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10/18
*美國新冠病毒自七月份後,10/16日首度破單日確診病例破七萬人。而且由於長期隔離措施,許多民眾已經不耐,不願待在家裡,或是遵守社交距離,這將造成第二波疫情的防疫困難。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0/10/17/world/covid-coronavirus?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https://www.nytimes.com/2020/10/17/us/coronavirus-pandemic-fatigue.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法官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大選 扮演重要角色。許多審判法院原本對於何為有效的郵寄選票,做出較為寛鬆的裁決,這些裁決包括依照原各州法規,只要郵戳於大選日11/3前三天寄出,或是11/3六天後內送達,即為有效票。此類判決被認為對民主黨派比較有利,因為民主黨州及其選民,傾向郵寄投票。但最新上訴法院法官正在做出不同的判決,要求所有選票必須在11/3晚上八點前送達,而未理會此次郵寄選票郵件龐大,以及郵件送件延遲現況。
https://www.nytimes.com/2020/10/17/us/politics/federal-appeals-courts-trump-voting.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即將到臨的這場大選將是選民對川普與拜登提出何謂「美國」精神定義的一場公投。
https://www.nytimes.com/2020/10/17/us/biden-trump-soul-nation-country.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在兩場中西部集會中,川普將拜登扣上左派。但預先投票(Early Voting)顯示拜登大幅領先。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0/10/17/us/trump-vs-biden?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拜登即使在1960年代也不是激進份子。
https://www.nytimes.com/2020/10/17/us/politics/joe-biden-college-1960s.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為什麼要戴口罩?一位自由主義者的哲學觀點。
https://www.nytimes.com/2020/10/17/opinion/covid-masks-freedom-democrats.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飛行汽車」即將飛進現實?
/DERRICK BRYSON TAYLOR
19世紀80年代開發出了第一輛汽車,大約20年後,北卡萊特兄弟發明瞭第一架成功的飛機。今天,世界距離將這兩個概念結合起來更近了,一家日本科技公司表示已完成了「飛行汽車」的載人試飛。
週五,SkyDrive公司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該公司已經完成「世界上第一台載人測試機」——該公司的SD-03型電動垂直起降(eVTOL)飛行器——的飛行測試。公司表示飛行時間為四分鐘。
這架飛行器有一個座位,使用八個馬達,每一角配兩個螺旋槳。該公司稱,飛行器可升空約三米(約合10英尺),由一名飛行員操作。
上週六,SkyDrive首席執行官福澤知宏(Tomohiro Fukuzawa)表示,五年前出現過各種飛行汽車的原型,一般是固定翼。他說,SkyDrive的產品是最小巧的產品之一,與其他設計相比也更輕。
據SkyDrive網站顯示,該公司於2012年由一個名為Cartivator的志願者組織的成員創立,於2014年開始研發一款「飛行汽車」。
SkyDrive表示,今年該公司獲得了日本開發銀行(Development Bank of Japan)和其他投資者的融資。
有好幾家公司都在開發類似的技術,包括波音(Boeing)和空客(Airbus),以及汽車製造商豐田(Toyota)和保時捷(Porsche)。今年1月,現代汽車(Hyundai)和優步(Uber)宣佈,它們正在合作研發一款全電動空中出租車。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曾表示,他們預計到2040年城市空中出租車將普及,屆時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4至2.9萬億美元。
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航空航天工程和力學助理教授德雅·阿克薩瑞(Derya Aksaray)說,安全問題是阻礙這項技術廣泛應用的兩個挑戰之一。他說eVTOL飛機的安全自動駕駛技術仍在開發中。
「這些車輛需要觀察周邊環境,評估形勢,並採取相應行動,」她說。「他們不能等待飛行員或操作員說,‘現在做這個,現在做那個。’我們不能指望這種對車輛的微觀管理。」
她說,另一個挑戰是設計上的:飛行器應該有足夠的動力來承載任何必要的重量,同時又要足夠安靜,可以在不確定的低空飛行。
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航空航天工程教授艾拉·阿特金斯(Ella Atkins)對eVTOL機器的實用性存在褒貶參半的看法。
「它們將比使用大量燃料的直升機更節能,但節能效率低於汽車,因為它們必須升空,」她說。「從成本的角度來看,開著
它們去雜貨店買菜是不現實的。」
阿特金斯說,這些機器可能更適合城市裡的衛星社區或地形複雜的國家。
「這些車可以提供交通方式,」阿特金斯還說,「這些社區可以直接不用修路」,使用飛行器作為他們的主要交通工具。
福澤說,SkyDrive計劃在2023年前開始銷售eVTOL的雙座版本,價格在30萬至50萬美元之間。他預計到2030年價格會下降。
阿克薩瑞說:「任何新技術在開始階段都會非常昂貴。」
阿特金斯重申了這一觀點,並表示,未來20年中等收入的普通人不太可能買得起飛行汽車。
「我們正處於入門階段,」她說。「我們沒有大規模的生產來支持我們降低所有開發、研究、部署和小規模製造的成本。」
阿克薩瑞說,人類正處於一場新的移動革命的邊緣,這讓人想起汽車和飛機的發明所帶來的革命。
「
如果這個項目成功了,」她說,「我認為肯定會創造出一種不同的交通工具。我們將從減少交通擁堵和克服地面交通的地理限制中獲益良多。」
「飛行汽車」即將飛進現實? -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201016/japan-flying-car/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toyota 阿 法 出租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公司與產業】BMW不惜貼錢做大佬
作為美國豪華車市場上的翹楚,BMW房車一直將其領先地位歸功於產品的優越性能和典雅車型,及其在銷售過程中為顧客帶來的尊貴體驗。但其實,這家德國房車製造商能繼續拿下銷售桂冠,是因為一個更不為人知的原因:代用車服務。BMW在2015年的銷量險勝平治(Mercedes-Benz)和凌志(Lexus),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BMW向經銷商提供優惠,鼓勵經銷商訂購新車加入代用車之列。這種做法不僅向客戶展示了其最新的車型,還增加了該品牌在去年豪車銷售排名中的勝算。
其他車商也採用了類似的策略。知情人士稱,BMW在執行這一策略上做得更落力,不然就會把去年銷量第一的誇耀資本輸給豐田房車(Toyota)旗下的凌志品牌。
去年12月,為鼓勵經銷商購買新車型加入代用車服務,BMW在12月對每車提供1000美元到1750美元的補貼。代用車服務是指當顧客自己的Z4敞篷或X5運動型多功能車在進行保養維修時,可從經銷商處免費獲得代用車。這一策略提振的銷量可能幫助BMW保住了銷售冠軍的寶座:去年的銷量超凌志約1400輛,超平治近3000輛,創下了美國銷售記錄。
房車定價服務公司TrueCar的高級分析師萊曼(Eric Lyman)表示,雖然客戶服務也是重要原因,但BMW最終贏得銷售桂冠可能靠的還是代用車服務。「整個行業都在採用這一策略,尤其是豪車品牌,」他說,「BMW最終多賣出1400輛車或許就是因為這一策略。」
BMW公司的發言人斯帕克斯(Kenn Sparks)在電子郵件中表示,公司兩年左右前開始增進其零售體驗,代用車服務就是該計劃的一部分,即通過經銷商的代用車服務讓老客戶體驗最新車型。「代用車服務是BMW客戶服務滿意度和行銷計劃的重要部分,」斯帕克斯稱公司定期向經銷售提供補貼,促其向代用車服務中添加新車。「我們鼓勵經銷商經常更新其代用車,增添一些最具創新的新車型,以覆蓋所有的BMW車型。」
公司內部熟悉該業務的人士稱,BMW通常在每個季度末或每年數次向經銷商提供這方面的優惠。斯帕克斯在郵件中還表示,BMW對經銷商代用車的資助「是行業內最好的。」康乃狄克州平治經銷商Carriage House店主阿約薩(Jeff Aiosa)表示,平治也向經銷售提供此類優惠,但大約每六個月才提供一次。
凌志也根據經銷商的銷售量和客戶數量向他們的代用車服務分配新車,但並不提供現金補貼,加利福尼亞州海濱市凌志經銷商Lexus Monterey Peninsula的店主布萊克斯托克(Peter Blackstock)稱,他會把這樣的車輛作為代用車使用18個月,然後作為認證二手車出售。
「為了刷新銷售記錄或成為行業第一,房車公司一直都在這樣做,」獨立的房車分析師科勒(Maryann Keller)表示,「BMW今年是贏了,但你可以質疑他們的促銷力度是否和競爭對手一樣。」
研究公司Autodata稱,BMW向顧客提供的優惠也高於競爭對手,他們通過折扣租賃交易和回贈活動提供的優惠達到每車5169美元,超過平治600美元和凌志1400美元。
房車行業顧問公司IHS Automotive的資料顯示,另一個計算美國房車銷量的資料是該日曆年的房車註冊總量,該資料顯示2015年凌志位居第一而BMW第三。凌志的登記總量為340392輛,平治為337288輛,而BMW為335259輛。
在IHS公司負責客戶忠誠度方案的經理利比(Tom Libby)稱,IHS並不把售給經銷商的全部車輛算在新車註冊的範圍內,因為某些情況下顧客尚沒有真正把車據為己有。但他表示,這並不一定意味著BMW不靠代用車服務就保不住第一,因為去年12月底的銷售要到今年才會在州註冊資料中體現出來。
知情人士稱,在BMW的代用車補助計劃下,經銷商在收到補助之後立馬把此車記為已售,但該車會被用於代用車服務,直到被轉賣出去。BMW每個月還會向經銷商支付200美元甚至更多的折舊費。當經銷商售出代用車時,BMW還會根據行駛里程和已損耗的保修期給予折扣。
一些經銷商在廣告中稱這類車是「退役的迎賓車」,比二手車新,但減價力度依然很大。馬里蘭州休特蘭的BMW經銷商Passport BMW在網站上用好幾頁篇幅來介紹這類車輛,如行駛了9835英里的535i xDrive轎車售價為53750美元。「您節省了10945美元,」這則廣告用黑色的加粗字體寫道。
但追逐銷量是有代價的。萊曼表示,BMW曾是所有豪華車中轉售價值最高的品牌,但最近幾年情況發生了變化。TrueCar公司的資料顯示,出租三年後的BMW車的剩餘價值在2010年為原價的46.1%,低於豪華車平均水準46.7%。
TrueCar的資料還顯示,使用了三年的BMW車的平均轉售價在今年是新車價格的48.4%,其他豪華車品牌的水準為49.8%。「豪華車市場就只有這麼大,」科勒說。 「如果市場上轉售的BMW車多了,你覺得人們還會更想買?他們這樣做是有代價的。」――David Wel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