シン・エヴァンゲリオン劇場版𝄇
EVANGELION:3.0+1.0 THRICE UPON A TIME
觀影後心得 ^0^/
.
日本Amazon Prime Video連結:
https://tinyurl.com/yhoq47kx
.
台灣連結:
https://tinyurl.com/yjfwv3jb
.
為求方便,這邊把這部電影簡稱[EVA:終]
.
雖然我沒打算劇透任何內容,
但畢竟都是"觀影後心得",
所以強烈建議準備要看的朋友﹑
擔心被劇透的朋友,
迴避這篇文章!
看完正片之後再來聊^^
.
==============
.
其實我原本"爛片預防針"已經打好打滿了
畢竟庵野大神的隨興
我們這輩子已經見識很多次了 XD
.
但開場服務性質濃厚的大型戰鬥場面,
就讓我直接高潮了^0^/
.
不過這遠遠不是讓我最滿意的地方,
[EVA:終]這電影一直到大約中間左右,
就是"村子"橋段的內容
.
[這就是我最想最想最想看到的EVA續篇!!!]
[這就是我最想最想最想看到的EVA續篇!!!]
[這就是我最想最想最想看到的EVA續篇!!!]
.
特別是有別於[序→破→Q]
擺明是[不同次輪迴]
[Q→終]是延續的劇情!
所以第一次看EVA新劇場版,
能有情感的累積堆疊,
而不是ㄟㄟㄟㄟ???什麼???這樣 XDD
.
村子橋段同樣服務性質超高的
用盡我們超喜愛的各個角色
其成長、轉變、心境、期盼、妥協、無奈...
密度超高超濃的塞到滿滿滿滿滿,
滿到我中間還停下電影,
跑去洗個澡讓腦袋好好轉一下,
消化好內容才繼續看下去wwwww
.
超爽!我看到快要哭出奶!!
.
然後...
.
.
村.
.
子.
.
之.
.
後.
.
的.
.
劇.
.
情.
.
我.
.
全.
.
部.
.
都.
.
看.
.
不.
.
懂.
.
.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
.
不意外啦,別說新劇場版完結篇了
那怕1997年的EVA舊劇場版 Air/真心為你
我也不覺得有誰真能好好解釋那一堆意象化的東西
.
但,EVA這動畫直接橫跨了
我人生最重要的各種時期,
這個情懷度太大太大了,
光是情懷我就能接受這電影後半看不懂的問題,
可能這幾天爬一下日本諸多討論網站,
看有沒有什麼解讀能讓我感受到更多內容...
.
畢竟當年第一次看Q
其實我是非常非常生氣的,
因為我第一時間的觀影後心得是
[我最愛的EVA不再是潮流領導了!
明顯為了商業考量,硬加了海量時下夯元素!]
.
但後來看了解析,
了解到EVA新劇場版的主軸架構就是[不同輪迴]
(這點從論壇有憑有據的推論,
到這次"終"直接給出了確定的答案)
覺得Q可以當成"if路線"劇情,
就覺得很有趣!
還因此再看了第二次,
全面的扭轉了一開始的負評心得。
.
而[EVA:終]則是本質上我就看得很開心了,
再去看解析跟腦洞推論,應該會更有趣,
而村子之後看不懂的劇情?
.
其實我也沒有想看懂 XDD
沒差啦,97年就被搞過一次了,
這體驗又讓我回想起學生時代的浪漫中二回憶wwwww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
解讀 eva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被男性平面攝影師宰制的20世紀電影界,自學成才的伊娃.塞雷尼(Eva Sereny)是少數例外。不過讓她成為攝影師的契機,居然是一場車禍。在此之前,她是一名家庭主婦。
.
義大利攝影師、導演伊娃.塞雷尼辭世,享壽86歲。她在數十年的平面攝影生涯,拍攝了無數明星與電影名家,包括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羅美.雪妮黛(Romy Schneider)、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塞吉歐.李昂尼(Sergio Leone)、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以及拿著兩罐啤酒東張西望的保羅.紐曼(Paul Newman)。
.
伊娃.塞雷尼出生於瑞士蘇黎世,雙親是匈牙利裔。五歲時因為二戰爆發,隨家人移居英國。20歲時,她搬到了義大利生活,隨後嫁給了當地的一名工程師,從此生根。1960年代,一場車禍幾乎奪去了他丈夫的性命。在醫院裡,她恐慌地想著如果自己真的成了一個寡婦,帶著兩個兒子,又無一技之長,該如何維生?
.
「我想說我總得做些什麼。我想起自己很有藝術細胞,雖然不會畫畫⋯⋯但拍照如何?」2018年接受《衛報》採訪時,塞雷尼如是說。
.
幸好丈夫後來沒有大礙,在他的支援下,她在家中地下室建立了暗房,開始自學攝影。當時塞雷尼的一名友人正好是羅馬奧運的承辦人員之一,便請她去記錄各地的體育中心外觀以及訓練中的運動員群像。她的朋友們後來看完作品都紛紛驚嘆,認為相當有水準。塞雷尼卻不願輕信,決定親自飛往倫敦,帶著自己的作品直奔《泰晤士報》的辦公室,由報社來裁決。
.
在沒有事前預約的情況、同時沒有輝煌履歷的情況下,她以素人之姿成功見到了《泰晤士報》編輯諾曼.霍爾(Norman Hall),而且他還收下了她的作品,在三日後以全版刊出,標題是〈為1980年的奧運做好萬全準備〉(雖然後來成功申辦1980年奧運的不是倫敦,而是莫斯科)。塞雷尼事後卻謙稱自己只是運氣好,因為當時沒什麼別的大新聞發生。
.
回到義大利之後,塞雷尼獲得英雄式歡迎,沒有人想到一個家庭主婦可以轉型成攝影師。無數雜誌報刊都開始對她提出邀約,這使得她得以開始職業生涯。她因緣際會從電影的現場側拍工作入行,首部深入片場拍攝的作品是麥克.尼可斯(Mike Nichols)執導的《第22條軍規 Catch-22》(1970)。
.
1971年,當約瑟夫.羅西(Joseph Losey)執導的《The Assassination of Trotsky》(1972)在羅馬拍攝時,她受聘到現場拍攝。當時女星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來到片場探丈夫李察.波頓(Richard Burton)的班,塞雷尼舉起攝影機,拍下了兩人互動的過程。塞雷尼無心插柳的拍攝,被解讀成紀錄下了兩位明星已然冷卻的婚姻關係,外界戲稱這簡直是《靈慾春宵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1966)的續集。
.
伊娃.塞雷尼回顧這張照片說,其實當時她出現在現場的主要目標不是衝著李察.波頓,而是打算拍攝飾演刺客的亞蘭.德倫(Alain Delon)。但在伊麗莎白.泰勒突然出現在現場的時刻,她下意識地拍下了她與李察.波頓的互動。她說這兩人看待對方的神情顯然並不親密,「你可以感覺他們之間根本沒有所謂『偉大的愛情』」。兩年後,結縭十年的明星夫婦宣告離婚。
.
參演《The Assassination of Trotsky》的還有一位巨星,是奧地利女星羅美.雪妮黛。她們起先是在片場相識,數天後,雪妮黛絲下邀請塞雷尼為她拍一系列的獨照。這些作品而後也奠定了她的職業生涯。
.
塞雷尼總是身穿低調,以牆壁上的蒼蠅自居,經常得以趁明星不注意的時候,拍攝他們私下真實的樣貌。一向對攝影師沒有好感的馬龍.白蘭度在與之初次見面時對她說:「我不喜歡攝影師,妳知道嗎?」但最後在塞雷尼以實力勸服下,點頭同意讓她拍攝自己。後來許多名片如《日以作夜 Day for Night》(1973)、《1900》(1976)與《魔宮傳奇 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 (1984)的拍攝現場都能見著她的身影。
.
到了1980年代,對電影製作有了進一步理解的伊娃.塞雷尼也開始打算執導電影,她說自己會有這個念頭,是受到了合作過的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楚浮(François Truffaut)、維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費里尼等人的啟發。
.
而且她確實才華獨具,首部短片《The Dress》 (1984)便榮獲英國金像獎最佳短片殊榮,不過十年後完成的首部長片、英語愛情喜劇《Foreign Student》(1994)卻慘遭滑鐵盧,該片改編自菲立普.拉布侯(Philippe Labro)的同名小說,是關於法國交換生與非裔女孩之間的一段愛情故事。
.
1990年代,隨著攝影集的陸續出版,塞雷尼的聲望日益提升。她的作品被認為記錄下了偉大的平凡片刻,讓明星個個看起來像是大學宿舍的學生,有其閒散、疲憊的樣貌,不再顯得花俏。後世經常以「女性攝影師」稱呼她,但伊娃.塞雷尼卻覺得不以為然,她曾怒斥:「我從沒想過要成為一名『女性攝影師』!」
.
雖然不願以性別被定義,但在女性攝影師欠奉的20世紀,伊娃.塞雷尼確實是業界的女性先驅。她的攝影集等同於一個電影史的彙整,從美國好萊塢商業大片到歐洲文藝片,從薛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到荷索(Werner Herzog),影史上少有一位平面攝影師有過如此輝煌的拍攝紀錄。其作品一概都在權威媒體上發布,散見於《Elle》、《時代》、《泰晤士報》、《時尚》等媒體。
.
2021年5月25日,伊娃.塞雷尼因中風後引起的併發症辭世。
.
.
(附圖一為馬龍.白蘭度;附圖二為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附圖三為《魔宮傳奇》花絮照;附圖四為羅美.雪妮黛;附圖五為李察.波頓與伊麗莎白.泰勒;附圖六為保羅.紐曼;附圖七維克林.伊斯威特;附圖八為艾爾.帕西諾(Al Pacino);附圖九為拉寇兒.薇芝(Raquel Welch);附圖十為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與凱特.卡普肖(Kate Capshaw);附圖十一為伊娃.塞雷尼。)
#EvaSereny
解讀 eva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的《每週心叮嚀》,是Eva和乃威老師討論出,在這段艱難時刻裡,能給予大家的協助。
#很感謝乃威老師啊啊啊🙏
收到很多朋友的回饋,很多人說好準啊!也有人說被療癒了!謝謝每個回饋:)
若你真的為此而有所感受,請你也能感受到是整個宇宙萬物對你的支持和疼愛,我們僅僅是透過解讀牌卡讓更多人明白——我們其實都是備受神寵愛的孩子,並不孤單。
塔羅牌的結果不是宿命的結果,相應你的狀態就是一種提醒,好比越是容易焦慮就越要懂得緩下來,這提醒是要鼓勵我們改變自己。
那有人問,如果不準呢?
其實也沒有好壞,無法透過塔羅牌窺探自己的命運,是因為你才是自己命運的主宰,你其實才是最清楚的那個人,何須抽牌呢?
當然也有一個可能是:你帶著「質疑」抽卡———這世界很有趣的,你抱著什麼樣的心態,他就會回應你,以你的方式。
好啦!最終還是得說
一點鐘~要幹嘛呢~
(麥克風🎤給你)
解讀 eva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解讀 eva 在 Julia W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加入我的私人通訊群組
Join my private message group: http://bit.ly/2skoNaf
Things Things Things - Julia Wu 吳卓源|Official Music Video
你的堅持,是他眼中的倔強。
你的灑脫,是她眼中的放縱。
與其取悅這個世界的法則,倒不如造就理想的自己。
Julia 吳卓源《5am》第二首主打〈Things Things Things〉,揭露新世代在創造獨特價值時,卻不被認同的內在。歌名〈Things Things Things〉便表明「我有很多招、不隨風起舞」的態度,每個靈魂都有值得探索的一面,不需被統一標準束縛。音樂部分由製作人 terrytyelee 精心操刀,曲風加入華語少見的 Reggaeton 動感節奏,與 Julia 靈魂聲線完美結合,更呈現一種率性不羈的灑脫。
MV由輾轉影像新銳導演黃毅展執導,除了精準的畫面以外,導演精心埋藏了許多畫面隱喻主題,留給觀眾解讀。
為突破自我,Julia 亦特地邀請舞蹈團隊MoveOn Dance Fusion編舞,MV裡展現不同於過往的態度,再再顯示Julia 持續提升進化的企圖心。
專輯製作人|梁永泰 terrytyelee
總監製| 陶逸群 Tower da Funkmasta
營運| 高琮期 Gregor Kao
統籌| 邱瑞敏
企宣| 朱 凱
企宣| Benny Yang
執行| 劉宗霖 Zero Liu
藝人經紀 | Austin Chen
創意總監 |亨記 Yeah hamm
詞:Tower da Funkmasta 陶逸群、terrytyelee 梁永泰
曲:terrytyelee 梁永泰 、 Julia 吳卓源
製作/配唱 / 編曲:terrytyelee 梁永泰
合音:Julia 吳卓源
錄音:terrytyelee 梁永泰
錄音室:Safehouse at Strawberry Park
混音:Brian Paturalski
影像製作公司 Video Production Company:輾轉影像 Reverse Studio
導演 Director: 黃毅展 EthanYIJAN
導演助理 Assistant to Director: 范振甯 Jerry Fan / 林鈺瑄 Emily Lin
專案經理 Project Manager: 馬瑞廷 Martin Ma
製片 Producer: 許雅淳 Joy Hsu
執行製片 Line Producer: 游士弘 You Shih Hong
製片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詹念蓁 Chan Nien Chen / 黃柏凱 Kai Huang / 陳子璇 Tzu Hsuan Chen / 陳韋傑 Aloha Jie
監製單位 Production House: 形上娛樂 OnStudio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 亨記 Hamm Yeah
現場支援、影像紀錄:王彥博、洪晨、簡靖宣、徐千婷
攝影師 DoP: 河馬 Hippo Sung
二機 B Camera: 黃毅展 EthanYIJAN
攝影大助 1st Assistant Camera: 簡禎祐 haveric you
攝影二助 2nd Assistant Camera: 劉德生 liou De Sheng / 張家瑜 Jhang Jia Yu
二機助理 Assistant to B Camera: 林子軒 Z.X Lin
劇照師 Still Photographer: 尹崇懿 Chong Yi Yin / 跳時真Jamie MacGregor
燈光師 Gaffer: 河馬 Hippo Sung
燈光大助 1st Best Boy: 莊逸晨 Jhuang Yi Chen
燈光二助 2nd Best Boy: 楊奇澔 Yang Ci Hao / 呂正平 Lyu Jheng Ping / 賴怡安 Lai Yi An
美術 Art Designer: 李白Li Bai
美術助理 Art Assistant: 費筱雲 Fei Hsiao Yun
造型 Stylist: 卓別林 Cloud
造型助理 Assistant: 綸 Lulu
妝髮 Make up & Hair: 平平 Naomi
妝髮助理 Assistant: 皮皮 UJ
舞者造型 Dancer Stylist: 社長經雄
舞者彩妝 Dancer Makeup: 王禎旎 Aura Wang / 彭虹禎 Hannah Peng
舞者髮型 Dancer Hair: 派派 Patrick @ELANSALON
演員造型 Actor Stylist: 魚花 Yu Hua Liu / 翁文茜 Wen Chien Wong
剪接 Editor: 黃毅展 EthanYIJAN
調色 Colorist: 黃毅展 EthanYIJAN
舞蹈製作團隊 Dance Crew: MoveOn Dance Fusion
編舞 Choreography: 陳伊凡 Eva Chen
舞者 Dancer: 阿幫 Yu He Lin / 陽紹傑 / 邱九儒 / 張庭歡 Una Chang / 小倩 Sharron Chan / 阿布 Bryan Huang
群眾演員 Background Actor: 吳信翰 Hsin Han Wu / 劉霖穎 LinYing-Liou /劉怡蓁 YuJane Liu
范君浩 JunHow-Fan / 詹凱心 KaiHsin-Chan / 張景翔 JingXiang-Zhang / 陳沂 Chen-yi
勞令暘 Ling-Yang Lao / 賴林杰 Lai Lin chieh / 陳家薇 Chia Wei Chen / 張瀞予 ChingYu-Chang
品牌 Brand: 032C / All Sanits / Adidas Originals / Christian Louboutin / Cloud by cloud / Gucci / I.AM.GIA / Ju welry / LYNLI jewelry
贊助 Sponsor: Adidas Originals / XLarge / 中華賓士 Mercedes-Benz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涂瀚勻 Haimi Tu / 賴禹安 Anne Lai / 宏志工程行 / 林口賴老闆 / 潮旺海釣場 / 林口洪福宮
廖桑 / 詹依晽 / 王姿元 / 康雯鈞 / 小羅家族-羅哥
Follow us:
ChynaHous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ynahousedigital/?hl=zh-tw
Julia Wu IG:
https://www.instagram.com/juliawu94/?hl=zh-tw
#JuliaWu
#吳卓源
#5am
#RnB
#Ur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