分享作者寫給讀者的一封信。藉以提醒大家注意配合三級防疫的措施,並祝福大家平安健康。
----
致親愛的讀者:
我在《十月終結戰》這本書中所寫的故事,原本是為警世。但現實生活中等不及警告。在我撰寫本書之際,全世界捲入了如同我在書中所想像的病毒性大疫中。
人們常說,書就是預言,但對我來說,它是所有縝密研究的結果。我在書中提出一個問題:對人類文明來說,最重大的威脅是甚麼?核子戰爭、全球暖化的威脅業已存在,但如果檢視人類歷史,病毒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傾覆社會。
1918年「西班牙流感」取走了五千萬到一億條人命之事已經過了一個世紀。假如在我們這個旅行頻仍、城市人口更密集、公衛考量被逼退到次要地位的時代,一場大疫捲土重來,那會是什麼樣的世界?
我用相同於撰寫非虛構作品的嚴格標準來寫這本書。書中所呈示的事實,沒有一項是憑空捏造的。
我訪問了許多此刻正站在美國的第一線,致力對抗疫情的科學家、流行病學者。至於書中所描述的地緣政治,僅僅只是我將自己所觀察到的世界趨勢加以合理延伸得出的結論。我也跟政府高官、軍方人物討論過,當時每個與我有過交流的人,都說起了我在書中所要傳達的隱憂——像書中這樣的大疫是有可能再發生的。而如今,它正如火如荼蔓延中。
當然,這只是小說。小說裡頭有英雄,有壞蛋,還有個時鐘在背景中滴答作響。做研究以及寫作是件教人興奮的事,而我從中學習到的種種,讓我對我們的機構以及致力於保護我們免於災難的這群人,充滿了希望。這群將生命奉獻給公共衛生的人們對危機的應變能力,以及其勇往直前的勇氣,尤其教我印象深刻。僅將這本書獻給他們。
也希望你們喜歡這本小說。
勞倫斯‧萊特
#六月下旬即將登場
寫給醫護人員的感謝卡 在 醫院管理局Hospital Authority - 【醫護們多謝你】 疫情持續 的必吃
疫情持續,一直靠前線醫護人員守護大家健康 ⚕️ ⚕️,廣大市民為咗答謝醫護們無私嘅付出,唔止手寫信表達感激,小朋友 更加手畫心意卡表達自己心意, ... ... <看更多>
寫給醫護人員的感謝卡 在 《送給醫護人員的感謝卡》DIY雙色漸層燙凸卡片印章定位板的 ... 的必吃
最近台灣疫情大爆發,看到報導裡上衣濕透、筋疲力盡的 醫護人員 真的感到很心疼 大家一起宅在家防疫、做手作!等疫情過了,再送他們 感謝卡 也不遲哦! ... <看更多>
寫給醫護人員的感謝卡 在 Re: [心得] 反推中國醫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宋X舉- 看板BabyMother 的必吃
※ 引述《ONLYlove (ONLYlove)》之銘言:
: 欸 看到大家熱烈推文壓力有點大,
: 但還是有點意見跟疑問想提出來討論一下。
: 摒除原原po的情緒性發言跟反應,大家真的能接受對病人進行侵入性醫療可以不用告知
?
: 對於我來說有幾點我感到疑惑不解
: 1. 驗尿需要留尿,但留尿必須要用導尿管嗎?之前也有護理師提出一般使用留尿袋,
此?
: 個人經驗相符。
潛水兒科醫師舉手~
我認真的跟你說
其實最標準的新生兒留尿培養細菌檢查
根據規定要用穿刺尿
所謂穿刺尿就是指從肚皮用針刺膀胱把尿抽出來
這才是最標準最準確的做法
但是因為侵入性比較高現在大家比較退而求其次用還算比較無菌的導尿方式
不然你真的要求標準那來啊~每個寶寶都來穿刺導尿最符合醫學標準
至於為何寶寶不太能用尿袋做培養
因為尿袋留的尿裡面經過外面皮膚早就不是無菌常常會留到雜菌所以通常都不會用尿袋留
至於有護理師回文講的
通常會用尿袋
指的是留UA(尿液分析)
這個就不一定要用導尿沒錯
但問題是很多寶寶很難留
如果有帶寶寶去過急診驗尿的家屬就知道
等著寶寶尿進尿袋又要尿袋不要漏以免重貼
拖好幾個小時到崩潰最後改成導尿馬上解決
是很常見的
尤其寶寶已經需要住院
需要很快看是否有泌尿道感染情形才能做決策
當然是需要快點處理
總不可能一直等寶寶尿,住院隔天早上才留到然後說“欸原來昨天住院有泌尿道感染啊不
過我今天才知道呢”
-->家屬聽到絕對不會怪自己的寶貝怎麼尿這麼慢,怎麼尿這麼愛漏
家屬只會怪醫護人員怎麼沒有幫他們早點發現
: 2.導尿管放置屬於侵入性醫療,以衛福部發布的sop來說需要跟病人與家屬說明處置的
目?
: 過程與可能的併發症。嬰兒聽不懂,但跟監護人說明以sop來說應該是需要的,這部分
大?
: 真的可以接受?
導尿其實是一個簡單的procedure
一般來說還是會跟家屬提一下
但其實是很安全的
大概就是簡單說下我們會幫寶寶抽血導尿
沒有講到可能是太忙或是新生兒太常見所以有時候會不小心沒有提到
但其實不會特別詳細描述
: 會對這個議題特別提出來討論是因為,我的小孩在很小的時候也經常進出醫院,當時因
為
: 液會污染傷口造成當時醫療團隊非常大的困擾,我還很有印象當時的主治醫師(正巧也
是
: 北榮總的主任)跟我說放置導尿管是最後的選擇,並且需要麻醉來進行,當時也讓我去
自
: 購買醫院內沒有常備的最細的導尿管。這種種相異之處讓我感到疑惑。
當然醫療處置因時
: 環境病症不同而有所不同可以理解,但我的疑問是說“告知病人及家屬處置的目的過程
與
: 發症”不是醫療流程中必要的一環嗎?
你都說了
病症不同可以理解(但我覺得你寫這樣就是不理解)
那放置導尿管和簡單導尿根本是兩個不同的事
為了留尿的簡單導尿
跟泌尿道可能有畸形困難放置尿管會一樣嗎??
一般導尿也不需要麻醉
所以拜託請不要用自己個人的經驗來質疑
因為其實每個人的經驗都不一樣
(但我覺得有時候家屬就是愛聽這種“我家XXX放尿管要麻醉醫師跟你說不用是不是騙人
”,然後跑去質疑醫師,但其實狀況根本就不一樣)
所以拜託大家可以的話有點同理心
當然醫護這端也需要同理家屬的焦慮
但是這種沒搞清楚就憤怒到不行覺得自己小孩被欺負的我是真的無法同理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5.85.1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78934232.A.139.html
可以花時間詳細回答你的疑問
但如果是值班24小時半夜被叫起來的可憐醫師
要叫他們花這樣的時間講到讓家屬滿意
是非常折磨人QQ
現實就是不可能在臨床講這樣
我自己接的病人如果問這麼多問題
我就只會回“喔如果拒絕導,那幫我簽個拒絕同意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