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重温】回到養育的初心
「我長大以後想成為甚麼?很簡單,我想成為一個快樂又健康的人。但大部分的教育都狹隘地訓練一個人讀書、找工作,而不是找尋生命的意義。」
——————————————————————————
多謝好友Ester,給我閱讀了《Kitchen Table Wisdom》其中一章 “Beyond Perfection”,講述作者從小被父親訓練成完美主義者,她猶記得孩提時,拿著98分的考試成績回家,父親便會一貫的責問:「另外那2分發生甚麼事?」她一直為追逐那2分而讀書,漸漸分不清何謂愛與批准。直至很多年後驀然回望,才發現沒有人甫出生就是完美,那2分在人生中根本不值一哂。
然而,現代家長都希望/要求孩子18般武藝樣樣精般「完美」,絕不容許孩子有失敗的空間,發現孩子稍不專心或不認真,就認定孩子患ADHD(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甚至把恐慌在家長群循環蔓延,偏偏從沒有好好想過,要培養孩子學習的熱情與投入。
當香港大部分家長還停留在起跑線贏輸、IQ高低的層面時,芬蘭早已進行教育大改革,鼓勵多元的、終身的教育,著眼於孩子贏在未來!老師不但讓孩子走出班房,把整個城市都變成學習空間,而且讓孩子因應世界變化而學習生活技能,把學習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另一邊廂的澳洲教育,甚至鼓勵不用教科書,而是由老師整合不同的教學資源,設計成彈性的課程規劃。
「生活即教育,遍地是教材。」比芬蘭及澳洲走得更前的,還有13歲的美國少年羅根.拉普蘭特,他創立的Hackschooling,當中沒有老師、沒有課本,就像駭客一樣自學,從生活中捉緊每個學習的機會。「我長大以後想成為甚麼?很簡單,我想成為一個快樂又健康的人。但大部分的教育都狹隘地訓練一個人讀書、找工作,而不是找尋生命的意義。」他早前獲邀在TEDxUniversity of Nevada演講,字字簡單,卻發人深省。
孩子的教育是否只有一種選擇?正如陳葒校長在《我的》創刊號中寫道:「希望家長都能明白糾正應試教育生態之必要,也都能明白要如何糾正,並且如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大家一起來糾正。」回到養育的初心,孩子的快樂與健康,從來比任何東西重要。
#親子專欄 #親子教育 #鄧明儀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adhd完美主義 在 鄧明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文重溫】回到養育的初心
多謝好友Ester,給我閱讀了《Kitchen Table Wisdom》其中一章 “Beyond Perfection”,講述作者從小被父親訓練成完美主義者,她猶記得孩提時,拿著98分的考試成績回家,父親便會一貫的責問:「另外那2分發生甚麼事?」她一直為追逐那2分而讀書,漸漸分不清何謂愛與批准。直至很多年後驀然回望,才發現沒有人甫出生就是完美,那2分在人生中根本不值一哂。
然而,現代家長都希望/要求孩子18般武藝樣樣精般「完美」,絕不容許孩子有失敗的空間,發現孩子稍不專心或不認真,就認定孩子患ADHD(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甚至把恐慌在家長群循環蔓延,偏偏從沒有好好想過,要培養孩子學習的熱情與投入。
當香港大部分家長還停留在起跑線贏輸、IQ高低的層面時,芬蘭早已進行教育大改革,鼓勵多元的、終身的教育,著眼於孩子贏在未來!老師不但讓孩子走出班房,把整個城市都變成學習空間,而且讓孩子因應世界變化而學習生活技能,把學習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另一邊廂的澳洲教育,甚至鼓勵不用教科書,而是由老師整合不同的教學資源,設計成彈性的課程規劃。
生活即教育,遍地是教材。」比芬蘭及澳洲走得更前的,還有13歲的美國少年羅根.拉普蘭特,他創立的Hackschooling,當中沒有老師、沒有課本,就像駭客一樣自學,從生活中捉緊每個學習的機會。「我長大以後想成為甚麼?很簡單,我想成為一個快樂又健康的人。但大部分的教育都狹隘地訓練一個人讀書、找工作,而不是找尋生命的意義。」他早前獲邀在TEDxUniversity of Nevada演講,字字簡單,卻發人深省。
孩子的教育是否只有一種選擇?正如陳葒校長在《我的》創刊號中寫道:「希望家長都能明白糾正應試教育生態之必要,也都能明白要如何糾正,並且如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大家一起來糾正。」回到養育的初心,孩子的快樂與健康,從來比任何東西重要。
adhd完美主義 在 鄧明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文重溫】回到養育的初心
多謝好友Ester,給我閱讀了《Kitchen Table Wisdom》其中一章 “Beyond Perfection”,講述作者從小被父親訓練成完美主義者,她猶記得孩提時,拿著98分的考試成績回家,父親便會一貫的責問:「另外那2分發生甚麼事?」她一直為追逐那2分而讀書,漸漸分不清何謂愛與批准。直至很多年後驀然回望,才發現沒有人甫出生就是完美,那2分在人生中根本不值一哂。
然而,現代家長都希望/要求孩子18般武藝樣樣精般「完美」,絕不容許孩子有失敗的空間,發現孩子稍不專心或不認真,就認定孩子患ADHD(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甚至把恐慌在家長群循環蔓延,偏偏從沒有好好想過,要培養孩子學習的熱情與投入。
當香港大部分家長還停留在起跑線贏輸、IQ高低的層面時,芬蘭早已進行教育大改革,鼓勵多元的、終身的教育,著眼於孩子贏在未來!老師不但讓孩子走出班房,把整個城市都變成學習空間,而且讓孩子因應世界變化而學習生活技能,把學習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另一邊廂的澳洲教育,甚至鼓勵不用教科書,而是由老師整合不同的教學資源,設計成彈性的課程規劃。
生活即教育,遍地是教材。」比芬蘭及澳洲走得更前的,還有13歲的美國少年羅根.拉普蘭特,他創立的Hackschooling,當中沒有老師、沒有課本,就像駭客一樣自學,從生活中捉緊每個學習的機會。「我長大以後想成為甚麼?很簡單,我想成為一個快樂又健康的人。但大部分的教育都狹隘地訓練一個人讀書、找工作,而不是找尋生命的意義。」他早前獲邀在TEDxUniversity of Nevada演講,字字簡單,卻發人深省。
孩子的教育是否只有一種選擇?正如陳葒校長在《我的》創刊號中寫道:「希望家長都能明白糾正應試教育生態之必要,也都能明白要如何糾正,並且如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大家一起來糾正。」回到養育的初心,孩子的快樂與健康,從來比任何東西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