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再看了一次《穿著Prada的惡魔》,好像又有了點不同的感觸。
我們都曾是Andrea,也都希望自己能成為Miranda;但在身份轉換的同時,我們的想法是否也勢必要有所調整?
我佩服Miranda,在扛下整個公司的出版素質(甚至整個時尚界)的重責大任的同時(每晚都看《聖經》),還要面對她的私人生活狀況,她一定也知道別人怎麼說她怎麼看她,但因為在她最脆弱時候,仍堅持說出的「your job」這句話,讓我覺得她就是為了把工作做好,可以忽略很多其他聲音的人。
她雖然高高在上好似不近人情,但她也算默默觀察身邊人的表現,我相信如果有第二集,Nigel一定會被她提拔的(會吧!
但現實人生總歸不是電影,無法那麼客觀、通透地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來分析,只能告訴自己,在哪一個工作環節都盡力把自己的部分做好,那就夠了。
超愛最後這個聰慧、自信,明瞭的眼神,可能她看到Andrea勇於選擇了或許她當年不敢選擇的路,而為她感到喝采吧!
這部電影我應該還能再看一百遍❤️
穿著prada的惡魔 nigel 在 Ancajaier 章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你在忙什麼?】
這半年最常聽見的話,就是來自各個朋友的問候:你在忙什麼?忙到不見人影,簡直變成山頂洞人,待回的訊息越來越多。還記得穿著 Prada 的惡魔電影裡 Nigel 對 Andrea 說,如果你的人生全毀、親近的人全都離你而去,那就是你的事業開始成功的時候。
每一次演講,都會被問到該怎麼平衡生活與事業,或著聽見”怎麼樣才能像你一樣成功”?對我來說,真正成功的人生並不是名望多高,身上穿戴的有多奢華,而是能在年輕的時候,掌握生活與事業的平衡,畢竟真正有實力的人,並不是逃離各種困境出走去找自己,而是能在逆境裡站穩並好好活著的人。
因為大環境的變動,2020的上半年一直處於停滯的狀態,也是十年來在自己的家待的最長的一段時間,讓我又再一次的思考,自己的定位還有想做的事情。身為我經紀人與經紀藝廊的 VG 品牌,從北歐老件與名家畫廊出發,在年初一趟北歐工作的旅程中,我們一起萌生了新的品牌:VG Select ,一間新型式的原創選物店。
我們熱愛北歐人對於生活的態度,在食衣住行都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於生活品質與細節的用心,版畫舖就位於人來人往的市集街角,海報架上呈列各式各樣的畫面供人挑選,對他們來說,藝術品不只是存在於美術館或是藝廊的擺件,而是能夠改變居住氛圍,提升生活質感的物件,把喜歡的畫面帶回家,經過裝裱掛上牆面,瞬間就能讓一個空間的溫度截然不同。
回到台灣後,我們發現台灣並不缺少好作品,也不缺少欣賞好作品的眼睛,而是缺少了一個橋樑,
於是我們創立了 VG Select ,一間新形式的「原創」選品店,以藝術家原創的靈感產出獨一無二的作品、再結合我們多年來積累的配置美感,設計出適合台灣生活環境的物件,為您提升空間的氛圍與質感,打造更多生活的情感。
而這就是我最嚮往的人生方向,也是工作方式,在生活的比重裡多用心一點,就能有多一點的力量去面對更多的逆境,新型式的原創選物店,選的是生活質感,選的也是生活的情感。
謝謝一起努力的夥伴:
創辦人 Cyndi (可文可武的水電系仙女本人)
幕後推手 Eric (看似霸氣卻擁有男孩心的VG品牌大當家)
編輯 Olivia 魚編 (上得了店面下得了倉庫的水電系少女)
剪接師 Willie (此生一定要看過他喝醉一次的疊字終結者)
木匠師傅 阿康 (催生所有手作實木框的天才HipHop木匠王子)
也謝謝我自己 (奮鬥中的多元輕熟女)。
VG Select 實體店面將在12/19週六,正式開幕,歡迎大家一起來感受”好生活”的樣貌。
穿著prada的惡魔 nigel 在 少女 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國民外交很重要: 在梵蒂岡,遇見一個前女友是台灣人的售票員 ]
昨天去梵蒂岡,深切體驗到國民外交的重要性。
去羅馬之前,聽說那邊很多景點如果不事先線上訂票,現場排隊要排到海枯石爛,於是我花了超多時間在爬文查資料,但義大利人或許是做事邏輯跟我們習慣的不太一樣,很多地方不僅票種繁多,訂票過程還很複雜,結果費盡心力,最後梵蒂岡的部分還是訂錯了票。
當天,頂著七月毒辣豔陽和擁擠人潮,我和朋友好不容易推啊擠啊進了梵蒂岡博物館大門,沒想到在換票的時候,售票員給我個晴天霹靂的消息: 你們訂錯票了。
其實我到現在還是不確定到底是錯在哪,總之就是買的票只包含一個時間早已錯過的表演,但不包含參觀梵蒂岡博物館與西斯汀教堂的重頭戲。
我傻在那裡,心疼著浪費了十幾歐的錢,白費了痠痛的腿與流失的汗,還辜負了朋友對我的信任。眼前的售票員面色凝重,我後面是滿滿的排隊人潮,有的人已開始發出不耐煩的鼻孔噴氣聲,我進退維谷,猶豫著該不該直接自掏腰包再花數十歐重新買票。
結果賣票的那個義大利男人突然說,欸妳是台灣人喔? 我點頭稱是,他停了會,把他的電腦螢幕轉過來給我看,他的首頁竟然是 Taiwan News。「我超愛台灣,」他說,「我前女友是半個台灣人,我去過台灣好幾次,之前住在信義區。」
誰能想到,在離台灣千里遠的梵蒂岡,竟然會在眾多售票員的其中一個,遇到一位曾經住在信義區的義大利人。
他手指快速在鍵盤上飛舞,「我很確定你們感覺就是台灣人,不然這樣好了,我幫你們改票。」說著,他自顧自忙起來,在電腦前敲敲打打,最後給我們弄了兩張新的票,「一般來說你們是要重新購票的,妳現在直接補差額給我就好。」
我接過票,點頭和他說謝謝,他還聊得意猶未盡,完全無視後面其他依舊在排隊的人,「我還要再回台灣一次,我超喜歡台灣人,還有信義區,大安森林公園...... 我未來應該會定居在台灣吧。」
離開售票口的時候,深刻覺得國民外交很重要。某些台灣人,在日常生活中善待他人,製造了良好的印象,他們或許不知道當下的所作所為,會在未來某時某地幫助到另一個素未謀面的台灣人吧?
對別人好,有時候真的不是功利地期待能在當下與自己身上獲得回報。只要從自身把善意發散出去,就會在我們無法理解與預見的層次上,擴散出良善的漣漪。光是這樣,就覺得當個好人很有意義。
#圖文不符因為沒拍到那男人的照片
#他長得像穿著Prada的惡魔裡的那個光頭Nigel
#圖片攝於梵蒂岡城外
#梵蒂岡
#italy #rome #vantican #travel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