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0日晚上8點24分,中秋節前夕,月圓之夜;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和梧州街口,艋舺夜市一隅。路口的頂級甜不辣隔壁,屋前有種植椰子樹的房舍,是完工於1950年的仁濟醫院(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舊院。(張哲生 攝)
台北仁濟院之起源,可追溯至清代的窮民救治機構,其前身為保嬰局、育嬰堂、回春院、養濟院、同善堂等慈善機構。
1866年,設立保嬰局,一開始收容無辜女棄嬰,後改為恤救貧兒童。
1870年,設立育嬰堂,收養棄嬰、孤兒,以及貧苦無以教養之子女。
1875年,設立回春院,主要收容救濟行旅病人。
1879年,設立養濟院,為賑濟鰥寡孤獨及殘廢無告之窮民。
1886年,設立同善堂,主要為客死台北之軍官、旅人提供停柩之所。
1899年(日明治32年)5月3日,育嬰堂、養濟院、同善堂合併為「台北縣立仁濟院」,於艋舺育嬰堂原址(今台北市廣州街243號),後因地方改制而更名為「台北仁濟院」,並在1904與1905年,分別併入回春院及保嬰局。
台北仁濟院重要的史蹟文物「淡北育嬰堂碑」,是在1870年(清同治9年)時,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陳培桂創設育嬰堂,收置棄嬰、孤兒及孤苦無依子女,故刻立碑文「艋舺新建育嬰堂碑記」以紀念其落成。後於1972年至1975年間,因興建仁濟醫院新大樓,「淡北育嬰堂碑」重新出土,於是,文獻會為重彰古蹟蕃衍文化,則於1975年撰立「淡水育嬰堂碑沿革記略」碑文以紀念之。目前上述這兩塊碑文被並列鑲嵌在仁濟醫院大門口西側的牆上。
台北仁濟院在日治時期是頗具規模的社會慈善救濟機構。救濟、收容對象為當時廢疾、病傷、老衰、幼弱之人民。在台北、基隆、宜蘭、羅東設立診療所,實施定期巡迴施診並於交通不便地區委託當地醫師進行義診。並收容行旅病人、結核病患者,補助盲啞教育及窮苦民眾之育幼教育經費。
1922年,台北仁濟院搬遷至崛江町(今西園路),收養鰥寡孤獨及廢疾無告之貧民,並辦理施療及診療、地方巡迴義診、行旅病人及精神病患免費收容、盲啞生與兒童教育委託業務,和精神病療養所,為台灣地區最早之精神病院。並於基隆市、宜蘭市及羅東街分設診療所醫治偏遠地區的民眾,及設立台北收容所,施療收容精神病及結核病者。
1923年,台北仁濟院設立台北施醫所,並於今廣州街200號位址設立16床之木造平房病室、X光室及開刀房。
1937年,增設病房、X光室及開刀房,以綜合醫院形式提供醫療服務。
國民政府遷台後,1950年,台北仁濟院,台北仁濟院辦理法人登記,改名「財團法人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以「仁心濟世」為宗旨,仍戮力於醫療及社會福利。其設立之附設機構包括:附設仁濟醫院、附設仁濟安老所、附設新莊仁濟醫院,以延續清代以降之社會慈善救濟精神。
1950年,為推動仁濟醫院現代化,將廣州街200號原有木造建築進行拆除,改建為磚造二樓新廈,設立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簡稱仁濟醫院),並於1951年1月落成啟用。
1955年,完成精神療養所擴建,並將精神療養更名為「附設仁濟療養院」。
1968年,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與日本九州嬉野病院締盟姐妹醫院。
1969年,位於舊院東側的四層樓總院大樓落成。
1972年,為擴大醫療服務,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於舊院對面(廣州街243號、華西街口旁),興建地上11層、地下一層之醫療大樓,興建工程耗時5年完成。
1976,為擴增醫療服務與提高醫療水準,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與私立台北醫學院(現台北醫學大學)簽定「醫療合作合約」。
1977年11月12日,坐落在舊院與總院大樓對面(廣州街243號)的新式仁濟醫院大樓正式啟用。
1983年,增設復建科。
1985年,仁濟療養院新莊分院落成並正式啟用。
1987年,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與台北護理師護士公會簽定「居家護理合約」,提供居家護理服務。
2002年,仁濟安老所改建完成,並擴大安養服務。
2005年,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及仁濟療養院新莊分院與台大醫院訂定醫療合作協議。
2006年,台北仁濟院總院於現址進行仁濟醫院大樓整建。
2010年,仁濟醫院大樓整建完工。
2012年,成立台北仁濟院社區健康營造小組。
台北仁濟院自前身保嬰局創立(1866年)至今已有150年歷史,除秉持仁心濟世之精神外,並遠瞻未來,期能成為國內聲譽卓著之公益慈善團體。
社區健康營造起源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科技與人文-李克聰
人本交通的意義與推動作法建議
內政部近日預告修正「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部分條文,增訂人行道原則上不設置機車停車格,希望讓機車退出人行道,還給行人一個安全的用路空間。另外,今年九月開始實施全國同步路口安全大執法,藉由強力執法,以維護路口行人交通安全。看來談了近卅年的人本交通又重新引起重視。
「人本交通」的發展,起源於交通發展過程中對環境及使用者之省思,道路從以往「車輛」為主的規畫設計觀念,隨著社會進步,尊重弱勢及保護行人,逐漸轉變為以「人」為主的規畫設計思維,希望營造安全、友善、可靠、舒適、健康的永續交通環境。
只是台灣因車種多元,道路空間有限,造成混合人車流過於嚴重。要重新改變以「人」為主的規畫設計,以維護行人安全之路權,困難重重。如取消人行道設置機車停車格,不僅引發機車族反彈,朝野立委及地方政府都有疑慮。檢視目前台灣人口不斷減少,機車卻逆勢成長。根據交通部的統計,目前機車已近一千四百萬輛,因使用方便與可及性高,使用範圍廣;加上近年來日益增多的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及不良於行的高齡者使用三輪或四輪電動代步車,跟行人混流衝突愈來愈多,因此要維護行人安全一定要循序漸進規畫實施先行之配套方案。
首先要先努力做到機車減量,以大台北地區為例,建議雙北合作,以減少新北市到台北市通勤的機車使用率二成為目標,作法是在雙北連接的各個跨市橋梁下的部分高灘地設機車轉乘免費停車場,以停車轉乘的方式(Park & Ride),讓新北機車族停車後免費搭接駁中巴到對岸最近捷運站,並使用特定更便宜的月票到台北市目的捷運站後再騎共享機車或共享自行車到公司或學校。當停車需求減少,再推動機車退出騎樓及人行道,將更能提高執行效率。
至於台北市區內的機車減量作法,則可善加運用各式共享運具作為捷運之二端起迄點接駁,如共享運具能更方便有效的使用,將可進而減少汽機車之持有率,達到交通減量之目標。
至於人行道之規畫設計,建議必須根據人行道之連貫性及一致性、人行道淨寬至少零點九公尺、行人專用空間的保護與步行環境無障礙設計等原則。其中行人專用空間的保護,建議目前廣設之綠底標線型人行道可以一般標線型人行道取代,將減少之成本加設回復型防撞桿,以防範車輛占用並保護行人安全。另外,人本交通之宣導教育及騎樓與人行道被違規占用之執法,建議可由社區協助執行,落實社區化交通管理目標。
(作者為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副召集人)
社區健康營造起源 在 Q939:下列何者為社區健康營造的第一步驟?(A)喚起民眾興趣(B ... 的必吃
Q939:下列何者為社區健康營造的第一步驟?(A)喚起民眾興趣(B)尋求社區資源(C)追尋永續經營(D)找出健康議題A939:答案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