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才要飛到第二站印度新德里,我在尼泊爾加德滿都的國際機場也遇到了~IndiGo航空公司櫃台一看到我護照上有China字眼,以爲我是中國人不願意讓我check in。
我跟他說:「我是台灣人(Taiwanese )不是中國人(Chinese ),我也害怕武漢肺炎(Corona Virus)!」(排隊check in的人聽到都笑了)
IndiGo櫃檯請示主管之後跟我說:「現在印度不讓持中國護照的中國人入境。」,請我移到旁邊獨立櫃檯跟主管談。
跟他們再次詳細解釋:「我持的台灣護照是綠色封面,而中國的護照是紅色封面」,也再次聲明:「我是台灣人(Taiwanese)不是中國人(chinese )!」
我請IndiGo主管再詳細查清楚,跟他說我朋友今天才剛飛到印度新德里,我絕對不可能不能入境印度,後來他總算搞清楚台灣🇹🇼跟中國🇨🇳的不同差異。
又詢問我有沒有14天去過中國,我跟他說:「我一年半沒去中國了,現在誰還敢去中國?我跟你們一樣也很擔心得武漢肺炎好嗎?」(然後他也笑了😆)
最後IndiGo主管看我護照檢查印度簽證,問我印度之後下一站去哪,終於我順利拿到登機卡(Boarding pass),只是飛機因為加德滿都天氣不好要delay1小時,但第一次要去北印了還是好期待!!🤩🤩
前幾天搭local bus也是差不多狀況,車上的乘客跟車掌都問我哪國人,知道我是台灣人就一直跟我聊天,胖胖的車掌先生剛好去過台灣旅行,一直跟全車乘客發表對台灣見解,旁邊父子的商人爸爸就一直幫我翻譯。
遇到警察上巴士檢查已走經過我,又特別轉頭走回來問我:「Are you Chinese?」,我跟他說:「I’m Taiwanese,I don’t have Corona virus!」然後警察笑了接著說:「You are very beautiful!」(明明我戴口罩整個臉只有露眼睛!😅)
不過其實尼泊爾蠻多人知道台灣跟中國是不同國家,沿途遇到的當地人聽到我是台灣人都非常友善,他們應該也友善來自中國旅人,只是現在武漢肺炎疫情越來越越嚴重,他們很害怕因為近距離接觸中國人被感染。
後來又在波卡拉、奇旺國家公園、加德滿都認識4個非常好的沙發衝浪沙發主👍~
意外在波卡拉參加了尼泊爾傳統婚禮、婚禮中認識新郎的堂妹家人邀我去住一晚、女沙發主邀我去奇旺國家公園附近城市的有機農場體驗,遇到workaway打工換宿旅人一起出遊跟住宿、參加walking safari tour遇到特例沒看到犀牛,飯店經理動員所有他朋友看到🦏就通知他,最後我近距離看到兩次犀牛好感動。🥰
除了少數幾個旅店老闆跟計程車司機會騙錢之外,不過我都沒買東西所以少了購物殺價跟被騙困擾,還有這邊空氣不太好需要戴口罩跟墨鏡防塵土,覺得每天手都非常髒連指甲內都藏黑色垢😱,還有非常多尼泊爾人愛吐隨地痰連女生也是很驚人,大致上在尼泊爾三個城市十天旅行都蠻順利開心!
因為一直移動超市跟趴趴走太忙沒時間po文,這邊坐一趟巴士就是6-9小時非常緩慢,加上每天行程都很豐富到處趴趴走,有時候自己一人有時候跟沙發主及旅人一起,又有些住宿網路不好跟手機data不夠,等我再陸續找時間跟大家分享!😄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walking tour 心得 在 Rock Vintage 搖滾古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來西門看電影的你們,觀映完也記得來RV店裡跟我們玩喔🙌🏻與分享今年北影好看的電影喔
台北電影節 x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
2019台北電影節共有將近60名國際影人來到台北,除了參與影展和觀眾見面,討論電影、分享創作心得,也將把握機會走訪這座美麗且特殊的城市。
今年我們與台北城市散步合作,邀請擁有豐富接待經驗的外語導覽,陪伴國際影人走進台北的大街小巷,探索台灣文化特色,發掘街區歷史、信仰、產業的故事,進而與這塊土地產生連結。讓他們的故事,也能連結到台北的故事。
影展期間在西區看見他們的時候,別忘了跟他們揮手打招呼啊!
▾▾▾
.2019第21屆台北電影節 6.27-7.13
▎影展專刊電子版:https://filmto.cc/123d0f
▎VR手冊電子版:https://pse.is/JP2JW
walking tour 心得 在 張美慧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城市
跟著城市帶路人
有故事,會不一樣……
老田基金會與愛客協會合辦的第二場青年論壇,主題為「街區帶路主題路線企劃及商業模式建立」。邀請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執行長邱翊與在地的 o'rip生活旅人負責人黃啟瑞進行分享與對談。
邱翊是大稻埕人,曾於旅行社任職,2012年從故鄉大稻埕導覽開始,創立「台北城市散步」,是全台第一個收費解說品牌,設計超過200條文化資產、城市觀點主題解說。路線以文化資產為核心,包含廟宇信仰、資源議題、清晨批發市場叫賣聲、移工議題,以及報名秒殺的林森北路日式/台式酒店路線等……以小旅行形式,體驗在地特色生活及文化。
花蓮在地的啟瑞則從2006年透過o'rip刊物,按圖索驥介紹部落、農產品成為帶路先驅。2014年開始,每周末假日推動帶路私房景點,成為城市帶路人。
【美慧心得】
觀光應是生活的延伸,或生活的帶路。台灣觀光需要更多想像,多認識我們生活的環境,透過街頭體驗一步步了解城市。城市最珍貴的,是有看不見的歷史與看得見的建築——歷史是人類發展的脈絡,建築則代表著我們與自然的關係。
我們認識生活的這座城市嗎?
我們能夠做些什麼嗎?
城市帶路人能夠帶來什麼改變?
謝謝邱翊執行長及啟瑞,跳脫主流框架,開啟我們的視野。
當一個城市,有青年帶路、新住民帶路、藝術家帶路、運將或各職業達人帶路,我們就能一起去了解屬於在地的不同面貌。美慧相信,城市帶路能為這個城市帶來許多的想像與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