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騰騰的論文刊登了!🔥
【恭喜 #統合分析工作坊 曾秉濤醫師】
[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 beta blocker 增加氣喘發作風險之統合分析,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 與量產作者面對面【名額即將倒數】
|4/17(六)統合分析工作坊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容易寫、容易發,不需要 IRB,還免收案!
|「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最佳解!
|以發表 SCI 為學習目的,一天學會統合分析的技能!
▌期刊介紹
Scientific Reports 是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於 2011 年開始發行的 open access 期刊,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3.998。在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分類中為 Q1(17/71) 期刊。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的策略是,高分頂級期刊,如 Nature 或 Nature Medicine 等,依然維持訂閱制,向讀者或圖書館收錢。而若是這些高分期刊因篇幅或品質而沒辦法收的文章,則轉介到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9 IF = 12.121)或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IF = 3.998)等向作者收取費用的 open access 期刊。
這兩本雜誌的差異是,Scientific Reports 不針對 novelty 審查,只看方法與假說是否具科學水準,至於科學上的重要性,就放上網,由群眾與歷史去評估。而 Nature Communications 則刊登在各領域中具重要性的突破。
而 open access 的快速能見度,也能協助科學成果擴散,對作者被看見與期刊被引用,都有幫助。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廣泛且大小魚通吃的期刊群經營策略,相當成功,也帶來豐厚的獲利。但整體來說,訂閱制期刊的獲利還是高過 open access。
Scientific Reports 的開放平台概念,非常類似 PLOS ONE。在 2017 年,以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的集團力量,趁 PLOS ONE 苦於審閱者不夠,審查時間過長,作者們開始離開時,每月刊登文章數一舉超越 PLOS ONE,成為世界第一大 mega journal。
▌文章介紹
Beta blockers 是治療心血管疾病時,常使用的藥物。不過根據其機轉,很有可能導致氣喘發作。可開立的 beta blockers 很多種,每一種導致氣喘發作的風險都一樣嗎?有沒有特別需要避開的?這是曾醫師團隊有興趣的。
經過搜尋,作者群收入了 24 篇隨機對照研究,做網絡統合分析,結果發現,整體來說,只有 oral timolol 與 intravenous propranolol 的氣喘發作比例比對照組高,有意思的是,有部分的 beta blockers,氣喘發作比例甚至比對照組低。
不過,進一步以曾經有氣喘病史的患者做分析,會發現 oral timolol, intravenous propranolol, oral labetalol, oxprenolol, propranolol, metoprolol,通通都比對照組要有更高的氣喘風險。
整體來說,作者認為,對於可能有氣喘的族群,oral timolol 與 intravenous propranolol 是必須要避開的。
一些根據藥理學的想當然耳,有時由於藥物型態以及選擇性作用的些許不同,可能造成截然不同的副作用效果,藉由過去的文獻做歸納,找出最應該在氣喘患者避開的藥物,是相當實用的知識萃取。
▌快速發表,你也可以辦到!
🔸 單月 SCI 創新高,共 72 篇!
🔸 快速審閱 18 天,成功發表第一篇統合分析!
🔸 校友在單一月份發表 3 篇 meta-analysis 論文!
🔸 在住院醫師階段,課後產出 4 篇 IF > 5 的 meta-analysis 論文。
🔸 即使擔任忙碌的主管,3 個月依然能發表 3 篇 meta-analysis 論文。
🔥 容易寫、容易發,不需要 IRB,還免收案!
|4/17(六)統合分析工作坊,手刀報名去!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以發表 SCI 為學習目的,一天學會統合分析的技能!
|現在投資自己,登上 PubMed 有你!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open access 分類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熱騰騰的論文快訊出爐囉,恭喜周睿信醫師文章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Scientific Reports Scientific Reports 是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於 2011 年開始發行的 open access 期刊,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3.998。在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分類中為 Q1(17/71) 期刊。
🎯 文章介紹
半乳凝素 galectin 是種與發炎和新生血管有關的凝集素,被認為與心肌梗塞後的心室擴張有關,不過其與穩定型冠狀動脈疾病 CAD 的關係,研究仍少。周睿信醫師團隊,預計研究血中循環的半乳凝素,與被懷疑有冠狀動脈疾病的族群,其疾病嚴重程度,以及預後的相關性。
研究收入了 834 位患者,收集其 galectin-1、hsCRP、SYNTAX 分數,以及到 2019 年 1 月為止的嚴重心血管事件 MACE。分析之後發現,galectin-1 較高者,其年紀較大、有較多的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心衰竭,與高 hs-CRP 與高 SYNTAX 分數患者的特性類似。
追蹤約 1.3 年的時間,galectin-1 較高者,其 MACE 風險也較高,經過校正各種因素後依然如此。整體來說,galectin-1 在預測 MACE 的表現上,比 hs-CRP 好,與 SYNTAX 相仿。
🎯 期刊介紹
Scientific Reports 是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於 2011 年開始發行的 open access 期刊,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3.998。在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分類中為 Q1(17/71) 期刊。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的策略是,高分頂級期刊,如 Nature 或 Nature Medicine 等,依然維持訂閱制,向讀者或圖書館收錢。而若是這些高分期刊因篇幅或品質而沒辦法收的文章,則轉介到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9 IF = 12.121)或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IF = 3.998)等向作者收取費用的 open access 期刊。
這兩本雜誌的差異是,Scientific Reports 不針對 novelty 審查,只看方法與假說是否具科學水準,至於科學上的重要性,就放上網,由群眾與歷史去評估。而 Nature Communications 則刊登在各領域中具重要性的突破。
而 open access 的快速能見度,也能協助科學成果擴散,對作者被看見與期刊被引用,都有幫助。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廣泛且大小魚通吃的期刊群經營策略,相當成功,也帶來豐厚的獲利。但整體來說,訂閱制期刊的獲利還是高過 open access。
Scientific Reports 的開放平台概念,非常類似 PLOS ONE。在 2017 年,以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的集團力量,趁 PLOS ONE 苦於審閱者不夠,審查時間過長,作者們開始離開時,每月刊登文章數一舉超越 PLOS ONE,成為世界第一大 mega journal。
🎯 論文架構也能套公式,沒基礎也能快速發表!
#SCI天天有,新思惟的研究課程,已協助眾多校友拚出人生第一篇 SCI paper,2019 年論文破蛋數高達 80 人,2020 年發表數更是屢創新高,最高單月 77 篇!
🔸 1/3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零基礎也不怕,研究入門首選。
➠ 論文架構也能套公式,沒基礎也能快速成功發表!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open access 分類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林楠瑾牙醫師今年已發表3篇論文
#最新梯次即將額滿
#新思惟學員天天有發表
在口腔扁平細胞癌(OSCC)的預後預測上,TNM 系統提供了不錯的方向,讓治療的選擇有所依據。不過,臨床的經驗發現,有部分患者明明 TNM 系統看來還不錯,但最終的治療效果和預後就不是很理想。
作者群認為,或許我們應該加入組織病理的發現,也就是考慮癌細胞的分化程度,或許能做出更好的分類。
#期刊介紹
PLOS ONE 是創刊於 2006 年的知名 open access 期刊,對傳統學術期刊營運模式所產生的衝擊,是這幾年學術界的討論焦點之一,譬如蔡校長部落格文章:「2016 年 impact factor 公布,那些大家關心的期刊,現在怎麼了?」
PLOS ONE 特性為網路原生、跨領域且全開放,對論文的 ethics 相當重視、對刊登品質亦有堅持。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2.740,在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領域為 Q2(27/71) 期刊。
🔔 2020 / 10 / 1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名額僅剩幾席|即將額滿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新思惟校友(月)論文發表再創新高 💖
🎉 登上 NEJM!🎉
太驚人了!太驚人了!
2020 年 8 月 PubMed (SCI) 追蹤_共有 68 位 (72 篇)。
以下是 2020 年 8 月這 72 篇的組成:
Original article x 46(Clinical 30, Basic 5, NHIRD 8, Meta-analysis 3)
Letter x 8
Review x4
Case report x 12
Image x 1
Editorial x1
🔔 2020 / 10 / 1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名額僅剩幾席|立即報名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前前後後跟著老師寫論文、跑統計、投稿,但有種不踏實的感覺嗎?
覺得實際上缺乏扎實的寫作方法論嗎?
對於投稿策略也沒有想太多,投稿常常被拒絕,寫論文越來越失去熱情,但又想成為一位獨立研究者,到底該怎麼做比較有效率?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內科 #陳一銘醫師,復健科 #吳爵宏醫師,放射科 #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2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 近期校友傑出榮耀 #每天都有學員發表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greatachievements/
[快訊] 張譽耀醫師團隊,以糞便測試預測潰瘍性大腸炎黏膜癒合狀況之研究,獲 PeerJ 刊登!
[快訊] 陳建翰醫師團隊,關於減重手術後,以評分系統預測半年後體重下降幅度之研究,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快訊] 梁宗榮醫師團隊,關於胃造口管在更換時錯位之個案報告,獲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刊登!
[快訊] 劉文智醫師團隊,報告兩例嚴重膝蓋外傷併發感染並重建成功之個案,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Hong Kong) 刊登!
[快訊] 李紹榕醫師團隊,關於混合式手術醫師作為微創時代的心臟手術主力之致編者信,獲 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刊登!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論文苦手必上。
名額僅剩幾席|立即報名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