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鬼認證:傑森包恩》(Jason Bourne, 2016)
這個系列已拍到第五集,導演與演員的表演仍無懈可擊,Moby的Extreme Ways照樣在片尾響起;雖然一直以來那個關於存在的懸難這次已沒有太多發揮,成為比較是節奏精準、絕無破綻的單純好看動作片,但仍有那麼些瞬間,抓住了我的心。
如同我在自己影評書中寫《神鬼認證》的感動與激動,這角色及他的旅程給我的種種,我就只能這麼私密而溫柔地,一直放在心裡。我在這系列電影裡學到,關於「我是誰」的懸念,原來我們永遠可以用那麼斷然、堅毅的方式,正面對抗。追問到底,無論代價。
在這部電影,Bourne要中情局長為他父親的死負責,他說自己最初會答應加入該個計畫、成為殺手,是為了替父親報仇,沒想到卻是一場謊言。局長說,不,你加入這個計畫,是因為你是天生的殺手。
許許多多的日子,我想著,是此與彼個偶然與巧合,將我千山萬水地帶到某處,成為某個人。每個理由,都可以上綱成完整的故事。像是我真可以將這一切,回溯或推託給什麼。但並非如此,終究,我們無法為了什麼,成為自己。我是誰,只因為我是我。
「moby extreme ways」的推薦目錄:
moby extreme ways 在 時光之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等了一整天就是為了要提:Moby這首〈Extreme Ways〉百聽百熱血,不管電影怎樣,跟著節奏搖擺就對啦!!!
↓ ↓ ↓ ↓ ↓ ↓ ↓ ↓ ↓ ↓ 趕快點!↓ ↓ ↓ ↓ ↓ ↓ ↓ ↓ ↓ ↓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u-v2RS0mJQ
【100天推薦100部電影之第8天】
—《神鬼認證三部曲(The Bourne Trilogy)》/ 2002,2004,2007
有的電影不甩類型,有的電影玩到極致,有的片則是看進一個類型的核心處、擺脫形式擺脫老梗,重新翻出更上一層的魅力。全新的《Star Trek(星際爭霸戰)》是如此,《黑暗騎士》當然也是,而說到諜報/動作/英雄片,則不能不提【神鬼認證系列】了。
一切開始於2002年。麥特戴蒙在《神鬼認證(The Bourne Identity)》裡一脫當年《心靈捕手》那個靦腆青年、《瞞天過海》那位可愛小老弟,拿彗星般的身手撂倒身邊所有人、及戲外的我們,俐落狠準又紮實。這部關於頂尖殺手/間諜的片子,既沒有瀟灑型男的風流,也沒有奇觀眩目的科技,它冷調、貼近現實,它解謎的同時不過份戲劇化,收斂的同時又塑造出肉身超級英雄。
而我一直相信,正是因為麥特戴蒙善良又誠懇的印象,即使配上冷峻的言詞、或招招斃命的殺著,依然難擋觀眾疼愛他。這演員/角色間的氣質反差,正是成就了這系列的關鍵成功因素。
首集的傑森包恩(Jason Bourne)從失憶到一步步發現自己的身分、一次次逃脫追捕;到了二、三集,主題從復仇到「找回原點」,這系列也得到在男主角之外第二枚重要的珠玉:導演保羅葛林葛拉斯。他的鏡頭常常又長又遠,但電影本身的節奏是快的,呼吸是緊繃的,造就一種逼近現世、真材實料又拳拳到肉的壓迫感。再加上幾方追趕跑跳碰、反制/反反制的切換交代,不誇張華麗卻更驚人。
這一切比起我們看慣的英雄片,有時候甚至是反高潮的。但也是這樣的回歸人本,讓這角色更真實、更有血肉了。系列一、三集的女主角都非弱女子類型,都跟包恩間的情愫淡淡的,卻互懂互惜;再加上戲精級的前輩演員一路相隨:克里斯庫柏、瓊艾倫、布萊恩考克斯、大衛史崔森、艾柏特芬尼……造就了更慎重深刻的戲感。
在每部《神鬼認證》的最後還有個儀式:在出字幕前,配合最後一個鏡頭,會先響起Moby的〈Extreme Ways〉的前奏,那高頻緊繃的電子弦音左右擺盪、無比過癮。記得去年去看《神鬼認證四》的前一天,我跟準備一起去的兄弟在線上聊著:「其實我覺得,只要明天它依然用這首歌當結尾,我們兩個就會買單了吧,不管前面拍怎樣都沒關係!」
畢竟只要能在戲院再重溫一次那終於喘一口氣、回到現實的過癮,則一切都值得了。推薦這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