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黃偉民易經講堂
關於這個「港版國安法」,你有多了解?
中共那些所謂「中文」,正常人是看得很辛苦的。
根據人大公布的文件,將會在香港進駐一個「維護國家安全相關職責」的機構。
意思是,有一個大陸的官方機構,有一支特權部隊,在香港進行調查、監控、捉人審問等等的工作。
這個機構,在現時中共政府的架構內,由那些部門組成?
凡是屬於國家安全的部門,都包括在內。即可以是中共政府的所有部門。
這條港版國安法的法律條文,由誰草議?
不是香港特區政府律政署的法律草擬專員,也不會經香港議會立法會的辯論,是:
「由人大常委會制訂相關法律。再將相關法律,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內。」
意思是,人大常委會,可以直接制訂香港法律,再由特區政府「依法執行」。即是「中共式法治」,在香港正式開始。
至於那個基本法附件三,是不限篇幅,不限字數,可以無限量的將條文加入去。
對付的,是:
「任何外國,和境外勢力,以任何方式,干預香港特區事務採取必要措施,予以反制。」
意思是,任何外國機構,領事館,國際媒體,任何人,都會包括在內。
習近平正式撕毀了《中英聯合聲明》,丟棄了《基本法》,違背了一國兩制的大原則,不再有港人治港,摧毀了香港國際城市的本質,變成了一個大陸城市了。
目前香港有別於任何的大陸城市,是基於美國的《香港政策法》,給予香港的特權,和稅務優惠。這條《香港法》,是美國基於相信《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的合約精神而制訂的。
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基於這些國際條約在運行。
中共上星期,在人大會議,以2878票通過了港版國安法,變相撕毀了《中英聯合聲明》,美國基於這條約而寫成的《香港關係法》,白宮在5月30日也宣布取消了。
人大的2878票,得出《周易》的第四十五卦之澤地萃之山地剝;而特朗普之530得出《周易》的卅七卦風火家人之天火同人。
中共將香港由萃變剝;美國還擊將家人變同人。
我試試從《周易》這四個卦,訴說香港今日的危城故事。
萃者,聚也。
萃卦是菁英相聚的意思。
菁英,是出類拔萃的人。
《孟子》說:
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孔子是聖之時也,故能出類拔萃。
萃卦對上一個卦是天風姤卦。
姤,是邂逅,不期而遇。
先是姤卦,在人海茫茫中不期而遇的機緣。因為有緣,才會聚在一起,菁英和菁英,有共同的磁場,所以同類相聚,造成《孟子》說的出類拔萃的成果。
《序卦傳》說:
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
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
根據《周易》的卦序,垢、萃、升、困、井、革、鼎……歷史文明,就這樣演變出來。
先是垢卦提供的歷史機緣,造成萃卦的菁英薈萃。
由於出類拔萃,然後才有升的成果。但所有的成長都有其局限,所以,升而不已必困。
困局之中,只能開發新的潛在資源,所以跟著是井卦。
一旦開井成功,世界便變天了,那就是革卦。革是革故,跟著便要鼎新,另一個新秩序就開始了。
《周易》的卦序,就是把人世間的變化可能,用前因後果的邏輯次序,排列出來。
香港的傳奇,是基於一個歷史的偶遇。
鴉片戰爭,清廷劇讓香港予英國,這個小漁村,才成為英國殖民地。
中共建政,中華大地的南北菁英,避秦薈萃香港。
歷史上,從沒有出現過,全國人才集中在一個人口本來只有六十萬的小島上。
商業界銀行家工業家船王等等,有包玉剛、董浩雲、趙從衍、唐翔千、田元灝、楊元龍……
文化藝術學者有錢穆、唐君毅、牟宗三、張愛玲,嶺南派的天風七子和各領域的藝術家等。
北京的學者、上海的商家、廣州的藝術家、全國的菁英,因為逃避中共而聚於香港。
英國人的制度、法律,配以當時中國全國的舉國人才,才有今日的國際城市。
這就是澤地萃卦。
但中共控制的人大舉手機器,將全球人才薈萃的香港,用所謂的國安法,變為剝卦。
《雜卦傳》說:
剝,爛也。
山地剝卦,五陰一陽的卦。從裡面爛起,一步一步的爛到最後一支陽爻。從內爛到外,整個核心都腐爛掉了。
剝的敗亡之象,是從凋零,殘破,到最後的奄奄一息。
剝卦之後,是復卦,地雷復。剝盡來復,浩劫之後的重生再造就是復卦。
中華文化強調的是生生不息,因為《周易》卦序,剝卦之後便是復卦,再大的浩劫,都不能將所有生命摧毀得乾乾淨淨,一定有人能熬得過去,渡過浩劫,重建文明。
這便是剝盡來復的信念。
一棵植物,從幼苗,到長大,開花結果。果子在樹上熟透,腐爛,掉到地上,果肉化春泥,但內裡的種子又入土中,生出幼苗,又會成長,開花、結果,生生不息。
面對中共撕毀《中英聯合聲明》,美國白宮530宣布,唯有收回她向國際保證,香港人在九七後能如過去一樣生活的《香港政策法》。
530得卦《周易》的風火家人之天火同人。
第卅七卦風火家人卦,卦象是炊煙。
我們的祖先,為「家」下了第一道定義,屋內舉炊,煮飯讓家人回來吃飯。
凡有屋都有煙通。
日落黃昏,煙通都在冒煙,代表屋中的主婦正在煮食,背後象徵了一個家庭。每到黃昏,炊煙做飯,這就是家庭的景象。
屋,是建築物;家,是有人等你回來,休息,吃飯。
家人卦是隨著地火明夷卦而來。
《序卦傳》說:
傷於外者必返其家,故受之以家人。
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
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
物不可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
明夷卦是誅滅光明,也正是今年的值年卦。
大地一片漆黑,一個人,當受到了傷害,便自然找個避風港療傷。
家,是最好的避風港,最適合療傷。
地火明夷,地在上,太陽在下,太陽下山了,跟著回家,是人類的自然行為。
家,是最基本的社會組成部份,能夠齊家,下一步就是治國、平天下。
家人卦頭的五支爻都是得位,陽爻剛位,陰爻柔位,除了最高最後的一支爻。
這支爻如果修行得好,可變為水火既濟卦,渡過輪迴苦海,到達彼岸。
但堅持陽爻柔位的失位,便轉入下一個卦,火澤睽卦。
家庭間處理不善,便成睽違。所以,子平八字說,刑必及六親。能折磨你的,必是你最親最近的人。
家人卦,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大家得位,做回自己角色,那便家庭和洽,但最後一支爻失位,家庭矛盾便會顯現。家人之後便是睽。
《說文解字》:
睽,目不相聽也。
眼光有問題,因情緒,因偏見,因感情,看到的象,疑神疑鬼,看的東西有問題,便是睽。
再下一個是蹇。
《說文解字》:
蹇,跛也。
寒氣侵足,跛腳了。
當看的東西是睽,要行動時便是蹇了。看法有問題叫睽,做法有問題叫蹇。
蹇卦造成的困難,就需要解。解卦出現,就能緩解困難。
家人、睽、蹇、解,四個卦的排列邏輯,是這樣而來的。
美國和香港的關係,本是家人關係,但家人卦的最後一支爻失位了,出了問題,她決定收回她對香港特權,將香港引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天火同人卦。
《周易》第十三卦,天火同人卦,天下文明,是大同世界的組成部份。
同人卦是隨著泰否這組卦而來。
泰是起高樓,否是樓塌了。
經過盛衰的大環境,大形勢之後,一個全新的政治思維出現,超離了種族,超離了國界,同樣是人,大家都無分彼此,理應大家都有。同人大有,基本理念如此,人人平等,眾生皆有佛性。
這也就是中華文化的政治最高理想,禮運大同篇描述的大同世界。
命運,將賦與香港一個時代角色,經過今次的磨難,香港重生,走向大同世界的總目標。
這是全球化的大格局。
上卦乾天代表天理,下卦離火代表人類創造的文明。
乾天向上,離火也是向上,所謂天火同,也就是天人合一了。
這個卦象說,下卦的離火,人所創造的文明,完全吻合天道自然,人的行為,沒有偏離乾卦的天理。
只是同人卦的時候,文明仍在內卦,下卦,只在社會的基層發光;到下一個卦,火天大有卦,離火文明已經發展到外卦,上卦,成為政策,主導社會發展的原則。
香港在同人卦的角色,是下卦離火的陰爻,將文明推展到上卦,成為火天大有,就是今次的歷史契機。在野菁英,在民間壯大,發揮影響力,將人性光輝改變時代。
https://youtu.be/dnTSzyOV0Q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電影資料館(英語:Hong Kong Film Archive)位於香港島西灣河鯉景道50號,樓高4層,總樓面面積7200平方米,是保存、修復及展覽香港電影及相關資料的博物館,於2001年1月3日啟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早在1993年,當時的市政局已籌備興建電影資料館,開始搜集和保存香港電...
香港 藝術 館 合約 文員 在 鍾氏兄弟 The Chung Brother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enry刋登的新文章,歡迎轉載。原文如下:-
//法律與音樂
鍾一匡@鍾氏兄弟
法律人和音樂人似乎是兩種風馬牛不相及的職業,他們有沒有共通點呢?答案是有的。以筆者為例,我既是一位律師,也是一位音樂人,曾以律師的身份為多位藝人及娛樂圈朋友檢閱藝人合約,並為他們謀求福利。可能因為我熟悉音樂製作及行業的關係,修改合約的過程比較順利和得心應手,唱片公司和經理人亦可能因為我同時是音樂人的身分而給予我更多的尊重。因此,兩者相得益彰,互相補給。
縱觀整個音樂界,原來也有不少律師或大律師本身都是音樂人,或涉獵音樂創作的範疇。筆者希望透過本文將向這些左右腦同樣發達的人士致敬。介紹他們之前,筆者先探討為何這些法律界人士在工餘時也不忘創作或玩音樂。
我有兩個假設。假設一,法律是一個比較枯燥的行業,每天要對着不少沉悶的文件,又要熟讀一些離地和過時的案例,因此對生活有要求的律師希望在餘暇玩音樂減壓、陶冶性情,藉音樂讓自己的情緒得以宣洩。假設二,該些人士本身已經是音樂高手,在小學、中學、大學時已獲得無數,攻讀法律只是想完成父母親的願望,但他們拿到法律學位及執業資格後,父母便沒有藉口去管束或禁止他們玩樂器,可以自由地去追求他們在音樂上的夢想。我認為,以上兩個假設均成立,甚至有人兩者皆是。
在香港,律師行業分大律師和事務律師兩大類,大律師主要負責上法庭和盤問證人,事務律師則比較着重文書、信件、及與客人溝通等工作,筆者是後者。
大律師中,最為人熟悉的作曲人應該是王正宇,他是資深大律師,在大律師名冊中排名甚高,專長是刑事訴訟及辯護。他的首本名曲是為張國榮創作的《為你鍾情》,是哥哥永垂不朽的名曲。《問一問你》是王為梅艷芳在電視劇《香江花月夜》中撰寫的一首帶有懷舊老上海味道的歌曲,非常順耳。《這就是愛》更成功地讓林楚麒贏得上海-巴黎世界歌唱比賽冠軍。王本身也是唱得之人,特別是英文爵士歌曲。數年前,筆者有幸觀賞過一張DVD,正是王在大會堂舉行的個人演唱會,邀請林子祥及蘇永康擔任嘉賓,樂隊是三、四十人的管樂團,場面墟冚。
盧敏儀大律師在80年代與蔡楓華是《勁歌金曲》節目主持人。成為大律師後,盧對音樂興趣沒有減退,經常在演唱會觀眾席見到她,又與丈夫孫敬安成立「馬天尼娛樂」,為藝人舉辦演唱會。十多年前,盧很有道義地為前拍檔蔡楓華舉辦久休復出的演唱會,成為一時佳話。最近一次是兩年前馬天尼娛樂為歌手李龍基、威利、大AL在麥花臣場館的《龍威武演唱會》,座無虛席,一票難求,足見盧及丈夫對音樂的熱情。
前大律師鍾慶龍(Tommy Chung)是一位藍調結他手,他在香港推動藍調音樂不遺餘力,推出過三張純藍調專輯。Tommy除了彈奏藍調之外,還身體力行,於2001年至2004年在尖沙咀赫德道經營一所名叫《48th Street Chicago Blues》的藍調酒吧,擺明車馬玩芝加哥藍調,更孕育了當今不少舉足輕重的年輕樂手,如藍調結他手Vincent Lam、Ram Cheung、Boogie Playboys的藍調人,鍵琴手Tracy Cheuk、鼓手黃偉勲、李一丁等。筆者也曾被Tommy提攜,當時在美國攻讀法律的我在暑假回港一定會加入Tommy的樂隊,由星期六晚上十時半演奏到星期日凌晨四時,快樂不知時日過。2004年酒吧受沙士肆虐才被迫關門,令人惋惜。Tommy是我藍調的啟蒙老師,我很慶幸曾是四十八街的一分子。
李傲寰(Felix Li)也是一位活躍於音樂界的大律師,據聞他曾為容祖兒作過曲,也是泰迪羅賓「柳暗花明」樂團成員之一,擅長唱歌及吹奏色士風,他在《點止泰迪羅賓》大碟中與泰迪羅賓合唱《真真假假》,也在獨立樂隊So What的專輯中吹奏色士風,曾與鍾嘉欣傳出過緋聞。
事務律師行業中,也有不少音樂人才。謝安琪前監製周博賢前身也是律師,他在謝安琪出道便開始提攜她,把她打造成香港樂壇民主女神,藉她的歌曲宣揚平等、大愛、社會公義等概念,非常成功。周博賢曲詞倶佳,一曲《山林道》更榮獲CASH金帆獎「最佳旋律」,肯定了他作曲的實力。近年,周博賢更致力推動藝術發展局的選舉,讓熱愛民主的藝術工作者得以發聲,令人敬佩。
蔡德才在90年代已經開始與黃耀明合作,一曲《春光乍洩》榮獲多項年度大獎,奠定蔡德才在作曲及編曲上的地位。進入千禧年後蔡已辭退律師的工作,全職投身音樂行業,並與黃耀明、郭啟華、梁基爵、于逸堯等創立「人山人海」品牌,負責音樂創作及孕育at17等明日之星。其後,蔡成為鄭秀文的監製及音樂總監,《Faith》唱片令鄭秀文從谷底反彈,走上事業的高峰,蔡居功至偉。去年,盧凱彤去去後,蔡傷痛欲絕,但蔡為盧生前監製的最後數首歌卻令樂迷得到一些安慰,使我們更懷念她。
雷深如(原名雷琛瑜,J. Arie)是法律畢業生,但她選擇在畢業後立即投身音樂工作,沒有從事法律行業。她的處女作《第一志願》的歌詞中的「天真我所以放肆/怎麼錯不過錯一次/就算勸告未歇止/日記載滿夢想字」清晰地講解為何她選擇音樂而放棄法律。
另外,有一位名叫David Ma的律師是香港有名的貝斯手,他擁有一隊叫Rice Magnet的搖滾樂隊,也是周啓生樂隊的成員,曾為蔡楓華、胡楓、陳潔靈等伴奏。
其他一些仍然從事法律工作的音樂人包括與筆者在香港大學法學專業證書課程(PCLL)畢業的同屆同學曾家瑋和與筆者在同一所律師行共事的文尚行(David Mann),前者創作的歌曲包括容祖兒的《心病》、《煙霞》、《蜃樓》和陳慧琳的《抱歉柯德莉夏萍》等,後者寫了《等》、《Can’t Let You Go》給吳若希。雖然兩位近年創作的數量明顯不及以前,但他們仍然堅守法律工作崗位,教人欽佩。
屈指一算,原來在法律界和音樂界同樣出色的人大有人在,至於他們為何左、右腦同樣發達?筆者不得而知,只希望大家能珍惜這些奇人異士,因為他們確是社會的奇葩,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中以音樂作點綴,娛樂大眾,在褪色中的香港盡最後一點綿力作鹽作光。//
香港 藝術 館 合約 文員 在 鍾氏兄弟 The Chung Brother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enry刋登的新文章,歡迎轉載。原文如下:-
//法律與音樂
鍾一匡@鍾氏兄弟
法律人和音樂人似乎是兩種風馬牛不相及的職業,他們有沒有共通點呢?答案是有的。以筆者為例,我既是一位律師,也是一位音樂人,曾以律師的身份為多位藝人及娛樂圈朋友檢閱藝人合約,並為他們謀求福利。可能因為我熟悉音樂製作及行業的關係,修改合約的過程比較順利和得心應手,唱片公司和經理人亦可能因為我同時是音樂人的身分而給予我更多的尊重。因此,兩者相得益彰,互相補給。
縱觀整個音樂界,原來也有不少律師或大律師本身都是音樂人,或涉獵音樂創作的範疇。筆者希望透過本文將向這些左右腦同樣發達的人士致敬。介紹他們之前,筆者先探討為何這些法律界人士在工餘時也不忘創作或玩音樂。
我有兩個假設。假設一,法律是一個比較枯燥的行業,每天要對着不少沉悶的文件,又要熟讀一些離地和過時的案例,因此對生活有要求的律師希望在餘暇玩音樂減壓、陶冶性情,藉音樂讓自己的情緒得以宣洩。假設二,該些人士本身已經是音樂高手,在小學、中學、大學時已獲得無數,攻讀法律只是想完成父母親的願望,但他們拿到法律學位及執業資格後,父母便沒有藉口去管束或禁止他們玩樂器,可以自由地去追求他們在音樂上的夢想。我認為,以上兩個假設均成立,甚至有人兩者皆是。
在香港,律師行業分大律師和事務律師兩大類,大律師主要負責上法庭和盤問證人,事務律師則比較着重文書、信件、及與客人溝通等工作,筆者是後者。
大律師中,最為人熟悉的作曲人應該是王正宇,他是資深大律師,在大律師名冊中排名甚高,專長是刑事訴訟及辯護。他的首本名曲是為張國榮創作的《為你鍾情》,是哥哥永垂不朽的名曲。《問一問你》是王為梅艷芳在電視劇《香江花月夜》中撰寫的一首帶有懷舊老上海味道的歌曲,非常順耳。《這就是愛》更成功地讓林楚麒贏得上海-巴黎世界歌唱比賽冠軍。王本身也是唱得之人,特別是英文爵士歌曲。數年前,筆者有幸觀賞過一張DVD,正是王在大會堂舉行的個人演唱會,邀請林子祥及蘇永康擔任嘉賓,樂隊是三、四十人的管樂團,場面墟冚。
盧敏儀大律師在80年代與蔡楓華是《勁歌金曲》節目主持人。成為大律師後,盧對音樂興趣沒有減退,經常在演唱會觀眾席見到她,又與丈夫孫敬安成立「馬天尼娛樂」,為藝人舉辦演唱會。十多年前,盧很有道義地為前拍檔蔡楓華舉辦久休復出的演唱會,成為一時佳話。最近一次是兩年前馬天尼娛樂為歌手李龍基、威利、大AL在麥花臣場館的《龍威武演唱會》,座無虛席,一票難求,足見盧及丈夫對音樂的熱情。
前大律師鍾慶龍(Tommy Chung)是一位藍調結他手,他在香港推動藍調音樂不遺餘力,推出過三張純藍調專輯。Tommy除了彈奏藍調之外,還身體力行,於2001年至2004年在尖沙咀赫德道經營一所名叫《48th Street Chicago Blues》的藍調酒吧,擺明車馬玩芝加哥藍調,更孕育了當今不少舉足輕重的年輕樂手,如藍調結他手Vincent Lam、Ram Cheung、Boogie Playboys的藍調人,鍵琴手Tracy Cheuk、鼓手黃偉勲、李一丁等。筆者也曾被Tommy提攜,當時在美國攻讀法律的我在暑假回港一定會加入Tommy的樂隊,由星期六晚上十時半演奏到星期日凌晨四時,快樂不知時日過。2004年酒吧受沙士肆虐才被迫關門,令人惋惜。Tommy是我藍調的啟蒙老師,我很慶幸曾是四十八街的一分子。
李傲寰(Felix Li)也是一位活躍於音樂界的大律師,據聞他曾為容祖兒作過曲,也是泰迪羅賓「柳暗花明」樂團成員之一,擅長唱歌及吹奏色士風,他在《點止泰迪羅賓》大碟中與泰迪羅賓合唱《真真假假》,也在獨立樂隊So What的專輯中吹奏色士風,曾與鍾嘉欣傳出過緋聞。
事務律師行業中,也有不少音樂人才。謝安琪前監製周博賢前身也是律師,他在謝安琪出道便開始提攜她,把她打造成香港樂壇民主女神,藉她的歌曲宣揚平等、大愛、社會公義等概念,非常成功。周博賢曲詞倶佳,一曲《山林道》更榮獲CASH金帆獎「最佳旋律」,肯定了他作曲的實力。近年,周博賢更致力推動藝術發展局的選舉,讓熱愛民主的藝術工作者得以發聲,令人敬佩。
蔡德才在90年代已經開始與黃耀明合作,一曲《春光乍洩》榮獲多項年度大獎,奠定蔡德才在作曲及編曲上的地位。進入千禧年後蔡已辭退律師的工作,全職投身音樂行業,並與黃耀明、郭啟華、梁基爵、于逸堯等創立「人山人海」品牌,負責音樂創作及孕育at17等明日之星。其後,蔡成為鄭秀文的監製及音樂總監,《Faith》唱片令鄭秀文從谷底反彈,走上事業的高峰,蔡居功至偉。去年,盧凱彤去去後,蔡傷痛欲絕,但蔡為盧生前監製的最後數首歌卻令樂迷得到一些安慰,使我們更懷念她。
雷深如(原名雷琛瑜,J. Arie)是法律畢業生,但她選擇在畢業後立即投身音樂工作,沒有從事法律行業。她的處女作《第一志願》的歌詞中的「天真我所以放肆/怎麼錯不過錯一次/就算勸告未歇止/日記載滿夢想字」清晰地講解為何她選擇音樂而放棄法律。
另外,有一位名叫David Ma的律師是香港有名的貝斯手,他擁有一隊叫Rice Magnet的搖滾樂隊,也是周啓生樂隊的成員,曾為蔡楓華、胡楓、陳潔靈等伴奏。
其他一些仍然從事法律工作的音樂人包括與筆者在香港大學法學專業證書課程(PCLL)畢業的同屆同學曾家瑋和與筆者在同一所律師行共事的文尚行(David Mann),前者創作的歌曲包括容祖兒的《心病》、《煙霞》、《蜃樓》和陳慧琳的《抱歉柯德莉夏萍》等,後者寫了《等》、《Can’t Let You Go》給吳若希。雖然兩位近年創作的數量明顯不及以前,但他們仍然堅守法律工作崗位,教人欽佩。
屈指一算,原來在法律界和音樂界同樣出色的人大有人在,至於他們為何左、右腦同樣發達?筆者不得而知,只希望大家能珍惜這些奇人異士,因為他們確是社會的奇葩,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中以音樂作點綴,娛樂大眾,在褪色中的香港盡最後一點綿力作鹽作光。//
香港 藝術 館 合約 文員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電影資料館(英語:Hong Kong Film Archive)位於香港島西灣河鯉景道50號,樓高4層,總樓面面積7200平方米,是保存、修復及展覽香港電影及相關資料的博物館,於2001年1月3日啟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早在1993年,當時的市政局已籌備興建電影資料館,開始搜集和保存香港電影拷貝及有關資料,例如海報及雜誌等。1996年,香港電影資料館已加入成為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FIAF)成員,並與各國資料館交流及分享電影保存和修復經驗。到2000年,資料館轉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管理。資料館大樓分為兩部分,每層均有半邊作為藏品室。而另一半則是展覽廳和電影院,及供參考用的資源中心。資料館為香港市民推廣香港電影藝術,並為電影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大量資料。資料館目前蒐集了12,867部影片和1,136 197項電影相關資料,收藏電影拷貝超過5600部,最早的是1898年美國愛迪生公司在香港拍攝的風光紀錄短片,館藏亦有不少香港出品的電影,如1939年蔡楚生導演的抗戰愛國名作《孤島天堂》和由著名影星胡蝶、吳楚帆主演的《南國姊妹花》等。資料館亦收藏電影的相關資料,包括:劇照、劇本、電影海報、電影原聲唱片、影片特刊和合約文件、電影獎座、道具等。豐富而珍貴的館藏令資料館被《時代雜誌》形容為香港以及亞洲最偉大的視覺藝術寶藏和25項「遊客不容錯過的亞洲體驗」之一。「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港産片』(香港電影)」,多年來香港電影作爲中華文化品牌風靡全球。被譽爲「中國夢工場」、「東方好萊塢」、「東方之珠」的香港,一直以來都是兩岸三地大中華地區中的電影殿堂,香江樂土孕育出植根傳統中華文化、融匯中西的華人本土電影産業,是全球華人社會中最爲矚目的電影天堂,更築起僅次於美國、全球第二大的電影生産基地,因此香港電影一直見證香港和兩岸華語電影的發展歷程,而香港電影資料館是兩岸三地中唯一打破傳統政治壁壘,全面接收保留大中華電影歷史素材的電影資料博物館,兩岸三地中,唯有在香港,才能夠全面重溫香港電影、大陸電影和台灣電影的歷史足印。電影資料館致力保存香港電影文化,會搜集珍貴的電影菲林拷貝,並接受私人收藏的捐贈和借出,與海外專業修復團隊合作,修復不少重要作品。香港電影資料館樓高五層,樓面總面積約七千二百平方米。為了便於控制儲藏庫的恒溫系統,整幢大樓一分為二,即每層均劃出半邊為藏品室,內置獨立的製冷系統和氣體式乾燥及除酸器。大樓的另一邊,則為經常性地舉辦公開活動的展覽廳和電影院,以及供參考用的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