鰤魚的季節,烤一份,燉一份。
台灣雖然海產豐富,但是海鮮的烹調方式不多,平時會常吃海鮮的人更少。我說的平時,指的是平常解決三餐的便當店或小吃攤,菜單上出現的海鮮總是只有三五種。結果就是,明明海產豐富,要吃海鮮卻非得去海產攤才肯多吃一些。之前看已故魚達人李嘉亮先生的書,他就說過,台灣海鮮料理的烹調方式明顯不足,這兩年則有新合發腥弟出的一方面介紹魚產,一方面介紹多樣烹調方式的書,都值得收藏。今天做鰤魚的時候,想說我怎麼沒寫過鰤魚,結果原來是寫在介紹日本鄉土料理的文章裡了:
鰤魚在日本有寒鰤、天上鰤、黑瀨鰤、臭橙鰤、戶島第一鰤、櫻鰤等知名品牌。其中寒鰤是富山縣冰見市、天上鰤是北海道余市、黑瀨鰤是宮崎縣串間市、臭橙鰤是大分縣、戶島第一鰤是愛媛縣宇和島市、櫻鰤是三重縣與和歌山縣所捕獲的鰤魚。
鰤魚自古以來在日本的關西和北陸地方就是年節必備,和紅魽(カンパチ/Greater amberjack,中文學名高體鰤)、平政(ヒラマサ/Yellowtail Amberjack,中文學名黃尾鰤)並稱「鰤魚御三家」(而我們這裡談的鰤魚在台灣又叫青甘,中文學名為五條鰤,另外台灣還常見一種中文學名叫長鰭鰤,又名黃尾鰺、油魽的鰺科鰤屬魚,日本叫鰭長間八/ヒレナガカンパチ,英文為Highfin Amberjack),而其中又以鰤魚所含的油脂量最高。
根據大槻文彦所著的字典《大言海》鰤魚的日文假名「ぶり」(buri)得自其豐富的油脂「あぶら」(abura),後來簡稱「ぶら」(bura),最後又音轉為「ぶり」。還有一說是因為牠的肉質很軟很好咬(ぶりぶり),也有一說是因為其盛產期是下雪(雪の「降り」)的季節而得此名。至於牠的漢字寫法「鰤」,則的自其「師走季節最肥美」,而這師走季節指的是繁忙的年底十二月。也因為鰤魚盛產於冬天,因此在日本海,有著冬天的海之所以波濤洶湧是因為鰤魚在跑的「鰤魚起浪」一說。
在日本,鰤魚是一種出世魚,也就是伴隨著牠的成長,名字會不斷變換,價錢也不斷上升的魚種。牠在日本非常多不同的稱呼,但只有野生完全成熟的,才能被叫做鰤魚。在關東,牠體長在十到三十公分之間的時期被稱為「魚夏」(ワカシ/wakashi)、三十到六十公分叫「鰍」(イナダ/inada)、六十到八十公分叫「稚鰤」(ワラサ/warasa)、八十公分以上才叫做鰤;在關西,十五到四十公分的叫ツバス/tubasu、四十到六十公分叫「魬」(ハマチ/hamachi)、六十到八十公分叫「目白」(メジロ/mejiro)、一樣八十公分以上才稱做鰤;在富山縣等北陸地方,三十五公分以下叫「芝員」(ツバイソ/shibainn)、四十到六十公分叫「福來魚」(フクラギ/hukuragi)、六十到八十公分為「雁度」(ガンド/ganndo),再來就是鰤了。
至於要長多久才能被稱為鰤呢?通常第一年是三十公分左右,兩年為長到五十公分,三年六十五到七十公分,四年七十五公分左右,五年就會超過八十公分了。而一條成年的鰤魚則是體長平均一公尺,體重八公斤,外形為前後兩端尖細、中間寬闊膨凸的紡錘形,其背部為深藍色,腹部是銀色,身體兩側則有著黃色的長條。牠還是小魚的時候由於棲身於海藻當中,因此日本各地都叫牠「藻雑魚」(モジャコ),成魚則是捕食沙丁魚、竹莢魚和烏賊來吃。
新鮮的鰤魚身體柔軟、腹部緊實,全身藍得發亮,體側的黃色條紋鮮明。根據平成十二年,日本農林水産省統計情報部的「漁業・養殖業生産統計年報,野生鰤魚的漁獲量為七萬七千四百六十一噸,養殖的則為十三萬六千八百三十四噸,後者佔了全部的64%。以下來看看日本幾個知名的品牌鰤魚。
寒鰤
在這些鰤魚的品牌中,以富山縣冰見市所捕獲的寒鰤(寒ブリ)在市場上的評價最高。不過以產量來說,則是長崎縣、石川縣與島根縣分別為第一、第二和第三名。產區則以日本海側為多,太平洋側的話,產量最高的則是千葉縣與茨城縣,分別是全日本第四和第七名,第五名則是北海道(養殖的產量第一名為鹿兒島、第二名大分、第三名愛媛、第四名宮崎、第五名高知,日本最早開始養殖鰤魚的則為香川縣)。日本海側的鰤魚有「佐渡鰤」、「能登鰤」,富山灣內的叫「冰見鰤」,也就是我們這邊說的寒鰤。
位於富山灣中心部冰見市近海的寒鰤又稱為「冰見寒鰤」(ひみ寒ぶり),以定置網捕獲。冰見寒鰤不論是品質或價格,都不是其它地方捕獲的所能比擬。因為鰤魚在初冬時,會為了產卵,而從北海道南下到九州的五島列島附近,而在這段路程中間位置的冰見市近海所捕獲的鰤魚,正處於脂肪最為飽滿的狀況。而且這些鰤魚全都擠進了能登半島,全被圍了起來,這是因為富山灣有著被稱為「藍瓶」,彷彿是天然魚缸般的海底地形,因此冰見市又被稱為捕捉寒鰤的聖地。
此外,冰見寒鰤還必須滿足三大基本要求,一是必須是在富山灣由定置往捕獲,二是必須是在冰見漁港競標,三是必須是六公斤以上,外型和品質都良好者。
天上鰤
不管是富山縣冰見的「冰見寒鰤」、石川縣能登的「天然能登寒鰤」、新潟縣佐渡的「佐渡寒鰤」,都是以地名做為其品牌名。不過產於北海道余市的鰤魚則不叫余市鰤,而叫天上鰤。不過這倒不是因為牠的味道好吃到讓人登天,事實上,從九月上旬到十月下旬這短短的漁期以定置網捕獲的天上鰤,脂肪是不如寒鰤的,但凝縮的旨味則讓人回味無窮。
近十年才開始在市場上流通的天上鰤之所以叫天上鰤,是因為牠是在日本最北端所捕獲的鰤魚,我們以鰹魚來打比方的話,牠就像是初鰹,尚未囤積太多脂肪,但是卻是所有鰤魚的先驅,旬之初物。
黑瀨鰤
黑瀨鰤是日本水産株式会社在宮崎縣串間市的黒瀬水産株式会社,所推出的鰤魚品牌。黒瀬水産株式会社是日本水産株式会社於2004(平成16)年,出資100%的企業,也是日本最大的鰤魚養殖企業。在2009年6月,黒瀬水産株式会社推出了「夏天也是當季的旬」,「黑瀬小鰤魚」,以早期採卵的人工種苗技術,生產出了在原本鰤魚味道不好的夏季,也可以吃得到的夏季美味鰤魚。
臭橙鰤
大分縣的養殖鰤魚產量為日本第三,而這裡的鰤魚之所以叫臭橙鰤,是因為這裡的鰤魚的餌料內,有加入一種叫臭橙(カボス)的學名為citrus sphaerocarpa的當地特產的柑橘(其產量佔了全日本的九成),因此稱之為臭橙鰤(かぼすブリ),而這也成了這種鰤魚最大的特色。因為,和紅魽與平政這兩種「鰤魚御三家」的另外兩種魚比起來,鰤魚被切開後的血合肉更容易變色(褐變),就算是鮮度一樣,但也會造成價格下滑。而由於臭橙中所富含的多酚與維他命C等抗酸化元素的作用,吃著加了臭橙的餌料長大的臭橙鰤,其血合肉的鮮度和顏色最高可保持四十個小時之久,而且這樣子也使得臭橙鰤的脂肪吃起來有清爽的感覺。
臭橙鰤在大分縣的主要養殖地在臼杵市、津久見市和佐伯市,其中,臼杵地區在臭橙鰤的餌料中所添加的是臭橙的果汁、而佐伯市水津地區添加的則是果皮粉,末。以臭橙的果汁來說,三十次餵餌的果汁與餌的比例為1%:1,如果是果皮的話,則是以二十五次餵餌數來算,比例是0.5%:1。
臭澄鰤是一個比較新的養殖鰤魚品牌,在平成十九年(2007),才由大分縣農林水産研究指導中心的水産研究部,針對改善養殖鰤魚的血合部分變色的缺點為目改始研究,並在三年後的平成二十二年(2010)開始販售。
戶島第一鰤
戶島第一鰤(戸島一番ブリ)也是養殖的鰤魚,從昭和51年(1976) 就開始進行養殖的戶島第一鰤的養殖地戶島,在愛媛縣宇和島市西方二十公里的宇和海國立公園内的海域。這裡是個水深六十公尺深、水流快,而且海底湧出天然營養鹽的漁場。由於這裡的水流毫不間斷地變化,成就了戶島第一鰤從頭到尾都緊實的肉質。而也因為地處在愛媛縣,因此在平成18年(2006),當地還推出了「愛媛愛的食物推進機構」,推行「有著愛的品牌產品」的認定,將戶島第一鰤打造成最高級的品牌鰤魚。而其養殖特點是,以經營養殖業的家庭為單位,一戶照料一個八條魚的漁群,一尾一尾細心地飼育。
櫻鰤
這種鰤魚一方面是因為在接近櫻花盛開的季節捕獲,一方面其切身肉的顏色如同粉紅色的櫻花。從冰見的寒鰤開始,日本北陸地方的鰤!捕撈到二月底已經告了一個段落,而鰤魚則是繼續南游至長崎縣的壱岐和對馬,以及鳥取縣的境港。
而在太平洋岸的沿著三重縣到和歌山縣的東紀州、熊野灘,就把這些三、四月為了產卵而南下所捕獲的鰤魚稱之為櫻鰤。
櫻鰤會在被捕獲後立刻以活醃法(活〆)來保持鮮度,不過由於其脂肪量已經減少,所以吃起來的味道變得淡泊而清爽,與冬季的鰤魚比起來,更能吃到魚肉本身的風味。
在三重縣,有一種用櫻鰤做的叫做「鱉甲壽司」(ベッコウ寿司)的傳統鄉土料理。這是一種將櫻鰤切片用醬油醃過,再混以紅蘿蔔、香菇、蛋絲、海苔絲的散壽司。之所以被稱做鱉甲壽司,是因為用醬油醃過的櫻鰤的顏色,像是鱉甲的琥珀色。
鰤魚料理
鰤魚可做為刺身、壽司、可煮、可烤又可以做火鍋,根本是萬能的魚類食材。而除了我們這部份提介紹的鰤魚涮涮鍋外,鰤魚在日本最普遍的料理方式就是照燒鰤魚和鰤魚燉蘿蔔了。其它長見的做法還有做成壽喜燒,以昆布柴魚高湯和水菜一起煮的「脆脆鍋」(はりはり鍋,はりはり表示水菜爽脆的口感)、鹽燒、西京燒等。
以前我們介紹鯖魚棒壽司的的時候,談過由於京都不靠海,因此由日本海將鯖魚運到京都的誕生了「鯖街道」。同樣的,地處內陸的日本人因為想吃鰤魚,也造就了從越中富山(富山灣)將捕獲的鰤魚翻山越嶺運到飛騨(岐阜縣)和信州(長野縣)的「鰤街道」。從越中運到飛騨的鰤魚稱為「越中鰤」,從飛騨送到信州的則叫「飛騨鰤」。
「鰤魚乾」(塩ぶり)
越中鰤和飛騨鰤,都會先在富山縣做成鰤魚乾保存與運送。然後做成烤鰤魚乾食用。在長野縣的松本市和九州的福岡,都會在過年的時候做鰤魚雜煮。在石川縣,則有一種稱為「巻鰤」(まきぶり)的以稻草捲起來保存的鰤魚乾,吃的時候再切片食用。
「能登寒鰤胃鹽辛」(能登寒ぶり胃塩辛)
鹽辛和日本酒就是合!這道也是石川縣的料理,是將鰤魚的胃用米麴、鹽和當地的魚露製成的發酵魚醬。
今天喝山形正宗,酒米使用的是和十四代一樣的酒未來。
#ぶりかま塩焼き
#ぶり大根
《東京23區鄉土料理之兵法:六本木、赤坂、虎之門、新橋、芝浦: 港區》:https://naihaolee.pixnet.net/blog/post/358894552-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andline Fish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雨後沙鯭兩大條『香港釣魚 : 岸釣』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 {粵語旁白+中英文字幕} Two Big Size Leather Jacket [Hong Kong HK Fishing : Shore] 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 Promenade - Central...
「部瀨名海中公園介紹」的推薦目錄:
- 關於部瀨名海中公園介紹 在 食之兵法: 鞭神老師的料理研究 The Culinary Art of Wa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部瀨名海中公園介紹 在 青醬的日本小確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部瀨名海中公園介紹 在 貓在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部瀨名海中公園介紹 在 Handline Fishi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部瀨名海中公園介紹 在 沖繩 Oki-Famil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部瀨名海中公園介紹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部瀨名海中公園介紹 在 【吉米熊】沖繩|部瀨名海中公園|海中展望塔|玻璃底船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部瀨名海中公園介紹 在 來來琉球- 這次要和大家介紹位於沖繩本島北部名護市的景點 ... 的評價
部瀨名海中公園介紹 在 青醬的日本小確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mtFACTORYTOUR
#岡山倉敷女子旅
拖稿很久的紙膠帶工廠參觀心得文終於產出來了👏🏻👏🏻👏🏻
這次要感謝朋友抽中mt紙膠帶的參觀門票,才促成了這次的岡山-小豆島女子旅✈️由於疫情的關係,行程當中的工廠內部制作流程的部分被取消,不過實際走一趟還是有美夢成真的感覺‼️趕緊來看青醬的介紹吧😘
👉🏻圖文版:
https://chinchaninjp.com/mt-factory-tour/
【小豆島系列文章】
🔹瀨戶內海女子旅~化身魔女宅急便琪琪,來小豆島橄欖公園體驗一次完美的飛行吧!
https://chinchaninjp.com/olive-park/
🔹文青咖啡廳!藏身在小豆島鄉村巷弄間的MORIKUNI森國酒造咖啡廳
https://chinchaninjp.com/morikuni/
🔹遠眺瀨戶內海美景享受美食:小豆島橄欖公園餐廳RESTAURANT SUN OLIVE
https://chinchaninjp.com/restaurant-sun-olive/
🔹一天中的兩次奇蹟!香川縣的夢幻絕美景點-戀人聖地小豆島天使之路
https://chinchaninjp.com/angel-road/
部瀨名海中公園介紹 在 貓在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東北紅葉の小心得 》🍁
第二篇:紅葉的模樣
落葉植物到了秋天通常會變色,這幅紅、黃、褐、橙共譜的季節進行曲,日本人稱之為「紅葉」
#今天是耐心大考驗
#文多圖更多
#建議上個廁所泡杯茶再開始看
#不然也可以邊蹲馬桶邊看
<前言>
東北地區林相複雜,會變紅的楓葉並不算是唯一的主角。
當中勢力龐大的,還有像是山毛櫸、白樺、櫻樹,這些入秋後會轉成黃或褐葉的林木。
東北或許很難見到燎原楓紅,往往都是黃褐紅橙相互爭豔,不時還穿插著一些常綠喬木,色彩繽紛。
等等我們分兩部分來介紹東北的紅葉,
先談 「景點的類型」、再聊「應該怎麼賞」
ok 切入正題吧!
===========================
#景點的類型
東北的紅葉景點,可以概括成以下 4 種類型。
(1) 山林
(2) 溪谷、瀑布
(3) 湖、沼、池
(4) 神社、寺院、古蹟、宅院、公園
同類型的景色看多了容易膩,如果在行程安排能夠充滿多樣性,旅途的感受也會更加豐富。
(1) 山林
縱斷東北中央的「奧羽山脈」,秋色由北向南蔓延,是大部分景點集中的地方,沿途景色通常不會讓你失望。
由北至南,主要的紅葉山區如下:
- 八甲田、十和田(青森)🔥
- 八幡平(岩手/秋田)🔥
- 森吉山(秋田)
- 鳥海山(秋田/山形)
- 出羽三山(山形)
- 朝日山地(山形/新潟)
- 蔵王(宮城/山形)🔥
- 磐梯山、安達太良山、吾妻山(福島)🔥
🔥: 代表比較有名,也比較容易抵達的地區,初來東北可以優先考慮。
(2) 溪谷、瀑布
大部分的溪谷、瀑布都位於山谷之間,因此光線能否照射進來,便成為了賞景重要的關鍵。
在東北山區走跳,通常下午三點過後就會逐漸曬不到太陽,此時紅葉失去光澤,溪邊也讓人感覺陰冷,建議盡量避免安排太晚的時間到訪這類型的景點。
- 青森:奧入瀨溪
- 岩手:松川溪谷、猊鼻溪(可遊船)
- 秋田:抱返り渓谷、小安峽
- 宮城:鳴子峽、秋保大滝
- 福島:中津川溪谷
(3) 湖、沼、池
一面水鏡,雙倍紅葉,十倍感動
這類型的景點,倒影為主要賣點之一,通常無風的晴天會是最好的拜訪時機。
另外像 <青森・蔦沼> 的朝燒、<宮城・長老湖> 的夕燒,陽光會將枝葉染紅,讓紅葉氣氛增色不少,也相當值得一訪。
- 青森:蔦七沼、地獄沼、睡蓮沼
- 岩手:御在所沼、錦秋湖
- 秋田:八幡平大沼
- 宮城:長老湖
- 福島:五色沼、桧原湖
至於十和田湖、田澤湖這種比較大的湖,則適合湖邊兜風、漫步,輕鬆享受靜謐的時光。
(4) 神社、寺院、古蹟、宅院、公園
這裡的紅葉通常有專人照料,一般來說葉況會比野外的紅葉來的好,適合捕捉特寫和具有詩意的氛圍。
在東北,這類型的景點雖不若關西那樣豐富,但也是很適合挑選一兩處排入行程,增添行程的多樣性。
- 青森:弘前公園、中野紅葉山
- 岩手:毛越寺、中尊寺、盛岡城跡公園
- 秋田:角館、千秋公園
- 宮城:円通院
- 山形:山寺
- 福島:圓藏寺
===========================
#應該怎麼賞
要想飽覽東北的山林秋色,以下是幾種主要方式:
(A) 公路兜風
(B) 山岳纜車
(C) 鐵道慢遊
(D) 步道健行
(E) 夜間點燈
(F) 旅宿體驗
(A)公路兜風
不管是自駕還是搭巴士,上了東北公路,走走停停都是美景。
這裡推薦幾條特別具有季節感的公路,並附上沿途的經典紅葉景點:
青森:
- 国道103号
又稱 #八甲田十和田ゴールドライン
(十和田湖、蔦七沼、酸ヶ湯、八甲田山)
- 国道102号
(奧入瀨溪流、燒山)
- 国道394号
(中野もみじ山、城倉大橋)
岩手・秋田:
- 岩手県道・秋田県道23号
又稱 #八幡平山アスピーテライン
(八幡平大沼、後生掛溫泉、八幡平山頂、黑谷地濕原、御在所沼)
- 秋田県道・岩手県道318号
又稱 #八幡平樹海ライン
(藤七溫泉、松川溫泉)
- 岩手県道212号
(松川溫泉、松川溪谷、岩手県県民の森)
- 国道282号・與鐵道
(小坂町、鹿角花輪、湯瀨溫泉、安比高原)
- 国道341号
(鹿角、玉川溫泉、寶仙湖、田澤湖)
- 国道105号・與鐵道 <秋田內陸線> 並行
(秋田內陸線八景、角館)
宮城・山形:
- 宮城県道・山形県道12号
又稱 #蔵王エコーライン
(刈田岳御釜、蔵王坊平高原)
福島:
- 福島県道70号 <磐梯吾妻スカイライン>
(不動沢橋、天狗の庭、浄土平、吾妻小富士)
(B) 山岳纜車
東北地區雪場多,纜車也多,不少雪場在秋天的時候都會將纜車作為觀光賞景之用。
想要搭纜車眺望滿山紅毯,找那些滑雪勝地準沒錯!
- 青森:八甲田山(有名)、岩木山
- 岩手:安比高原
- 秋田:森吉山
- 山形:藏王(有名)
- 福島:安達太良山(有名)
(C) 鐵道慢遊
穿梭山野間的地方鐵道路線,不管是搭上列車賞景也好,追車影車也好,都會是這個季節令人難忘的回憶。
- JR花輪線(秋田<>岩手)
- JR北上線(秋田<>岩手)
- 秋田內陸線(秋田)
- JR陸羽東線(宮城)
- JR只見線(福島)
(D) 步道健行
下面列出一些比較熱門、安全,適合觀光客前往的步道:
- 青森:奧入瀨溪流步道、蔦七沼步道
- 岩手:八幡平山頂步道、松川溪谷步道
- 秋田:後生掛自然研究路、抱返り渓谷
- 宮城:鳴子峽遊步道
- 福島:五色沼自然探勝路
另外東北也有許多登山路線,可以衡量自身能力,並在妥善準備下前往。
比較有名的秋季路線包括:
- 岩手&宮城:栗駒山
- 秋田&山形:鳥海山
- 福島:安達太良山、磐梯山
#安排步道行程記得留意時間
#同時注意野生動物與自身安全
(E) 夜間點燈
東北晚上黑漆漆,不過還是有少少的地方有機會欣賞到點燈後的紅葉,有興趣也可安排前往。
- 青森:弘前公園、中野紅葉山
- 岩手:中尊寺
- 秋田:角館
- 宮城:松島円通院
(F) 旅宿溫泉
如果能挑選一個被紅葉環繞的住宿環境,還能起個大早,在觀光客湧入之前先享受眼前的秋日靜謐,這絕對會是旅程裡最值得開心的一件事。
- 青森:蔦溫泉、奧入瀨溪流、十和田湖
- 岩手:松川溫泉、安比高原
- 秋田:乳頭溫泉鄉、田澤湖
- 宮城山形福島:這我還不熟,歡迎大家多多推薦 🤭
===========================
東北銀杏散見各地,常常就是田邊或是神社裡的一顆大樹。有些地方的樹葉還沒變色,銀杏卻早已黃成一片,
如果是想要見到一整排、或是特別大叢的銀杏,以下提供幾個地點供參考。
- 山形:山形県総合運動公園(並木)、山形熊野大社(大銀杏)
- 宮城:宮城県庁前(並木)
- 福島:新宮熊野神社(大銀杏)
===========================
說了一堆,還是來看看照片比較實際 😅
🇯🇵 | 日本・東北
部瀨名海中公園介紹 在 Handline Fishi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雨後沙鯭兩大條『香港釣魚 : 岸釣』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 {粵語旁白+中英文字幕}
Two Big Size Leather Jacket [Hong Kong HK Fishing : Shore] 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 Promenade - Central {Voice Over + CC}
時間:12:00 - 15:00
流水:二十五
天氣:20- 24度。南風2-3級,多雲,間中有驟雨,局部地區有雷暴。日間部分時間有陽光。
地點:中西區海濱長廊 - 中環段
魚餌:死蝦4兩
工具:魚絲YGK FluoroCarbon 碳氟化合物2號,波子8-10g,鯊魚牌0.8
釣法:手絲
:影片字幕內容:
各位觀眾大家好我叫Marco
今日我就近近哋嚟呢一度玩三個鐘頭岸釣
就睇下好唔好彩今日可以釣返兩條魚返屋企蒸下
天氣今日就麻麻地啦
釣返兩條魚返屋企蒸可能真係一個大想頭
釣魚嘅嘢真係話唔定
只要有信心應該會做到
睇住嚟啦
手絲釣魚
影片分享頻道
今日流水二十五
南風2至3級
今日局部地方有雷暴
有雨
我今日就去咗金鐘對開嗰個釣點
即係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
最方便嚟呢一個釣點嘅方法
就係由金鐘站
通過添馬公園
向海旁方向直出
就係今日介紹嘅釣點呀
今日呢釣魚我都係用輕便裝
我求其攞副手排就算啦
我今日即係帶咗副四磅魚嘜嚟
由於近岸呢邊就比較棘地
我就用副仕掛釣組
用8 gram既波子鉛
上面加兩個鯊魚牌0.8號魚鉤
今日目標都係釣下魚仔
我哋同呢位師兄差唔多時間一齊到
佢一開竿冇幾耐
就聽到佢好興奮同你講釣到支大砲
喺維港近岸位置都好少見到咁大條雞泡
而今日我去釣魚呢
就同阿傑一齊去
次次釣到嘅魚獲都拍得住我
無論去岸釣又好,艇仔釣又好
不過如果出快艇嘅話呢
通常佢都唔夠我釣啦
我都要約多啲佢去快艇釣魚,訓練下佢先
今日我哋就打成平手
一人一條大沙鯭
我哋大概釣咗三個鐘頭到
用咗二十蚊成本買魚餌
由於又有雨
天氣太差
我哋索性唔釣喇
條泥鯭太細條我哋就冇要啦,放生
而灣仔臨時海濱公園
就喺中西區海濱長廊
中環斷旁邊
大概都係開幕咗半年左右
又提供咗一個新釣點畀釣友選擇
大家一路沿著海濱公園行
就會去到金紫荊廣場
一路行過去嘅時候
我留意到地面有好多針墨噴墨痕跡
我相信如果喺呢度玩夜水釣針墨
收穫都應該唔錯
呢一個釣點最大缺點嘅地方
就係我哋釣魚嘅位置同個水面有一段嘅距離
都差唔多有兩米幾高
如果你唔想見到咁高
你又可以試下前面嗰幾個碼頭
如果你喜歡我影片嘅話
記住畀番個LIKE我
分享出去畀朋友或者喺下面留言
下次好快再見
未訂閱我頻道嘅話,記住訂閱返我頻道喎
Bye Bye
請按以下鏈結來訂閱此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_5XP-qd-udNxBlzzSzgvw?sub_confirmation=1
建議下一部影片:
釣沙巴∙∙∙等『香港釣魚 : 艇釣』青龍頭 {粵語旁白+中英文字幕}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gSGFRn3rNDo
你或許感興趣的其他影片:
⚓ 大角咀之大佬-江哥,阿神與馬友的初次接觸 青馬 - https://youtu.be/nGLqp3pD3_M
⚓ 大角咀另一位三寶,我與三大掌門高手,華山論劍 青馬 - https://youtu.be/mdIFvy5NlV4
⚓ 大角咀三寶之一,我哋齊齊去通佢∙∙∙秘位 港珠澳人工島 - https://youtu.be/3XCRbIW3qYI
⚓ 釣沙巴∙∙∙等『香港釣魚 : 艇釣』青龍頭 - https://youtu.be/gSGFRn3rNDo
⚓ 由Peter師兄親自教授用瀨尿蝦、三點蟹釣針墨 -https://youtu.be/uKTULrEyT-E
⚓ 初嘗橋墩釣老泥的滋味 東涌橋墩 - https://youtu.be/vCK35T-vArE
⚓ 夜水大戰港內大怪獸盲鰽+魔鬼魚 港內 - https://youtu.be/6rp3kBKB2IY
⚓ 爆釣港內鈍釣法釣黃腳鱲 維港 - https://youtu.be/gyrMS7paHQs
⚓ 朋友號第四屆 - 石狗公盃2020 高手雲集,戰況激烈 青龍頭 - https://youtu.be/WXkEFy_9trk
⚓ 夜水爆釣黃腳鱲 港內 - https://youtu.be/GDqB7mlJUQM
⚓ 爆釣烏頭 城西道巴士總站 - https://youtu.be/HmQdzc1vn04
⚓ 打石湖手絲釣大紅鮪 青馬橋/青龍頭 - https://youtu.be/J8OUNVPL0Uk
請繼續收看手絲釣魚:
::最新釣魚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6XUnbwt4YA&list=PLGiZ1ROtXQKExNJZVgre1uHJ7Egp7Pt7w
::人氣最高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2zjubu0RoA&list=PLGiZ1ROtXQKERHSavbId7nu3x6P3beIna
::教學/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KTULrEyT-E&list=PLGiZ1ROtXQKGfs0mbYx-liAEWl2mzOkb7
::船釣/艇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PAs7oqs9SA&list=PLGiZ1ROtXQKEfkfSX9MrBxizaon-6PO8r
::岸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q_GqD58vN4&list=PLGiZ1ROtXQKH6TKzdiwPcRHFfvz2twTMM
::港水/日水/艇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8qOp8db6g&list=PLGiZ1ROtXQKFRZsNEYgxWATB_c0INAMD3
::港水/夜水/艇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oerq2R2HEA&list=PLGiZ1ROtXQKHqeeXVPSM-haFosg086CMV
::港水/日水/岸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uWZPLRih4E&list=PLGiZ1ROtXQKHET2CpMVeszpsDX2m3daHB
::港水/夜水/岸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QvPjFYaQ4&list=PLGiZ1ROtXQKHOn4i4AtU0LqFmSAylTv_V
::最新烹飪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rRzq68nVRo&list=PLGiZ1ROtXQKE6xSW8gEzznGnjR80d24ZF
::烹飪/湯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9a9_FWnayg&list=PLGiZ1ROtXQKGNTj43A2TmhUgRerY6u51O
::烹飪/蒸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rthSSC64tg&list=PLGiZ1ROtXQKGV4S2hw-x0Olh2YYeARvLB
:所有烹飪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rRzq68nVRo&list=PLGiZ1ROtXQKGR-ZLWtnIZLovTGjKXB2Cj
::觀賞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32IGTEYZIc&list=PLGiZ1ROtXQKEu4-7Sie9InJijA7EibCgO
::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qT_BGO-aOk&list=PLGiZ1ROtXQKHNapvvF4I6TmTT2-U3WEtp
::年度回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MLVEwrvJWs&list=PLGiZ1ROtXQKGaM7ciTpzbi-ZPnRfViGm1
::『Handline Fishing 手絲釣魚』所有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2zjubu0RoA&list=PLGiZ1ROtXQKE5EikSUQx7Ngrj3aKQJnch
==================================================================
背景音樂名稱 : Steps - Roa
來源 : YouTube Audio Library
拍攝器材 : GoPro Hero 7 Black (with HyperSmooth Enabled)
解像度 : 1920 x 1080 60fps
剪輯軟件 : Corel VideoStudio 2018
本片以全高清拍攝,務求能捕捉每一個最好的畫面來送給所有訂閱者
==================================================================
YouTube Channel 頻道: https://bit.ly/2W1Y8bG
YouTube Channel Subscribe Here 訂閱頻道按此: https://bit.ly/2Cva0LT
Facebook Page 手絲釣魚 專頁: https://bit.ly/2VbU4IS
Facebook 手絲釣魚交流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16740025403230/
Instagram 官方賬戶: https://www.instagram.com/handlinefishing_hk/
標籤 Tag :
香港釣魚 ╱ 釣魚 ╱ 艇釣 ╱ 手絲釣魚 ╱ 香港船釣 ╱ 香港艇釣 ╱ 釣魚影片
釣魚新手 ╱ 香港釣魚 艇釣 ╱ 船釣影片 ╱
YGK 魚絲 ╱ 香港釣魚 岸釣
Hong Kong Fishing ╱ Fishing ╱ Boatgame Fishing ╱ HK Fishing ╱ Fishing Vlog ╱
handline fishing ╱ hong kong boat game fishing ╱ fishing in hong kong ╱ hong kong ╱ fishing 2020 ╱ fishing video ╱ boat game ╱ how to catch fishes
釣り ╱ ボート釣り ╱ 船釣り ╱ 魚釣り ╱ 釣りVlog
#Fishing #釣魚 #り釣 #手絲釣魚 #HandlineFishing #香港釣魚 #香港釣魚2020

部瀨名海中公園介紹 在 沖繩 Oki-Famil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可以請我們喝一杯咖啡嗎?~ https://ko-fi.com/okifamily
~每年4月、8月、12月,我們會將20%收入捐給當時需要支援的慈善機構~
**************
南城市地下水非常豐富,即使在沙灘,也會發現有地下水湧出。而這海邊,可發現由石蓬流出的清水,高處甚至結聚成小小淡水湖。鹹淡水相遇,形成水潭。底部紫色的珊瑚,拆射成非常漂亮的色調。受到海浪侵蝕,巨石底座被沖出大大小小的水潭。山水或石蓬流出的清水浮在海水上,流動時因為密度不同,水乳交融形成反射出慢慢流動的模樣。而且水清無比!就像在玻璃磚上看珊瑚和魚。這個海域很多螃蟹,引來大量捕獵者,海鰻。在淺灘上常常看到海鰻在狩獵。大自創造了一個很得別的拍照地點。
有一些水潭更被水底洞穴連接起來,水不深但錯綜複雜。有一些爸爸要帶著氣瓶潛下才能了解。(對,爸爸會和朋友背著氣瓶爬下山崖,在這潛水)。爸爸仍有好一些水潭未有機會潛下細看。
這裏是東中國海和太平洋交界,稍為大浪一點,便會翻起巨浪。沿途會發現受到海浪衝擊而形成的小峽谷和洞穴,景色壯麗。其中一個位置像備瀨一缐天,但因為嶙峋石塊,多了一份蒼涼感。
可以想像,漲潮的時候或波濤洶湧的天氣是多....刺激。潮汐區電話沒有訊號,叫天不應。所以大家要看潮汐表才去。在最南邊的天涯海角,有小路走回岸上安全位置。如果真的有需要,可以從那裏沿着小路走回泊車位置。請大家量力而為。
行山最怕是遇到野狗,沖繩只有野貓,野蟹,野海鰻,我家野孩子,沒有野狗。加上也會常常看到釣魚郎,所以可以放心。
說到這裡,爸爸是時候收筆。相片影片比千言萬語來得真實。
文中相片除了由香港小姐的攝影師Reeve 操刀外,也由另一由著名攝影師.... 爸爸操刀。(爸爸是出名拍照很醜.... 找不重點,馬馬虎虎的拍... 任何人也可以拍得比爸爸好,常常給媽媽罵)。
具志川城跡詳細拍照點介紹: https://www.oki-family.com/gushichanmisshk2015/
延伸閱讀以及來這裡需要準備什麼: http://www.oki-family.com/beachinfinitypool/
更多沖繩去玩訊息: www.oki-family.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okiokifamily/

部瀨名海中公園介紹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水墨#梁震眀#水墨畫家
鄰近靳珩公園,位於立霧溪與魯丹溪交會處的印第安酋長石,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視角的錯覺,組構出有如人臉造型的奇石群,矗立在溪畔上,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好見識這巧奪天工般的自然奇觀。
如何將所畫題材營造出有如太魯閣峽谷那般的視覺強度?藉由台灣各地搜羅的奇石圖像,以小觀大,用貼近藝術的手法,假像虛構的方式,將其搬到近雲山巔處,當想像的連結空間變大,方寸之間的畫面也就有更為大器的可能。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部瀨名海中公園介紹 在 來來琉球- 這次要和大家介紹位於沖繩本島北部名護市的景點 ... 的必吃
這次要和大家介紹位於沖繩本島北部名護市的景點「部瀨名海中公園」。詳情由此進入→https://lailai-web.com/busena-marine-park/ ... <看更多>
部瀨名海中公園介紹 在 【吉米熊】沖繩|部瀨名海中公園|海中展望塔|玻璃底船 - YouTube 的必吃
【吉米熊】沖繩| 部瀨名海中公園 | 海中 展望塔|玻璃底船|The Busena Terrace海灘|超市|Marine Piazza Okinawa飯店. 728 views · 4 years ago ...mor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