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o 說到繪畫,你想到的工具是什麼?蠟筆、水彩還是色鉛筆?那麼,如果能用「細胞」來作畫又會如何呢?
等等,培養細胞不是科學家做的事情嗎?嘿嘿,生物藝術 (Bio Art) 一出馬,科學與藝術的界線再也不分明啦!
_
1980 年代,Joe Davis 與哈佛大學遺傳學家 Dana Boyd 創造出了名為 《微納斯》(Microvenus) 的作品,成為以分子生物學發展藝術創作的先鋒。
這件作品是如何完成的呢?首先,他們將「ᛉ」以二進位的方式進行編碼,也就是把它給換成「10101.....」這樣的組合,而後將編碼過後的圖像訊息植入大腸桿菌的 DNA 中。
_
接著,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嘗試使用人類細胞、DNA、動植物組織以及微生物等等具有生命意義的物質來進行創作。
在生物藝術的創作過程中,有時會運用到很多科學知識,像是組織培養、合成生物學、基因改造技術。
覺得聽起來很有趣很想學嗎?其實有不少教育機構都有相關課程喔,像是荷蘭萊頓大學所成立的藝術與基因中心 (The Art and Genomic Center),以及愛丁堡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相關研究計畫。
如果你的腦中充滿想法,也可以參與生物藝術與設計獎 (Bio Art & Design Award),透過三階段篩選,與科學家們進行交流,並爭取補助、實現創意!
_
隨著藝術不斷發展,也有不少看法覺得除了操作實際生物外,討論生物科學研究的倫理爭議、社會議題、環境問題等等,也能算在生物藝術的一部分。
而生物藝術與其他新興領域也時而交會,其與「涉及生物學的推測設計」便有不少相似之處。
生物藝術就像一場仍在不斷進行的運動,打破了過去特定領域的侷限,帶領人類探索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_
如果泛糰們有機會在大腸桿菌裡頭植入編碼訊息,你會想要放入什麼句子或畫面呢?
_
正確用法:成為生物的大藝術家
錯誤用法:不用筆畫的都不算藝術
_
「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身體與醫學 - 宮保睿、顧廣毅雙個展」
▎展覽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203-205展覽室
▎展覽時間:2020/10/10 ~ 2020/12/06
▎展覽完整介紹> https://reurl.cc/q80WkN
_
《想像未來》書展區導讀分享會
時間:2020/10/18(日) 15:30-16:30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205展覽室
活動詳情及報名👉 https://reurl.cc/m9ZVOj
「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設計、生物藝術與跨領域的交匯」論壇
時間:2020/11/1(日) 10:00-17:00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
活動詳情及報名👉 https://reurl.cc/8n5KxM
_
本內容由 國立台灣美術館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_
參考資料:官妍廷《生物藝術初探與發展》《生物實驗室裡的哲學家》、宮保睿、顧廣毅《生物藝術小辭典:10組常見關鍵字》、eurekalert《Bioart: An introduction》、顧廣毅《荷為生物藝術(Bio Art)?進入荷蘭生物藝術的社群》、顧廣毅《【生物藝術/設計書寫群落計畫】緣起:「典範」是否降低了跨領域實踐的實驗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POPA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談到德育,我們總以為父母、家姐阿哥才是弟妹的好榜樣,如果大的很有愛,小的也會耳濡目染;但原來家中弟妹也會反過來給年長的孩子上一課! 過去許多學者都集中研究年長的孩子對年幼的孩子可以造成什麼影響,結果顯示弟妹從大小肌肉的發展,到長大後會不會吸煙都跟哥哥姐姐有關。 來自加拿大幾間大學的研究團隊反而想...
eurekalert 在 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根據網站Eurekalert報導,一項刊登在《睡眠醫學評論》(Sleep Medicine Reviews)期刊的研究發現,睡前1.5個小時洗熱水澡,可以有效改善睡眠。」
eurekalert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MIT科技評論12/26
* 【南極古冰蓋的融化可能會再次發生,並導致新一輪全球洪水】
據phys 12月21日,科學家認為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全球變暖會再次引發南極洲的巨型古冰蓋融化,從而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該研究於12月初在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會議上宣佈。
俄勒岡州立大學的地質學家Anders Carlsony領導的研究團隊表示,約在12.5萬年前,高溫曾引起冰蓋融化,而如今的氣候情況則與當時相似。
南極洲冰蓋融化成為引發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因素。波士頓大學古氣候學家Jeremy Shakun則告訴Science雜誌,在過去的十幾年中觀察到的大規模融化可能只是一個開端 。一旦古冰蓋開始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以每世紀2.5米左右的速度上升。
(圖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 【火星快車號傳回火星冰層照片】
據《衛報》,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號探測器傳回了最新照片,火星上的Korolev隕石坑被厚厚的冰層覆蓋,總體積超過530立方英里。官方公佈的完整隕石坑圖片由5張照片組合而成。
Korolev隕石坑以俄羅斯火箭工程師Sergei Korolev命名,位於火星北部低地區域,其直徑約50英里(80.6千米),冰層厚度超過1英里(1.6千米)。隕石坑與周圍平地存在高低差,火星空氣流過冰面時會冷卻並下沈,形成冷空氣保護層,防止冰層融化。(圖片來源:Björn Schreiner/DLR/ESA)
* 【馬斯克:Starship太空船有望在明年四月前試飛】
據Engadget網站12月24日,馬斯克在推特上透露,Starship太空船原型有望在明年三、四月試飛,然後會舉辦一場技術演講。
Starship的前身是大型獵鷹火箭(BFR),但是後來馬斯克將其更名,連帶一起改名的還有火箭助推器Super Heavy。馬斯克披露的數據顯示,火箭的直徑約有30英尺,飛船本身高度約55米。
Starship原型機目前還沒有建造完成,因此沒有確鑿的技術細節和數據。(圖片來源:SpaceX)
* 【讓滑雪更輕鬆的外骨骼裝備Elevate】
據12月24日newscientist,Roam Robotics公司創造了一款名為「Elevate」的滑雪外骨骼裝置。
該設備可以通過氣墊緩衝巨大的壓力,並在轉彎時為腿部提供額外的支撐,使他們從高山上飛馳而下時,在斜坡上滑行得更遠。其機身結構為一條伸展至膝蓋、大腿和滑雪靴的機械綁帶,電池為背包式,可以支撐在滑雪道上滑行 一整天。
當有人使用「Elevate」滑雪時,Elevate會嘗試模仿他們的動作。這是為了提高穿戴者對裝置的控制力,同時能讓他們輕鬆實現轉向。其中一個零部件,閥門執行器能夠減少約佔滑雪者體重百分之三十的壓力。該公司還表示,穿戴此設備向山下滑行時,能減輕滑雪者膝蓋受到的影響。(圖片來源:Roam Robotics)
* 【FDA警告!某些抗生素可能會導致動脈瘤】
據CNN 12月21日,FDA發佈警告稱,根據最新研究表明,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可能會對導致動脈瘤 。
FDA的局長Scott Gottlieb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是一種致命性疾病,一般情況下患病風險很低,但據觀察,當患者開始使用氟喹諾酮類藥物時,患者發生動脈瘤或夾層的可能性是前者的兩倍。」
氟喹諾酮類藥物是非常常用的抗生素,它包括: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 被廣泛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FDA要求在處方信息和患者用藥指南中添加關於動脈瘤的警告,並建議對於已患有動脈瘤或已知有動脈瘤風險的患者,應該考慮替代治療方案。
* 【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對撞機將迎來為期兩年的升級改造】
據紐約時報,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將對大型強子對撞機進行為期兩年的升級改造,旨在於2020年前將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生產率提高10倍。
對撞機原理是將亞原子拋擲在地下17英里的電磁跑道上,將它們粉碎後,篩選出新的粒子和自然力量。利用這台儀器,物理學家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這個發現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宇宙中存在質量、多樣性和生命等諸多問題。
大型強子對撞機第一次關閉將持續兩年,一直到2021年。期間,工程師們將改進一系列能加速質子的小型跑道,並將它們注入主對撞機。然後對撞機將運行兩年,到2024年將再次關閉兩年,工程師們將安裝新的磁鐵來加強質子束、增強碰撞效果。(圖片來源:CERN)
* 【可持續的「塑料」即將出現,或將改善海洋環境】
據12月24日eurekalert,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製作可持續生物聚合物的新技術,可以生產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產生無毒性廢料並回收成有機廢料。他們的研究成果最近發表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雜誌上。
據聯合國統計,90%的海洋污染物為塑料,它們的降解十分緩慢,且制備過程中還會產生污染物。因此研究人員利用以海藻為食的微生物生產出一種叫做聚羥基鏈烷酸酯(PHA)的生物塑料聚合物。這種工藝以環境和居民友好為前提,主要利用海洋資源來生產生物塑料,不會影響人們耕地和淡水使用,有望幫助許多國家從石油衍生塑料轉向生物降解塑料。
目前,研究人員現在正在進行基礎性研究,以找到適合生產不同性質的生物塑料聚合物的最佳細菌和藻類。
* 【川普簽署立法,以12億美元推動量子計算研究】
據12月22日Geekwire,川普總統剛剛簽署了一項法案,在五年內撥款12億美元用於促進量子信息科學的發展。
該法案設立的國家量子協調辦公室( National Quantum Coordination Office )將成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的一部分。同時還呼籲制定一項多年的戰略計劃,以幫助美國保持在量子競賽的最前沿。
計劃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建立新的研究中心,匯集來自計算機,物理學和工程學等不同學科的研究人員,幫助進行實驗和培養未來的量子研究人員。
與此同時,中國和歐盟也正在投資數十億美元用於量子計算。
(圖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eurekalert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談到德育,我們總以為父母、家姐阿哥才是弟妹的好榜樣,如果大的很有愛,小的也會耳濡目染;但原來家中弟妹也會反過來給年長的孩子上一課!
過去許多學者都集中研究年長的孩子對年幼的孩子可以造成什麼影響,結果顯示弟妹從大小肌肉的發展,到長大後會不會吸煙都跟哥哥姐姐有關。
來自加拿大幾間大學的研究團隊反而想了解,是否只有父母和兄姐才會影響到孩子的德育發展。於是,他們招募了452組年齡從18個月到4歲手足,在探訪這些孩子的時候,扮成受傷或失落的樣子,再從孩子的應對評估孩子的同理心。
18個月後,研究人員發現撇除了父母教養、家庭社經地位等因素,孩子們都變得更有同理心,這說明了手足間的影響是個相互過程,並非只有弟妹才從兄長身上學習,哥哥姐姐也會因弟妹而學會體貼別人,有利社交。
***有趣的是,姐弟的配搭似乎就沒有這麼的改變,希望往後有研究可以找出原因吧~
資料來源
F. (2018, March 06). Younger Siblings Teach Older Siblings Empathy, Study Confirms. Retrieved April 04, 2018, from Huffington Post
Kizielewicz, C. (2018, February 20). Younger and older siblings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each other's developing empathy. Retrieved April 04, 2018, from EurekAlert
Jambon, M., Madigan, S., Plamondon, A., Daniel, E., & Jenkins, J. M. (2018).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ic Concern in Siblings: A Reciprocal Influence Model. Child Development. doi:10.1111/cdev.13015
eurekalert 在 EurekAlert - YouTube 的必吃
@EurekAlert 455 subscribers 31 videos. More about this channel. Subscribe. http://www.eurekalert.org/. Home. Videos. Playlists. Community. Channels. ... <看更多>
eurekalert 在 EurekAlert! - Facebook 的必吃
EurekAlert ! 26253 likes · 24 talking about this. The latest science-related news releases from www.eurekalert.org. Run by AAAS, the non-profit scienc.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