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前讀到此新聞。
老實說有點疑惑,還特別撈了一下資料。
1.電商的聲明。
「momo重視書市的發展, 106年底《momo書店》開館上線,以提供消費者便利的購物管道,並積極投入與嘗試多元的書籍推廣,致力於將好書推薦給更多的消費者們。為響應雙11年度盛事,momo書店推出「下單79折,滿111元再享84折」,為「限時」、「滿額折抵」、「非常態性」的優惠活動,目的以回饋長期支持momo的讀者們。待雙11活動結束後將回歸一般」
的確,雙11對電商來說就是購物盛事,商品做促銷能夠理解。
但,事實上該電商在非購物節時,也常提供各種折價券給讀者,稍微上PTT省錢版(lifeismoney)搜尋,就能找到相關訊息。而且,就算真的因應雙11好了,那雙12呢?618大促呢?過年前也不可能不賺消費者的紅包跟年終獎金吧?
2.經營書市是為了男性族群。
這個是我覺得奇妙的地方。
以我在出版業(待過出版社也待過通路)近十年的經驗,閱讀市場一直是女大於男。以2018年博客來報告中關於地域消費行為的觀察:「此外,博客來海外高達1169個取貨點的銷售狀況反應,海外男性讀者占比約4成,比重較台灣讀者高」,就可以清楚理解在台灣博客來男性購書的占比是不到4成的。而2019年的博客來報告則表示:「電子書讀者女男比例大約63比37,以30-39歲讀者人數最多。」,雖然沒有載明紙本書的比重,但我不認為會相差太多(而且私認為紙本書女性占比會更加重)。
雖然這只是博客來的數字,各通路或許都有不同。但說真的我實在看不出來該電商到底為何會判斷「購書族群以男性居多」?
3.深耕書市。
該電商表示嘗試多元的書籍推廣。
是推廣閱讀行為嗎?還是議題?或是對社會的呼喚或回應?
有人說,博客來有會員回饋、誠品或讀冊的會員也有每個月一本的新書75折額度,為何專挑該電商抗議?
但是博客來或誠品,仍是以書為本的通路。不論是在博客來的網站,或是前往誠品門市,書依然擁有較大(或最大)的曝光位置。而通路也運用BN、文宣、策展,不斷為書籍推廣。博客來每個月有選書、有OKAPI、經營青春博客來推廣閱讀;誠品推行經典共讀計畫、夜講堂,但MOMO呢?也許我太魯了,還沒有感受到吧。
這幾天有各種討論,連新聞都報了有點震驚。
其實最擔心的不是被罵或接到反對意見,而是在資訊爆炸的現在,會不會一下子就沒有討論了。
無論如何,有溝通或爭吵都比悄然無息還有意義。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