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奔騰思潮】
志願服務整合系統及資訊網的開發之用意是相當不錯的,不僅能快速統整,更能夠減少許多紙張的耗費。但是整合系統及現行行政作業的搭配度不高,在執行e化作業也常出現了一些不符合服務現場的狀況,讓「跑太快的」衛福部志工系統不能真的有效e化。
如何能夠改善這種資訊設計與現況不符的窘境、系統相關人員訓練不扎實、行政流程無法有效整合的狀況?
#Yblog
「衛福部志願服務資訊整合系統」的推薦目錄:
衛福部志願服務資訊整合系統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際間相繼開發科技工具,如運用無人機載運AED或開發APP讓民眾協助運送來提升AED可近性。台北市政府消防局、衛生福利部以及保全業者共同研發「全民守護者」APP,除揭示全國公共場所AED地圖,當有人突然心跳停止倒下時,也可透過APP呼叫119,再通知周邊的志願者取得最近的AED病人周遭的「守護者」先行前往CPR,或是取得最近的AED帶到病人身邊,在救護車到達前,爭取時間及時展開救援。
不過,專家表示,台灣現行萬台AED雖有上述APP可搜尋,但在其設置與數量更新上仍不夠完善,且資訊傳遞不夠及時,未來仍有改進空間。
新加坡自2015年起開發「myResponder 」APP,報案的同時案件可同步顯示APP,並顯示AED地圖,呼喚500公尺範圍內的志願者,攜帶AED前往案件地點;英國消防局則自西元2017年開始試辦無人載具運送AED 計畫,當119 接收電話同時 , 由EM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急診醫療服務)遙控無人直升機,將運送AED到患者身邊。
事實上,台北市政府消防局、衛福部與保全業者共同研發「全民守護者」APP,顯示全國公共場所AED地圖,當有人突然心跳停止倒下時,也可透過APP呼叫119,再通知周邊的志願者取得最近的AED帶到病人身邊。
然而,呼叫服務目前僅限台北市,北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科長黃曉芳表示,該APP目前推行一年半來,僅1萬9千人下載,且只有8000人註冊可接受「召喚」,或許是因此APP是「利人而非利己」,推動上顯得吃力。
社團法人台灣公眾除顫發展協會秘書長吳俊毅表示,雖現在政府設有APP,但設置與更新上不夠完善,如地圖白天晚上皆顯示捷運站有設置AED,但實際上結束載運時間根本無法入內取得使用,沒有即時的資訊傳遞,也有地點早已取消設置但未更新。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急診部主治醫師馬惠明則認為,使用APP「隨機召喚民眾」,可遇不可求。因此或許可建置系統將AED即時資訊回報到消防中心,只要民眾報案,中心便可教他們如何施作CPR和指示AED的位置;或是可與計程車或是外送業者結合,一旦接獲報案,消防中心可派遣至APP,由鄰近的「AED車隊」接單,將AED載往事發地點。
但吳俊毅強調,除APP外,政府應規範將AED設置在場所明顯處、推動AED制度化認證、教育人員認證資格等多元資源整合,才能建立永續性機制,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