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組合會因為Firstrade的免佣金政策變動嗎?】
2017年我們做了資產配置投資組合,分別投資了美國、新興、歐洲、亞洲和全世界的債券市場,這樣的分配主要是為了兩個目標,分別是「分散風險」和「低成本」
網頁好讀版➡️ http://bit.ly/2La6OrY
Instagram ➡️ http://bit.ly/2SCiia8
👉 分散風險
我們選擇遍佈全球的市場,減少個別標的的「非系統風險」影響報酬。
所以我們選擇的都會是實際持有多個標的ETF,藉由持有多間公司的股票,消除系統性風險。
非系統風險 – 又稱可分散風險,個別公司發生的風險,對整個市場的價格影響較小
簡單來說就是發生單一公司的事件的風險,這個事件不影響整個市場表現。
舉例:有一天A食品代工公司發生食品污染事件,導致A公司股價大跌,若我單單購買這隻股票,那我會因為它的股價大跌而遭受巨大的損失。
但若我們持有整個市場的股票,單一A公司股價大跌對整體市場的報酬影響是很低的。而若A公司的產品可被取代的話,上游公司可能會轉單給B公司,導致B公司的股價上揚。在一消一長之下,對市場的影響更小了。
👉 低成本
持有ETF主要有兩個成本:「ETF管理費用」和「交易時需支付給券商的費用」。
ETF管理費用 – 每年支付 ,根據購買金額按造%數計算
支付給ETF的費用,ETF持有許多股票,需要根據指數調整比例,其中買賣都有成本,都會計入ETF的管理費用。這個費用每年都會收,且按造購買金額的%數計算,是ETF最大的費用之一。
舉例:
ETF – A的價格是$100美元,費用率是1.5%,一年的報酬率是6%
ETF – B的價格是$100美元,費用率是0.2%,一年的報酬率是6%
那購買他們他們的投資人報酬差多少呢?
ETF – A:100 * (1.06) *(1-0.015) = 104.41
ETF – B:100* (1.06) *(1-0.002) = 105.788
兩者相差了105.788 – 104.41 = 1.378 元
這是購買100美元的狀況,若是購買10,000美元,那就會差137.8美元,台幣4,000多元呢!若是投資年限更高,就會有持續性顯著的差異,因此即使只是差個1-2%,其實對整體投資的差別也是很大的。
交易時需支付給券商的費用 – 每次交易支付 ,固定費用
每次交易都須支付給券商的費用,根據你交易的頻繁次數累計。由於是固定費用,一般來說成本是比較低的。但若是小額交易的定期定額,可能會付出比ETF管理費用還高的成本,因此我們都會建議投資者若是小額的定期定額,可以參考券商的免佣金名單,購買免佣名單的ETF。
而這次Firstrade的全面免佣政策,讓我們在思考成本時,可以不用考慮免佣名單(因為全部免佣),所以只要選擇費用低廉且足夠分散的ETF就好了,那這些ETF有哪些呢?
👉 美國市場ETF基本資料
■ 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 VTI
■ iShares Core S&P 500 ETF, IVV
■ SPDR S&P 500 ETF, SPY
■ Vanguard S&P 500 ETF, VOO
■ iShares Russell 3000 ETF, IWV
VTI在證券數量和管理費用都有優勢,現在Firstrade也免佣了!
👉 歐洲市場ETF基本資料
■ Vanguard FTSE Europe ETF, VGK
■ iShares Core MSCI Europe ETF, IEUR
■ iShares Europe ETF, IEV
■ iShares MSCI EMU ETF, EZU
■ SPDR EURO STOXX 50 ETF, FEZ
VGK在資產規模、持有證券數量、管理費用和追蹤誤差都有優勢。
👉 新興市場ETF基本資料
■ Vanguard FTSE Emerging Markets ETF, VWO
■ iShares Core MSCI Emerging Markets ETF, IEMG
■ 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s ETF, EEM
■ Schwab Emerging Markets Equity ETF, SCHE
■ SPDR Portfolio Emerging Markets ETF, SPEM
VWO在資產規模、持有證券數量、管理費用和追蹤誤差都有優勢。
👉 亞洲市場ETF基本資料
■ Vanguard FTSE Pacific ETF, VPL
■ iShares Core MSCI Pacific ETF, IPAC
VPL在資產規模、持有證券樹量、管理費用和追蹤誤差都有優勢。
👉 美國國內債券市場ETF基本資料
■ iShares 3-7 Year Treasury Bond ETF, IEI
■ Vanguard Interm-Term Bond ETF, BIV
債券比較糾結,在管理費用相同下,資產規模大、流動性較高且持有證券數量多的BIV,或是追蹤誤差低的IEI,都是不錯的選擇。
👉 國際債券市場ETF基本資料
■ SPDR Blmbg Barclays Intl Trs Bd ETF ,BWX
■ iShares International Treasury Bond ETF ,IGOV
國際債券的差異性比較大,由於有匯差這個巨大因素在,造成不小的追蹤誤差,這兩隻都國際債券不錯的選擇
👉 以分散風險和低成本為考量:
美國市場:VTI
歐洲市場:VGK
新興市場:VWO
亞洲市場:VPL
美國債券市場:IEI or BIV
國際債券市場:BWX or IGOV
都是不錯的選擇!
※文章中提及之標的僅為舉例說明之用,無推薦之意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shares core s&p 500 etf」的推薦目錄:
- 關於ishares core s&p 500 etf 在 口袋財經 Pocket Mone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ishares core s&p 500 etf 在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ishares core s&p 500 etf 在 股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ishares core s&p 500 etf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ishares core s&p 500 etf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ishares core s&p 500 etf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ishares core s&p 500 etf 在 Fundamentals - iShares Core S&P 500 ETF - YouTube 的評價
ishares core s&p 500 etf 在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元大標普500基金是元大投信2015年12月2日成立的指數型股票ETF,追蹤指數為S&P 500 Index。
00646追蹤指數為S&P 500 Index,或稱為標準普爾500指數。
標準普爾500(Standard & Poor’s 500,S&P 500)簡稱標普500或史坦普500,是一個由1957年起記錄美國股市的平均記錄,觀察範圍為美國的500家上市公司。
與道瓊指數相比,S&P 500指數包含的公司更多,因此風險更為分散,能夠反映更廣泛的市場變化。
此外,相較於道瓊指數採股價加權,標普500指數是採用市值加權,更能反映公司股票在股市上實際的重要性。
經過比較過後,同樣以追求S&P 500指數為目標的ETF,美國發行具代表性的有iShares Core S&P 500 ETF(IVV)、Vanguard S&P 500 ETF (VOO)、SPDR® S&P 500® ETF(SPY),共同的特點都在於有更低的費用、更大的規模以及更好的指數追蹤成效。
00646有著多十倍的費用、小十倍的規模、需要持續努力的指數追蹤績效,如果想投資美國大型股ETF,選擇美國發行的ETF仍是首選。
ishares core s&p 500 etf 在 股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粉腸驅逐腸粉
上周寫了一篇題為「踢走呃飯食強迫金靠呢招」的文章,積金局回信指,股榮質疑該局為了維護基金受託人的利益而「拒納入盈富」,有誤導讀者。或者在此用比喻解釋直接及間接買入盈富的分別。讀者可自行判斷,究竟誰是誰非。
在街市裡,出售很多食品、包括蔬菜水果及禽類,市民可在街市裡,因應個人需要而向「普通小販」作出買賣決定。有日,政府決定在街市外另闢一個市集,市民每個月,一定要在這市集向所謂「專業小販」購買某類產品。
一位「普通小販A」在街市專賣橙,以市價十蚊向市民兜售,另收取多一仙行政費。市民在街市向「普通小販A」買橙,盛惠$10.01元。
「普通小販A」隨後在街市,亦用10.01元,向「專業小販A」出售一模一樣的橙。而「專業小販A」將橙放係市集出售,除了橙本身價值10.01元外,另收取多一毫子的行政費。因此,市民如果在市集買橙,要付出$10.11元。
市民A不解,問市集負責人,點解相同既橙,係市集會貴1%,我哋唔可以直接去街市向「普通小販A」買橙嗎?市集負責人話,我哋已經批準「橙」納入集體投資計劃,而你見到,有12個攤檔,已經出售緊「橙」,包括「專業小販A」,因此唔存在冇得買「橙」。至於價錢略貴,你知啦,我哋(市集)同街市唔同,又要投資管理、又要做行政工作,請專業人士計數,唔係你想象中簡單。
沒錯,橙就係盈富基金(2800)。市民透過聯交所(街市)買盈富,管理費0.1%由「普通小販A」(道富環球)收取,反觀目前強積中計劃中,有12個成分基金是百分之一百投資於盈富基金,然後(12個專業小販、即受托人)每年收取0.72%至1.02%的管理費。冇得直接平買、只能間接硬食。
強積金制度最大的的問題,是劣幣驅逐良幣。強積金成立至今近16年,截至今年8月底,整體每年回報率只有3.2%,扣除通脹後,回報所餘冇幾。最大原因,是「受托人」愛賣粉腸、不賣腸粉的結果。
受托人只愛提供「粉腸」產品,標榜優質揀股、收回高昂管理費,但出到來,食落去,先發覺未洗乾淨、打工仔最後捉蟲居多。反觀,很多平靚正猶如「腸粉」的指數產品,尤其是全球成交額最高的美股指數ETF,就算獲積金局核批准,受托人都拒絕提供,原因是這些「腸粉」的出現,其實只會倒自己「粉腸」米。
積金局核准的132個緊貼指數集體投資計劃,股榮看了一次,受托人目前可提供的只有六個,其中大部分是追蹤恒生指數的盈富基金,但有穩定回報且管理費低廉的環球指數基金,例如追蹤標普500指數的iShares Core S&P 500 ETF、甚至是追從MSCI香港指數的iShares MSCI Hong Kong ETF,過去十年年均回報超過7%,前者管理費更只有0.04%。結果是沒有一間受托人提供。所提供的,是回報遠遜、管理費動輒2%以上的美國股票基金。
ETF已為全世界的投資主流,美國超過一半成交,屬ETFs,就連「國際大鱷」索羅斯掃港股,也是透過iShares中國大型股ETF,股神巴菲特曾建議其遺產受託人,將九成現金投資於標普500指數基金。
如無意外,明年推出的懶人基金,受托人將買入低廉質優的本地或美國指數產品,成本極低(債+股可能毋須0.10%),但就肯肯定收取上限0.95%管理費。
劣幣驅逐良幣,粉腸驅逐腸粉。強積金若不變革,打工仔只會繼續供死會。
ishares core s&p 500 etf 在 Fundamentals - iShares Core S&P 500 ETF - YouTube 的必吃
Russ Mould looks in detail at the iShares Core S&P 500 ETF. As well as examining the mechanics of the ETF, he also offers three possibl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