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原本是預期大風暴後一兩天,由於擔心巨浪風險,漁民不出海,船隻繞道,海上鑽油平台休工,而產生區域特別寧靜的時刻,但疫情則造成全球性的影響,據 MarineTraffic 數據,在美國東北主要港口,相較於 2019 年同期,船隻交通量大減將近一半,歐洲主要港口如里斯本、安特衛普、勒哈佛爾、鹿特丹則下降 25%。
科學家們並不希望疫情發生,但是,既然都發生了,這的確是「天賜良機」,非得好好利用不可,因為下次全球海運減緩不曉得什麼時候才會發生。2020 年 5 月時,全球科學家依照計畫,串連全球 130 座水下監聽站,其中還包括 6 座過去是用來偵測水下核子測試的監聽站,用來觀察海洋生態的聲響。部分監聽站有線路與陸地相連,但其中許多則需派船去取得監聽資料。
海上鑽油平台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年六月第二週 國內外大事報你知】
【一週大事關注焦點:巴西疫情嚴峻/印尼駁中國南海主權/北極圈嚴重漏油/高雄市長韓國瑜成功罷免/勞工紓困貸款滿額/台灣解禁/夏月電價6/1實施】
國外:
#巴西疫情高燒不退病亡人數居全球第3高
疫情流行曲線未達顛峰之際,巴西中央與地方不同調,全國已然陷入解封與隔離的兩難困境。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要留意過早鬆綁的風險。此言一出,向來主張鬆綁的巴西總統波索納洛5日揚言退出世衛組織。
#印尼向聯合國駁中國南海主權
印尼近期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引用著名南海仲裁案的裁決,反駁中國以九段線歷史性權利主張其擁有南海主權的立場。華府智庫亞洲海事透明倡議組織主任波林指出,這是首次有東南亞國協國家公開支持南海仲裁案裁決,菲律賓及ASEAN尋求整合對南海的立場,印尼的動作「立下重要基石」。
#北極圈嚴重漏油事故俄當局已圍堵油汙擴散
北極地區5月29日發生歷來最嚴重的漏油事故,事件肇因於西伯利亞北部諾里爾斯克市附近一座發電廠的柴油槽破裂。根據俄國國家環保監督機構,共有1萬5000公噸的燃料流進安柏那亞河,6000公噸燃料滲入土壤中。俄羅斯當局6月5日表示,他們已成功圍堵外漏到北極圈安柏那亞河的大量柴油。
國內:
#韓國瑜成史上首位被罷免市長同意票破93萬
高雄市長韓國瑜確定被罷免,6日晚間開票結果同意票93萬9090票、不同意票2萬5051票,1823個投開票所,投票率42.14%。同意票除了過罷免門檻57萬4996票,也比韓國瑜當選市長票數的89萬餘票還多。罷免案通過後,韓國瑜率首長向市民鞠躬,他除感謝未出來投票的選民及團隊外,也遺憾政府用國家隊罷韓抹黑,自己很多工作無法推動。
#勞工紓困貸款全數額滿勞動部即起喊卡
勞動部因武漢肺炎疫情推出勞工紓困貸款,截至3日為止,已經有110萬4695人提出申請,勞動部3日表示,由於名額已經額滿,各承貸銀行不再受理新申請案。
#台灣解禁正式擴大鬆綁民眾生活防疫規範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考量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風險低,為了讓民眾順利恢復正常生活,今天達到四個潛伏期滿,仍維持本土病例零確診且無社區感染,正式擴大鬆綁民眾生活防疫規範。
#夏月電價6/1實施 用電平均多繳410元
台電1日啟動夏月電價,根據台電用電資料,民眾非夏月平均用電287度,夏月平均用電404度,受到用電量與夏季電價調升影響,民眾夏季月分平均電費將比非夏季月分多新台幣410元。
----------------------------------------
肺炎疫情在國內控制得非常好,從今日起全台各項活動解禁,包括藝文、餐飲、休閒活動場所,不再受限人數規範,但仍是有但書(詳見留言懶人包),民眾切要注意勿可鬆懈;而國外的疫情至今仍是尚未完全控制得住,尤其是在中南美洲,例如巴西近日來致死人數激增,早已超越義大利,成為全球死亡數第3高國家,而巴西亞馬遜雨林的原住民族群也有極高的風險性,一旦部落有確診個案,當地原住民因接觸外界不多故抗原少,加上醫療環境衛生較差等條件,很有可能導致不可恢復甚至滅族的危機。
除了全球的疫情變化我們需要關注之外,國際的環境議題亦是需要關心:北極地區附近一座發電廠的柴油槽破裂,而造成2萬噸的柴油流出,成為歷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漏油事故。北極圈土地生態脆弱,一但漏油造成嚴重汙染,就難再恢復地貌,而也非常有可能造成當地物種生態上的一大浩劫;在10年前,墨西哥灣上的海上鑽油平台發生爆炸意外,超過320萬桶原油灌入大海,這場生態災難對周遭海洋生態所造成的不可逆的汙染瘡疤,直到10年之後的現在,仍舊清晰可見。
因此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是全世界必須共同承擔的,而我們可以從自身開始做起,台電6月1日將啟動夏月電價,而為鼓勵民眾節電,今年繼續推動節電獎勵,民眾登錄後每期比去年同期節省1度電,就可獲得獎勵金0.6元,每期至少能獲得84元獎勵金,省電省錢又能保護地球生態,何樂而不為?
原本各界以為罷韓不會成功或僅是低空飛過門檻,但罷韓開票結果卻讓人驚奇,同意罷免韓國瑜百分比為97.4%,同意票破93萬多票,比韓國瑜在2018年11月當選高雄市長時拿到的89萬2545票還多。
這個結果,是給所有政治人物最大的警惕,人民可以賦予我們權力,當然也能夠收回,謙卑謙卑再謙卑,不要違背當初對土地和人民的承諾,民主的可貴就是再大的官,都可以透過民主機制讓大官瞬間跌入凡間。投票已經結束,希望各方都能沉澱心情,不要再彼此攻擊,同時志昌也在這裡對高雄市許崑源議長的身故表達遺憾,各界不要再進行不必要的政治消費,切勿再深化彼此之間的對立,生命誠可貴,政治是一時,唯有互相的包容與團結,才能讓台灣繼續向前進。
#台灣要更好台灣會更好
#JuneW2 #Eventsoftheweek
海上鑽油平台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深水地平線的噩夢十年 🇺🇸
「10年前,也有別人以為墨西哥灣的海豚會轉彎。」2010年4月20日晚間7點45分,英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的海上鑽油平台——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發生爆炸意外,失控的油井在幾個小時爆炸大火後崩潰,並於48小時後沉沒。但海底油井的事故破洞,卻讓大量原油不斷外洩海洋,海底漏油就這樣一路失控外洩長達153天、超過320萬桶原油就這樣灌入了大海。這場生態災難,不僅是美國史上破壞與損失最為嚴重的漏油事件;對周遭海洋的生態衝擊,那些不可逆的汙染瘡疤,直到10年之後仍清晰可見。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後,因忽視工安與生態安全的英國石油公司,付出了天價的賠償金,10年內累積的「復原支援經費」,超過了美金690億元(新台幣2兆700億元)。這些賠償與投資,包括生態復原與研究的專案經費,也包括幾家大型石油公司合資成立的「海上漏油應變公司」。但直到今天,2010年的漏油汙染究竟造成多少破壞?是否已經復原?學者專家之間都難掩複雜的情緒,因為就算表面上的生態已經重歸常態,但許多結構性的生態毀滅,卻是仍無法只憑當今科學就能評估。
以墨西哥灣的魚類生態來說,雖然近海魚場復原狀況良好,但深海小型魚類卻在災難發生的一年後,出現了60~80%的數量銳減,此後數量一直沒有恢復。與此同時,在墨西哥灣的鯨豚類來說,亦同樣出現了明顯的「漏油後遺症」。
石油業的那專家們,一開始給公眾的說法是:「漏油汙染對鯨豚影響有限,因為他們智力比較高,遇到海面油汙會轉彎!」雖然時間點重疊而且聽起來太過熟悉,但新罕布夏大學的海洋生態學者基內(Nancy Kinne)確實是如此回憶:但問題是墨西彎漏油的總面積超過了4萬平方公里,區域的鯨豚族群根本避無可避。
鯨豚學者對《美聯社》表示,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後,周邊海域額外多出了1,000隻瓶鼻海豚因肺部疾病、中毒或汙染相關問題而死;之中,病死的海豚中又有20%以上是夭折的海豚幼崽,與其他海域的瓶鼻海豚相比,汙染水域的鯨豚族群「族群繁殖的數量與速率明顯偏低」。
除了海豚之外,在事故之後,墨西哥灣的布氏鯨、抹香鯨,也分別出現了10~17%的數量減少。但由於鯨魚的數量本就難以追蹤,因此究竟是鯨魚被汙染消失,還是真的轉彎離去、不再返回墨西哥灣,後續的研究也仍在追蹤評估中。
《衛報》報導指出,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後,美國聯邦政府對於海上鑽油平台的安全性與環保規範,雖有嚴格要求與監督;但到了川普時代,對於海洋油田探勘、開採的把關,卻逐漸從管制監督走向鼓勵放寬。僅管各大石油財團都拍胸擔保,強調「在深水地平線之後,業界對於海上工安的要求與安全技術,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在海上的鑽油工作者卻不諱言地坦白:「只要繼續鑽油,誰能保證零污染?」
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10周年的2020年,世界正因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而陷入空前未有的「全球大蕭條」;被視為油價指標的美國西德州中期原油期貨價格,更因「油滿為患」的市場悲觀預期,而史無前例地暴跌成為賣家倒貼的「負油價」。
「直到今天,全美石油總產能有17%來自於這些海洋油田。」在漏油事件10周年的特稿裡,《國家地理雜誌》如此寫到:「但就算產能過產、油價暴跌、油滿為患...墨西哥灣上的海上油井仍不停地開採,日夜無休。」
Photo Credit: AP、AP、Reuters、AP
#DeepwaterHorizon #怒火地平線 #石油 #漏油 #環境污染 #自然生態 #美國 #墨西哥灣 #川普 #英國 #BP #Oil #GulfofMexico#OilSpill #pollution #ocean #sea #environment #DonaldTrump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 Deepwater Hori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