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馬偕兒科黃瑽寧醫師的診斷旅程:拉肚子衛教:
腹瀉的原因有輕有重,原因也很多種:
1.大部分的腹瀉都是病毒性感染所引起。
2.小部份是細菌性(包括食物中毒)或寄生蟲感染的腸胃炎。
3.還有一些其他的特殊原因...
病毒性的腸胃炎以輪狀病毒(小孩),諾羅病毒(Norovirus)(大人小孩都有)居多;而細菌性的腸胃炎常見的菌種是沙門氏菌(Salmonella spp.),彎曲桿菌(Campylobacter),與產氣單胞菌屬(Aeromonas spp.)等等。通常病毒性腸胃炎糞便比較稀,黃,水;而細菌性腸胃炎則是黏,臭,綠,有血絲。不過這些都是經驗談,並非百分之百準確。
何時要去看醫生
您的孩子糞便有血絲。有血絲可能是細菌性腸胃炎,也可能在幼兒是腸套疊的表現,總之此時應該就醫,由醫師判斷嚴重度。
您的孩子有脫水跡象。脫水的症狀為:哭無眼淚,嘴唇乾燥,手汗減少,八小時都沒有尿尿。
您的孩子精神活動力變的很差。
您的孩子腹瀉合併發燒已經兩天。
慢性腹瀉兩週以上。
腹瀉的居家照顧
不管是細菌性或者是病毒性的腸胃炎,治療都是屬於支持療法為主,也就是以"幫助孩子度過生病的日子"為主要目標,而不是投予抗生素或者某種神奇的藥物治療。所謂支持療法的意思是,不要讓孩子在腹瀉當中脫水,這是我們最主要的目的。隨著不同年齡,照顧的方式也不大相同。
大孩子(一歲以上):
改吃以澱粉質為主的食物:稀飯(可搭配少許海苔醬,醬瓜汁)、白飯、白饅頭、白吐司、蘇打餅乾、米湯、白麵條、馬鈴薯,水果可吃蘋果或香蕉泥。
上述澱粉質飲食要持續到沒有腹瀉後一到兩天,才可以恢復正常飲食。
不要吃蔬菜,其他水果,蛋類,豆類,油脂類等等食物。
補充水分很重要,喝白開水或電解水,不限量。
不要喝運動飲料,果汁,牛奶(便利商店有賣的都不適合);這些飲品會讓您的孩子拉更嚴重。
若有止瀉藥可以配合著吃,然而藥物只是輔助,食物控制才是重點。有些較強的藥物要在醫生指示下服用,切勿自做主張。
預防腹瀉
腸胃炎幾乎都是糞口傳染,上廁所沒洗手,摸了門把或水龍頭,其他人又再去摸,就被感染了。病毒性腸胃炎也可以飛沫傳染,有點防不勝防。洗手永遠是防止感染性腸胃炎傳播的主要方法,不論是上完廁所,或是幫孩子換完尿布後。
細菌性腸胃炎有時候來自不乾淨的水,未煮熟的食物(雞肉,蛋殼...),因此不要喝山泉水,也不要喝地下水,不管什麼水應該都要煮過,熟食是最好的保護,生食永遠有潛在的危險。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