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全球新冠疫情開始新一波流行,同時這個時候,還有流感季節即將到來。公衛專家已經發出警告,今年冬季恐怕將面臨流感及新冠大流行並發,所謂的 「twin demic」。流感病毒與新冠病毒會同時感染嗎?韓國防疫本部以今年二月,大邱新冠疫情病例進行分析為例表示,當時該區域的季節流感正進入尾聲但還沒有完全結束,第一波新冠疫情又突然發爆發大流行,防疫單位找到了三名患者同時感染了流感病毒及COVID-19。
流行病學專家說,一般來說發生同時感染概率很小,但不能完全排除。而且若同時感染兩種病毒 ,出現重症或死亡危險都會升高。英國公共衛生局分析了1月到4月,1萬9千名新冠患者病例,提出報告,流感患者再度感染冠狀19的可能性,比一般健康的人低58%,但若真的同時感染兩種病毒,死亡率會急劇上升,病毒傳播力也加倍。在病毒傳播力部份,一個新冠病毒感染者可將病毒傳染給2人,但這個人若是再感染了流感病毒,病毒傳播力增強則可傳播4至5人。而且研究人員推論,因為兩種病毒潛伏期天數不同,恐怕有30%至50%的雙重感染病例根本沒被檢查出來。今年冬天雙重感染的危機,不能輕忽以待。
{內文}
韓國疫情單日新增確診人數,連月來在二位數和三位數之間反覆,首都圈小俔模集團感染事件管控不住,更成為防疫單位最大的難題,更為迫切的危機是,面臨流感季節接近,公衛專家警告,今年冬季恐怕將面臨流感及新冠大流行並發(twin demic),而韓國防疫本部以今年二月大邱新冠疫情病例進行分析,二月分第一波新冠疫情流行期間,正好與前一年流感季時間出現短暫重疊,其中就有患者同時感染了流感病毒及COVID-19。
(鄭恩京/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長)
當時是(前一年)流感季尾聲但尚未結束,新冠疫情又爆發大流行,在2月份流感患者中3人檢測呈(新冠病毒)陽性,對於這3個雙重感染病例,相關臨床症狀還需進一步確認,但三例都不是重症
今年二月份新冠疫情在韓國大邱,慶北地區爆發大流行,當地該地區的流感季已經進入尾聲,但流感疫情還未完全結束,也就是說,兩種病毒同時都在進行傳播,儘管雙重感染機率不高,但確實已經發生,流感 新冠病毒雙重感染不只是韓國出現,各國防疫單位的病例分析也有發現,美國一項針對116例流感患者的檢查中,發現1例新冠病毒陽性佔0.9%,中國的雙重感染比率則是2.7%,土耳其2%左右,英國的病例分析報告則發現,流感患者再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性,較一般人降低近六成,但一旦出現雙重感染,死亡率將大為增者達到健康人的六倍,比起只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死亡率也增加為2.3倍。
(新聞旁白)
即將到來的冬天完全有可能發生,兩種傳染病同時大流行所謂"Twin demic",英國公共衛生局最近公開了從今年1月到4月,針對1萬9千多名新冠患者,病例分析報告結果,流感的患者感染冠狀19的可能性,比一般人低58%,但一旦同時感染死亡危險就會急劇上升
(金宇宙/高麗大學九老醫院感染內科教授)
(病毒之間)因為互相競爭,一般來說發生同時感染(概率)很小,但若同時感染,兩種病毒就會同時攻擊人體,出現重症或死亡危險都會升高
(鄭銀敬/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長)
流感疫苗接種率,維持社交距離的實踐,這些因素將決定雙重感染流行的規模大小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與法國巴斯德研究所(Pasteur Institute)研發出一套模型,用以模擬季節性流感及新冠肺炎的共同傳播,在綜合了比利時 意大利 西班牙及挪威4個國家的新冠疫情數據,分析發現,一個新冠病毒感染者,可將病毒傳染給2人,但這個人若是再感染了流感病毒,病毒傳播力增強 可傳播4至5人
同時,兩種病毒的潛伏期不同,新冠病毒通常要五天以上才開始出現症狀,比起流感病毒 潛伏期多出了1-2天,因而導致患者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時,流感病毒可能已消失,研究人員因而推論,恐怕有30%至50%的雙重感染病例,根本沒能能檢查出來,換言之,流感與新冠病毒同時感染情況可能比預期的更加嚴重。
(CHANNEL A新聞主播)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以全球covid-19數據地圖為基礎,對兩種疾病進行比較,兩者在發燒 咳嗽 身體不適時,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上非常相似,但新冠病毒與流感不同在於,新冠患者會出現嗅覺 味覺喪失的情況,韓國保健當局也提醒說,如果發現自己的嗅覺 味覺失消,就需懷疑可能感染新冠病毒,那麼流感與新冠病毒感染發病順序呢,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新冠病毒的症狀一開始是發燒,而流感病毒則是先咳嗽頭痛之後出現發燒,兩者在發病順序上存在差異,但每個人因身體狀況不同可能有差異,事實上若未經檢查很難做出正確診斷
病毒肆虐帶給人們的影響越來越廣泛,其中之一是「新冠垃圾」正在急劇增加。
(YTN新聞記者)
我在汝矣島漢江公園逛了一個小時左右,可以很輕易發現像這樣被丟棄的口罩,樹叢間隨處可見被丟棄的面膜,特別是週末假期過後,清潔人員不僅要整理垃圾桶,還要收集公園裏隨處可見的廢棄口罩
(裴在根/首爾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
刮風下雨的話(口罩)很輕 一下就被沖走颳走吧,然後進入河川 進入大海,逐漸分解被生態系統吸收,也可能直接被魚類吃下肚
防堵病毒必須時刻戴上的口罩,成了污染環境的垃圾。根據《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報告指出,全球每個月使用的一次性口罩高達1千940億個,這些口罩用過就丟,而且大部份是遭到隨手丟棄,然後隨著大雨 風吹,進入當地河川 再飄流至大海,在全球各地潛水客回報訊息當中,已經在許多國家海底,發現口罩等廢棄物,甚至成為沙灘垃圾的最大宗。
戴口罩和手套的新常態,正在對環境構成另一種威脅,新冠疫情廢棄物正在污染海洋。
(法國潛水志工)
這是一個全新的情況,以前從未見過,以往從未(在海裡)發現過口罩手套,新冠疫情發生,政府實施封鎖,然後(解封)人們再度恢復外出,戴著口罩上街,當他們拿下口罩時通常隨手丟棄,一個月左右,我們開始在海裡發現這些口罩垃圾,而這才只是開始,這是一種新的污染物,大量使用的口罩 乳膠手套 防護醫療服 檢測包等防疫用品,每天都在產生大量的「新冠垃圾」,比如菲律賓馬尼拉為例,每天大約產生額外309噸(因疫情產生的)醫療廢物,還有另一種「新冠垃圾」來自每個人家裡
(新聞旁白)
當所有人一心防疫而轉為非接觸生活,快遞 點餐外送外帶成為主要消費模式。(記者:我要訂兩份湯飯外送),來看看點餐外送所使用的容器,啊全都是用一次性塑膠容器裝的,訂了兩份湯飯,使用了至少十個以上一次性塑膠容器,從免洗筷 小菜碟 飯碗 湯碗,總共使用了12件(塑膠容器)
因為待在家裡時間變長,網購快遞及餐點外送爆量成長,這些大量的外賣塑膠容器 快遞包裝,變成大批無法回收,難以解決的垃圾,已經讓韓國各大都市的垃圾處理系統進入緊急狀態。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journal」的推薦目錄: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journal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病毒如何透過飛沫與空氣傳播?
自今年開春以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1 幾乎成為全世界共同討論的關鍵詞。在 這聞病毒色變的時候,我們現階段對此病毒的傳播途徑的認識有多少?
目前對於 2019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認知主要以「接觸傳播」、「飛沫傳播」為主, 諸多防疫措施與民眾如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防護行為也都是在杜絕這些病毒的傳播,但「氣膠傳 播」被提出是可能的傳播途徑之一 2。這時民眾想知道的是,什麼是「氣膠傳播」呢?
「氣膠」是泛指懸浮於空氣中的微小固體或液體(簡稱為懸浮微粒),所以大眾熟知之 「PM2.5」、粉塵到「飛沫傳播」的「飛沫」,都是氣膠的一種。它們都有夾(攜)帶著病原(例 如病毒或細菌等)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傳染病防制中,通常將「飛沫傳播」與「空氣傳播」加 以區別,儘管兩者都是透過空氣途徑。前者是以飛沫(大粒徑的氣膠,在空氣中懸浮的時間極短)爲 媒介,後者則是以比飛沫更小的氣膠形式懸浮在空氣中。
「氣膠傳播」傳播潛力大於「飛沫傳播」,就是因為氣膠微粒在空氣中可停留的時間也比較長, 進而增加人吸入或接觸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受到感染的病人有多種方式可以將病原散佈於空氣 中,諸如咳嗽、打噴嚏等,甚至正常呼吸時都可能呼出病原。但因為氣膠產生方式不同,所產生的 氣膠大小(粒徑)及數目濃度也不一樣。例如咳嗽、打噴嚏產生的氣膠粒徑大(重力沈降愈快)雖 然病原濃度可能較高,但是傳播距離較短,透過洗手或戴口罩可以達到有效的防護力。呼吸產生的 病原,雖然氣膠粒徑小懸浮在空氣的時間或距離較長,但是因為病原濃度低與環境溫溼度等條件, 其危害可能較小,透過減少到密閉空間或公共場所可以有效的避免。
此外,除了個人衛生與防護之外,環境衛生亦不可忽視,例如需注意污水飛濺或散逸導致的可 能傳播風險 3。這些都需要更詳細的分析數據與直接事證,經氣膠採樣研究與不同專業領域合作才 能進一步釐清。不管如何,面對肆虐全世界的新型病毒,科學是我們最重要的武器,也期待戰勝 2019 新型冠狀病毒的一天能更快到來,讓世界恢復原來的秩序,民眾也可以不用恐慌,安心度日。
1 電子顯微鏡下的 2019-nCoV,半徑約為 60~140 nm (Zhu, Na, et al. "A novel coron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China, 2019."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2"武漢肺炎:中國確認新冠病毒經空氣通過氣溶膠傳染",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1427216
3Wigginton, K. R., Y. Ye, and R. M. Ellenberg. "Emerging investigators series: the source and fate of pandemic viruses in the urban water cycle." Environmental Science: Water Research & Technology 1.6 (2015): 735-746.
媒體聯絡人:
台灣氣膠研究學會秘書處秘書長
中國醫藥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 楊禮豪副教授 04-2205-3366 ext.6219 lhy@mail.c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