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明天了哦~
【虛。框】 電、影、音概念音樂跨界演唱會
現場一起來視覺聽覺享受在其中!
也開放現場購票喔!
大家可以穿視覺一點喔!台上以紅色黑色為主哦!
特別叮嚀,全程一定要戴口罩喔!
❤️🌹❤️🌹❤️🌹❤️🌹❤🌹❤️🌹❤️🌹
️🕺🏻💃🏻🕺🏻💃🏻🕺🏻💃🏻🕺🏻💃🏻🕺🏻💃🏻🕺🏻💃🏻🕺🏻💃🏻
虛框演唱會的小故事~
1、「跨越疫情無上限融合」
在這次疫情當中,藝文、音樂界衝擊相當慘重,但也因此製造了許多跨界的演出合作,希望藉由不同的元素創意在此困難之時突圍。台灣首位電音女王,前dMDM主唱蘇婭,在今年製作了泰雅音樂季而與演出的Noname 結識,蘇婭在近年將心力轉到了藝術界發展,給了今年因為疫情而一直在尋找創意的No Name許多靈感,催生了這次的演出。找來了影像藝術家陳志駒,希望融合他強大的直覺式影像創作,為每首音樂作品呈現出震撼視覺。更找來電音DJ楊杰勳,早年他在美國發展,第一次比賽就冠軍,近年在台灣成功經營DJ工作室後,想回到最原始以音色、頻率來創作的初衷,而這次表演也將有以電音創作為主,聲線即興融合進去的橋段。No Name表示這對蘇婭可能很習慣,但對他是一個很好玩的挑戰,之前從未嘗試過。現場還找來許多知名的音樂家、舞者跨刀,所以是一場絕非一般的表演。

2、「跨界創意融合」
如同生命中不同層面中看似獨立的個體
卻互相交織成深刻的而不可分割的整體故事
盡所能的在同一個宇宙中
爆發無限精神感動
用影像、電音、聲線的即興互動
傳達【虛。框】主題內的萬物合一概念
3、「No Name 累積能量蓄勢待發」
從2004年以No Name同名專輯首度獻聲之後,經歷了3張專輯、2張EP、16首單曲及6首戲劇、電影主題曲。曾經他也很掙扎於【No Name】這樣的稱呼,但後來想著既然大家都習慣這樣叫了,何不就把它當作一個品牌。且這次【虛。框】演唱會就是要丟掉名字、標籤等框架,這不豈剛好符合了嗎? 2020年初,因疫情他被取消了12場演出活動,包含海外演出3場讓他損失慘重,沒想到延燒至今,讓他今年演出幾乎全無。在這樣的暫停狀態中No Name重新審視自己對於音樂的態度,也趁機學習新的編曲軟體及技術,累積了許多的創作能量及想法,即將在【虛。框】演唱會上面爆發,現場也會帶來新歌,預告今年初的小專輯發行。所以2020年對他來說是一個重新發現自己的一年,過程中雖然很漫長、很辛苦,但價值就在於當發現與接受每個面向的自己,也會發現真實,然後體會到所有自己還有外在給的框都是虛的,2020起他開始愛上自己被稱做【No Name】
參與音樂藝術人物介紹~
1、DJMad楊杰勳
2012創立IMDJ STUDIO DJ SCHOOL,主張音樂及生活。在DJ世代裡打滾20年,同時也是音樂工作者。駐場與活動演出累積數十年功力,至今也培育了許多成功的DJ人才。台灣先鋒特約DJ講師、台灣PioneerDJ大賽評省、國立台灣戲曲學院講師、Blast信義club音樂總監、Pasoul/Lava/space駐場DJ、2004 LA Pasadena DJ大賽華人區冠軍、2003 LA West Battle DJ大賽亞軍。
2、余荃斌-No Name
2000先於-EMI跨世紀接班人全球華人歌唱大賽-冠軍簽約。2004年第一張團輯以不露臉的方式引起話題創下各大排行榜盤聚9週以上的長紅銷售。2006年-慢慢愛-專輯延燒至內地及東南亞華語地區。2007年發行單曲-不該少了你,除了在單曲榜拿到冠軍之外也同時是KFC肯德基年度廣告歌曲,同年也開始跨界主持廣播。2008年發行新歌加精選-唱不完的歌,也從詞曲創作人正式跨入專輯製作、商業音樂編曲領域。至今持續發行專輯及跨界合作演出,其沙啞但又穿透的靈魂聲線唱腔在華語地區不可取代。
3、蘇婭
做過國小音樂專任老師、鋼琴老師、吧台調酒師、Pub駐唱歌手、音樂聲音訓練班老師、電視台企劃執行製作人、電影電視廣告 演唱製作、廣播電台節目製作以及主持人。現專職音樂工作者和視覺藝術、生命分享講者、藝術策展、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主持人。1996年與李雨寰合作發行了專輯“愛上你只是我的錯”。二人組命名為dMDM。(台灣第一支電子音樂創作團體),1996年獲得金曲獎最佳團體最佳新人提名 。聲音訓練:訓練的歌手(董事長,五月天,四分衛、紀曉君、GoodTV的電視製作、 受邀在愛丁堡國宴演出。
4、陳志駒
超過20場的攝影展覽,數位創作時而如畫般、時而如夢境。
數十年不變的精神與創作的熱情,總是謙和的態度。
他的文字簡潔洗湅,另有一個身分就是詩人 「李瘦蝶」,並且得過時報文學獎第10屆的新詩首獎,其中昆蟲記事裡的新詩「蚊子」、「蟬」二首,已成為歷屆國文基測教材的經典考題!
2012年他的兩張作品得到了美國IAF競賽首獎,真的是台灣之光!
5、Annie Chang 張道文
留美跨界大提琴家-張道文 以全額獎學金先後於密西根大學-安娜堡、波士頓大學完成學、碩士學位。曾任S.H.E 2 Gether 4 ever世界巡演唱會安可場和林宥嘉神遊演唱會大提琴手,並與周杰倫、周蕙、陳昇、韋禮安、范瑋琪、張韶涵等合作專輯錄製。常受邀於國際音樂節演出,如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音樂節、日本德島爵士音樂節及香港國際爵士音樂節等。2017年2次受邀於上海音樂廳『音樂午茶』演出。現任午後之樹跨界爵士團、Time Wave 融合樂團、The Tien Tien 田田樂團、純粹探戈樂團大提琴手。
6、Zhen Zong Zheng鄭宗震
黃明志 , 孫盛希 , 張芸京 , 吳思賢(小樂),A Lin (黃麗玲) , 丁曉雯 , 路嘉欣 , 鄒宗翰 , 江美琪 , COLOR , NO NAME 余荃斌 , 李崗霖 , 李婭莎 , 孟庭葦 , 林宗興 , 藍又時 , 李正帆 , 古小偉 , 林曉培 ,張涵雅 , 范安婷 , 吳佩珊 。全線藝人御用鼓手
06年新竹第二屆新光盃熱音賽榮獲最佳鼓手、
07年第20屆YAMAHA熱音比賽榮獲地區賽最佳鼓手
7、舒喆
舒喆的演奏,以鋼弦木吉他創作與指彈演主,風格介乎Folk、New Age與流行之間,頗像美國Windham Hill系吉他手路線,叫人想起Will Ackerman、Alex de Grassi等,輕柔的弦律讓人很容易就融入音樂裡,感受它的清靜、透
明、謙和氣氛的紓緩音樂。品牌Farida 吉他代言人。香港明報週刊推薦演奏專輯 ,誠品音樂館連禪6個月推薦專輯,榮獲日本國寶級
演奏家中川砂人的讚許2015 參與製作原住民古調音樂紀錄片專輯『台東』。曲/編曲者(野火樂集發行)。
特別即興演出
肢體藝術家Mimi Chang Art張心瑜
2019國立成功大學 科技藝術碩士2015 加拿大Decidedly Jazz Danceworks舞蹈學校 專業訓練學程
創作個展2019國立成功大學 科技藝術碩士
加拿大Decidedly Jazz
Danceworks舞蹈學校 專業訓練學程
Decidedly Jazz Danceworks School 專業訓練學程
發現即興的奧妙。原來,即興
的身體沒法說謊、掩飾、隱藏,每個人都被看見,心思都被閱讀。同時支持每一種身心狀態,沒有批判,允許存在。
|演出日期:2021/01/22(五)
|演出時間:19:00 入場 19:30開始
|演出地點: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
❤️🌹❤️🌹❤️🌹❤️🌹❤️🌹❤️🌹❤️🌹
🕺🏻💃🏻🕺🏻💃🏻🕺🏻💃🏻🕺🏻💃🏻🕺🏻💃🏻🕺🏻💃🏻🕺🏻💃🏻
視覺造型相片~
CROSS FOR GOD的衣服太好看
W+ -WIND Salon黃一峯/雷沙逹岜斯的造型髮型太強惹!
化妝師Änna Huang
攝影師李科賢
🙏🙏🙏🙏🙏❤️❤️❤️❤️❤️
溫馨提醒前來參與民眾
因為疫情有開始加溫趨勢
入場請配合實名制及體溫檢測
全程配戴口罩
進退場請配合場館快速疏通
並且我們會後不開放簽名、見面會等
防疫期間造成不便請大家多多見諒
🌹🌹🌹🌹❤️❤️❤️🙏🙏🙏🙏
同時也有5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何一個酒鬼可以寫出這麼厲害的小說? #瑞蒙卡佛 #美國小說 #文學 ─── ☞〈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25/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瑞蒙‧卡佛 ☞Instagram|https://www...
2019 華語 電影 推薦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無影無蹤:2020十大華語片】
.
規則如下,即我在2020年觀賞電影(首映年份限19至20年)皆納入考量範圍(去年總觀影片數不含重看為905部)。該片單僅代表個人喜好,也附上每部片的評論供舊雨新知參考。
●
●
(10)
《黃炳寓言(二) Wong Ping's Fables 2》(2019)(香港🇭🇰)
導演:黃炳
在日舞影展欣賞了這部動畫奇作,事前我完全不知道黃炳是誰。觀影過程中感到極度不適,無論是旁白咄咄逼人的節奏,與主流美感相去太遠的動畫設計,以及黑暗、怪誕的故事情節⋯⋯這種感覺是過去沒有過的,作品乍看之下甚至看起來像是一個沒有看過動畫的人做出的東西,完全沒有依循前人規範(後來閱讀導演訪談,得知他平時確實不太看動畫)。
不過這種不適感,久了之後,居然看到過癮了,故事即便越走越偏,但旨意越辯越明。雖然不敢說能掌握全部掌故,但這無疑是後雨傘時代的政治寓言,黃炳將自己對香港社會種種醜惡面向的觀察包裝起來,排拒典型的敘事,以近乎洗腦的方式「植入」給觀眾,非常暴力,卻也貼合時勢。
●
●
(9)
《一狗 Caninity》(2019)(台灣🇹🇼)
導演:廖崇傑
失意男孩被朋友拱去尋芳作樂,他看來很有些純情,負責招待他的小姐尤然。以為是愛情故事,實則不然。導演很殘酷地呈現了男人的動物性,以及女孩對人性僅有的信任為之淪喪的瞬間。從攝影、場面調度、演員表演到角色的刻畫,無一不精準。
關於這部片的詳細介紹,可見由我撰寫的〈桃園電影節競賽意義何在?別具一格的「台灣獎」入圍作品〉一文。
連結如下: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954/4899926
●
●
(8)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 Swimming Out Till the Sea Turns Blue》(2020)(中國大陸🇨🇳)
導演:賈樟柯
開場還以為是主旋律,談著談著,余華來了。明明是回顧中國各個世代的作家,明顯感覺有些時代是斷裂的,好像有些事情沒法明說,原因為何,大家心照不宣。余華所代表的存在,似乎補足了這個缺憾。對舊時代當中感受到自由的那個時刻的追索,再對應當今,一切盡在不言中。確實仍存在不少缺憾,但最後余華說他要「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一切都再顯得完美不過。
●
●
(7)
《消失的情人節 My Missing Valentins》(2020)(台灣🇹🇼)
導演:陳玉勳
陳玉勳獨有的幽默感與演員出奇的喜劇展現,弭平了所有可能的不足,令人入戲,就連劉冠廷其實是跟蹤狂的事實,都可以使人完全無視。最後吃豆花戲,更是神來一筆,回想起來,是一部處處充滿靈光的好片。同時,本片一大成就無非是李霈瑜與劉冠廷的精彩表演,陳玉勳對演員的成功指導是本片的成功要件。
●
●
(6)
《青春劇烈物語 Steps of Youth》(2020)(台灣🇹🇼)
導演:詹承廷
沒想到能有機會在台灣看到近似《聽說桐島退社了 The Kirishima Thing》(2012)魅力的作品,而且還是學生製片。故事描述一所高中的熱音社交接前夕,四個主要人物之間存在的暗潮洶湧。作品反映了青春期男孩對認同的渴望,同時也存在隱而不談卻又呼之欲出的生命故事,暗示了人物性格的縱深。
通常即便是專業導演,也難駕馭這種題材,但導演詹承廷的態度異常沉穩,撇開了任何讓故事顯得矯揉造作的可能,致力於對角色內心世界的反映,而且成果出眾。關於這部片的詳細介紹,可見由我撰寫的〈新銳導演第一站:北藝大「關渡電影節」有什麼看頭?〉一文。
連結如下: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954/4928629
●
●
(5)
《無聲 The Silent Forest》(2020)(台灣🇹🇼)
導演:柯貞年
一部行雲流水的傑出商業製作。電影本身的攝影、美術、音效等部門,都完美地服務故事母題,與電影內容本身形成精準的呼應。眾多演員的演技展現,也都成功支撐了這部作品。固然作品深陷不少關於選材上的批評,但我想能喚起社會爭論總比無聲無息好,爭議題材的確需要衝撞。《無聲》讓我看到了一股新的可能,原來台灣也能做出質感殊異,不輸韓國商業片型態的作品。
●
●
(4)
《同學麥娜絲 Classmates Minus》(2020)(台灣🇹🇼)
導演:黃信堯
看這部作品,回想到了很多私人的生命經驗。黃信堯幾乎出賣了台灣大多數的異性戀男人,裡面那種屁話連連、下流低俗的男性對話,令人似曾相識。但導演感覺也無異神化這群臭男人,反而是在描繪他們對生命的無力,那種對自尊的失去掌握。
黃信堯透過電影埋怨一切,同時也衝進自己的電影裡揍人,這顯示出這部作品終究很個人,只屬於黃信堯自己,他透過這部作品的創作,完成一種精神上的自慰。然而,許多人用到「自慰」這個字,都是在罵人,我倒覺得不是,只要控制次數得當,自慰有益健康。黃信堯去打人的那一刻,其實我覺得很感動,因為那一刻彰顯了藝術品之於創作者的意義。
●
●
(3)
《地洞 The Tunnel》(2020)(台灣🇹🇼)
導演:許慧如
一如許慧如導演前作《臨時工》一樣,她的作品繼續挑戰了電影傳統分類的限制,你無法說它是一部紀錄片,但說是劇情片也未盡精確。本片之中,許慧如找到了一名曾與之合作的演員施永鴻,此人也在做劇本創作,故事取材自他年少受創的真實經歷。施永鴻透過自白說明自己創作的緣由,看著看著,我們慢慢意識到這是一部後設紀錄片,而紀錄片本身卻又包著一層由施永鴻創作的戲劇,深具實驗意味。
其中一場「戲」,導演讓有意詮釋施永鴻故事的演員在一間豪宅見面,一群陌然而生硬的面孔突兀聚集至此,引出了對華而不實的商業宣傳術的批判,對所謂「家」的概念的辯證也是不斷游移。結局突然斷裂,看起來並未完成,卻無損這部作品的可看性,許慧如依然跳脫於類型框架之外,維持屬於自己的創作語彙,這種創作質地殊為難得。
關於本片的精彩影評,特別推薦影評人趙正媛撰寫的〈不完成的人物肖像——2020公視新創紀實短片(上):《天亮前的戀愛故事》、《地洞》〉一文。
連結如下:
http://www.funscreen.com.tw/review.asp?RV_id=3319
●
●
(2)
《伏魔殿 Temple of Devilbuster》(2020)(台灣🇹🇼)
導演:王逸帆
賈樟柯曾說過一個自己拜訪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故事。他發現老馬丁手邊有一些年輕人寄給他的作品,他肅然起敬,說他都已經這麼資深,還願意提攜後進。老馬丁卻不以為然,他說自己才要感謝這些新導演,因為他們讓他知道年輕的電影屬於什麼樣的面貌。
《伏魔殿》就是那個屬於新世代的作品,王逸帆以自己獨特的創作語言,結合台灣民俗傳說,以極速節奏的暴力場面,創造了一個兀自獨立的世界觀。然而,本片國內影展運不順,即便入圍也遭到冷落,這是因為許多評審將它當作異類,我倒希望當評審能跳脫出既定的客觀角度去思索這部電影,因為它很可能代表的將是新世代的電影樣貌。
關於這部片的詳細介紹,可見由我撰寫的〈桃園電影節競賽意義何在?別具一格的「台灣獎」入圍作品〉一文。
連結如下: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954/4899926
●
●
(1)
《迷航 Lost Course》(2019)(香港🇭🇰)
導演:李哲昕
本片詳盡介紹了廣東烏坎村的抗爭行動始末,描寫揭竿而起的村民的一場震撼民主課。社運領袖表面上取得成功,但接替上位之後,面臨的卻是已然玩死的局,自己也漸漸走進共犯結構,成為其他人的眼中釘。
導演花費八年時間創作,長期蹲點使之能拍攝到事件中的幾個主要中心人物,無意間為當代中國歷史重要的一個時刻作出了堪稱完整的紀實。如同片名所述,本片不僅辯證了民主與專制兩種制度的實用性,也暗示了中國這艘大船的現實處境。
關於這部片的詳細介紹,可見由我撰寫的〈2020金馬獎總評:金馬獎航向何方?〉一文。
連結如下:
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1897
.
.
(圖為《無聲》劇照。)
#黃炳寓言 #無聲 #迷航 #伏魔殿 #地洞 #同學麥娜絲 #青春劇烈物語 #消失的情人節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 #一狗
2019 華語 電影 推薦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最新小說《後人間喜劇》
「狐狸知道很多事,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古希臘寓言
◖◖閱讀量大的寫作者如董啟章,像一臺注定要被鬼魂圍繞的機器。
他們注視著時代走上科學操縱、權力統治、社會悲劇,
捕捉思潮起伏,再於其中找到人性的能量,將其扭轉成 #喜劇!◗◗
「一本博學、強悍、力透通俗的不正經政治寓言。」──連明偉
⏜⏜⏜⏜⏜⏜⏜⏜⏜⏜⏜⏜⏜⏜⏜⏜⏜⏜⏜⏜⏜⏜⏜⏜⏜⏜⏜⏜⏜⏜⏜⏜⏜⏜⏜⏜⏜⏜⏜
王德威、郭強生、馬家輝、鄧小樺、林奕華、連明偉
韓麗珠、廖偉棠、陳國偉、陳智德、陳栢青----齊聲推薦
⏝⏝⏝⏝⏝⏝⏝⏝⏝⏝⏝⏝⏝⏝⏝⏝⏝⏝⏝⏝⏝⏝⏝⏝⏝⏝⏝⏝⏝⏝⏝⏝⏝⏝⏝⏝⏝⏝⏝
★駱以軍盛讚的同代作家
★紅樓夢獎三屆決審團獎得主
★2019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類得主
★代表作《體育時期》售出國外電影版權
──#關於創作 後人間喜劇
小說家駱以軍曾說:「當今華文小說家,若真要選出一位與諾貝爾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對話,就是董啟章。」香港教授李歐梵是以「異數」推崇他在香港作家中獨樹一格的精緻風格。日本作家中島京子則以「日本在書上將董啟章與卡爾維諾做比較」來引介董啟章。
作為香港當代少數還在小說文字上經營的作家,董啟章的認真早已經受華語文壇公認。2020年,他在香港與世人共同經歷了時代震撼後,寫下這本虛以新加坡,實則 #寫給香港的寓言小說──並以「喜劇」定位之。
──#故事簡介
故事主角是以「模控學」專業聞名的香港教授胡德浩,受邀至新加坡擔任客座教授,實為秘密研究計畫的顧問。隨著故事,我們跟胡教授一起感受到這個研究計畫並非尋常。誘惑他的德國教授巴巴拉、奇特的鄰居作家「黑」、登堂入室的女學生「林恩祖」、名為「Ghost Writer」的 #靈魂書寫器,以及社會菁英們的權力鬥爭。
當他越來越靠近國家權力的核心,與既是律師,同時也是計畫背後金主女兒的柳海清相戀後,他知曉了關於這個國度的未來模樣,乃至人類的未來姿態──後人類們的生存危機。
他能否扭轉局面?擊發象徵「#自由」的最後一發子彈──後人類生存宣言,為自由的正義扭轉局面?
➔➔試讀馬上➔➔https://bre.is/CYCdefTX
----------------------------------------------------------
──「#請問董啟章先生🦊」:活動即將開跑──
你有非常非常想問這位三屆 #紅樓夢獎 決審團得主、被譽為香港最好的嚴肅文學小說家的董啟章先生任何問題嗎?
留言tag好友,分享你對《後人間喜劇》的期待或疑問(或是誇讚書封很可愛💕),@Dung Kai-cheung 董啟章老師將在新書上市前連續十天在個人粉絲專頁上,與狐狸一起回答!(現在就到專頁按讚👍)
================================
「文學不能完全機械化生產,因為作家的意識和潛意識,會在個人和時代的互動中,產生獨特的無法約化的作品。」──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
◢ 後人間喜劇 ◣ 董啟章 著
#懸疑奇詭、#哲學奇想、#時代思索
#10_7正式上市!
2019 華語 電影 推薦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為何一個酒鬼可以寫出這麼厲害的小說?
#瑞蒙卡佛 #美國小說 #文學
───
☞〈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25/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瑞蒙‧卡佛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如果你失戀了,你會怎麼處理戀人的遺物呢?把信件燒掉?把衣服剪掉?還是,把東西全數變賣,換回一筆錢,重新開始?本集我們要談論的主題正是「戀人的遺物」,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美國作家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一九三八年生於奧勒岡州,一九八八年去世;在他僅有的五十年生命中,多數時候並不得志:酗酒、貧窮,生活的重擔如影隨行。他的代表作全都是短篇小說,因為唯有短篇才能讓他在短時間內寫完,好趕快去做其他工作。我們常聽到「文學是生活的切片」這種說法,似乎是說作家觀察生活,從中切出局部,作為產品。但伊格言如此形容卡佛:
是生活的頹敗與殘忍構成了《當我們討論愛情》這本薄薄的小書──我承認這不是我真正想說的話,因為我真正想說的更極端而荒謬:是生活的頹敗與殘忍(而非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構成了瑞蒙‧卡佛這個人;因為他讓我感覺那些極其簡短、精準又冷酷的短篇傑作並非來自於「生活的切片」,而是來自於他自身。換言之,他片下來的其實不是故事,而是血肉模糊的他自己......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2019 華語 電影 推薦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影片由 村上春樹《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深度解析系列,亦即本頻道編號7、8、9共3支影片
合併而成
───
你知道「西伯利亞歇斯底里」嗎?
───
☞〈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10/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村上春樹《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村上春樹 #文學 #小說
────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是一部如假包換的愛情小說,是以小說男主角阿始,和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為中心的。阿始在小學時認識了他的青梅竹馬:島本,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女人。島本曾罹患輕微的小兒麻痺,總是跛著一條腿走路。二人都是獨生子女,彼此陪伴,度過了童年的孤寂。小學畢業後,阿始與島本失去聯繫,在中學裡展開與「泉」的初戀。然而在此刻,第二位女人出現了──那是泉的表姊。阿始受到泉的表姊的肉體吸引,與她偷情,成為砲友,也因此深深傷害了泉。其後,於漫長乏味的大學與職場生涯後,阿始遇見了第三個女人:妻子有紀子。他與有紀子結婚,生了個女兒,經營爵士酒吧。直至某日,阿始在酒吧與島本重逢,舊情復燃,一段婚外情就此展開。
首先來看「泉的表姊」這個角色。小說中,泉的表姊甚至沒有實際的姓名。當阿始和可愛的初戀情人泉談著戀愛時,他偶然見到了泉的表姊,深受吸引。這所謂「吸引」幾乎無涉情感層面,而單單以「暴風雨般之性驅力」的形式呈現。在阿始劈腿期間,他和這位表姊的幽會是這樣的:
我和那位泉的表姊從此以後的兩個月之間,腦漿都快溶掉似地激烈做愛。我和她既沒去看電影,也沒去散步。既沒談小說、談音樂、談人生,也沒談戰爭、談革命,什麼也沒談。我們只是性交而已。我所記得的,只有在那裡的一些瑣碎的具體東西的印象而已。放在枕頭邊的鬧鐘,掛在窗上的窗簾,桌上的黑色電話機,月曆的照片,床上她脫掉的衣服。還有她肌膚的氣味,和那聲音。我什麼也沒問她,她也什麼都沒問我。
除了真正必要的時候,我們連吃喝都免了。我們只要一碰面,幾乎連口都沒開就立刻脫衣服,上床擁抱,做愛。那裡沒有階段,也沒有程序。我在那裡所提示的東西只有單純的貪慾而已。
純粹的、壓倒性地性吸引。是的,生命的表現形式之一,即是人被純粹的身體、動物慾念所驅使;阿始與泉的表姊正是如此。但另一方面,人又顯然不只有這個面向。人畢竟有感情、會思考;因此還存在另一種生命的表現形式──純粹的,愛情與親密感的原型。在小說中,這以阿始和他的青梅竹馬島本之間的愛來呈現。
愛是什麼?伊格言說,愛是,「在人世間,曾存有過這樣的情感:令你在瞬間感受到自己絕對的不完整,感受到生命本然的孤獨,感受到對對方『非如此不可』的劇烈激情與渴望,一種絕對」。阿始和島本在童年懵懂無知時,就經歷了這樣的「絕對事件」──男孩和女孩,在牽手的短暫瞬間,突然感覺對方毫無保留,誠摯的親密與溫柔。(這是不是和《1Q84》中的天吾和青豆很像呢?我們似乎已經抓到了作者村上春樹的個人偏好了,嘻嘻。)那就是愛。
在此我們看到了兩種生命形式的對比:一種是阿始與泉的表姊,出於純粹動物本能的性驅動力;而另一種,則是阿始與島本,宛如童話般的,純粹的愛情原型。然而這兩種生命型態卻都是極端的。極端便可能為人們帶來毀滅性。而村上春樹正是藉由這樣的毀滅性,將小說扣回了「虛無」這個主題。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2019 華語 電影 推薦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影片由 馬奎斯《異鄉客》深度解析系列
亦即本頻道編號4、5、6共3支影片
合併而成
──
關於命運。這是我所讀過最恐怖的短篇小說之一──它是馬奎斯寫的,收錄於《異鄉客》,與魔幻寫實這件事幾乎一點關係也沒有。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0/27/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馬奎斯 #百年孤寂 #文學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