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手不只一個
阿茲海默症惡化😰?中研院找到 #蛋白質幫兇!
👵👴👵👴
#阿茲海默症 是最常見的 #老年失智症。過去,科學認為阿茲海默症起因於:🧠大腦中的2種蛋白質錯誤堆疊:
1⃣:蛋白質Aβ(Amyloid-β)
2⃣:Tau蛋白(Tau Protein)
最近,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陳韻如研究團隊 證實,導致阿茲海默症病情惡化,還有另一個💢蛋白質幫凶:
3⃣:蛋白質TDP-43
👉本研究證實:大腦 #蛋白質TDP-43 錯誤表現後,會與 #Aβ 作用,產生更有毒的中間產物,造成阿茲海默症病情惡化!
👩🔬陳韻如表示,「我們發現TDP-43在阿茲海默症裡扮演多重的角色:一方面會直接與Aβ反應誘發Aβ寡聚體形成,造成 #神經突觸功能障礙,以及記憶受損;另一方面TDP-43也會增加 #腦部發炎反應,讓患者對於空間的記憶能力降低。」
🌎全球約5,000萬名失智症患者中,有將近六、七成都是阿茲海默症病人。發病後會 #記憶力下降、#喪失語言功能、#空間感退化 #常迷路,造成自己及親友的生活負擔。但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
📍本研究有助於掌握更多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特徵及機制,未來,可望透過TDP-43,為神經退化疾病尋找🔍診斷及💊治療的新方法!
📍本研究起始於兩位博士後研究學者施耀翔與杜玲嫻博士,並由張婷宇碩士加入團隊協力完成。研究成果已於今(2020)年11月23日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
Curbing #TDP-43 May Ease the #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io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re making more impacts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as human life expectancy gets higher and higher. The scientific world still doesn’t have many clues regarding these diseases. Dr. Yun-Ru (Ruby) Chen’s research has been circled around the protein TDP-43 and its role in several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in a paper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they have reported a new insight into how TDP-43 is affecting Alzheimer’s disease.
The team designed and made several antibodies, they will look into a solution in finding a best antibody that can do a preempt act to interact with TDP-43. If less inflammation can be managed, less memory loss of AD patients could be feasible. A synergistic effect to disrupt TDP-43 and Aβ interaction may also ameliorate AD.
—
📍新聞稿: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6721
📍Press Release: https://www.sinica.edu.tw/en/news/6721
📍論文全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9786-7
—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陳韻如副研究員
#神經退化疾病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抗老逆齡 #腦科學 🧠🧠 歲月是把殺豬刀,為了對抗老化我們無所不用其極,花錢買保養品、吃膠原蛋白,但你知道抗老逆齡最重要的因子是「#端粒」嗎?你知道預防失智最重要的是讓腦細胞不停再生?今天宜婷和雅惠用腦科學帶你解密端粒,讓你了解生活上CP值最高的抗老養腦小撇步!你一定要知道的凍齡腦科學!🔜🔜 #分...
腦部發炎反應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抗老逆齡 #腦科學 🧠🧠 歲月是把殺豬刀,為了對抗老化我們無所不用其極,花錢買保養品、吃膠原蛋白,但你知道抗老逆齡最重要的因子是「#端粒」嗎?你知道預防失智最重要的是讓腦細胞不停再生?今天宜婷和雅惠用腦科學帶你解密端粒,讓你了解生活上CP值最高的抗老養腦小撇步!你一定要知道的凍齡腦科學!🔜🔜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細胞老化速率取決於端粒!
🔸如何定義老呢?
🔸端粒過短的危險性!
🔸壓力如何決定你端粒的長度?
🔸如何增加端粒長度來逆齡!
#影片大綱
🔸什麼是老呢? 00:21
▫外表看起來很老:皮膚老化、頭髮花白。
▫感覺自己年紀大:穿著老派。
▫自覺身體狀況不佳:疼痛纏身。
🔸為什麼端粒很重要 02:41 端粒位於人體細胞內染色體末端,端粒就像保護套,保護染色體的完整性,人體細胞會不 停再生及死亡,維持細胞功能正常運作。隨著身體細胞分裂次數增多,染色體上的端粒會越來越短,端粒短到不能再短,就會失去保護染色體的作用,細胞將停止生長,進入老化或凋亡。
🔸端粒過短、細胞老化:失智、骨質疏鬆、糖尿病、癌症、中風比率提高。
🔸壓力與端粒長短有關係03:50
▫視壓力為威脅反應—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大腦產生壓力賀爾蒙、喘不過氣、腦霧→長期下身體無法正常放鬆,身體無法負荷,容易產生發炎、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視壓力為挑戰反應—血流到身體需要位置如腦部及心臟,身體產生正能量面對壓力→壓力解除後身體會放鬆獲得休息。
🔸如何增加端粒長度防止老化 05:36
▫睡眠:起床是否有清新感?
▫飲食:O:多吃食物原型、Omega-3食物、抗氧化食物如橄欖油、深綠色蔬菜、堅果類、酪梨等。X:加工食品、含糖食物。
▫運動:肌力訓練、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瑜珈。
TalkShow :賴宜婷。汪雅惠
內容腳本 :汪雅惠。賴宜婷
導演:汪俐彣。楊筱薇
後製剪輯:汪俐彣。謝劭玟。賴通䇇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的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三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SoundCloud 音頻 ▶ https://goo.gl/8Tigkr
🎧 喜馬拉雅FM音頻 ▶ https://goo.gl/uAf3ab
🎧 Apple Podcast音頻 ▶ https://goo.gl/sGiwZN
**追蹤「神經很有事團隊」
🔹鄭淳予醫師:https://goo.gl/NSdFdL
🔹汪雅惠護理長:https://goo.gl/TkbTXg
🔹謝劭玟物理治療師:https://goo.gl/mzmcoe
🔹賴宜婷護理師:https://goo.gl/RM7gg9
🔹楊筱薇護理師:https://goo.gl/25KxZ9
🔹汪俐彣事務長:https://goo.gl/d22Aat
🔹賴通䇇視覺工程師:https://goo.gl/rXxuYe
#逆齡 #長生不老 #抗皺紋 #抗衰老 #抗腦霧 #不老神話 #長命百歲 #凍齡 #Telomere #長壽 #笹本恆子 #劉德華 #抗壓力 #端粒 #腦科學 #睡眠 #運動 #飲食 #神經很有事 #脫口秀 #疼痛 #失智 #神經很有事 #健忘失神 #鄭淳予醫師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腦部發炎反應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對於吃飽,好像做甚麼事都是錯的。吃飽後工作?只會昏昏欲睡。吃飽後做運動?小心盲腸炎!吃飽後睡覺?會變胖吧。是否吃飽後做甚麼也是錯?
據營養師指,其實盲腸炎成因是淋巴腺腫脹及發炎,又或者盲腸腔受糞便阻塞,同時腸臟受細菌感染所導致。因為吃飯後消化器官要大量血液供應來幫助消化及吸收,亦正因如此,減少了腦部血液流量,造成飯氣攻心的昏昏欲睡效果。如果在這個時候做劇烈運動,血液會流向四肢肌肉,四肢及消化器官爭奪血液,會令消化系統因為缺血而引發胃腸道平滑肌痙攣,出現吃飽後運動會肚痛的反應。所以最好還是休息1至2小時才運動。
至於每次吃飽就睡,反而不用怕,因為營養師指,致肥原因是取決於全日整體熱量吸收,而非進食時間。相反睡覺時身體仍然會運作,仍然有能量消耗。所以吃飽馬上睡覺並不會令人更容易吸收營養。如果還是覺得睡覺會胖,吃飯後不知做甚麼,營養師建議不妨小休靜坐、或者做些簡單家務,也是不錯的選擇。
採訪:袁禮濤
動畫製作:張浚豪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腦部發炎反應 在 小紀老師的幸福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脂肪酸是合成類荷爾蒙物質的主要骨幹,對於腦部也是重要的一種元素。
脂肪分為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所有的動物油和奶油,都是飽和脂肪。攝取過多飽和脂肪,怕在身體變成壞的膽固醇或是三酸甘油脂,所以建議使用不飽和脂肪。
椰子油也是飽和脂肪,但是屬於中鏈脂肪,特徵是被消化道吸收無須消化酵素,因此吸收速度是動物性飽和脂肪的四倍,在能量轉換是十倍。
不飽和脂肪不用擔心有壞的膽固醇或是粥狀硬化的問題,主要分成三大類:
1. W3: 魚油,亞麻仁油,紫蘇油
2. W6: 玉米油,大豆沙拉油
3. W9: 橄欖油,芝麻油
現在生活中有大量的W6攝取,導致身體產生發炎反應或是免疫系統失調的問題。要多使用W3才能幫助身體平衡,減少發炎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