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的紀錄片《終章》第一個片段,是坂本龍一在找那架鋼琴。311 地震所引發的海嘯褪去之後,被水淹過的宮城縣農業高等學校禮堂,一架鋼琴被海水抬起之後降落在那裡,琴身周圍留下了水線最高時的勒痕。坂本龍一撫摸它,彈奏它,聽那台琴溺水之後所發出的聲響,說:「我很好奇它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啊⋯⋯像一具淹死的鋼琴屍體一樣。」
⠀
按下琴鍵,敘事剪接,坂本龍一穿上輻射防護衣,抵達已無人跡的福島縣,在廢棄物殘骸包圍下走進空蕩的雙葉町政府。那是發生核災的福島第一核電廠所在之鎮。專業人員為他指出海嘯當時來襲的方向。那一年,坂本龍一在曾作為避難所的陸前高田第一中學演出,紀錄片中在僅不過一小時四十分鐘的片長裡,奢侈地讓他凝神彈完一整首曲子,那正是坂本龍一的名作〈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
片中,演奏這首電影配樂的他 59 歲,已經是《俘虜》上映 29 年後了。如今,〈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的旋律早已卸下合成器聲響的朦朧、迴音曠蕩裡欲蓋彌彰的倉皇,常常以純鋼琴佐以弦樂演繹,恰似電影外的坂本從黝黑肅穆的黑髮平頂,成了白頭頓首的琴人。
⠀
曲變也是人變。與《俘虜》同年,在電影上映後所發行的《Coda》專輯,坂本龍一將〈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的面目革新,或者說,至少不是《俘虜》裡問世的樣子 —— 在 YMO(黃色魔術交響樂團)裡戴著監聽,坐在明明是樂器卻刻意擺設如機器的鍵盤堆裡動或不動手指的坂本龍一,輕狂時曾在採訪裡回答記者:「電腦能生成很快又很複雜的旋律⋯⋯同樣的旋律用手彈的話,不夠快。」1983 年,正好是 YMO 第一次中止活動的一年,《俘虜》電影原聲帶裡每一首歌音色仍是電子為重,縱然在〈Germination〉或〈The Seed and the Sower〉出現弦樂,每當鍵盤介入時總忍不住穿戴效果。顯然他自己對此心知肚明,否則,便不會出現將整張原聲帶全部都以純鋼琴演奏一遍的《Coda》了。往後,當他帶著〈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登台,也鮮少是合成聲響張揚的版本。
⠀
說曲變,不如說曲老。這首歌和他一起老了。
⠀
從《俘虜》之後,坂本龍一似乎就在找那架鋼琴。
⠀
⠀
⠀—— 文中音樂連結 ——
⠀
⠀
⠀
#
⠀
談起〈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的版本,是一座耳朵爬不完的巴別塔,光錄音室曲目就超過百首,連宇多田光都曾經借用這首曲子的樂句寫了〈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 FYI〉,說不定還是許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個旋律的跳板。有人用吉他翻彈,有人用古箏加鼓機,親切一點還有 2004 年理查克萊德門在《L'amour De L'hiver》的改編,不知為何定調比原曲高了 1 個半音,配上沙鈴和電貝斯比原曲還聖誕。
⠀
不能怪宇多田光想把這首曲子拿來唱,在《俘虜》時〈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就已經有佐以演唱的版本,由解散後的英國「Japan樂隊」主唱 David Sylvian 獻聲的此曲另名為〈Forbidden Colours〉,喉音沉重、轉音又略顯濫情的歌聲算不上加分,轉為背景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編曲完全沒有收斂改動,人聲聽起來就更加委屈了。但若配合電影情節,我總想像,這歌聲就是童年陰影之後不再歌唱任何一個音符的主角的弟弟、成年後再開口所發出的聲音。
⠀
⠀
⠀
❝ The wounds on your hands never seem to heal
I thought all I needed was to believe
Here am I, a lifetime away from you
The blood of Christ, or the beat of my heart
My love wears forbidden colours
My life believes
Senseless years thunder by
Millions are willing to give their lives for you
Does nothing live on? ❞
⠀
⠀
⠀—— 文中音樂連結 ——
⠀
⠀
在《Coda》之後,曲子並未被坂本放下。即便皆以鋼琴為主體,加入的配器大至整個交響樂團、小至一把大提琴。1987 年,在發行專輯《NEO GEO》的巡迴上,坂本龍一與中國古箏演奏家姜小青合作,將〈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改為以古箏擔負主旋律,為了配合古箏,這也是少數坂本龍一親自改變本曲音調的版本。原就帶有東方特徵的旋律用音在古箏的演繹下、以尾音延續的顫音增添如水蕩漾的自然意象。
⠀
四年之後,當坂本龍一為導演貝托魯奇製作《末代皇帝》的配樂,姜小青即為其中的古箏演奏者,在〈Picking Up Brides〉等曲中仍可辨出姜的古箏音色。
⠀
⠀
⠀—— 文中音樂連結 ——
⠀
⠀
如台灣鋼琴家顏華容所說:「鋼琴零件多、機械感重,⋯⋯因為它是很機械的樂器,所以作曲家在譜曲時,總是盡量把它人性化。比方說讓它有唱歌般的旋律,很多的技巧都是為了軟化它的個性。」這個見解,套用在 1990 年坂本龍一的演奏也不謀而和 —— 前奏時以快速敲擊營造聲音的波粼,中段之後高一個八度的相同音程套上鍵盤音色,與低音部的古典鋼琴交疊,仿如與自我交談。
⠀
1994年,回到日本,在武道館中迴盪的電吉他,以端正節奏加入的貝斯,主旋律輪流由小提琴、電吉他、合成器表現,後半段的聲響漸漸靠近電影原曲版本。值得注意的是背景中每小節固定出現的電子太鼓,也是原曲所採用的聲響。在這座於 1964 年東京奧運所建、命名旨在頌揚日本傳統武道的建築裡,劇中飾演世野井上尉的坂本龍一選擇在此詮釋近似電影版的印象,想來並非率性而為。
⠀
⠀
⠀—— 文中音樂連結 ——
⠀
⠀
我個人則偏愛他在 1996 年以 Ryuichi Sakamoto Trio 對此曲的詮釋:大提琴還原了原曲末段行軍般激昂的演奏,小提琴則將原本藉由合成音色所構成的迷離感用細微的擦弦重建,也在主題進入之後發揮弦樂器比鍵盤樂器在滑音、顫音上更為優異的先天表現力,取代鋼琴來表達 B 段旋律,較之純鋼琴,推進更為細膩柔美。
⠀
之所以偏愛,是因為比起某些版本讓出位置給其他樂器的做法,坂本龍一在此版本中掌握住鋼琴於背景中的存在感,即便旋律正由弦樂帶領,背景中鋼琴時而脫隊低鳴、時而溫柔跟隨,不只是背景,與其他樂器取得更精妙的平衡。
⠀
⠀
⠀—— 文中音樂連結 ——
⠀
⠀
⠀
#
⠀
坂本龍一在找的鋼琴,究竟是什麼呢?在他的口述自傳《音樂使人自由》中,他曾提到自己少年時代會邀請女孩一起前往抗爭場合,藉由在現場保護她們來取得好感;說來荒唐的起點,但坂本龍一在二十世紀末之後對社會運動積極投入的身影,在《終章》中也可見得。拿著麥克風向反核群眾喊話的他,回頭又在車後座有點沮喪地對鏡頭說:「上面的人總是聽不見這些聲音啊。」
⠀
回到音樂,〈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不只在現場演奏時面目多變,錄音室版本也總有細節。讓我最有體悟的,莫過於當點開《1996》專輯版本與 2009 年《Playing the Piano》版本一起比較時,乍聽之下鋼琴的部份並無改變,細細研究卻會發現從前奏起《Playing the Piano》版便刻意做出細微的速度變化,有意地快慢。那段廣為人知的開頭,二十五年後的坂本龍一的手裡不再是兩次等速的重複,而是人的手指才能掌握的「不準確」。
⠀
曾說著「手指速度比不上電腦」的他,此刻對音樂的理解,卻回到了人。因為身體有做不到的事,所以讓人意識到生命。
⠀
⠀
⠀—— 文中音樂連結 ——
⠀
⠀
他在找的,是表達人作為一種生命的聲音。在宮城縣找到的那架鋼琴,他後來又說「是被大自然給調音過了啊」;有趣的是,65 歲時,他拍攝了 SAPPORO 黑牌生啤酒系列廣告,當妻夫木聰問他「創作音樂的責任是什麼」,他回答:「沒有責任啊,我覺得音樂沒有力量比較好,音樂有力量的話很恐怖吧?」
⠀
不過,1998 年時,他應藥廠「三共」之邀,譜寫了廣告曲〈Energy Flow〉,表示「獻給所有感到疲憊的人們」。這首歌在當年以鋼琴曲之姿在日本賣出 150 萬張單曲。
⠀
人們確實感受到了坂本音樂的力量。
⠀
⠀
⠀
⠀
⠀
⠀
和坂本龍一一起變老的歌:《俘虜》後〈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的數種版本
https://bit.ly/2XLYyFZ
⠀
撰稿_ 蕭詒徽
封面照片_ Joi Ito, CC BY 2.0 (Wiki)
責任編輯_ 李姿穎 Abby Lee
⠀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
⠀
FYI_ 今天是坂本龍一的生日。紀錄片中演奏的他是十年前了。前兩週《俘虜》修復上映時寫了這一篇,然後我的電腦輸入法開始分不清楚版本和坂本的差別,直到現在。想起自己初次聽見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就是 1996 年的版本。我是不是對一切初次遇見太過忠誠呢?
⠀
生日快樂,教授。
thunder wiki 在 火星童書地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神話】雷公長什麼樣子?
不是颱風嗎?怎麼今天天氣這麼好!好險我已經從澎湖回來了XD 有好讀網誌版附在文末。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神明也要注射嗎!?──臺南風神廟雷公、電母修護紀實」,我才知道原來台灣有風神廟,也有祭祀雷公電母(閃電娘娘)。在看文章時,發現被燻黑的雷神神像其實穿的是虎皮褲!!
為什麼會這麼驚訝呢?因為我印象中是日本的雷公才會穿虎皮褲。日本提到雷神,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俵屋宗達的風神雷神圖(屏風)。而在日本,提到雷神一般人的印象是「鬼」的樣貌,頭上有牛角,身穿虎皮內褲(褌),手擊太鼓(雷鼓)。
由圖可以得知,雷公的角可能有兩支也有一支的,打的鼓有的是單個背在身上的,也有繞成一圈的。此外如果小孩不聽話時,常有大人以「雷神要拿走你的肚臍唷!」嚇小孩(右邊中間兩本就是在講雷公拿肚臍以及肚臍麻糬的故事)。
那我們的雷公長什麼樣子呢?最早《山海經》中記載雷神是為獸形。之後漢朝賈充《論衡》中所描述的雷神為若力士之容,是為人形。魏晉南北朝,雷公又變為獸形。
而現在的雷公神像大多作為力士之狀,裸胸袒腹,背插雙翅,額具三日,臉赤若猴,下巴長銳,足似鷹爪。左手執鍥,右手執鎚,作欲擊狀。從頂至旁,環懸連鼓五個,左足盤躡鼓。(wiki)原來我們的雷公也有連鼓五個?!
來看看我們的故事書裡雷公的樣子,分別是漢聲《中國童話》裡的「雷公與閃電娘娘」及「葫蘆兄妹」,以及華一書局的「雷公和閃電娘娘」。一樣有鳥嘴和翅膀,而且華一版本的雷公也是圍一層虎皮!!!(時隔三十年才發現?!)
日本的雷公是會拿走不聽話小孩的肚臍,我們的雷公是會用雷劈不愛惜食物的人。由此也延伸出閃電娘娘(電母)的故事。傳說中閃電娘娘本來是一位寡婦,家裡十分貧困,她將米飯留給婆婆吃,但自己只吃胡瓜子(或是米糠)裹腹。這件事被婆婆知道之後,便和媳婦搶著吃,媳婦沒辦法,只好偷偷把胡瓜子倒掉。當時雷公正好經過,以為寡婦糟蹋米飯,便用雷把寡婦劈死了。這件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十分同情寡婦,並責怪雷公沒看清楚。雷公也委屈的說:「我每次出巡的時候,都是下雨昏暗的天氣,難免會看錯呀!」於是玉皇大帝交給寡婦一面可以閃電的寶鏡。以後雷公要打雷之前,閃電娘娘都要先用閃電照個明白,這也是為什麼打雷前都會先閃電的緣故。
傜族的《葫蘆兄妹》算是創世神話。從前,有一位獵人父親帶著一對兄妹在山上生活。有一天,父親捉住雷公並將他關在籠子裡,並交代兄妹絕對不可以給他水喝。這裡描述雷公的長相是「青色的面孔,紅色的頭髮,尖得就像是鳥一樣的嘴巴,背上有一對肉翅,右手拿著鎚子,左手拿著銅鈸。」想當然兄妹沒聽話,也因此讓雷公逃走。雷公臨走前從口中取出一顆牙齒交給兄妹倆:「好孩子,謝謝你們救了我,把這顆牙齒種到地裏,它結出的果子就是你們將來避難的地方。」牙齒長成一顆大葫蘆,兄妹將葫蘆剖開,挖掉果肉並陰乾。有一天,狂風暴雨,地上淹起大洪水,原來是雷公帶著水神來報仇。父親將兄妹倆安放在葫蘆裏,再用粗繩索繫在木船上。在天庭中的天神們,怕父親闖進來打架鬧事,於是水神大喝一聲:「退水!」突然,風雨都消失了,大木船從高空直摔到地面,父親和船都跌得粉碎。堅韌有彈性的葫蘆也從天空落了下來。兄妹倆在葫蘆裏聽到外邊沒有動靜,便爬出葫蘆。洪水過後,這世界只剩下兄妹兩人,這也就是中國西南傜族地區傳說的人類的祖先。
世界各地的創世神話中不少是跟大洪水有關,漢聲的版本故事最後講得滿隱晦的,全世界只剩下兄妹兩人,然後是人類的祖先,意思就是....在小麥田出版的《給孩子的中國神話故事》中也有提到雷公和葫蘆兄妹的故事。
相傳24節氣中驚蟄的節氣神是「雷公」,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動物昆蟲自入冬以來即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這時天氣轉暖,大地春雷,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方式驚醒蟄居動物的冬眠。「二月初二彈雷,稻仔卡重過秤錘」這句諺語的意思是:農曆二月初二大約在國曆三月初,如果這時候打雷,表示節氣正常,今年也會風調雨順,稻穀粒粒飽滿,稻穗彷彿比秤錘還要重喔!
以上,是關於雷公的傳說跟小故事。
好讀網誌版:https://childrenbookmap.blogspot.com/2020/08/thunder-god.html
thunder wiki 在 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5.18【大自然的憐憫】
你們要知道,只要大自然來到一個點動一個念,要衍生最橫行無忌的病毒,是毫無難度的。
不過大自然自有衪的憐憫,來一場狂風暴雨、轟下數不清的雷電,清洗空氣與大地,把你們看不見的換成一個新景象。
只有祂能毀滅,也只有祂能成就。
「大自然很容易產生臭氧,在打雷閃電時會產生幾十萬伏的高壓電,電離空氣及有機物形成臭氧。臭氧能於短時間內將空氣中的浮游細菌消滅,並能中和、分解毒氣,去除惡臭。臭氧作為一種常溫下的氣態強氧化劑,能迅速瀰漫到整個滅菌空間,滅菌不留死角,殺菌更徹底。」 - wiki
BGM Credit: “Flow” - Austin Wintory
#以人的意識來比喻大自然膽子可真大
#TheUniverse #ConsciousOfNature #Thunder #Phenomenon
#靛動 #靛繪 #靛 #doodle #drawing #motion #animation
thunder wiki 在 War Thunder - In this Episode of the War Thunder Wiki we ... 的必吃
In this Episode of the War Thunder Wiki we will take a look at the second part of the Commander's tools for upcoming #WorldWar mode. Are you ready to... ... <看更多>
thunder wiki 在 War Thunder Wiki | Aircraft ammunition 1 - YouTube 的必吃
Русскоязычная версия: https://youtu.be/xhqBq7fbo1M (первая част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