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節,金本位制五十歲死忌]話咗寫,而家找數。今日寫Patron寫嘅,正係尼克遜50年前做嘅嘢。肯定佢最初都唔知道造成咁大影響,最初佢只係諗住暫時,嚇一嚇你,點知就一發不可收拾。但對美國嚟講,焉知非福。
TLDR:簡單嘅,你睇呢四個圖已經見到幾咁大影響。
第一,美元霸權,高度金融化。1971年前,美國貨幣供應M3,大約同GDP一致。70年代尾開始越拋越遠,後來量化寬鬆QE只係去得更盡。
第二,政府可以不停借錢。1945年至到1971年,美國債務佔GDP,一路跌。亦係70年代尾開始不停升
第三,貧富不均。1970年前,人均GDP同美國男性收入差不多一樣,亦係70年代尾開始越拉越遠。啲錢去咗邊?
第四,不投資往下流。1971年之後嘅美股,回報好過1971年好多。但明明經濟增長仲要慢咗。事實1971年美國佔全球經濟40%,而家係24%。但當時美股佔全球市場60%,而家……都係60%。
======================
呢篇文夠晒長,7000字,你可以分幾日睇,唔急。但我差不多睇咗10萬字先煮埋一碗。亦好奇怪,咁大嘅課題,你見係冇乜人講嘅。你話好難明?我覺得唔係,但就個個都只係想睇完篇文畀冧把你發達。咁就抵你冇發達。
先講歷史,一戰之前行金本位制,冇得任印,一戰開打黃金都買唔到,當然人人貶值,打完又回復咗一排金本位,然後二戰。
二戰後,1944年至1971年,就係江湖新秩序,Bretton Woods System。戰敗國當然只能硬食,同盟國一齊傾,但個個打到稀巴爛,邊個冇比人打?美國。邊個經濟最強?美國。邊個最多黃金?都係美國
Bretton Woods就係人人同美元掛勾,然後美元同黃金掛勾,唔畀貶值,你外國嘅美金就保證可以用35美金一安士換返黃金。變相就返返去全球固定匯率,有金本位。但當然已經有微妙變化。
之後大家知,歐洲經濟好返,美國就越戰。仲要以前歐洲買美國貨(重建),之後就美國買歐洲嘢。歐洲佬覺得被搵笨,係咁拎晒啲美金換返黃金,計計下根本美國唔夠找數,原來搵笨實。同銀行一樣,擠提。咁美國做乜?就係落閘,唔再畀你換返黃金,吹咩。
呢個就係Nixon Shock嘅背照,當然文中有講。
打後最近呢50年,就係法幣fiat currency,你以為背後「冇任何嘢支持」?錯了,冇黃金支持唔等於「冇嘢支持」。你試下唔交稅咪知背後有乜支持。我唔明點解有人覺得法幣係「冇嘢支持」。如果人人可以任印,就唔會有津巴布韋。
金本位收皮嘅最大影響,就係奠定美元50年霸權。聽落奇怪,明明美金變咗任印,反而地位大升?好簡單,因為,其他人都印嘛!以前你就話馬克法郎美金都有黃金,其實差不多。但到大家都冇黃金,咁你話你揀邊樣?因為咁,美金亦因為default嘅貿易同儲備貨幣。當然呢啲唔係最初尼克遜諗到嘅
美元霸權有乜證據?呢度幾個圖咪睇到,再唔夠嘅,文入面仲有大把。
你可以留意,美國信貸評級唔係最高(你以為係?),美國舉債成本亦唔係最低(你以為係?),美國CDS(你當係國家爆煲有得賠嘅保險)保費亦唔係最低,但美債先係唯一嘅終極避風港。
副作用?當然係通脹,貧富不均,但有乜所謂?總有方法撚化你班平民。況且你又唔係餓到冇飯開,有福利,少少嘢吊住你,幾年等你選一次,得咗。
政府,當然發現金本位死亡係個好東西,美國固然係,但其他國家都係。所以你見美金根本唔係不停貶值,因為人人都貶。正係因為咁,政府可以不停咁高負債但又低息咁去借錢。
然後我亦有講,金本位制死亡後,金融先變成顯學。以前固定匯率,根本冇嘢炒,亦都冇咁多國際資本流通,國際貿易係真係買賣實貨。而家就掉轉,金融活動先係「實體經濟」,冇咗固定匯率,亦冇埋外匯管制,一般就係資本不停流動,先有真正嘅「國際金融市場」,先有咁多貿易,先有中國堀起。
仲有,以前做金融係好悶的,投資銀行股市當然一早有,但以前係幫人發下債咋。當時實業家做鋼鐵做鐵路做石油先係王道,而家另一回事。
然後你亦見到,資產價格狂升,絶對唔係QE之後先有嘅嘢。你話當時因為經濟好?咁你可以睇多次第一個圖。
人工冇得加?鬧尼克遜啦。買唔到樓?鬧尼克遜啦。實業唔受重視?鬧尼克遜啦。真的。
然後會點?你話呢?尼克遜只係屎忽撞棍,唔係水鏡八奇,但總之之後美國發現呢套嘢對佢咁著數,套嘢又係佢搞出嚟嘅,你話會唔會改?其他人?邊個迫到佢改?況且,全世界政府都幾歡迎。多咗咁大權力,唔受金本位約束,點會自己放返出嚟畀你?
最後感想?大學教你嗰啲嘢,真係廢的。我都係自學,睇書,睇報紙雜誌,睇勁人寫文,再加上一路工作學返嚟。不過,大學啲教科書都仲有用,只係教嗰個廢。更加廢就係你去睇宋鴻兵《貨幣戰爭》之類嘅垃圾,冇錯寫得幾認真,但都係垃圾,睇得兩睇你就日日羅富齊共濟會蜥蜴人Deep State。
講真的,出面當然有人認識多過我,但未必可以講得清楚過我,你一舊水月費,只係睇呢篇文都抵。
==============
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9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工作時數|香港人每周平均工作42小時全球第7高 邊度打工最血汗邊度最嘆 即看各國工時排行榜 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19年發表的全球調查報告中,每位僱員全年平均工時為1,726小時,即每周平均工時約33小時。疫情衍生居家工作,不分晝夜的工作訊息,你每天的工時又有多少? 歐洲人最Wor...
歐洲 人均 gdp 次 高 的 國家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曾經有個德國記者說:「在這個世界上,如果非要找一個最討厭俄羅斯的國家,那很可能不是烏克蘭,也不是美國,而是立陶宛」這是一個傾全國之力抵抗共產的歷史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千里外的民主之友,#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國
Republic of Lithuania
獨立於1918年2月16日
立陶宛位於歐洲東北部,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1939年,希特勒在歐洲大肆侵略,立陶宛夾在早就被納粹德國佔領的波蘭,和還在長大的蘇聯之間。蘇聯自知抵擋不了希特勒,為了保全自身,決定和德國簽下《德蘇互不侵犯條約》。這個條約不僅拆分了波蘭,更埋下波羅的海三國日後淪為蘇聯加盟國的種子。
1940年,蘇聯紅軍開始西擴,陸續佔領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在二戰期間像砧板上的魚肉,被德國和蘇聯兩把利刃來回宰割,在不到100年的時間內,就被德蘇反覆併吞了四次。最終納粹德國戰敗,蘇聯笑納最後的勝利。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通通成了蘇聯囊中物,東歐赤化正式開始。
立陶宛在1940年到1990年之間的名字不叫立陶宛共和國,而是「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但他們不喜歡這個名字,更不喜歡蘇聯。蘇聯加盟國的這段期間,立陶宛境內的民族主義運動時而有之,但沒人能真的推翻蘇聯,大家都只能咬牙忍耐。
終於等到1989年,行將就木的蘇聯已奄奄一息。立陶宛人民的「爭取改革運動」成立,他們邀請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200萬人手牽手,形成巨大的人鏈,一起高喊「打倒俄羅斯帝國」、「俄羅斯人從波羅的海滾出去」。
隔年,立陶宛成為第一個宣布獨立的蘇聯加盟國。
你以為立陶宛就此自由了嗎?
當然不,蘇聯不可能善罷甘休。
1991年1月13日黎明時分,蘇聯將坦克開進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他們攻佔了行政大樓和電視台,目標是逮捕「爭取改革運動」的領袖、當時的立陶宛議會主席蘭茨貝吉斯(Vytautas Landsbergis)。蘇聯萬萬沒意料到,立陶宛人民的堅韌意志以及對蘇聯的厭惡,是他們用坦克都壓制不了的。
成千上萬立陶宛人一起走上街頭,形成人盾守衛,他們手持棍棒和獵槍,拚了命要拯救被抓走的蘭茨貝吉斯。蘇聯軍隊越是對守衛的人民開炮,人民就越憤怒,最終有5萬人包圍著電視台,但他們沒有攻進去,而是高唱民族歌曲,並舉行祈禱。在這場對峙中,立陶宛政府不斷向西方世界發表聲明,希望各國譴責制裁蘇聯。最後戈巴契夫擋不住國際上的壓力,下令蘇軍停止攻擊。
這場「一月運動」最後造成14人死亡,700人受傷,但誘發了往後兩年內,蘇聯另外十多個加盟國陸續獨立。立陶宛人民用盡全力刺了蘇聯一刀,這一刀雖不致命,卻有著空前影響力。
立陶宛向世界示範,蘇聯不是無堅不摧,
極權共產是可以被推翻的。
脫離蘇聯恢復獨立後,立陶宛積極與歐洲、美國等國家建立關係。也在2004年加入北約和歐盟,快速融入到西方體系當中。這麼多年了,就算蘇聯換成了俄羅斯,立陶宛人還是一樣討厭來自東方的那個霸道大國。基本上不只是立陶宛,整個波羅的海區域都瀰漫著「仇俄情緒」,這幾年不斷用法規、制度想辦法「去共產化」。
不過仇恨沒有拖慢他們的進步速度。
2020年,立陶宛的各項表現如下:
人均GDP:22,245美元,全球第38名。(台灣27)
人類發展指數:極高,全球第34名。(台灣未列名)
全球和平指數:全球第37名。(台灣34)
全球幸福指數:全球第34名(台灣24)
民主指數:全球42名。(台灣11)
立陶宛雖然是個不到300萬人的小國,
但整體發展在全球前段班,和台灣相當親近。
除了俄羅斯,那隻新的共產巨獸,立陶宛也要抵抗。立陶宛上個月宣布退出中國17+1合作機制,不僅如此,它還呼籲東歐各國一起退出。這機制是中國主動和東歐國家提的,主要還是走一帶一路的老路線,撒錢換友誼。但立陶宛說,中國承諾要投資的那些基礎建設通通都沒實現。立陶宛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Landsbergis)強調,這個17+1的合作幾乎沒有為立陶宛帶來任何好處,更糟的是還會分裂歐洲,所以建議其他國家也考慮退出。
對了,這位帥外交部長,就是當初在電視台被抓走的主席的孫子!
除了退出17+1,立陶宛更是幾乎在同一時間由國家議會表決,將中國對待新疆維吾爾少數民族的行為定調為「種族滅絕」。提案的議員已經被中國列入黑名單,但她不怕,她還說:
「我們支持民主,因為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在共產黨政權佔領下生活了50年的殘酷教訓。」─薩卡莉妮(Dovile Sakaliene)
蘭斯伯格斯(Landsbergis)昨天發推特說:「熱愛自由的人,就應該彼此照顧。」但其實這不是立陶宛第一次對台灣友善。今年3月,立陶宛宣布要來台灣開設貿易代表處,又在5月,力挺台灣參加WHA。抵抗共產獨裁大國,是立陶宛用歷史累積出來的意念和能力。「捍衛民主」在立陶宛不只是政黨口號,而是所有人民根深柢固的精神象徵。
最後我想貼上一段一樣是由他們的帥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說的話。還記不記得白俄羅斯有位「婦仇者」─季哈諾夫斯卡婭。她代夫出征參加大選,結果被「歐洲最後一位獨裁者」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迫害,最後逃到立陶宛。五月初,盧卡申科要立陶宛把人交出來,
蘭斯伯格斯這樣回他:
「立陶宛過去和將來都是一堵牆,所有受到政權迫害的民主力量都可以在這堵牆後面尋求庇護。因此,每一個在立陶宛找到避難所的人都可以感到安全,因為他們不會被引渡。既不會因為他們爭取民主的鬥爭,也不會因為言論自由和宗教觀點而被引渡。
地獄凍結之前,立陶宛都不會把Tikhanovskaya交給白俄羅斯。(地獄烈火永生,不可能凍結,意味者立陶宛永遠不可能引渡)
(‘Hell will freeze over’ before Lithuania hands Tikhanovskaya to Belarus)」
謝謝立陶宛,
30年前你們向東歐國家示範極權共產是可以被擊敗的。
30年後的今天,
你們再次為全球示範,
再小的國家,都不須畏懼不合理的強權。
參考資料和200萬人牽手照都放在網站上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623-2/
歐洲 人均 gdp 次 高 的 國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427新加坡聯合早報
*【印度累計病例破1700萬 多國紛紛加緊馳援】
印度26日連續第五天刷新全球單日新增冠病確診病例紀錄,累計病例已破1700萬起;該國的新增死亡病例也再創新高,累計死例逼近20萬起。多國紛紛加緊馳援印度,美國承諾立即為印度提供生產疫苗所需的原材料與防疫物資,英國、法國、德國將提供呼吸機等醫療設備,印度宿敵巴基斯坦也主動伸出援手。據印度衛生部資料,週一全國新增35萬2991起冠病確診病例,累計病例增至1731萬起;新增死亡病例2812起,累計19萬5123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7-1142390
*【美國商會警告 印度疫情失控恐拖累全球經濟】
印度冠病疫情嚴重失控,美國商會警告,這個全球第六大經濟體遭疫情重創恐將拖累全球經濟。美國商會為美國最大的商業遊說團體,其副總裁Myron Brilliant表示,印度正面臨經濟衰退的“真實風險”,而許多美國公司雇用了數以百萬計的印度員工負責它們的後端作業,印度疫情的溢出效應風險很高。Brilliant說:“我們預計那裡的情況在好轉之前還會進一步惡化。現在最大的擔憂是印度的疫情嚴重失控將拖累(美國)經濟。”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7-1142491
*【莫迪和拜登討論冠病疫苗原材料供應】
印度總理莫迪與美國總統拜登討論了印度的疫情形勢,以及冠病疫苗原材料的供應鏈安排。印度政府在推特上說,莫迪和拜登就確保冠病疫苗原材料的供應鏈維持穩定和有效進行了磋商。拜登星期天承諾立即為印度提供生產冠病疫苗所需的原材料與防疫物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7-1142467
*【美國將與其他國家分享6000萬劑阿斯特捷利康疫苗】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薩琪說:“由於美國監管機構還在對在美國生產的阿斯特捷利康疫苗進行品質審查,目前我們可供運出的阿斯特捷利康疫苗為零。”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尚未授權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在美國使用。薩琪表示,約1000萬劑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將在“幾周內”獲准出口,而目前還在生產的大約5000萬劑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將可在5月及6月運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7-1142466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已接種美國人料很快能入境歐洲】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沒有給出明確時間表,但《紐時》說新條例有望今夏實行。這將終結歐盟一年多來對大多數國家實施的非必要旅行禁令。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7-1142391
*【美國上周新病例大幅下降 死亡案例為10月以來最低】
路透社對美國的州和縣的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美國上周的冠病新確診病例約40萬9000起,下降了16%,為美國的州和縣2月以來紀錄的最大單周降幅。
截至4月25日的一周,美國的冠病死亡人數也下降4%,至4972起,這是自去年10月以來美國的單周死亡病例首次降至5000起以下。密西根州的人均新確診病例仍居各州之首,但其上周的新病例已較前七天下降了29%。在各州感染率中第二高的紐澤西州和賓州的新病例也下降超過20%。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7-1142487
*【以色列調查為何數十人施打輝瑞疫苗後出現心肌炎】
以色列抗疫工作指揮官阿什星期天對媒體說,一項初步研究顯示,逾500萬名接種輝瑞疫苗者當中,出現了數十例心肌炎案例,他們多為30歲以下的年輕男子,而且主要是在接種第二劑疫苗之後出現心肌炎。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7-1142392
*【衛長:研究顯示安全 馬國將為60歲以上者接種阿斯特捷利康疫苗】
首批26萬8800劑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上週五已運抵馬國,馬國疫苗遴選技術工作委員會認為這款疫苗安全有效,當局將在目前第二階段的接種計畫中,先讓60歲及以上群體接種。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27-1142415
*【泰國暫停簽發 來自印度旅遊證件】
泰國政府宣佈暫停向印度旅客簽發旅遊證件,並考慮是否收緊其他防疫措施,以遏阻第三波疫情蔓延。印度冠病疫情告急,昨天連續第五天達到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最高記錄。由於擔心境外輸入病例激增,加重泰國本就嚴峻的疫情,泰國駐新德里大使館發聲明說,將暫停簽發來自印度的非泰國公民旅遊證件,直到另行通知為止。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27-1142418
*【從印度出發或轉機外國人 馬國明天起禁止入境】
印度冠病疫情大爆發,馬來西亞政府宣佈,週三開始暫停往來印度的所有直飛或轉機航班,所有從印度出發或轉機的外國人一律禁止入境。主管馬國防疫事務的國防部高級部長依斯邁沙比里發佈聲明說,國家安全理事會(國安會)已經同意衛生部的建議,並採取行動預防冠病變種病毒從印度進入馬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27-1142417
*【中使館:將為印度採購防疫物資提供便利】
印度冠病疫情持續失控,中國駐印度使館表示,中國將鼓勵和指導中國企業積極配合,為印度採購各類所需防疫物資提供便利,向印方提供所需的支援和幫助。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27-1142484
*【凱利:尚未批准引進中國康希諾疫苗】
馬來西亞全國冠病疫苗接種計畫協調部長凱利證實,政府尚未批准引進中國的康希諾冠病疫苗,國家藥劑監管局還在研究及評估這款疫苗。凱利也是科學、工藝及革新部長。他到吉打首府阿羅士打一疫苗接種中心巡視後回答媒體詢問時說,砂拉越政府要求聯邦政府協助取得康希諾疫苗,他告訴砂拉越政府,等國家藥劑監管局批准之後當局才可以這麼做。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27-1142416
*【新港航空泡泡下月重啟條例加強】
新加坡和香港特區政府同步發佈消息,宣佈5月26日重啟航空泡泡,以及相關的新條例。從現在到擬啟動的一個月時間內,雙方將密切留意冠病疫情,只要兩地疫情持續穩定並受控,便能按計劃啟動航空泡泡。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10427-1142351
*【柬埔寨累計冠病病例破萬】
柬埔寨衛生部26日說,過去24小時新增580起冠病病例,累計1萬555起。柬埔寨衛生部發表聲明說,當天新增五起冠病死亡病例,累計79起。另外,當天有177名冠病患者康復,累計3577起治癒病例。柬埔寨自2月20日以來處於第三波疫情。為了拉平感染曲線,柬埔寨已下令在一些地區實施居家封鎖,金邊和鄰近的塔呼茂市的居家封鎖期為4月15日至28日,沿海城市西哈努克則為4月23日至5月6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6-1142347
*【歐盟就阿斯特捷利康疫苗AZ交付短缺提出法律訴訟】
盟委員會26日說,歐盟已針對中斷執行向其供應冠病疫苗的合同,向阿斯特捷利康公司提出法律訴訟。歐盟發言人說:“委員會上週五已開始針對阿斯特捷利康公司的法律行動,理由是該公司違反了預先購買協議。”“合同的一些條款沒有得到履行,公司也沒有能力提出可靠的策略來確保及時交付劑量。委員會代表自身以及27個成員國發起訴訟。”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6-1142346
*【巴育沒戴口罩觸犯防疫條例 被罰6000泰銖】
泰國首相巴育因沒戴口罩而觸犯防疫條例,被罰款6000泰銖。曼谷市長Aswin Kwanmuang臉書出現一張照片,顯示巴育在一場會議上沒戴口罩。Aswin在臉書發文說:“我已通知首相這觸犯了條例。”此照片之後被撤下。Aswin說,首相巴育向市政廳詢問了防疫限制,其規定在住宅外任何時候都應該戴口罩,因此巴育被罰款。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6-1142343
*【英國以新反貪腐法制裁14名俄羅斯人】
英國政府26日首次以反侵犯人權和海外貪腐的一項新法《馬格尼茨基法》對14名俄羅斯公民實施制裁。路透社報導,被制裁的14名俄羅斯人與南非古普塔家族(Gupta)以及被控協助中美洲毒品犯罪集團的官員有關聯。英國的這項馬格尼茨法(Magnitsky act)與美國的《全球馬格尼茨人權問責法》相似,是英國外交部長拉布在九年前參與推動的。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7-1142475
*【日本三場補選自民黨皆失利 菅義偉領軍能力恐受影響】
日本廣島和北海道星期天有三場補選,執政黨自民黨全都吃了敗仗。這是首相菅義偉上任後的首個國政選戰,人們視這三場補選為今年眾議院選舉前哨戰。選舉結果公佈後,自民黨內部深受衝擊,對菅義偉領軍能力感到不安的聲音響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7-1142394
*【研究:全球GDP去年減4.4% 軍費卻增2.6%美中排前二】
研究顯示,儘管冠病疫情導致去年的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縮減4.4%,全球軍費卻仍增長了2.6%。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26日發佈的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軍事支出增長至1.981兆美元。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7-1142395
*【拜登向普丁發出邀請 美俄峰會或6月舉行】
美國總統拜登向俄羅斯總統普丁發出會晤邀請,兩位領袖可能在今年6月舉行峰會。克里姆林宮外交政策顧問烏沙科夫透露,普丁和拜登可能於6月會面,俄方目前還未做出最後決定,有許多因素需要考慮。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則說,俄方已收到拜登提出的美俄峰會建議,並正在考慮。俄羅斯《商業日報》也引述消息人士說,拜登提議6月15至16日,在一個歐洲國家會晤普丁。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7-1142396
*【美國太空總署火星直升機“機智”號 完成火星第三次飛行】
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直升機“機智”號本月25日成功完成在火星表面的第三次飛行。此次試飛比之前飛得更快更遠。據NASA,機智號的第三次飛行於美東時間25日淩晨4時31分進行,飛行高度約5米,與上周第二次飛行的高度相同。直升機此次飛了約50米,最高速度接近每秒2米。機智號專案主管拉維裡說:“今天的飛行按我們計畫進行,但成果仍讓我們感到振奮。”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7-1142397
*【潛艇沉850米海底 專家:印尼須克服極高打撈風險】
印尼海軍失聯潛艇被尋獲後,如何打撈潛艇殘骸和搜尋53名船員的遺體成了最迫切的問題。印尼軍方25日宣佈,失聯四天的潛艇南伽拉—402號(Nanggala-402)已在峇厘島北部水域的海底被尋獲,且艦體已斷成三截,53名潛艇人員全罹難。悲慟的船員家屬昨天聚集在峇厘島海岸,為罹難者致哀,並敦促當局儘早將他們親人的遺體打撈上來。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27-1142413
*【泰邊境目擊者:緬甸東部發生激烈戰鬥】
泰國多名目擊者說,靠近泰國西北部的緬甸東部地區27日爆發嚴重衝突。泰國夜豐頌府(Mae Hong Son)一名官員說:“在薩爾溫江對面的緬甸軍隊前哨站發生激烈的戰鬥。我們的安全官員正在評估局勢。但到目前為止,並未接到泰國方面受到波及的報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7-1142497
*【翁山蘇姬法庭訴訟再次推遲】
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代表律師說,緬甸軍政府再次推遲了翁山蘇姬的法庭訴訟。翁山蘇姬的代表律師敏敏梭在聽證會後說,翁山的案件再次推遲至5月10日。她說,自翁山被拘留的12周以來,他們仍未獲准與她面對面會面,這是團隊面臨的許多障礙之一。翁山蘇姬此前被緬甸軍政府提控,面對的罪名包括違反《進出口法》、《自然災害管理法》、《電信法》和《煽動法》,以及涉嫌在執政期間收受60萬美元非法款項和逾11公斤、約值68萬美元的黃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6-1142330
*【緬親民主派籲民眾 停繳電費貸款逼軍政府下臺】
緬軍方2月1日發動政變後,全國各地爆發示威活動,抗議軍人推翻民選政府。反抗團體更是發起不服從運動獲得民間響應,紛紛以罷工形式參與,導致政府部門癱瘓,經濟幾乎停頓。親民主派昨天呼籲緬甸人民對軍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一名民主派活動人士周日在中部城鎮Monywa示威活動中說:“我們所有人,無論是來自小鎮或是縣城,還是省城的人們,都必須共同努力,一起抵制軍政府。我們要告訴他們,我們不會參與他們的系統,更不會與他們合作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27-1142420
*【日本抗議中國發佈釣魚島地形報告】
中國自然資源部發佈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地形地貌調查報告,描述釣魚島、北小島和南小島的地形,日本對此向中國提出抗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27-1142492
*【拋棄美元 中俄貿易中大量使用歐元】
根據週一公佈的俄羅斯央行資料,減少美元使用的大頭來自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這部分貿易中超過四分之三目前使用歐元進行。資料顯示,歐元在俄羅斯總出口中使用的比例躍升了10個百分點以上,達到36%。多輪制裁以及可能有更多制裁的持續威脅迫使俄羅斯尋找辦法來避免經濟受到美國舉措的干擾。該國央行還大規模減持其國際儲備中的美國國債,同時增持了黃金和歐元。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27-1142490
*【美國推遲旨在增強對華競爭力的立法】
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旨在增強美國對華競爭力的立法計畫中的一個關鍵法案可能會延遲,因為參議院商務委員會推遲了對該法案的審議。議院商務委員會共和黨議員Roger Wicker說:“建立共識需要一些時間。”他補充說,在參議院5月份結束休會後,委員會可能著手名為“無盡前沿法案”(Endless Frontier Act)的立法工作。Wicker說,已經對該法案提出了200多項修正。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27-1142485
歐洲 人均 gdp 次 高 的 國家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工作時數|香港人每周平均工作42小時全球第7高 邊度打工最血汗邊度最嘆 即看各國工時排行榜
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19年發表的全球調查報告中,每位僱員全年平均工時為1,726小時,即每周平均工時約33小時。疫情衍生居家工作,不分晝夜的工作訊息,你每天的工時又有多少?
歐洲人最Work-life Balance
頭5位全球最佳Work-life Balance的國家,全位於歐洲:丹麥、挪威、德國、荷蘭及瑞典。而丹麥人民更是每周工作26.5小時,每天睡眠時間有7小時25分鐘,數據沒有包括工餘的時間,實在令人羨慕;而全球勞動過度的頭5個國家,全位於亞洲,香港榜上有名,香港人平均每周工時42小時,還有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當中日本人平均只得6小時18分鐘睡眠,卻每周工作上31.6小時。
多勞未必多得
資料顯示新加坡全年工作2,324小時,人均GDP(國家生產值)達102.74K美元;瑞士全年工時1,557小時,其人均GDP就可達至75.88K美元,看似工作時數與人均GDP成正比關係。不過以日本為例全年工作長達1,644小時、睡眠時間少,人均GDP就只有44.59K美元。香港人較日本多38分鐘睡眠時間,人均GDP亦比日本多18.25K美元,但與歐洲人比較,我們還是多勞少得的一群。而且亞洲地區更面對不少工時過長的社會問題,如日本一年可近1,500單「過勞死」過案,南韓亦因為過度勞動而影響出生人口。
放假非理所當然
如果你曾經跟外國公司合作,就會發現歐洲公司特別多假期,當地大部份國家都立法,公司必須提供不少於20天年假,部份更提高至25天,甚至超過30天,實在令香港人又羨又妒;不過美國勞工情況不比香港好,沒有有關年假、帶薪休假的法例,更沒為每周最長工時的立法,平均23%美國人沒有帶薪假期,遠低於世界其他富裕經濟體的標準。
工時少,世界更進步
疫情中,人人工作大受影響,按統計全球平均工時少了8%,或許是時候深思工時跟經濟的關係。法國就為保障僱員,近年再次更新勞工法,包括僱員於辦工時間以外,不用處理工作上的電郵、電話等等,部份企業更會截斷電郵網絡。各國都期待疫後經濟重啟,實在要深思方向,非多勞多得,應尋求一個更佳的生活工作環境。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工作時數 #歐洲 #南韓 #法國 #新加坡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