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櫃大火,燒出公司治理新議題】
昨日錢櫃大火,五人命喪火窟,逾50人受傷。有死者才剛當爸爸、也有死者生日變忌日,令人聞之鼻酸。昨日有逃生的消費者在PTT上還原火災現場:「第一次看到火災現場這麼『安靜』,沒警報、沒灑水、沒紓困...」並怒批「罔顧人命到了極點」!而錢櫃集團的執行長抵達現場後,面對記者頻頻追問施工細節、消防演練,卻是支吾其詞、一問三不知,更印證了逃生者對錢櫃火災逃生SOP闕如的指控。
但是錢櫃在3月30日進行消防安檢為合格,錢櫃的「公共安全檢查申報」,每年均依規定申報,也檢查簽證合格,反讓政府威信再度大打折扣,突顯長期以來公務體系徒具形式、不重執行的管理陋習,再度讓人民生命安全暴露在災難的風險之中。
問題在於,無論是消防安檢、還是公共安全檢查申報,都多是有關硬體的查核,像是危險物品的管理與擺放、消防安全設備、檢修申報、防焰物品、防火避難設施..等,但是火災風險管理的權責分工、防災與救災的SOP與實際執行,該由誰來負責?這也是公司治理的議題:即如何把利害關係人,即顧客的安全,成為公司營運目標與活動的一部分?
近年來,全球責任投資興起,資本市場看待企業的表現,不再只是財務的表現,而是ESG:包含企業與環境的關係(E)、企業與社會文化的關係(S)、以及公司治理(G)。事實上,資本市場看ESG,其實考驗的是企業如何管理本身對社會與環境的關係,以降低營運風險,進一步提高商業利益的能力。
以2013年台灣爆發的食安風暴為例,因為黑心油品事件,除了政府多種優良廠商認證公信力一系之間蕩然無存,民眾失去對官員處理食安的公信力、甚至還衝擊到各國對台股的信心,大家才驚覺,原來22家上市櫃食品業,公司治理幾乎都落在後端班。
因此主管機關金管會在2014年才祭出鐵碗,基於「與民生相關業務、直接面對消費者,或是具有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他們對於環境及社會大眾影響層面較大,應善盡社會責任」,要求「食品工業及最近年度餐飲占總營業額收入比重達到50%以上的事業」、「金融業」、「化學工業」、「實收資本額達到新台幣100億元以上的公司」強制編制 CSR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今年將進一步強化公司治理評鑑的質化指標,加強上市櫃公司的董事會對重大風險的辨識。不但拉高風險管理的決策層級到董事會、並要求上市櫃公司揭露風險管理的範疇、組織架構及運作情形,進一步跟國際準則接軌,顯見公司治理對於風險管理,包含企業對風險的定義、測量、評估和發展因應風險的策略的重視,不外乎將企業可避免的風險、成本及損失極小化。
然而不是所有上市櫃公司都要遵守一樣的公司治理標準,而是依資本額、是不是金管會定義的特殊產業...來區分,此外,目前金管會與證交所、櫃買中心採取漸進輔導的方式來鼓勵企業執行公司治理,與ESG的要求仍有不小的距離。是否能透過此一機制來改善多數企業公司治理的問題,也考驗金管會與相關單位的做法與決心了。
而要避免許多公安措施變成形式主義,一有疏失變成反噬企業獲利的風險,企業必須以OKR「目標與關鍵結果」(OKR,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管理方法來取代KPI : 即管理者建立目標之外,必須向員工表達要做出何種貢獻以實現理想,使團隊訂定每個人都願意執行的目標,跟企業一起努力,如此公司治理與企業社會責任,才有可能內化成企業的文化,落實在日常執行裡。
簡而言之, #官僚的形式主義、 #社會缺乏風險管理概念、 #公司治理的不彰,是造成的火災的結構性問題,這也是未來需要加強的地方,以防悲劇不斷發生。
#錢櫃大火
#公司治理
#ESG
Search
社會缺乏風險管理概念 在 [心得] 《暴民法》—偽裝成政治哲學的風險管理學PTT推薦book 的必吃
《暴民法》—偽裝成政治哲學的風險管理學致謝微批Paratext 刊登本文: 作者Jason ... Max Weber著,顧忠華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頁94(2016年)。).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